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初中美術《第4課 蠟染與扎染》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了解蠟染和扎染的歷史淵源、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2. 能夠描述蠟染和扎染的制作過程和方法。過程與方法:1. 通過觀察、分析和實踐,使學生掌握蠟染和扎染的制作過程和方法。2. 能夠運用所學技巧制作簡單的蠟染和扎染作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 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2.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精神。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1. 掌握蠟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驟。2. 理解蠟染和扎染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教學難點:1.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掌握蠟染和扎染制作方法的要點和難點。2.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三、學情分析:學生對于手工藝制作具有較高的興趣,他們喜歡參與實踐性的活動。同時,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和手工藝品的認識和了解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踐,深入理解蠟染和扎染的制作過程和技巧。此外,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和興趣,提供差異化的指導和輔導,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四、教學過程:導入教師: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情趣濃郁 能工巧匠》,第4課《蠟染與扎染》。請問,你們知道蠟染和扎染是什么嗎?對這兩種工藝你們有什么了解?學生:(思考一會兒)蠟染和扎染應該是一種手工藝制作吧,通過染料和特殊的技法制作出漂亮的花紋。教師:很好!蠟染和扎染確實是一種手工藝制作,它們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接下來,我會給大家介紹一些蠟染和扎染的知識。呈現與討論教師:首先,我將通過圖片和視頻來展示一些蠟染和扎染的作品,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教師展示蠟染和扎染的圖片和視頻)教師:你們看到了嗎?這些作品色彩鮮艷,圖案精美。蠟染和扎染是一種將染料添加到織物上的技術,通過特定的方法使染料只滲透到某些部分,創造出獨特的花紋和圖案。你們覺得它們有什么特點和區別呢?學生:蠟染和扎染都是手工制作的,但是蠟染是通過涂蠟的方式保護織物上的某些部分不被染料滲透,而扎染是通過綁扎織物的方式限制染料的滲透。教師:非常好的觀察!蠟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們將深入了解它們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實踐與操作教師:現在,我們將進行蠟染和扎染的實踐活動。首先,我將給大家演示蠟染和扎染的基本步驟和技巧,然后你們可以跟隨我的指導進行實踐。(教師展示蠟染和扎染的基本步驟和技巧)教師:好了,現在請大家準備好材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設計圖案。我們將使用燭芯、蠟塊和織物進行蠟染和扎染作品的制作。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如果有任何困難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我會給予你們個別的指導和幫助。(學生開始進行蠟染和扎染的實踐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和幫助學生)總結與展示教師:同學們,請注意,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請盡快完成你們的作品。完成后,我們將進行展示和分享。(學生完成作品后,進行展示和分享)學生A:我選擇了一個花朵的設計圖案,通過涂抹蠟塊的方式保護花朵的部分,然后將織物浸泡在染料中,最后去掉蠟塊,花朵部分保留了原來的顏色,其他部分變成了染料的顏色。學生B:我選擇了一個幾何圖案的設計,我用繩子將織物扎緊,然后在扎緊的地方涂抹染料,等染料干透后,解開繩子,就出現了有規律的圖案。教師:非常棒!你們的作品看起來都很精彩。蠟染和扎染不僅可以創造出美麗的圖案,還能培養我們的耐心和細致的觀察力。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你們有什么感想和體會?學生C:我覺得蠟染和扎染需要細心和耐心,每一步都要注意細節,但是最后的成果很值得。學生D:我發現蠟染和扎染不僅可以應用在織物上,還可以用在其他材料上,比如紙和木頭,這讓我對手工藝制作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教師:非常好的觀察和思考!蠟染和扎染的應用確實非常廣泛,它們不僅可以用來制作服裝和家居用品,還可以用在藝術品和裝飾品上。希望你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多多嘗試和發揮創造力。延伸與拓展教師:在課程結束之前,我想讓你們思考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蠟染和扎染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積極影響?學生E:蠟染和扎染能夠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增強我們的審美觀和藝術欣賞能力。學生F:同時,蠟染和扎染也能帶給我們放松和享受的感覺,讓我們遠離電子設備,享受手工制作的樂趣。教師:你們說得非常好!蠟染和扎染不僅是一種手工藝制作技術,更是一種心理與健康教育的方式。通過手工制作,我們可以釋放壓力、培養耐心和專注力,同時也能感受到創造的快樂和滿足感。五、板書設計:蠟染與扎染蠟染:- 歷史淵源- 制作原理- 制作方法和步驟扎染:- 歷史淵源- 制作原理- 制作方法和步驟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實踐,較好地掌握了蠟染和扎染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步驟。通過展示和分享作品,學生展示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然而,在實踐過程中,部分學生遇到了一些困難,如控制蠟的溫度和涂抹均勻等。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加強對這些難點的引導和講解,并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技巧水平。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和能力,提供個別指導和輔導,鼓勵學生在創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想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