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上冊)3.4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內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七八月間召開那達慕大會 ③喜食米飯和面食 ④住在便于拆裝和搬運的蒙古包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關于澳大利亞的地形,敘述正確的是( )A.南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B.東部的大分水嶺全長1 5 00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30%C.西部高原上沙漠廣布D.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3.(2021七下·臺州開學考)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4.讀下面澳大利亞地圖,從澳大利亞西海岸向東穿越大陸,一直到達東海岸,依次經過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平原、高原 B.高原、平原、山地C.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5.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 )A.東北平原 B.西部內陸地區C.西南山區 D.東南沿海地區6.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圖中信息顯示了該國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A.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呈環狀分布B.大部分地處熱帶、亞熱帶C.氣候濕熱,河流密集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國7.下圖是馬賽人活動范圍示意圖,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 B.兩地分別位于東西半球C.兩地的經度位置不同 D.兩地的氣候類型不同8.澳大利亞養羊業興旺發達的自然條件有 ( )A.位于南半球 B.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C.國土面積廣大 D.人口稀少9.如圖中的信息最能說明澳大利亞是( )A.天然橡膠的故鄉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0.注意觀察,如圖漫畫《小草的哀求》反映的現象是( )A.草場超載,草場資源豐富 B.羊的數量減少,草場資源豐富C.草場超載,草場資源退化 D.羊的數量減少,草場資源退化11.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①氣候干熱②地勢平坦開闊③草原面積廣④人口稀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大興安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13.根據下圖對澳大利亞自西向東的地形組合判斷正確的是( )A.高原﹣﹣平原﹣﹣山地 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盆地﹣﹣高原 D.山地﹣﹣盆地﹣﹣山地14.一般來說,在每年的9—12月,馬賽人遷移的路線是( )A.向東遷移 B.向西遷移 C.向北遷移 D.向南遷移1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列景觀出現在東非高原的是( )A.河湖眾多,水鄉風光引人入勝B.草原遼闊,馬賽人“逐水草而居”C.地勢崎嶇,印第安人放牧牛羊D.氣候干燥,綠洲農業聞名世界16.有關澳大利亞養羊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A.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美利奴羊B.70%集中在中、西、北部粗放牧羊帶C.這里的綿羊是產毛量高的細毛羊D.因為沒有野生大型食肉動物,可以圍欄放牧二、非選擇題17.七年級學生小米利用暑假赴澳大利亞參加一次國際研學活動。閱讀他的研學經歷,回答問題。(經歷一)抵達悉尼后,小米隨著研學團一行乘車向西,沿途拍下了許多澳洲風光。(經歷二)研學團一行最終抵達西澳城市珀斯(見下圖),但天氣卻一改往日的晴朗,竟連日下雨,讓小伙伴們很著急。這時小米從網上查閱到以下信息:(1)根據澳大利亞地圖(見上圖)及所學知識判斷以上照片分別拍攝于圖中哪一字母所處的位置。圖甲: 圖乙: 圖丙: 。造成上面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降水或氣溫)。(2)從相對位置來看澳大利亞處在我國的 方向 ,其主要的地形特點是 。(3)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珀斯1月氣溫 ,較為干燥;7月氣溫較低,但降水 ;這是典型的 氣候。18.列表比較幾種土地類型的分布,并聯系我國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解釋造成這種分布差異的原因。(1)補充表格。(2)分布差異的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內蒙古草原上人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住在方便遷徙的蒙古包內,每年會舉辦展現草原生活風貌的那達慕大會。他們的食物則以牛羊肉和奶制品為主。所以喜食米面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內蒙古草原上人民的生產及生活。2.【答案】C【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一般海拔200~500米,約占大陸面積的60%,高原上沙漠廣布.中部平原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5%,平均海拔150米,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中部平原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流盆地之一.東部山地北起東北部的約克角半島,南至維多利亞州西南部的東海岸,是由一系列的狹長山脈、谷地交錯組成的弧形地帶,又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大分水嶺全長3000千米,寬150~300千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15%.故選:C.【點評】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惟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3.【答案】C【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這里沒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樹。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4.【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 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大分水嶺山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起伏和緩,平均海拔僅300 余米,自西向東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高原區寬廣低緩,中部平原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15% 。5.【答案】B【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即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我國的草地是分布在半干旱地區,我國的內蒙古東部、青藏高原東部和南部是我國草地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丘陵和平原區是耕地類型,西北沙漠的綠洲是綠洲農業,也沒有草地,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因地勢陡峭,降水較多,是林地。6.【答案】B【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以明顯分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脈三大地形區。據圖分析可知,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澳大利亞全國大部分地區雨水稀少,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大陸,河流稀少。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部與亞洲相鄰,東瀕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最大的河流是墨累—達令河。澳大利亞有許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7.