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中考科學一輪復習 專題6 物態變化(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中考科學一輪復習 專題6 物態變化(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6 物態變化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 物態變化 ☆☆ 物態變化涉及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難度較小,通常與生活的現象與應用結合蒸發快慢的因素通常以實驗為主,熟悉控制變量法熟悉沸點與氣壓關系,沸騰的條件等
考點2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
■考點一 物態變化
(1)熔化與凝固: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晶體熔化過程:熔化時從外界吸收熱量。在一定溫度下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晶體和非晶體區別: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一定的熔化溫度。
(2)蒸發和沸騰
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并且不劇烈。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3)液化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方法:①降低溫度; ②壓縮體積。
■考點二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的大小;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
■考點一 物態變化
◇典例1:(2023九下·義烏模擬)如圖示為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的圖象。根據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物質熔化過程持續了40min
B.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100℃
C.在第35min,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間,物質溫度不變,但要吸收熱
【答案】D
【解析】(1)根據圖片確定溫度不變的時間;
(2)根據圖片確定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即可;
(3)晶體熔化前為固態,熔化后為液態,熔化中為固液共存態;
(4)根據晶體熔化的特點判斷。
【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該物質熔化的時間持續:25min-10min=15min,故A錯誤;
B.該物質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即有熔點,為80℃,故B錯誤;
C.第35min時溫度不斷升高,則此時為液態,故C錯誤;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間,晶體正在熔化,物質溫度不變,但要吸收熱,故D正確。
◆變式訓練1:(2023·鎮海模擬)小寧關于生活中的熱現象的解釋或做法正確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腦丸時間長了會變小,最終消失,這是一種汽化現象
B.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飲料瓶外有“流汗"現象,是由于瓶內的飲料擴散導致
C.將濕衣服晾在通風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加快水分蒸發
D.寒冬的玻璃窗戶上常常會有一層“水汽”,應當從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
【答案】C
【解析】A.汽化指液態吸熱變為氣態的過程;
B.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冷液化變為液態的水;
C.水的面積,溫度,空氣流速均會影響水分蒸發;
D.水汽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解答】A. 樟腦丸時間長了會變小,最終消失 ,屬于升華現象,故錯誤;
B.飲料瓶外有“流汗"現象,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錯誤;
C.溫度高,流速快加快水的蒸發,故其正確;
D.寒冬的玻璃窗戶上常常會有一層水汽,在內部形成。
◇典例2:(2022·江山模擬)小科設計關于“氣體液化”的延伸實驗(如圖甲),具體操作如下:
(1)用溫度計測量出燒杯中水的初始溫度(如圖乙所示)為   。
(2)將通有導氣管的干燥試管放入燒杯中,向試管中導入水蒸氣,一段時間后小科觀察到   現象,說明氣體液化放熱。
【答案】(1)36 (2)試管內壁有水珠,溫度計的示數上升
【解析】(1)根據圖乙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根據液面位置讀出水的初始溫度;
(2)水沸騰產生大量的水蒸氣,而水蒸氣沿著導氣管到達試管內后,在試管內壁上放熱,從氣態變成液體發生液化現象,于是試管內壁上產生大量的小水珠。而燒杯內的水吸收熱量后,溫度升高,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則燒杯內水的初始溫度為36℃。
(2)將通有導氣管的干燥試管放入燒杯中,向試管中導入水蒸氣,一段時間后小科觀察到試管內壁有水珠,溫度計的示數上升現象,說明氣體液化放熱。
◆變式訓練2:(2023·浦江模擬)人們都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熱水燙傷嚴重得多”。對此,小科設計了以下實驗驗證:
①將一定質量溫度為tl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如圖甲所示位置,標記為A;
②向杯中插入導管,將100℃的水蒸氣通入保溫杯的冷水中(水蒸氣全部被吸收),發現杯中水面明顯上升;
③一段時間后,停止通入水蒸氣,移出導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標記為B,再測出此時杯中水的溫度為t2,比較發現t2高于t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氣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
(2)小華認為小科的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觀點,小華的改進步驟如下:
①再取一個相同的保溫杯,在保溫杯中倒入與第一個保溫杯中質量相同,溫度為tl的冷水;
②然后向杯中倒入100℃的沸水直至B處;
③搖勻后測出此時保溫杯中的水溫為t3,若t3低于   (選填“t1”或“t2”),則可以說明“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更嚴重”是因為100℃的水蒸氣變成100℃的熱水時,還會放出熱量。
(3)為了防止在開蓋時被水蒸氣燙傷,你認為下列開蓋方法最安全的是   。
【答案】(1)液化 (2)t2 (3)B
【解析】(1)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2)100℃的水蒸氣先液化放熱,變成水后再繼續放熱,因此它比100℃的水多一段放熱的過程,那么對應的冷水吸收的熱量多,最終溫度就會偏高;
(3)注意開蓋時水蒸氣是否會傷到人即可。
【解答】(1)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
(2)t3為只有熱水放熱溫度,t2為水蒸氣液化和熱水放熱后的溫度,即前者小于后者,即t3低于t2;
(3)觀察可知,B中開蓋后,蒸屜中的水蒸氣只能從左側排出,而人在右側,此時水蒸氣不會傷到人,故選B。
■考點二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典例1:(2022·蕭山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曬鹽時“借南風”的目的是(  )
A.增加了海水的蒸發面積 B.升高海水的溫度
C.加快了海水表面的空氣流動 D.改變了海水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解答】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為: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
借南風指的是增大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變式訓練1:為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某同學在 4 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
(1)通過    兩組的對照,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表面流速有關。
(2)在研究水的溫度對蒸發快慢的影響時,對水滴進行加熱 (如圖C)直至沸騰,且水滴 比對照組先消失。該實驗結果能否作為支持“溫度越高,蒸發越快”的證據?   。
