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樣性【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認同中華民族在實踐中創造的燦爛的中華文化。2.科學精神:正確認識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樣性,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3.公共參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本節必備知識】一、文化具有民族性1.地位: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 。2.作用: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激發民族 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 。3.核心: 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4.體現:民族文化體現在民族的生活方式、 、思維方式,以及民族 、民族服飾等方面。二、文化的多樣性1.文化多樣性的內涵(1)含義:文化多樣性表征 的豐富程度。(2)原因: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國和各民族的政治、 等社會條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尊重文化多樣性(1)原因①文化多樣性是發展 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 繁榮的必然要求。②不論是中華文化,還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類實踐創造的成果,都有其獨特魅力和 。③世界各國都對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重要 。(2)要求在堅持各民族 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 本民族文化,又要 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補充:1、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表現 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差異,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 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共性和普遍規律原因 各民族間存在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社會條件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規律辯證關系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過文化的民族性表現出來錯誤傾向 ①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規律 ②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異2、比較傳統文華和民族文化3、我們強調“指導思想一元化”和“文化發展多樣化”,二者是否沖突呢?(1)文化發展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中華文化的發展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保證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2)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必須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社會實踐,推動文化創新。易錯易混1.世界文化與各民族文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2.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是本民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3.文化多樣性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4.要認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5.文化多樣性能使世界各國人民相互尊重、同步發展。6.認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全面繼承本民族傳統文化。學習與探究:1.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然而,種族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沖突論”卻沉渣泛起,甚囂塵上,這種基于種族主義的文明優越感,無視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潮流,以“文明沖突”定性國際競爭的霸權主義思維和邏輯,令國際社會驚詫。遍覽人類文明成果:建筑、節日、文藝、科技、思想、醫藥、語言、風俗、影視等無一不是在交流互鑒中發展壯大的。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知識,對“文明沖突”的錯誤言論加以駁斥。2.“和而不同”是中國人自古尊崇的處世之道?!昂投煌钡囊馑际钦f,要承認“不同”,在“不同”基礎上形成的“和”(“和諧”或“融合”),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僅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反而會使事物衰敗。我國著名人類學家、民族學家費孝通指出,承認不同但是要“和”……這種“和而不同”思想,將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條道路。(1)如何正確看待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2)在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時,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學習小結】本節課我學到了:知識上:2、方法上:3、學科思維上:【隨堂達標檢測】1.2020年11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中外參觀者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展示的千層底布鞋制作技藝等贊不絕口;來自意大利的55個世界文化遺產被濃縮成5個主題,通過五面氛圍大屏展示,給觀眾帶來一場全方位的意式審美體驗。中外文化遺產在進博會上的展示說明( )①不同文化凝結著各自民族的智慧②文化的價值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流③文化與經濟的交融增進了文明互鑒④文化的內涵因現代科技而不斷豐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一字一圖畫,一語一境界?!敝形膬灻?、簡約、深邃、博大,書寫并傳承了中華文化。中文是聯合國指定的六種國際官方語言文字之一,聯合國設定每年4月20日為“中文日”,取典于倉頡在“谷雨”時節造字的傳說。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語言文字是文化創新的基礎,展現了文化多樣性②語言文字是了解一國文化的鑰匙,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③漢字產生于中國傳統習俗,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和全人類共同財富④“中文日”有助于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擴大中文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1年11月,中國刺繡展在波蘭多個城市舉辦。一幅幅精美的刺繡作品,為波蘭民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欣賞中國藝術的窗戶,受到當地民俗專家和中國文化愛好者的歡迎,被譽為“世界藝術瑰寶”??梢?,這些作品( )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②既是傳統的又是時尚的③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載體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阿木爺爺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靠著榫與卯之間的咬合支撐,就能做出魯班凳、蘋果鎖、將軍案和拱形橋等精致木器。阿木爺爺憑借精湛絕倫的工藝迅速在網絡上走紅,他的作品不僅讓國人嘖嘖稱奇,也讓許多外國人嘆為觀止。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中華文化( )①通過傳播,方顯價值②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獨樹一幟,獨領風騷④既相對穩定又順時而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千年陸路湘桂古道作為文化線路遺產,其主要構成是以沿途保存的遺址或遺存為主要對象。湖南廣西相關部門加大古道沿線的文物和遺址保護力度,做好古道文化游的整合、活化與利用工作。這有利于( )①發揮自然遺產優勢,促進湘桂文化交融②在求同存異中彰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③保護文化傳承的載體,展現文化的多樣性④整合利用文化資源,挖掘文化遺產的價值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探究答案1.答案:“文明沖突論”,本質上是一種文化霸權主義,不符合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趨勢,與文明發展的事實不符。①文化具有多樣性,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能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②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③“文明沖突論”會阻礙文化的發展、增加全球經濟文化發展的不確定性,危害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和發展。④我們應當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⑤世界各國都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2.答案:(1)①由于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②差異并不是差距,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每個民族文化都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和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過貢獻。③文化的差異不是沖突的根源,差異是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起點。(2)在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時,要做到"和而不同",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隨堂達標檢測答案:B C B C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