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作業(yè)整體設計(含答案)2023-2024學年度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作業(yè)整體設計(含答案)2023-2024學年度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化學第七單元作業(yè)設計
一、單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學科 年級 學期 教材版本 單元名稱
化學 九年級 第一學期 人教版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單元 組織方式 團自然單元 □ 重組單元
課時 信息 序 號 課時名稱 對應教材內(nèi)容
1 燃燒的條件 7.1燃燒和滅火
2 滅火的原理 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識
3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與開發(fā) 7.2燃燒的合理利用和開發(fā)
4 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新能源的利用與開發(fā)
二、單元分析
( 一) 課標要求
1.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實現(xiàn)能量轉化的重要 性;
2.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氫氣、天然氣 (或沼氣) 、液化石油氣、 煤氣、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huán)境污染較小的燃料; 3.認識燃燒、緩慢氧化和爆炸發(fā)生的條件,了解防火滅火、防范爆炸措施; 4.知道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氣) 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自然資源,了解海洋中蘊 藏著豐富的資源;
5.了解我國能源與資源短缺的國情,認識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fā)的重要意義;
(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初中化學上冊的最后一個單元,本單元的課程內(nèi)容屬于 2022 初中化 學新課程標準一級主題“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和“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知 識難度較小,但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將化學學科知識與社會知識緊密聯(lián)系,內(nèi)容
- 1 -
涉及能源、環(huán)境等社會問題,突出化學在科技、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體現(xiàn)化學學 科的應用價值。對于學生認識化學的重要性,體會化學與人類的關系,增強化學觀念具有 重要作用。本單元教材從燃燒利用的歷史追溯引人,通過常見的燃燒現(xiàn)象,介紹燃 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識。然后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人手,介 紹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與本單元內(nèi)容呈現(xiàn)以“燃料燃燒”為基礎,體系結構呈 現(xiàn)以“現(xiàn)象一本質應用"為線索。
(三)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緊密,內(nèi)容編排上注意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出
發(fā),選擇學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見的知識和現(xiàn)象,配合圖像和繪畫,增強學生對知識 的感受,井注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在學習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 質后,學生已經(jīng)對物質的燃燒與滅火有了一定認識,同時也已經(jīng)學會了科學探究的 一般方法與步驟,為本單元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的實驗探究打下了堅實的基 礎。本單元要學習的內(nèi)容大多可由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給了學生較大的發(fā)揮空間, 可以使學生運用前面掌握的一些方法、理論、能力來完成本單元的學習,這樣既鍛 煉、提高了學習能力,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其次,本單元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 養(yǎng)和生活常識的積累都有很好的體現(xiàn),例如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安全意識、防火 滅火的小常識等,并適當?shù)木幦肱c社會發(fā)展,新科技等相關資料。因此本單元重在 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的熏陶。
三、單元學習作業(yè)目標
1.知道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防火滅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2.知道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
3.知道化石燃料的用途及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
4.了解合理利用和開發(fā)能源的重要性;
5.樹立辯證認識問題的意識。
四、單元作業(yè)設計思路
根據(jù)單元知識結構的邏輯關系圖 (如下圖) 合理分配課時作業(yè),每個課時的作
業(yè)結構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主要有課前預習、基礎鞏固、能力提升、課外實踐等板 塊,作業(yè)的難度、問題的梯度有一定層次的提升,增加一定量的開放性、實踐類作
- 2 -
業(yè),通過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認知發(fā)展,提高作業(yè)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課時作業(yè)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識燃燒的條件;在燃燒條件的探究過程中,學會運用控制變量的思想設
計對比實驗。
A課前預習
1.燃燒的定義:通常情況下,燃燒是指 與 發(fā)生的一種 的劇烈的 。
2.閱讀課文并根據(jù)資料分析:水不能燃燒而酒精可以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蠟燭在空氣可以燃燒而當用燒杯蓋住火焰時卻很快熄滅,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要先點燃鐵絲上系著的火柴,再伸入集氣瓶中,火柴燃燒的 作用是利用燃燒放出的熱量達到鐵絲著火的最低溫度,說明燃燒的條件是 。
由上可知,物質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分別是 、 、 ,
三者必須同時滿足。