(3)小明同學想改進實驗,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操作: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 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 (如右圖),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
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水的表面積越小蒸發越快。請分析小明的實驗設計和結論得出是
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答案】(1)AB (2)不能 (3)不合理 存在質量和表面積兩個變量
【解析】(1)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
(2)(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
【解答】(1)探究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的關系時,必須控制水的質量、溫度和空氣流速相同,只改變表面積,故選實驗AB。
(2)在對照實驗A和C中,水的質量、表面積和空氣流速相同,只有溫度不同,因此可以作為支持“溫度越高,蒸發越快”的證據。
(3)根據圖片可知,小明設計的實驗不合理,理由:存在質量和表面積兩個變量。
◇典例2:小海在學習了沸騰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
(1)圖甲為該實驗的裝置,小海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情況不同,圖乙中   (填“A”或”B”)是水沸騰時氣泡上升的情況。
(2)給一定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丙中曲線c所示(實線部分)。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量減少,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應是曲線   。
(3)臨海美食核桃燉蛋,在制作時可將裝有蛋液的碗直接放入水中煮熟,由此小海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水中進行加熱(如圖丁),觀察到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卻未出現沸騰現象,原因是  。
【答案】(1)B (2)a (3)試管內外水的溫度相同,試管內的水無法吸熱
【解析】水沸騰時的氣泡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大,直到液面破裂開,水未沸騰時氣泡上升過程中遇冷液化,體積變小。水量越大,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越長。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水沸騰需要滿足兩個條件: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解答】(1)水沸騰時的氣泡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變大,直到液面破裂開,因此圖乙中B是水沸騰時氣泡變化的情況。
(2)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量減少,則會縮短水到達沸騰的時間,而水的沸點不變,因此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應是曲線a。曲線b,加熱至沸騰所需時間減少,說明水量減少,沸騰時的溫度升高,說明沸點升高,可能時氣壓變大。曲線d,加熱至沸騰所需時間減少,說明水量減少,沸騰時的溫度降低,說明沸點降低,可能時氣壓變小。
(3)水沸騰吃了溫度達到沸點并要繼續吸熱;燒杯內的水沸騰后溫度保持在沸點,試管內的水溫度也達到沸點后就不能再繼續吸熱了,所以未出現沸騰現象。
◆變式訓練2:(2023·杭州模擬)觀察自然現象,通過實驗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釋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這是科學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
(1)高山或高原地區,普通鍋難以將飯煮熟,我們可以用高壓鍋來煮飯,那么高壓鍋運用了實驗 (選填“甲”或“乙”)的原理。
(2)天宮課堂上,西藏分會場的同學提問:我們西藏地區海拔高,氣壓低,容易把水燒開,太空中是否容易把水燒開呢?王亞平答:因為在失重條件下,水    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對流,所以不容易燒開。
【答案】(1)甲(2)不能
【解析】(1)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高山或高原地區,因為氣壓低沸點低,所以普通的鍋難以將飯煮熟。高壓鍋是利用氣壓高沸點高的原理。
(2)對流時,熱水上升,冷水下沉。失重條件下,冷水不能下沉,所以不能進行對流。
【解答】(1)甲圖注射器往燒瓶內充氣,使瓶內氣壓高,沸點高,所以答案為:甲
(2)失重時冷水不能下沉,所以不能進行對流。所以答案為:不能
1.(2023·衢州)如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
A.質量變大 B.間隔變大 C.數量變多 D.引力變大
【答案】B
【解析】根據分子運動論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當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時,只是狀態發生改變,因此質量保持不變。由于沒有生成新物質,因此分子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那肯定是分子間隔增大了。分子之間的作用力隨距離增大而減小,因此引力減小,故B正確,而A、C、D錯誤。
2.(2021·衢州)夏天,可在室內放上冰塊降溫。一段時間后,冰塊會變成水、該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答案】A
【解析】根據有關物態變化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冰塊為固體,而水為液體,因此冰塊變成水的過程,就是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這個過程叫熔化,故A正確,而B、C、D錯誤。
3.(2023·衢州)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走到溫暖的房間內,鏡片變得模糊,一段時間后,鏡片又變得清晰。這一現象中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液化 汽化 B.汽化 液化 C.凝固 汽化 D.凝固 液化
【答案】A
【解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走到溫暖的房間內,房間內的水蒸氣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珠,因此鏡片變得模糊。進入室內后,水珠吸熱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故A正確,而B、C、D錯誤。
4.(2023·衢州)中國是茶文化之鄉,中國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煮茶”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茶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B.茶水升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
C.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現象
D.茶香撲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解析】液體沸騰的特點是:繼續吸熱,溫度不變;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
【解答】A. 茶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A錯誤;
B. 茶水升溫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B錯誤;
C.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現象,C錯誤;
D. 茶香撲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D正確;
5.(2021·衢州)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答案】C
【解析】確定物質的初始狀態和終末狀態,從而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A.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形成的,需要放熱,故A錯誤;
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液體發生液化現象形成的,需要放熱,故B錯誤;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液體發生液化現象形成的,需要放熱,故C正確;