【答案】A【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集中的月份不相同的原因。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基塔萊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多多馬和基塔萊都是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多多馬和基塔萊的干事季節正好相反。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濕季時,草原上水草肥美;干季時,草原上一片枯黃。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赤道以南的多多馬是濕季,水草肥美,所以馬賽人在多多馬附近的草原放牧;5月至10月,赤道以北的基塔菜是濕季,水草肥美,馬賽人遷移到赤道以北的基塔萊附近的草原放牧。8.【答案】B【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牧羊業發達的自然原因。澳大利亞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是其牧羊業發達的自然原因。故選B。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國土面積大小與否與牧業發達與否沒有直接關系;人口稀少并非自然條件。【點評】掌握澳大利亞牧羊業發達的自然原因9.【答案】D【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圖中所示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豐富,由于礦產資源豐富,澳大利亞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故選:D.【點評】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0.【答案】C【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草地存在的問題。從漫畫中發現,羊多草少,小草發出哀求,反映了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應是草場過度放牧,草場超載,草場資源退化,C對,ABD錯。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由于長期以來靠天養畜,超載放牧或棄牧毀草開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產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牧區要劃區輪牧,做好防災工作,提高草地的生產力。11.【答案】A【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條件看, ④人口稀少 ,屬于人文條件,不屬于自然條件。 ①②③ ,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干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曾為英國殖民地,技術發達,是現代化的大牧場,澳大利亞的大自流盆地,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同時澳大利亞在幾千萬年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自然條件比較單一,使得動物的演化十分緩慢,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12.【答案】D【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 大興安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林地,位于我國的東北林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山區。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13.【答案】A【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東部是大分水嶺,中部是平原,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東部是大分水嶺,中部是平原.14.【答案】D【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15.【答案】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非高原屬于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這里草原遼闊;特別是基塔萊與多多馬之間區域為熱帶草原氣候,由于兩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季節是相反的,因此降水的季節不同;馬賽人在此逐水草而居;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該地位于東非高原,地勢平坦,且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美洲。熱帶草原氣候,其河湖較少,是一片草原遼闊的景像而非水鄉風光。熱帶草原氣候分干濕兩季,主要發展游牧業,不是綠洲農業。16.【答案】B【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 澳大利亞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區,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積的平原,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牧。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澳大利亞70%以上的養羊業集中在這里。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產毛量高、毛質細長柔軟的美利奴新種細毛羊。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干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曾為英國殖民地,技術發達,是現代化的大牧場,澳大利亞的大自流盆地,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同時澳大利亞在幾千萬年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自然條件比較單一,使得動物的演化十分緩慢,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17.【答案】(1)B;C;A;降水(2)東南;地勢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3)較高;較多;地中海氣候【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圖甲:B,圖乙:C,圖丙:A。造成上面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降水。(2)、從相對位置來看澳大利亞處在我國的東南方向 ,其主要的地形特點是地勢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3)、根據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方法,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珀斯1月氣溫較高,較為干燥;7月氣溫較低,但降水較多;這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點評】澳大利亞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區,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積的平原,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牧。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澳大利亞70%以上的養羊業集中在這里。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產毛量高、毛質細長柔軟的美利奴新種細毛羊。18.【答案】(1)季風區;濕潤區;平原、丘陵;季風區;濕潤區;山地;非季風區;半干旱區;高原;非季風區;干旱區;沙漠、戈壁、石山(2)冬夏季風的影響和地勢高低的懸殊,地形多樣【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1)、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屬于濕潤區和半濕潤地區;林地分布于季風區中的濕潤地區,地形為山地地區;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風區中的半干旱地區,地形為高原;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風區中的干旱地區,地形為沙漠、戈壁、石山。故答案為:季風區;濕潤區;平原、丘陵;季風區;濕潤區;山地;非季風區;半干旱區;高原;非季風區;干旱區;沙漠、戈壁、石山。