參考答案:1.可燃物、氧氣、發(fā)光、放熱、氧化反應。
2.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 3 -
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時間要求:1 分鐘。
評價設計:
根據(jù)課文學習燃燒的定義,并通過資料對比分析,認識到物質燃燒的三個條件分別是可 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燃燒的條件入手,考察學生對知識的初步認識。
B基礎鞏固
作業(yè) 1: (改編) 下列有關燃燒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所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都是燃燒
B.燃燒是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C.燃燒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
D.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氧氣中可能燃燒 參考答案:A
時間要求:1 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B,對燃燒的定義理解不透徹;錯選C,對于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概念辨析不清;錯 選D,沒有認識到物質能否燃燒與氧氣濃度有關。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燃燒的定義入手,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作業(yè) 2:根據(jù)如右圖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②對比說明物質燃燒需要與空氣接觸
B.①中使溫度達到白磷著火點是利用了銅的導熱性
C.燒杯中的熱水只起提高溫度的作用
D.①③對比說明物質的燃燒與著火點有關 參考答案:C
時間要求:1 分鐘。
- 4 -
評價設計:
錯選A,對物質燃燒需要與空氣或氧氣接觸認識不清;錯選B,白磷達到著火點跟銅片傳遞 熱量有關;錯選D,沒有認識到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不同的兩種物質著火點不同。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書本實驗燃燒的條件入手,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C能力提升
作業(yè) 3:(改編) 如圖為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已知:白磷有毒,且燃燒時產(chǎn)生的P2O5
對環(huán)境有污染。
(1) 圖1中銅片上的白磷和熱水中的白磷的現(xiàn)象,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對比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的現(xiàn)象,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2) 已知可用NaOH溶液吸收P2O5 ,圖2和圖1相比,圖2的優(yōu)點 ;
(3) “紙火鍋”是用紙來代替鐵鍋,該紙不會燃燒的原因是 ;
(4) 經(jīng)上述實驗探究,請預測白磷在實驗室的保存方法: 。 參考答案:
( 1)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環(huán)保,防止空氣污染;
(3)溫度不能達到紙的著火點;
(4)保存在冷水中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 5 -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燃燒的三個條 件之與氧氣接 觸、溫度達到著 火點角度分析 從燃燒的條 件、熱水的作 用、金屬的導 熱性角度分析 從燃燒的條件、對 照實驗控制單一變 量角度分析 從燃燒的條件 角、對照實驗 度分析
(2)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實驗裝置的優(yōu) 缺點分析 能從環(huán)保角度 分析裝置的優(yōu) 缺點 能結合所給信息分 析裝置的優(yōu)點 能結合信息分 析裝置的優(yōu)缺 點
(3)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可燃物燃燒的 條件之溫度達到 著火點角度分析 從可燃物燃燒 的條件和水的 作用角度分析 從可燃物燃燒的條 件和實際應用角度 分析 運用知識靈活 解決生活中的 實際問題
(4)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可燃物燃燒的 條件分析 從可燃物燃燒 的條件和實際 應用角度分析 關注知識的遷移與 應用 運用已學靈活 解決生活中的 實際問題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D課外實踐
火柴燃燒時火柴頭是向上還是向下燃燒的更旺?動手實踐一下,并運用燃燒的條件解釋。 參考答案:
火柴頭向上燃燒時,燃燒過程中熱量散失,難以達到火柴棒的著火點,所以火柴會很快 熄滅。如果火柴頭向下,火柴燃燒過程中熱量匯聚向上,可以加熱火柴棒達到著火點,就可 以繼續(xù)燃燒了,就越旺。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結合燃燒的條件,引導學生充分聯(lián)系生活、動手實踐,運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 以致用。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運用燃燒的條件,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 6 -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根據(jù)燃燒的條件認識滅火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增強安全
意識。
A課前預習
1 .滅火的原理,即破壞燃燒的條件,清除或隔離 、隔絕 、溫度 降到 以下,三者之間滿足一個條件即可。
2.爆炸:可燃物在 內(nèi)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nèi)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 體積 而引起爆炸;爆炸的條件是在燃燒的三個條件同時滿足的基礎上再具備
和 兩個條件。
參考答案:1.可燃物、空氣或氧氣、著火點;
2.有限的空間、迅速膨脹;有限的空間、明火
時間要求:1 分鐘。
評價設計:
根據(jù)燃燒的條件認識滅火的原理,并認識的爆炸的條件是在燃燒的條件同時滿足的基礎 上再具備有限的空間和明火兩個條件。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燃燒的條件入手使學生對滅火的原理和爆炸的條件初步認識。
B基礎鞏固
作業(yè)1: (改編) 下列熄滅柴火堆的方法,其對應原理錯誤的是( )
A.扇滅——隔絕氧氣
B.將柴火移出——隔離可燃物
C.泥土掩埋——隔絕氧氣
D.水澆滅—— 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參考答案:A
時間要求:30秒。
評價設計:
可燃物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而滅火只需切斷一個燃燒條件就能實現(xiàn)滅火:錯 選B,將柴火移出,沒有認識到是隔離了可燃物;錯選C,泥土覆蓋,錯認為是降低溫度使其低 于著火點;錯選D,錯認為水澆滅是隔絕氧氣。