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固態發生凝華現象形成的,需要放熱,故D錯誤。
6.(2023·臺州)抬尾芥蟲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一種神奇昆蟲。在大霧的深夜,抬尾芥蟲會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尾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它的身體上逐漸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珠,最后將小水珠匯集后吞人體內。抬尾芥蟲的這種行為是對沙漠干旱環境的   。
【答案】液化(凝結);適應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液化的相關知識,物體在一定溫度下由氣體變成液體的過程為液化過程。
【解答】水蒸氣變為小水珠為液化過程;生物為了適應環境一般會出現形態結構上的變化。
7.(2023·臺州)如圖是電熱液體蚊香器,工作時內部的發熱部件對蚊香液加熱,一段時間后,其項部有“白霧”飄出,房間里彌漫著蚊香液的清香,起到驅蚊和滅蚊的作用。
(1)發熱部件使蚊香液溫度升高,該過程主要通過   ,使蚊香掖的內能增加(填“做功"或“熱傳遞”);
(2)“白霧”是蚊香液先汽化后   形成的(填物態變化名稱);
(3)房間里彌漫著清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答案】(1)熱傳遞(2)液化(3)無規則運動(熱運動)
【解析】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同時還考查了分子的動理論的相關知識。
【解答】(1) 發熱部件使蚊香液溫度升高 ,該過程為熱傳遞;
(2)白霧為液態,故是液化的結果;
(3)房間里彌漫著清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熱運動) 。
8.(2023·衢州)我國擁有全球聚光面積最大的熔鹽電站,該電站內1.2萬多面“定日鏡”環繞吸熱塔,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1)為將陽光反射到吸熱塔,一天中“定日鏡”需不斷改變朝向。其原因是   。
(2)高溫熔鹽流經蒸汽發生器時,放出熱量使水變成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帶動發電機發電。此過程,蒸汽發生器中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3)該熔鹽電站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達35萬噸,這能減緩哪種環境問題?   。
【答案】(1)太陽高度角不斷變化(2)汽化(3)溫室效應
【解析】(1)在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高度角不斷改變,而定日鏡只有正對太陽才能吸收最多的太陽能,因此一天中“定日鏡”需不斷改變朝向。
(2)水吸收熱量后,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
(3)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重要因素,因此該熔鹽電站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達35萬噸,這能減溫室效應。
9.(2023·衢州)小科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1)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2)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答案】(1)液化(2)節能環保
【解析】(1)根據水的物態變化分析;
(2)根據淡化裝置節能、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分析。
【解答】(1) 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液化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2)“咸水淡化裝置”評價還需從節能、環保、成本等方面進行評價。
10.(2023·臺州)中國自主研發的“造雪機”簡易結構如圖,它確保了北京冬奧會的用雪自由。制雪主要過程如下:
A管噴出的“壓縮空氣"迅速膨脹降溫,高速氣流將B管噴出的水“打碎”成水霧。部分水霧迅速變成水蒸氣,還有部分水霧在C處快速變成晶核(固態)。大量的晶核、剩余水霧、大量水蒸氣等被高速氣流推出造雪機,水蒸氣和水霧在冷空氣環境中經過變化后附著在晶核上,使晶核變大形成小冰晶,小冰晶不斷聚集形成雪花。
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造雪機”工作過程中的科學道理。
【答案】示例:A管噴出的“壓縮空氣"快速膨脹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同時高速氣流將水變成水霧,增大了水的表面積,部分水霧快速蒸發,形成大量水蒸氣。在C處低溫環境下,一部分水霧遇冷凝固形成晶核。被高速氣流推出的晶核、水霧、水蒸氣進入低溫的空氣中,外界寒冷的環境利于水霧凝固、水蒸氣凝華成固體附著在晶核周圍,使晶核變大形成小冰晶,小冰晶不斷聚集形成雪花。
【解析】(1)外界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大,溫度升高;物體對外界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表面積和上方空氣流速;
(3)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11.(2021·衢州)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凍死,被霜凍過的青菜吃起來反而更甜了。這是什么原因呢?請根據以下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無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體內的轉化與在人體內被消化的過程類似。
材料三:氣溫在短時間內下降至0℃及以下,會引起植物體內液體凝固,嚴重時會導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濃度高低變化會引起溶液凝固點的變化。
材料四:諺語“箱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
【答案】①青菜光合作用產生淀粉,低溫下呼吸作用減弱,淀粉積累的多;②淀粉在青菜體內分解成葡萄糖;③青菜細胞中葡萄糖的濃度升高導致其中液體的凝固點降低,青菜細胞中的液體不易凝固,不易被凍死;④青菜細胞中的淀粉分解產生的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答案示例:
冬天有霜的日子往往是晴天,光照強,青菜光合作用產生的淀粉(有機物)多;冬天有霜的日子氣溫低,青菜呼吸作用減弱,消耗淀粉(有機物)少,積累的淀粉(有機物)增多;青菜體內的淀粉會轉化為葡萄糖;為防止短時間內氣溫低引起體內液體凝固,青菜細胞中葡萄糖的濃度升高,使液體的凝固點降低,青菜細胞中的液體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凍死;同時,由于青菜細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示例:青菜體內的淀粉會轉化為葡萄糖;為防止短時間內氣溫低引起體內液體凝固,青菜細胞中葡萄糖的濃度升高,使液體的凝固點降低,青菜細胞中的液體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凍死;同時,由于青菜細胞中有甜味的葡萄糖增加,使青菜更甜了。
示例:青菜體內的淀粉會轉化為葡萄糖;為防止短時間內氣溫低引起體內液體凝固,青菜細胞中葡萄糖的濃度升高,使液體的凝固點降低,青菜細胞中的液體就不易凝固,因此青菜不易被凍死。
【解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綠色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凝固點是晶體物質凝固時的溫度,不同晶體具有不同的凝固點。呼吸作用是指機體將來自環境的或細胞自己儲存的有機營養物的分子(如糖類、脂類、蛋白質等),通過一步步反應降解成較小的、簡單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過程。
1.(2023·寧波模擬)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冬奧會,人工造雪機在工作時,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從前方噴出“白霧”,在“白霧”下方沉積成一層“白雪”,此過程水發生的最主要物態變化以及吸放熱情況是 (  )
A.凝華 吸熱 B.凝華 放熱 C.凝固 放熱 D.凝固 吸熱
【答案】C
【解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即可。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白霧”變成“白雪”的過程,其實就是水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屬于凝固現象,向外放熱,故C正確,而A、B、D錯誤。
2.(2023·鎮海模擬)“復方氯乙烷噴霧劑”的主要成分氯乙烷的沸點為12.5℃。運動員發生急性損傷時,醫生用它噴射受傷部位,可使該處皮膚驟然變冷而暫時失去痛感。氯乙烷噴到患處后發生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是(  )
A.熔化放熱 B.汽化吸熱 C.凝固放熱 D.升華吸熱
【答案】B
【解析】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稱之為汽化,此過程的進行需要吸熱。
【解答】 復方氯乙烷噴霧劑原為液態,后來在皮膚表面吸熱汽化為氣體。
3.(2022·蕭山模擬)農歷二十四節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圖所示為節氣的物態變化實例,其中屬于凝華的是(  )
A.立春時冰化成水
B.白露時荷葉上形成露珠
C.霜降時地表落了些霜
D.大寒時房檐掛冰凌
【答案】C
【解析】凝華指的是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
【解答】A.冰化水為熔化過程;
B.露珠為水蒸氣的液化過程;
C.霜的形成為凝華過程;
D.冰凌為水的凝固過程。
4.(2023·浦江模擬)對于蒸包子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會放出熱量
B.包子變熟是因為吸收了水汽化所放出的熱量
C.高溫水蒸氣不能自發的從冷包子中吸收熱量
D.蒸籠內水蒸氣液化放出的熱量等于包子吸收的熱量
【答案】C
【解析】物體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是吸熱的;物體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熱的;
【解答】A. 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會吸收熱量,屬于汽化現象,A錯誤;
B. 包子變熟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使所放出的熱量,B錯誤;
C. 高溫水蒸氣不能自發的從冷包子中吸收熱量 ,正確;
D. 蒸籠內水蒸氣液化放出的熱量小于包子吸收的熱量,因為有一部分熱量用來進行熱傳遞,D錯誤;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湯將(  )
A.同時沸騰 B.不會沸騰,湯的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C.稍后沸騰 D.不會沸騰,湯的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答案】D
【解析】開始鍋與碗中的水都會吸熱升溫,當鍋中的水達到沸點時吸熱會沸騰起來,但溫度不再升高,此時碗中的水也會達到沸點,但由于碗中的水與鍋中水的溫度相同,所以不能繼續吸熱,所以碗中的水不會沸騰,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6.如圖,燒瓶里裝了半瓶水,加熱至沸騰。接著,用軟木塞把瓶口塞緊,并把燒瓶翻過來,這時水已經停止沸騰。然后把碎冰渣倒在朝天的燒瓶底上,這時瓶內的水就又重新沸騰起來了。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底部熱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騰了 B.瓶內的氣壓變小,所以水再次沸騰
C.冰把熱量傳給了水,所以水再次沸騰了 D.瓶內的氣壓變大,所以水再次沸騰
【答案】B
【分析】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的氣壓減小而降低;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的氣壓增大而升高。
【解析】把碎冰渣倒在朝天的燒瓶底上,燒瓶內的水蒸氣液化導致瓶內的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降低從而使水再次沸騰,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7.(2022·南湖模擬)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適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緊管口,加熱一段時間后橡皮塞沖出,同時管口附近產生“白氣”。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A.水溫上升時,水的內能增加
B.該實驗中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相同
C.管內氣體對橡皮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試管口的“白氣”是小水滴
【答案】B
【解析】(1)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2)內燃機的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3)根據能量轉化的知識判斷;
(4)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的氣體。
【解答】A.水溫上升時,水的內能增加,故A正確不合題意;
B.該實驗中,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機械能,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相同,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管內氣體對橡皮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不合題意;
D.試管口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正確不合題意。
8.(2023·浦江模擬)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采集了月球樣本并帶回地球。為了防止因月球表面溫度 過高或過低而損壞“玉兔”月球車內部電子設備,科學家發明了如圖所示的熱管。有關熱管的 說法正確的是
A.熱管不能在無重力的環境下使用
B.內部最好裝易汽化、易液化的物質
C.圖中甲端內發生液化
D.圖中乙端內發生汽化
【答案】B
【解析】根據圖片分析熱管的工作原理即可。
【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內部的物質在甲端吸熱后,從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在熱管內上升。到達乙端頂部后放熱,由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故B正確,而C、D錯誤;熱管的工作不需要重力作用,故A錯誤。
9.(2023·杭州模擬)小吃街上出現了一種“冒煙”的冰激凌。只見店員將﹣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體牛奶和五顏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間冷凍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冰激凌原料在冷凍成型的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
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氣
C.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過一會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消失是汽化現象
【答案】D
【解析】(1)根據凝固放熱判斷;
(2)氮氣是無色透明的氣體;
(3)根據沸騰的條件判斷;
(4)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判斷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A.冰激凌原料在冷凍成型的過程中發生凝固現象,向外放熱,故A錯誤;
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形成的小水珠,故B錯誤;
C.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劇烈汽化形成的,由于此時的溫度遠遠低于100℃,不可能是水的沸騰,故C錯誤;
D.過一會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消失,其實就是小水珠從液態變成氣態形成的汽化現象,故D正確。
10.(2023九下·義烏模擬)如圖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物質是晶體
B.該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分別是0℃和100℃
C.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比固態時小
D.在BC和DE段,溫度保持不變,但需吸熱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該物質先熔化后沸騰。熔化時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BC段溫度不變,是該晶體的熔點;DE段溫度不變,是該晶體融液的沸點。
【解答】A、該物質在BC段不斷吸熱,溫度不變,是晶體,A正確;
B、BC段是熔化時溫度不變,對應的是該物質的熔點;DE段是沸騰時溫度不變,對應的是該物質的沸點,B正確;
C、由圖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通過加熱相同的時間體現),液態時的溫度變化比固態時慢,所以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比固態時大,C錯誤;