- 7 -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燃燒的條件入手,分析各種滅火方法的原理。
作業(yè)2: (原創(chuàng)) 2022年3月21日,東航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廣西梧州上空墜毀。墜機地發(fā) 生森林火災。下列有關撲滅森林火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燃燒的可燃物上澆水以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通過將大火蔓延路線前方的一片樹木砍掉設置隔離撲滅火災
C.采用噴灑化學藥劑,人工撲打、機翻生土帶等方法使火與可燃物分離 D.采用發(fā)動機帶動風機產(chǎn)生強大風力,已達到降溫和切斷火源的作用 參考答案:A
時間要求:1 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B,砍掉樹木,沒有認識到是隔離了可燃物;錯選C,沒有認識到采用噴灑化學藥劑, 人工撲打、機翻生土帶等方法是隔絕空氣,使火與可燃物分離;錯選D,不知道風力起到降溫 和切斷火源的作用,以達到滅火目的。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時事新聞重大事件入手,結合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學會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滅 火。
作業(yè)3: (改編) 近幾年我國很多地方開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蚌埠市也設立了可燃放區(qū) 域。根據(jù)國家對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和儲存的安全要求,在儲存煙花爆竹的倉庫應貼上的標志
是( )
參考答案:C
時間要求:20秒鐘。 評價設計: 錯選A,是對劇毒品的圖標理解不清楚;錯選B,是對禁止煙火的圖標理解不清楚;錯選D,
- 8 -
是對禁止吸煙的圖標理解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所學過安全警示圖標入手,考察學生對常用安全標識的理解與記憶。
作業(yè) 4: (改編) 2022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4個“防災減災日”,了解防災減災的相關知
識,有利于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加油站、面粉廠、煤礦的礦井內(nèi)都應嚴禁煙火
C. 生活中常用水來滅火,其原理是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D. 室內(nèi)用煤爐取暖時為了保暖應封閉嚴密 參考答案:D
時間要求:30秒。
評價設計
錯選A,是對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防止火災的發(fā)生的知識理 解不正確;錯選B,是對加油站、面粉廠、煤礦的礦井內(nèi),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氣 體和粉塵,遇到明火有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應嚴禁煙火的知識認識不準確;錯選C,認為用水滅 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所學過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入手,考察學生對防災減災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C能力提升
作業(yè) 4: (改編) 興趣小組對吹滅蠟燭的滅火原理產(chǎn)生興趣,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已知:石蠟的著火點約為190℃ ,固態(tài)物質燃燒是光,而氣態(tài)物質燃燒是火焰。 (1)石蠟燃燒時有火焰,結合資料可知石蠟燃燒時是 態(tài)石蠟被點燃。(填固或液或氣)
提出問題:吹滅蠟燭的原理是什么呢?
經(jīng)討論分析,同學們進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 猜想依據(jù)
1 降低溫度 呼出的氣流帶走火焰周圍的熱量
2 清除可燃物
- 9 -
小組同學一致認為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對猜想2的驗證產(chǎn)生了干擾,于是他們利用如圖 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猜想2是否合理。
(2)推動注射器活塞時,溫度計示數(shù)至少為 。
(3)若實驗中觀察到蠟燭立即熄滅,則說明 參考答案: (1)氣態(tài)、呼出的氣流帶走石蠟蒸氣(2)190℃
(3)呼出的氣流帶走可燃物石蠟蒸氣,使蠟燭熄滅。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物質燃燒時的狀 態(tài)角度分析 從石蠟燃燒的 過程角度分析 從石蠟燃燒的過程 和燃燒時的狀態(tài)角 度分析 從物質燃燒的 過程和燃燒時 的狀態(tài)角度分 析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滅火的原理角 度分析 從石蠟燃燒的 狀態(tài)和滅火的 原理角度分析 從石蠟燃燒的過程 和滅火的原理角度 分析 從物質燃燒的 狀態(tài)和滅火的 原理角度分析
(2)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石蠟的燃燒的 條件角度分析 從燃燒的條件 和滅火的原理 角度分析 從實驗探究的角度 分析控制干擾因素 從燃燒與滅火 以及實驗探究 角度分析
(3) 無意義或 空白答案 從滅火的原理角 度分析 從滅火的原理 和燃燒的條件 角度分析 從滅火的原理和實 際應用角度分析 運用知識靈活 解決生活中的 實際問題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角度分析,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 10 -
D課外實踐
你能運用哪些方法使燃燒的蠟燭熄滅呢?用身邊的材料試一試,并說明滅火的原理。 參考答案:
蓋火——隔絕氧氣或空氣,吹滅——清除可燃物,用水澆滅—— 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結合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引導學生充分聯(lián)系生活、動手實踐,運用所學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學以致用。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運用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 11 -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知道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知道化石燃料的用途。
A課前預習
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常見的有 如燃燒、緩慢氧化、生石灰與水反應 CaO+H2O=Ca(OH)2 等和 如木炭還原氧化銅等。
2.三大化石燃料: 、 、 ,均為 ( 填純凈物或混 合物) ,并且均為 能源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
3.使燃料充分燃燒
①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
②燃料不充分燃燒的后果: 參考答案:1.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2.煤、石油、天然氣,混合物、不可再生。