D、晶體熔化時要吸熱,溫度不變;液體沸騰時要吸熱,溫度不變;在BC和DE段,溫度保持不變,但需吸熱,D正確;
11.(2022·南湖模擬)天宮課堂你看了嗎?在”液橋”實驗中,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合成一個,說明分子間存在   。在太空”冰雪”實驗中,用沾了結晶的毛根觸碰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成液體球,液體球迅速變成固態的”冰球”,用手摸”冰球”竟然是熱乎乎的,這是因為   。
【答案】引力;凝固放熱
【解析】(1)根據分子之間存在引力解答;
(2)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1)在”液橋”實驗中,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合成一個,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2)根據描述可知,乙酸鈉從液態變成固態發生凝固現象,向外放熱,因此感覺是熱乎乎的。
12.(2023九下·義烏模擬)如圖是小科在科技節活動中制作的簡易“蒸汽船”模型。將盛有一定量水的銅制容器安裝在“船體”上,用蠟燭對銅制容器底部加熱,一段時間后銅管會向右噴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駛。
(1)“蒸汽船”行駛時,銅管口沖出一團團“白氣”,這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
(2)行駛一段時間后,“蒸汽船”受到水的浮力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答案】(1)液化(2)減小
【解析】(1)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2)根據漂浮條件分析解答。
【解答】(1)銅管噴出的水蒸氣遇冷,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從而形成大量小水珠,這就是看到的“白氣”;
(2)蒸汽船始終在水面漂浮,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自身重力。當行駛一段時間后,蒸汽船的重力減小,那么它受到水的浮力減小。
13.小雅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請分析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加熱一定時間后,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氣泡出現圖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可能是圖丙中的___________。
A.“第2分鐘” B.“第4分鐘” C.“第6分鐘”
(3)另一組的小華實驗時在燒杯上加蓋了硬紙片,這種做法的優點是___________。
(4)水在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但移開酒精燈,沸騰馬上停止,這一現象說明______是沸騰的條件之一。
【答案】90 C 見解析 繼續吸熱
【解析】(1)[1]根據甲圖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則此時水的溫度為90℃。
(2)[2]水在沸騰前,下面的水溫高,上面的水溫低,因此從底部產生的氣泡體積逐漸減小。水在沸騰后,下面和上面的水溫相同,則從底部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增大。根據乙圖可知,此時的水正在沸騰。根據丙圖可知,第6min時水溫不變,此時正在沸騰,故選C。
(3)[3]另一組的小華實驗時在燒杯上加蓋了硬紙片,可以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加熱時間。
(4)[4]水在沸騰時,移開酒精燈,沸騰馬上停止,說明液體沸騰時需要繼續吸熱。
14.(2023七上·龍港期末)某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繪制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 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要完成該實驗,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2)由圖乙可知:冰是    (晶體/非晶體),理由是   ;
(3)0~2分鐘升溫比8~12分鐘快,原因   
(4)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氣泡出現如圖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最接近圖乙中的_________。
A.第4分鐘 B.第8分鐘 C.第16分鐘 D.第28分鐘
【答案】(1)秒表
(2)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
(3)冰的比熱比水小
(4)D
【解析】(1)根據要測量的物理量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
(2)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3)根據Q=cm△t可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比熱容越大,則升高的溫度越小,據此分析解答;
(4)根據氣泡體積的變化確定水的狀態即可。
【解答】(1)在實驗過程中,要測量冰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因此還需要測量工具秒表。
(2)根據圖乙可知,冰是晶體,理由是:有一定的熔化溫度。
(3)0~2分鐘升溫比8~12分鐘快,原因冰的比熱比水小;
(4)根據圖丙可知,燒杯底部產生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這說明上下溫度一致,應該是水已經沸騰,則這個現象最接近圖乙中的第28分鐘,故選D。
15.(2023·舟山模擬)某小組用圖甲的實驗裝置探究海波在熔化前后其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規律,得到下表的實驗記錄。
時間(分)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32 36 40 44 48 48 48 48 48
(1)請按上述實驗數據在坐標中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2)第5分鐘時,海波處于   狀態。
(3)試管要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理由是:   。
【答案】(1)
(2)固液共存
(3)均勻受熱
【解析】(1)將表格中的時間和溫度在方格紙上對應位置描點,然后將相鄰的點連接起來即可。
(2)晶體熔化前為固體,熔化中為固液共存態,熔化后為液態;
(3)根據“水浴法”加熱的優點解答。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方格紙上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溫度。將表格中每組數據中對應的時間和溫度在方格紙上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接,如下圖所示:
(2)根據圖像可知,從4~8min時,溫度保持不變,即海波處于熔化過程中,則第5min時海波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3)試管要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理由是:均勻受熱。
16.(2023九下·義烏模擬)在《大氣壓強》一課中,教材里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活動:“燒瓶中的水沸騰后把酒精燈移去,水停止沸騰。用插有一段玻璃管的橡膠塞把瓶口塞緊,把大注射器接在一段橡皮管上,橡皮管的另一端接到瓶塞的玻璃管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如果實驗成功,活動中應該看到什么現象 請你解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答案】水重新沸騰。要點:向外拉活塞,瓶內的氣體體積變大,氣壓變小;水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水溫達到了水的沸點;水從燒瓶吸熱,水重新沸騰。
【解析】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沸點越低,水越容易沸騰。
【解答】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一部分空氣被抽到了注射器內,瓶內氣體體積變大,氣體壓強減小,沸點降低。 水溫達到了水的沸點; 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了。這也就說明了水的沸點隨氣壓降低而降低。
17.(2023·江山模擬)《加油!向未來》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科學實驗節目,有一期節目中,實驗員將三個裝有部分水的鐵桶(未加蓋)加熱至水沸騰后,分別倒扣在冰塊,液氮和常溫水中,結果發現倒扣到冰塊(A池)和液氮(B池)中時,鐵桶沒有明顯變化;而倒扣在常溫水(C池)中時,鐵桶迅速變癟。請結合所學知識解釋上述現象。
【答案】鐵桶中的水加熱到沸騰時,桶中的水變為水蒸氣把桶內的空氣排出。A組鐵桶倒扣入冰塊池中,鐵桶內的水蒸氣遇冷迅速液化,桶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但因為冰塊是固體,固體間會有空隙,外界的空氣會從空隙中進入到桶內,使桶內外無法形成氣壓差,桶不變癟;B組鐵桶倒扣入液氮池中,液氮容易汽化吸熱,鐵桶內的水蒸氣遇冷迅速液化,桶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但由于液氮容易汽化為氣體補充入鐵桶內,使桶內外也無法形成氣壓差,桶不變癟;C組鐵桶倒扣入常溫水池中,鐵桶內的水蒸氣遇冷迅速液化,桶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鐵桶被壓癟。
【解析】將水桶倒扣后,根據水桶內的氣壓與外界大氣壓的大小關系分析。
18.(2023·江山模擬)“輕紗薄霧間,云瀑籠山城”,廬山云瀑(如圖甲所示)景觀壯美,仙氣十足,極富中國水墨畫丹青點染的詩情畫意。云瀑是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種動態景觀,當云順著風向在飄移的過程中遇到山口、懸崖或翻越山嶺時,就會像水一樣傾瀉而下,形成云瀑。
材料1:廬山所處地理位置如圖乙所示。廬山各處山峰十分陡峭,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材料2:云是由微小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懸浮的物體。
材料3:云瀑一般發生的時間為早晨或雨后初晴的夜晚;發生的地點為地形起伏較大的地方,
如圖丙所示。請根據提供的信息,解釋廬山云瀑形成的原因。
【答案】示例:廬山周邊有鄱陽湖和長江,水汽充沛。廬山各處山峰十分陡峭,地形起伏很大,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當水汽沿著山峰爬升時,溫度下降較快,容易液化成小液滴或凝華成小冰晶,聚集形成云。爬上山頂的云由于重力作用向下俯沖,形成云瀑。在早晨或雨后初晴的夜晚,由于溫度下降較快,水汽更易凝結成云。當有風時,水汽更易爬升,更容易形成云瀑
【解析】①云是由微小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懸浮的物體。②小水滴、冰晶分別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或凝華形成的。③山峰中,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降低,水蒸氣容易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聚集形成云。 ④當云順著風向在飄移的過程中遇到山口、懸崖或翻越山嶺時,由于重力作用,就會像水一樣傾瀉而下,形成云瀑。⑤早晨或雨后初晴的夜晚,溫度較低,水汽更易凝結成云。⑥有風時,水汽更易爬升。
【解答】云是由微小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懸浮的物體。小水滴、冰晶分別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或凝華形成的。而在山峰中,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降低,所以當水蒸氣沿著山峰爬升時,容易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聚集形成云。 當云順著風向在飄移的過程中遇到山口、懸崖或翻越山嶺時,由于重力作用,就會像水一樣傾瀉而下,形成云瀑。
所以答案為:廬山周邊有鄱陽湖和長江,水汽充沛。廬山各處山峰十分陡峭,地形起伏很大,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當水汽沿著山峰爬升時,溫度下降較快,容易液化成小液滴或凝華成小冰晶,聚集形成云。爬上山頂的云由于重力作用向下俯沖,形成云瀑。在早晨或雨后初晴的夜晚,由于溫度下降較快,水汽更易凝結成云。當有風時,水汽更易爬升,更容易形成云瀑 。
備考指南
知識導圖
考點梳理
考點突破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6 物態變化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 物態變化 ☆☆ 物態變化涉及熔化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難度較小,通常與生活的現象與應用結合蒸發快慢的因素通常以實驗為主,熟悉控制變量法熟悉沸點與氣壓關系,沸騰的條件等
考點2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
■考點一 物態變化
(1)熔化與凝固: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晶體熔化過程:熔化時從外界吸收熱量。在一定溫度下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晶體和非晶體區別: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一定的熔化溫度。
(2)蒸發和沸騰
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并且不劇烈。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3)液化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方法:①降低溫度; ②壓縮體積。
■考點二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的大小;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
■考點一 物態變化
◇典例1:(2023九下·義烏模擬)如圖示為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的圖象。根據圖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物質熔化過程持續了40min
B.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100℃
C.在第35min,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間,物質溫度不變,但要吸收熱
◆變式訓練1:(2023·鎮海模擬)小寧關于生活中的熱現象的解釋或做法正確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腦丸時間長了會變小,最終消失,這是一種汽化現象
B.夏天從冰箱中拿出的飲料瓶外有“流汗"現象,是由于瓶內的飲料擴散導致
C.將濕衣服晾在通風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加快水分蒸發
D.寒冬的玻璃窗戶上常常會有一層“水汽”,應當從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水汽"
◇典例2:(2022·江山模擬)小科設計關于“氣體液化”的延伸實驗(如圖甲),具體操作如下:
(1)用溫度計測量出燒杯中水的初始溫度(如圖乙所示)為   。
(2)將通有導氣管的干燥試管放入燒杯中,向試管中導入水蒸氣,一段時間后小科觀察到   現象,說明氣體液化放熱。
◆變式訓練2:(2023·浦江模擬)人們都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熱水燙傷嚴重得多”。對此,小科設計了以下實驗驗證:
①將一定質量溫度為tl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如圖甲所示位置,標記為A;
②向杯中插入導管,將100℃的水蒸氣通入保溫杯的冷水中(水蒸氣全部被吸收),發現杯中水面明顯上升;
③一段時間后,停止通入水蒸氣,移出導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標記為B,再測出此時杯中水的溫度為t2,比較發現t2高于t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氣發生   (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
(2)小華認為小科的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觀點,小華的改進步驟如下:
①再取一個相同的保溫杯,在保溫杯中倒入與第一個保溫杯中質量相同,溫度為tl的冷水;
②然后向杯中倒入100℃的沸水直至B處;
③搖勻后測出此時保溫杯中的水溫為t3,若t3低于   (選填“t1”或“t2”),則可以說明“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更嚴重”是因為100℃的水蒸氣變成100℃的熱水時,還會放出熱量。
(3)為了防止在開蓋時被水蒸氣燙傷,你認為下列開蓋方法最安全的是   。
■考點二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典例1:(2022·蕭山模擬)《天工開物》中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曬鹽時“借南風”的目的是(  )
A.增加了海水的蒸發面積 B.升高海水的溫度
C.加快了海水表面的空氣流動 D.改變了海水的溶解度
◆變式訓練1:為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某同學在 4 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
(1)通過    兩組的對照,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表面流速有關。