3.① 增加氧氣的濃度、增大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② 產(chǎn)生的熱量減少浪費資源、 產(chǎn)生大量的 CO 等物質,污染空氣。
時間要求:2分鐘。
評價設計:
1. 知道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包括吸熱和放熱。
2. 初步認識三大化石能源及可持續(xù)發(fā)展。
3. 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及不燃燒不充分的后果。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知道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初步認識三大化石能源,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不燃燒不充
分的后果。
B基礎鞏固
作業(yè) 1 . (改編) 下列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天然氣 B .石油 C .煤 D .沼氣
參考答案:D
時間要求:20秒。
評價設計:
- 12 -
錯選 A 、 B 、C均是對三大化石燃料認識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化石燃料的分類角度考察學生對基本的知識的理解。
作業(yè) 2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fā)生放熱現(xiàn)象
B .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
C .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
D .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參考答案:C
時間要求:1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 A ,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能量變化,包括吸熱和放熱現(xiàn)象,對此概念理解不清楚; 錯選 B 化學反應中緩慢氧化、稀鹽酸與大理石反應也會放熱;錯選D 是對能量的來源認識 不清楚,太陽能、地熱能等都可以被人類利用。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和化石能源的利用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作業(yè) 3 . (改編) 下圖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發(fā)展歷程(括號內(nèi)表示主要成分) ,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 )
蜂窩煤 液化石油氣 管道煤氣 天然氣
(碳) → (丙烷 C3H8) → (CO 、H2 、CH4) → (CH4)
A .將煤作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與氧反應所放出的熱量
B .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氣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C .將煤制成蜂窩煤是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燃料充分燃燒
D .天然氣充分燃燒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參考答案:B
時間要求:1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A 是對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理解不清;錯選C 是對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認識不
- 13 -
清;錯選D 燃料充分燃燒的產(chǎn)生認識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煤的干餾、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及產(chǎn)物角度考察學生對基本 的知識的理解。
C 能力提升
作業(yè) 4 .《2015 年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的
方向轉型。如圖 1 所示的是我國能源結構變化的調(diào)整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圖 1 圖 2
( 1)化石燃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燒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化石燃料包括 煤、石油和 。
(2)從 2015 年、2030 年、2050 年能源結構變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新能源開發(fā)中,化學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制出 一種新型多功能復合催化劑,通過圖 2 示意的 Ⅰ 、 Ⅱ 、Ⅲ三個環(huán)節(jié),將二氧化碳成功轉化為 汽油(圖中 c 、d 是最終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
①在一定溫度、一定壓強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環(huán)節(jié) Ⅰ 除生成 CO 外,還生成了一種化合 物,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觀察圖 2 中 c 和 d 兩種物質的分子結構模型,發(fā)現(xiàn) c 和 d 的分子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 結構不同,化學上將其稱為同分異構體。你認為 c 和 d 的化學性質____(選填“是”或“否”) 完全相同。
參考答案:( 1)天然氣 (2) 其他可再生資源
(3) ①H2 +CO2 CO+H2O;②否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 14 -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化石燃料 形成角度 分析 從化石燃料 形成和分類 角度分析 從化石燃料 形成和分類 角度分析 能認識化石燃 料的分類
(2)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圖像的結 構不同分析 從 化 石 燃 料 和 圖 像 的 結 構不同分析 從化石燃料 和圖像的結 構變化分析 運用已學靈活 解決生活中的 實際問題
(3)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能書寫化學 反 應 方 程 式 及 物 質 充 分 燃 燒 的條件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 學式 能結合信息 書寫化學反 應方程式, 并從分子結 構判定物質 化學性質 結合宏觀、微 觀、符號三個 角度運用所學 知識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化石燃料的組成和信息處理等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D 課外實踐
你知道自熱米飯的加熱原理嗎?請上網(wǎng)查閱資料并動手實踐一下吧!用化學反應方程式 進行說明,實驗過程中注意安全!