(2)在研究水的溫度對蒸發快慢的影響時,對水滴進行加熱 (如圖C)直至沸騰,且水滴 比對照組先消失。該實驗結果能否作為支持“溫度越高,蒸發越快”的證據?   。
(3)小明同學想改進實驗,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操作: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 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 (如右圖),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
發快慢與水的表面積有關,水的表面積越小蒸發越快。請分析小明的實驗設計和結論得出是
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典例2:小海在學習了沸騰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
(1)圖甲為該實驗的裝置,小海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情況不同,圖乙中   (填“A”或”B”)是水沸騰時氣泡上升的情況。
(2)給一定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丙中曲線c所示(實線部分)。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量減少,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應是曲線   。
(3)臨海美食核桃燉蛋,在制作時可將裝有蛋液的碗直接放入水中煮熟,由此小海將裝有水的試管放入水中進行加熱(如圖丁),觀察到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卻未出現沸騰現象,原因是  。
◆變式訓練2:(2023·杭州模擬)觀察自然現象,通過實驗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釋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這是科學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
(1)高山或高原地區,普通鍋難以將飯煮熟,我們可以用高壓鍋來煮飯,那么高壓鍋運用了實驗 (選填“甲”或“乙”)的原理。
(2)天宮課堂上,西藏分會場的同學提問:我們西藏地區海拔高,氣壓低,容易把水燒開,太空中是否容易把水燒開呢?王亞平答:因為在失重條件下,水    選填(“能”或“不能”)進行對流,所以不容易燒開。
1.(2023·衢州)如圖為安裝在賓館、倉庫等處天花板的自動噴水滅火裝置。室內起火時,密封在裝置內的液體體積膨脹,沖破水管閥門,實現噴水滅火。起火時,液體體積膨脹是因為液體分子(  )
A.質量變大 B.間隔變大 C.數量變多 D.引力變大
2.(2021·衢州)夏天,可在室內放上冰塊降溫。一段時間后,冰塊會變成水、該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3.(2023·衢州)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同學從室外走到溫暖的房間內,鏡片變得模糊,一段時間后,鏡片又變得清晰。這一現象中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A.液化 汽化 B.汽化 液化 C.凝固 汽化 D.凝固 液化
4.(2023·衢州)中國是茶文化之鄉,中國茶文化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煮茶”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茶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B.茶水升溫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
C.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現象
D.茶香撲鼻,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5.(2021·衢州)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6.(2023·臺州)抬尾芥蟲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一種神奇昆蟲。在大霧的深夜,抬尾芥蟲會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尾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它的身體上逐漸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珠,最后將小水珠匯集后吞人體內。抬尾芥蟲的這種行為是對沙漠干旱環境的   。
7.(2023·臺州)如圖是電熱液體蚊香器,工作時內部的發熱部件對蚊香液加熱,一段時間后,其項部有“白霧”飄出,房間里彌漫著蚊香液的清香,起到驅蚊和滅蚊的作用。
(1)發熱部件使蚊香液溫度升高,該過程主要通過   ,使蚊香掖的內能增加(填“做功"或“熱傳遞”);
(2)“白霧”是蚊香液先汽化后   形成的(填物態變化名稱);
(3)房間里彌漫著清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
8.(2023·衢州)我國擁有全球聚光面積最大的熔鹽電站,該電站內1.2萬多面“定日鏡”環繞吸熱塔,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1)為將陽光反射到吸熱塔,一天中“定日鏡”需不斷改變朝向。其原因是   。
(2)高溫熔鹽流經蒸汽發生器時,放出熱量使水變成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帶動發電機發電。此過程,蒸汽發生器中水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3)該熔鹽電站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達35萬噸,這能減緩哪種環境問題?   。
9.(2023·衢州)小科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咸水淡化裝置,同時針對該裝置設計了評價表。“咸水淡化裝置”評價表(節選)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裝置結構 結構完整,有加熱、冷卻和收集裝置 結構較完整,缺少較好的冷卻裝置 結構不完整,有1處以上缺失
指標二:淡化效果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速度較快、連續穩定 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但效果不明顯 不能從咸水中制得淡水
指標三: ?      
(1)易拉罐中的咸水先經過汽化,后經過   (填物態變化名稱)變成淡水流入容器。
(2)根據評價需要,請你提出一項評價指標寫在指標三“?”處。   
10.(2023·臺州)中國自主研發的“造雪機”簡易結構如圖,它確保了北京冬奧會的用雪自由。制雪主要過程如下:
A管噴出的“壓縮空氣"迅速膨脹降溫,高速氣流將B管噴出的水“打碎”成水霧。部分水霧迅速變成水蒸氣,還有部分水霧在C處快速變成晶核(固態)。大量的晶核、剩余水霧、大量水蒸氣等被高速氣流推出造雪機,水蒸氣和水霧在冷空氣環境中經過變化后附著在晶核上,使晶核變大形成小冰晶,小冰晶不斷聚集形成雪花。
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造雪機”工作過程中的科學道理。
11.(2021·衢州)冬天,青菜不易被霜凍死,被霜凍過的青菜吃起來反而更甜了。這是什么原因呢?請根據以下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無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體內的轉化與在人體內被消化的過程類似。
材料三:氣溫在短時間內下降至0℃及以下,會引起植物體內液體凝固,嚴重時會導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濃度高低變化會引起溶液凝固點的變化。
材料四:諺語“箱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
1.(2023·寧波模擬)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冬奧會,人工造雪機在工作時,不斷將水吸入,并持續從前方噴出“白霧”,在“白霧”下方沉積成一層“白雪”,此過程水發生的最主要物態變化以及吸放熱情況是 (  )
A.凝華 吸熱 B.凝華 放熱 C.凝固 放熱 D.凝固 吸熱
2.(2023·鎮海模擬)“復方氯乙烷噴霧劑”的主要成分氯乙烷的沸點為12.5℃。運動員發生急性損傷時,醫生用它噴射受傷部位,可使該處皮膚驟然變冷而暫時失去痛感。氯乙烷噴到患處后發生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是(  )
A.熔化放熱 B.汽化吸熱 C.凝固放熱 D.升華吸熱
3.(2022·蕭山模擬)農歷二十四節氣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圖所示為節氣的物態變化實例,其中屬于凝華的是(  )
A.立春時冰化成水
B.白露時荷葉上形成露珠
C.霜降時地表落了些霜
D.大寒時房檐掛冰凌
4.(2023·浦江模擬)對于蒸包子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會放出熱量