參考答案:
利用加熱包里的生石灰與水反應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熱,使水沸騰達到加熱 米飯的作用。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結合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引導學生充分聯(lián)系生活、動手實踐,運用所學解決生活中 的問題,學以致用。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運用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 15 -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知道化石燃料的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了解合理利用和開發(fā)能源的重要性; 樹
立辯證認識問題的意識。
A課前預習
1.三大化石燃料中的煤燃燒排放的 和 等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石 油分餾的產(chǎn)物汽油和柴油燃燒產(chǎn)生的一些物質,如一氧化碳、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含鉛化 合物和煙塵等,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2.酒精 (化學式 ) ,是 再生能源 (填可或不可) 酒精完全燃燒的化學反
應方程式為 。
3.氫氣 (化學式 ) 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①優(yōu)點: 、 、 、 ②缺點: 由于 和 ,作為燃料暫時還不能廣泛使用. ③氫氣的實驗室制法:
原料: 、 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制取裝置:如圖所示發(fā)生裝置 (同實驗室過氧化氫制氧氣
或 )
收集方法 、
3.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開發(fā)的新能源有:
參考答案: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2.C2H5OH 、可再生能源、 C2H5OH + 3O22CO2 + 3H2O
3.H2 、2H2 + O2 2H2O
①無污染 、熱值高、來源廣、可再生②制取成本高、貯存運輸難
③鋅粒、稀硫酸、Zn+H2SO4 = ZnSO4+H2 ↑
制二氧化碳、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
3.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1.知道化石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
2.初步認識常見的清潔能源酒精和氫氣,以及新能源。
- 16 -
3.聯(lián)系所學知道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并與所學習過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對比記 憶。。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知道化石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了解合理利用和開發(fā)能源的重要性。
B基礎鞏固
作業(yè) 1 . (改編)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
A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參考答案:D
時間要求:20秒鐘。
評價設計:
錯選 A 、B 、C是對造成酸雨的主要大氣污染物理解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實際運用能力。
作業(yè) 2 . (改編) 乙醇(C2H5OH)俗稱酒精,與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車用乙醇汽油。下 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醇屬于氧化物
B .乙醇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C .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更加清潔
D .乙醇汽油可以節(jié)約能源
參考答案:C
時間要求:30秒鐘。
評價設計:
錯選 A 是對氧化物的概念理解不清楚;錯選B 是能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解不清楚;錯選D 是對乙醇汽油組成理解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 17 -
從能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及氧化物概念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基本知識的認識。
作業(yè) 3.(改編)蚌埠市通過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市活動,城市空氣狀況有了明顯變化,但測得目前造成 空氣污染的主要是 PM2.5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 )
①地面建筑產(chǎn)生大量粉塵;②沙塵暴天氣增多;③使用太陽能熱水器;④汽車尾氣的大量排 放;⑤燃燒天然氣;⑥燃煤取暖。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③④⑤⑥
參考答案:C
時間要求:1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A 、B 、D 是對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理解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基本知識的認識。
作業(yè) 4. (2020 安徽中考改編) 氫氣和甲烷都是清潔能源,完成下面的內(nèi)容:
(1) 寫出甲烷完全燃燒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 充分燃燒 1g 氫氣或甲烷釋放的熱量如圖所示,與甲烷相比,氫 氣作為燃料的優(yōu)點是 ;
(3)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天然
氣,原因是 (寫出 1 點即可) 。
參考答案: (1) CH4 +2O2 CO2 +2H2O (2) 燃燒相同質量的氫氣和甲烷,氫氣放熱 更多 (3) 天然氣在自然界中儲量大,更易得 (合理即可)
時間要求:2分鐘。
評價設計: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 式及物質 充分燃燒 的條件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 學式 能書寫熟悉 反應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學 式 運用已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 18 -
(2)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能源的開 發(fā)和利用 角度分析 從清潔能源 的角度分析 從數(shù)據(jù)圖角 度分析 考察學生數(shù)據(jù) 分析能力
(3)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能源的開 發(fā)和利用角 度分析 從能源利用需 要考慮的問題 角度分析 從能源使用 的選擇依據(jù) 角度分析 運用已學靈活 解決生活中的 實際問題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C 能力提升
作業(yè)5. (2017安徽中考改編) 實驗室常用右圖所示發(fā)生裝置制備氫氣。
(1) 寫出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 儀器a 的名稱是_________。實驗室可用 方法收集氫氣。
(3) 目前氫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難,是 (寫出 1 點即可) 。科學家
提出了制取氫能源最理想最經(jīng)濟的方式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氫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燃燒熱值高,產(chǎn)物無污染
B .在此循環(huán)中發(fā)生了反應:2H2O 2H2 ↑+O2 ↑
C .燃料電池可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 .光照條件下分解水,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尋找合適的催化劑
參考答案: (1) Zn+H2SO4===ZnSO4 +H2 ↑
(2) 鐵架臺;向下排空氣法 (或排水)
(3) 制取成本高,儲存運輸難 (合理即可) ,B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 19 -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式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 學式 能書寫熟悉 反應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學 式 運用已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2)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收集氣體 的選擇依據(jù) 角度分析 從氫氣的溶 解性角度分 析裝置的特 點進行選擇 在裝置的特 點上結合氣 體的性質上 分析 能認識到實驗 室制取氣體時 收集裝置的選 擇依據(jù)
(3)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能源的開 發(fā)和利用角 度分析 從能源的開發(fā) 和利用需要考 慮的問題角度 分析 從氫能源的 制備和運輸 角度分析 運用已學靈活 解決生活中的 實際問題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氫能源的 優(yōu)點角度分 析 從氫能源的優(yōu) 點、氫氣分解的 原理角度分析 從氫能源的 優(yōu)點、氫氣 分解的原 理、化學反 應能量轉化 等角度分析 從氫能源的優(yōu) 點、氫氣分解 的原理、化學 反應能量轉 化、催化亮晶 晶劑等角度分 析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實驗室氣體的制取入手,充分考察學生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以及氫能
源沒有廣泛使用的原因;從氫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角度,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 20 -
D課外實踐
上網(wǎng)查閱關于新能源的資料,用思維導圖表述出來。
時間要求:3分鐘。
評價設計:
結合所學引導學生充分聯(lián)系生活,了解新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結合所學引導學生充分聯(lián)系生活、歸納梳理所學知識并拓展延升,關注化學對于人類生 產(chǎn)生活帶來的重要影響。
- 21 -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yè)
( 一)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yè)內(nèi)容
作業(yè)1. (改編)請運用燃燒和滅火的知識判斷下列滅火的措施或行為,你認為錯誤的是( )
A. 森林失火時,砍掉樹木形成隔離帶
B. 電動車著火時,用水澆滅
C. 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
D. 化學實驗時不慎碰倒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撲蓋
參考答案:B
時間要求:30秒。
評價設計:
錯選 A ,是因為對滅火的原理之一是清除可燃物理解不清楚;錯選 C 是對滅火的原理之 一是隔絕空氣或氧氣理解不清楚;錯選D 是對滅火的原理之一是降溫到著火點以下及隔絕空 氣或氧氣理解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滅火常用方法入手,結合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學會選擇正確的方法進 行滅火。
作業(yè)2. (改編) 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蚌埠市市政府號召廣大市 民注意以下安全事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發(fā)生室內(nèi)煤氣泄露,立即打電話報警
- 22 -
B. 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要做燈火試驗
C. 在加油站張貼嚴禁煙火的標志
D. 不要在樓道內(nèi)或者室內(nèi)給電動車充電,防止電動車著火造成安全事故。
參考答案:A
時間要求:20秒。
評價設計:
應選擇 A,是因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比值會引起爆炸;錯選 B 是 對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理解不清楚;錯選C 是對加油站有大量的易燃 易爆物,嚴禁煙火是為了防止爆炸理解不清楚;錯選D 是對電動車在室內(nèi)充電容易發(fā)生短路 而引起電池爆炸,產(chǎn)生有毒有害氣體,造成安全隱患理解不清楚。
4.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安全教育入手,結合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識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 力。
作業(yè)3. (原創(chuàng)) 2019年9月25日,被譽為“新世界第七大奇跡”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 投入運營。采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采用地源熱泵獲取地熱能,場內(nèi)通用車輛由“油”全部轉為 “電”。同時也實現(xiàn)了雨水的自然積存、滲透、凈化和可持續(xù)水循環(huán)。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是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B.太陽能、地熱能是清潔能源
C.機場通用車由“油”改為“電” ,可有效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防止空氣污染。 D.雨水經(jīng)自然積存、滲透、凈化得到的是純凈物