B.包子變熟是因為吸收了水汽化所放出的熱量
C.高溫水蒸氣不能自發的從冷包子中吸收熱量
D.蒸籠內水蒸氣液化放出的熱量等于包子吸收的熱量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鍋內的水中蒸食物,碗與鍋底不接觸,如圖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湯將(  )
A.同時沸騰 B.不會沸騰,湯的溫度總是低于水的沸點
C.稍后沸騰 D.不會沸騰,湯的溫度能夠達到水的沸點
6.如圖,燒瓶里裝了半瓶水,加熱至沸騰。接著,用軟木塞把瓶口塞緊,并把燒瓶翻過來,這時水已經停止沸騰。然后把碎冰渣倒在朝天的燒瓶底上,這時瓶內的水就又重新沸騰起來了。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底部熱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騰了 B.瓶內的氣壓變小,所以水再次沸騰
C.冰把熱量傳給了水,所以水再次沸騰了 D.瓶內的氣壓變大,所以水再次沸騰
7.(2022·南湖模擬)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適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緊管口,加熱一段時間后橡皮塞沖出,同時管口附近產生“白氣”。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A.水溫上升時,水的內能增加
B.該實驗中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相同
C.管內氣體對橡皮塞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試管口的“白氣”是小水滴
8.(2023·浦江模擬)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采集了月球樣本并帶回地球。為了防止因月球表面溫度 過高或過低而損壞“玉兔”月球車內部電子設備,科學家發明了如圖所示的熱管。有關熱管的 說法正確的是
A.熱管不能在無重力的環境下使用
B.內部最好裝易汽化、易液化的物質
C.圖中甲端內發生液化
D.圖中乙端內發生汽化
9.(2023·杭州模擬)小吃街上出現了一種“冒煙”的冰激凌。只見店員將﹣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體牛奶和五顏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間冷凍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發生了肉眼可見的“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冰激凌原料在冷凍成型的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
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氣
C.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過一會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消失是汽化現象
10.(2023九下·義烏模擬)如圖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某種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物質是晶體
B.該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的熔點和沸點分別是0℃和100℃
C.該物質液態時的比熱容比固態時小
D.在BC和DE段,溫度保持不變,但需吸熱
11.(2022·南湖模擬)天宮課堂你看了嗎?在”液橋”實驗中,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合成一個,說明分子間存在   。在太空”冰雪”實驗中,用沾了結晶的毛根觸碰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成液體球,液體球迅速變成固態的”冰球”,用手摸”冰球”竟然是熱乎乎的,這是因為   。
12.(2023九下·義烏模擬)如圖是小科在科技節活動中制作的簡易“蒸汽船”模型。將盛有一定量水的銅制容器安裝在“船體”上,用蠟燭對銅制容器底部加熱,一段時間后銅管會向右噴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駛。
(1)“蒸汽船”行駛時,銅管口沖出一團團“白氣”,這是   現象。(填物態變化)
(2)行駛一段時間后,“蒸汽船”受到水的浮力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13.小雅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請分析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加熱一定時間后,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氣泡出現圖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可能是圖丙中的___________。
A.“第2分鐘” B.“第4分鐘” C.“第6分鐘”
(3)另一組的小華實驗時在燒杯上加蓋了硬紙片,這種做法的優點是___________。
(4)水在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但移開酒精燈,沸騰馬上停止,這一現象說明______是沸騰的條件之一。
14.(2023七上·龍港期末)某小組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繪制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 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要完成該實驗,除圖中所示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
(2)由圖乙可知:冰是    (晶體/非晶體),理由是   ;
(3)0~2分鐘升溫比8~12分鐘快,原因   
(4)實驗過程中,燒杯中氣泡出現如圖丙現象,該現象出現的時間最接近圖乙中的_________。
A.第4分鐘 B.第8分鐘 C.第16分鐘 D.第28分鐘
15.(2023·舟山模擬)某小組用圖甲的實驗裝置探究海波在熔化前后其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規律,得到下表的實驗記錄。
時間(分)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32 36 40 44 48 48 48 48 48
(1)請按上述實驗數據在坐標中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2)第5分鐘時,海波處于   狀態。
(3)試管要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理由是:   。
16.(2023九下·義烏模擬)在《大氣壓強》一課中,教材里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活動:“燒瓶中的水沸騰后把酒精燈移去,水停止沸騰。用插有一段玻璃管的橡膠塞把瓶口塞緊,把大注射器接在一段橡皮管上,橡皮管的另一端接到瓶塞的玻璃管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如果實驗成功,活動中應該看到什么現象 請你解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17.(2023·江山模擬)《加油!向未來》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科學實驗節目,有一期節目中,實驗員將三個裝有部分水的鐵桶(未加蓋)加熱至水沸騰后,分別倒扣在冰塊,液氮和常溫水中,結果發現倒扣到冰塊(A池)和液氮(B池)中時,鐵桶沒有明顯變化;而倒扣在常溫水(C池)中時,鐵桶迅速變癟。請結合所學知識解釋上述現象。
18.(2023·江山模擬)“輕紗薄霧間,云瀑籠山城”,廬山云瀑(如圖甲所示)景觀壯美,仙氣十足,極富中國水墨畫丹青點染的詩情畫意。云瀑是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種動態景觀,當云順著風向在飄移的過程中遇到山口、懸崖或翻越山嶺時,就會像水一樣傾瀉而下,形成云瀑。
材料1:廬山所處地理位置如圖乙所示。廬山各處山峰十分陡峭,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材料2:云是由微小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懸浮的物體。
材料3:云瀑一般發生的時間為早晨或雨后初晴的夜晚;發生的地點為地形起伏較大的地方,
如圖丙所示。請根據提供的信息,解釋廬山云瀑形成的原因。
備考指南
知識導圖
考點梳理
考點突破
真題在線
專項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佛山市| 门头沟区| 察隅县| 桓仁| 崇信县| 德惠市| 乡宁县| 沭阳县| 黄骅市| 游戏| 屯门区| 开化县| 工布江达县| 海门市| 邵阳县| 句容市| 冕宁县| 平凉市| 依安县| 邓州市| 汶川县| 江油市| 应城市| 儋州市| 集贤县| 金湖县| 宁城县| 通江县| 德州市| 临漳县| 平远县| 建阳市| 离岛区| 衡阳县| 盐津县| 太白县| 游戏| 长治市| 沁源县|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