參考答案:A
時間要求:30秒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A 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是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錯選B 太陽能、地熱能是新型清潔能源, 無污染無排放;錯選C 汽油、柴油等燃料燃燒易產(chǎn)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煙塵等大氣污染 物,而油改電可以有效減少化石能源的燃燒,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防止空氣污染;選擇D 雨 水經(jīng)自然積存、滲透、凈化得到的是仍然含有鈣鎂化合物等雜質,是混合物。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結合社會熱點,從燃料的開發(fā)與利用、空氣主要污染物及危害、水的凈化等角度考查學生
- 23 -
運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以及環(huán)境污染的防治。
作業(yè)4.下列關于燃燒現(xiàn)象的解釋或分析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將煤球變成蜂窩煤后再燃燒,其目的是延長煤燃燒的時間
B .圖乙中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降低了火柴梗的著火點
C .圖丙中蠟燭火焰很快熄滅,是因為金屬絲阻礙了空氣的流動
D .由圖丁中的現(xiàn)象可知,由金屬鎂燃燒造成的火災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
參考答案:D
時間要求:1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 A ,是對物質充分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增大接觸面積理解不清楚;錯選 B 是對火柴頭 向下燃燒是為了使熱量集中更易達到火柴梗的著火點理解不清楚;錯選C 是對利用金屬的導 熱性吸收蠟燭燃燒放出的熱量從而降低溫度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下而蠟燭熄滅這一原理理解不 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燃燒與滅火的現(xiàn)象入手,結合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運用所學解釋生活 現(xiàn)象。
作業(yè)5.下列圖標中,與燃燒和爆炸無關的是( )
參考答案:B
時間要求:10秒分鐘。
評價設計:
錯選 A ,是對易燃物的圖標理解不清楚;錯選 C 是易爆物的圖標理解不清楚;錯選D 是
- 24 -
對禁止煙火的圖標理解不清楚。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所學過的易燃易爆物安全警示圖標及愛護水資源的圖標入手,考察學生對常用安全 標識的理解與記憶。
作業(yè)6. (2015安徽中考改編)通過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方法。請根據(jù) 圖示回答問題。
(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 ,利用A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CO2 、O2和 。
(2)B裝置在化學實驗中有廣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氫氣可在B裝置中裝滿水后,使氫氣從____ 口進入(填“a ”或“b ”);
②若要檢驗生成的CO2氣體,可在B裝置中加入______ ,氣體應從__ 口進入(填“a ”或“b ”)。
參考答案:( 1)錐形瓶、H2 (2)①a 、②澄清石灰水、b
時間要求:2 分鐘。
評價設計: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發(fā)生裝置 的特點角 度分析 從反應物的 狀態(tài)和反應 條件角度分 析 從反應物的 狀態(tài)都是固 液,反應條件 都是常溫 的角度分析 能認識到發(fā)生 裝置的選擇依 據(jù)是根據(jù)反應 物的狀態(tài)和反 應條件選擇
(2) ①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收集氣體 的選擇依據(jù) 角度分析 從氫氣的溶 解性角度分 析裝置的特 點進行選擇 在裝置的特 點上結合氣 體的性質上 分析 充分認識多功 能瓶的在收集 氣體和檢驗氣 體方面的
(2) ②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二氧化碳 的化學性質 角度分析 從檢驗氣體 需要選取的 物質與其充 分反應的角 度分析 從氣體的化 學性質與多 功能瓶的作 用角度分析
- 25 -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從學生熟悉的實驗室氣體的制取入手,充分考察學生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以及氣 體的檢驗。
作業(yè)7. (原創(chuàng)) 下圖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燒的實驗裝置,請認真閱讀下列內(nèi)容并回答有關問 題:
查閱資料:①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五氧化二磷。 ②氫氧化鈉溶液能使酚酞變紅。
A B
(1) 檢查如圖所示A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2) 用鑷子夾取6粒二氧化錳丸放入錐形瓶中,塞上帶分液漏斗的雙孔橡膠塞,打開分流漏 斗活塞a 向錐形瓶內(nèi)加入10ml 15%的過氧化氫溶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3) 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a ,鑷子夾取鳥曹狀鐵絲網(wǎng)放入分液漏斗中,再向分液漏斗中注入 20ml冷水,然后再用鑷子夾取一塊綠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冷水中的鐵絲網(wǎng)上。打開分液漏斗的 活塞a ,緩緩通入氧氣,觀察到此時白磷在冷水中與氧氣接觸但不燃燒,其原因是 。 (4) 待冷水全部進入錐形瓶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注射器將向分液漏斗中注入40ml 90℃以上的熱水,再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緩緩通入氧氣,此時可觀察到 。 (5) 連接好裝置后,在B裝置上連接一個滴有酚酞試液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的輸液瓶的目的 是 。
參考答案: (1) 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熱水浴加熱錐形瓶底部,若氣球鼓起且;離開熱水浴
冷卻到溫后氣球復原且裝置氣密性完好
(2) 2H2O2= 2H2O+O2 ↑
(3) 溫度沒有達到白磷的著火點 (4) 白磷在水下燃燒
(5) 通過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可以知道什么時候需要更換氫氧化鈉溶液
時間要求:3~4分鐘
- 26 -
評價設計: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檢查裝置 氣密性的 原理分析 聯(lián)系物理學 氣壓相關知 識分析 從如何改變 密閉容器中 的氣壓分析 從改變溫度從 而改變氣壓角 度分析
(2)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氧氣的實 驗室反應原 理分析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 學式 能書寫熟悉 反應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學 式 運用已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3)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物質燃燒 的條件分 析 從物質燃燒 需要溫度達 到著火點角 度分析 從 物 質 燃 燒的三個條 件分析 運用已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4)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物質燃燒 的條件分 析 從物質燃燒 需要溫度達 到著火點角 度分析 從 物 質 燃 燒的三個條 件分析 運用已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5)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結合資料分 析 結合所給資 料分析歸納 結合資料靈 活運用所學 解決問題 運用所學綜合 解決的實際問 題的能力
作業(yè)分析與設計意圖:
考察物質燃燒的條件以及實驗室氣體的制取與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等相關知識的運用。
- 27 -
作業(yè)8. (2021安徽中考) 關于燃燒的研究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小組以“探究燃燒的奧秘”為 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認識燃燒
(1)酒精、煤(含硫)、天然氣是生活中常見的燃料,下列不屬于三者燃燒共有的現(xiàn)象是______ (填字母序號) 。
A發(fā)光 B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放熱 D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 寫出酒精 (C2H5OH) 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 ____。 【任務二】探究燃燒的條件及質量變化
(3) 該小組同學按下列實驗步驟開展探究。
步驟1:室溫下,按如圖組裝裝置,裝入藥品,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1g。
步驟2:將錐形瓶浸入80℃的熱水中,觀察現(xiàn)象。
步驟3: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打開止水夾K1,和K2,從K1處緩慢通入約50mL 氧氣,再關閉K1和K2 ,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2g。
步驟4:將錐形瓶再次浸入80℃的熱水中,觀察現(xiàn)象。
步驟5:取出裝置,恢復至室溫并擦干錐形瓶,稱量裝置總質量為m3g。
①通過上述實驗,能證明燃燒需要氧氣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
②m1 、m2 、m3 的大小關系是______。 【任務三】調(diào)控燃燒
(4) 報道顯示:國內(nèi)外一些煤田因發(fā)生煤層自燃,帶來了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一旦煤層自 燃,請給出一條合理的滅火建議______。
【任務四】再探鐵的燃燒 (附加題3分)
(5) 查閱文獻:顆粒直徑為20~30nm的鐵粉,在空氣中會發(fā)生自燃生成氧化鐵。 結合已有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影響鐵燃燒的因素有_______ 、_______ (至少答出2點) 。
②鐵與氧氣反應的條件不同,產(chǎn)物不同。若5.6g鐵與氧氣反應可得ag產(chǎn)物,且鐵無剩余,則
a 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1.參考答案: (1) B (2) C2H5OH+3O22CO2+3H2O
(3) ①步驟 2 中白磷未燃燒,步驟 4 中白磷燃燒,產(chǎn)生白煙 ②m1 >m2=m3
(4) 取土填埋,隔絕空氣
- 28 -
(5) ①鐵的表面積、氧氣的濃度、溫度 ②7.2≤a≤ 8.0
2.時間要求:5~8 分鐘。
3.評價設計:
前結構 單點結構 多點結構 關聯(lián)結構 抽象擴展結構
(1)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燃燒的定 義角度分 析 從物質燃燒 過程中伴隨 的現(xiàn)象角度 分析 從物質的元素 組成角度分析 燃燒過程中伴 隨的現(xiàn)象 能認識物質燃 燒的現(xiàn)象與所 組成的元素有 關
(2)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 式及物質 充分燃燒 的條件 能書寫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 學式 能書寫熟悉 反應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 和物質化學 式 運用已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3)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燃燒的條 件角度分 析 從燃燒的條 件和質量守 恒定律角度 分析 從物質燃燒的 條件和質量守 恒定律角度分 析 能認識物質燃 燒的原理和發(fā) 生化學反應前 后質量的變化
(4)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能運用滅火 的原理進行 分析 能運用燃燒的 條件和滅火的 原理進行分析 能運用燃燒 的條件和滅 火的原理進 行分析 運用所學靈 活解決生活 中的實際問 題
(5) 無意義或空 白答案 從影響物質 充分燃燒 的因素角 度分析 從影響物質 充分燃燒的 因素和反應 條件不同對 產(chǎn)物種類的 影響角度分 析 從影響物質充 分燃燒的因素 和反應條件不 同對產(chǎn)物種類 的影響并運用 質量守恒定律 進行分析 運用所學綜合 解決的實際問 題的能力
- 29 -
(二) 單元質量檢測作業(yè)屬性表
序號 類型 對應單元 作業(yè)目標 對應學 難度 來源 完成時間
了解 理解 應 用
1 選擇題 1 √ 中等 改編 20 分鐘
2 選擇題 1 √ 易 改編
3 選擇題 2、3、4 √ 中等 原創(chuàng)
4 選擇題 1 √ 中等 改編
5 選擇題 1 √ 易 改編
6 實驗題 4 √ 中等 改編
7 實驗題 1、3、5 √ 中等 原創(chuàng)
8 實驗題 1 √ 難 中考題
- 30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南和县| 井研县| 托里县| 丰顺县| 元谋县| 墨脱县| 泾阳县| 望城县| 乐亭县| 开远市| 沈丘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安阳县| 叶城县| 铜陵市| 大方县| 乌拉特中旗| 盐城市| 鲁甸县| 扎兰屯市| 阿图什市| 杭锦后旗| 龙泉市| 奉化市| 沂水县| 麻城市| 安仁县| 阳泉市| 和政县| 安吉县| 襄汾县| 荃湾区| 东兰县| 塘沽区| 宣武区| 荆门市| 电白县| 易门县| 石林|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