(2)、產生這種分布差異的原因是冬夏季風的影響和地勢高低的懸殊,地形多樣。【點評】我國是山地多,耕地比重小;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多,分布不均衡;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用地越來越多,針對土地資源的現狀,要嚴格控制工業、交通、城鎮和生活用地;我國后備土地資源不足。1 / 1人文地理(上冊)3.4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內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七八月間召開那達慕大會 ③喜食米飯和面食 ④住在便于拆裝和搬運的蒙古包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內蒙古【解析】【分析】內蒙古草原上人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住在方便遷徙的蒙古包內,每年會舉辦展現草原生活風貌的那達慕大會。他們的食物則以牛羊肉和奶制品為主。所以喜食米面的說法是錯誤的。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內蒙古草原上人民的生產及生活。2.關于澳大利亞的地形,敘述正確的是( )A.南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B.東部的大分水嶺全長1 5 00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30%C.西部高原上沙漠廣布D.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答案】C【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明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一般海拔200~500米,約占大陸面積的60%,高原上沙漠廣布.中部平原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5%,平均海拔150米,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中部平原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流盆地之一.東部山地北起東北部的約克角半島,南至維多利亞州西南部的東海岸,是由一系列的狹長山脈、谷地交錯組成的弧形地帶,又稱為大分水嶺地區.大分水嶺全長3000千米,寬150~300千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15%.故選:C.【點評】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惟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3.(2021七下·臺州開學考)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答案】C【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這里沒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樹。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4.讀下面澳大利亞地圖,從澳大利亞西海岸向東穿越大陸,一直到達東海岸,依次經過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平原、高原 B.高原、平原、山地C.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 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大分水嶺山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起伏和緩,平均海拔僅300 余米,自西向東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高原區寬廣低緩,中部平原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區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15% 。5.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 )A.東北平原 B.西部內陸地區C.西南山區 D.東南沿海地區【答案】B【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即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我國的草地是分布在半干旱地區,我國的內蒙古東部、青藏高原東部和南部是我國草地最集中的地區,東南丘陵和平原區是耕地類型,西北沙漠的綠洲是綠洲農業,也沒有草地,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因地勢陡峭,降水較多,是林地。6.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圖中信息顯示了該國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A.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呈環狀分布B.大部分地處熱帶、亞熱帶C.氣候濕熱,河流密集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國【答案】B【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大陸自西向東可以明顯分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脈三大地形區。據圖分析可知,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澳大利亞全國大部分地區雨水稀少,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大陸,河流稀少。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部與亞洲相鄰,東瀕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最大的河流是墨累—達令河。澳大利亞有許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是世界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7.下圖是馬賽人活動范圍示意圖,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 B.兩地分別位于東西半球C.兩地的經度位置不同 D.兩地的氣候類型不同【答案】A【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了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集中的月份不相同的原因。多多馬位于南半球,基塔萊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多多馬和基塔萊都是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多多馬和基塔萊的干事季節正好相反。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濕季時,草原上水草肥美;干季時,草原上一片枯黃。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赤道以南的多多馬是濕季,水草肥美,所以馬賽人在多多馬附近的草原放牧;5月至10月,赤道以北的基塔菜是濕季,水草肥美,馬賽人遷移到赤道以北的基塔萊附近的草原放牧。8.澳大利亞養羊業興旺發達的自然條件有 ( )A.位于南半球 B.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C.國土面積廣大 D.人口稀少【答案】B【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牧羊業發達的自然原因。澳大利亞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是其牧羊業發達的自然原因。故選B。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國土面積大小與否與牧業發達與否沒有直接關系;人口稀少并非自然條件。【點評】掌握澳大利亞牧羊業發達的自然原因9.如圖中的信息最能說明澳大利亞是( )A.天然橡膠的故鄉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答案】D【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圖中所示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豐富,由于礦產資源豐富,澳大利亞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故選:D.【點評】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0.注意觀察,如圖漫畫《小草的哀求》反映的現象是( )A.草場超載,草場資源豐富 B.羊的數量減少,草場資源豐富C.草場超載,草場資源退化 D.羊的數量減少,草場資源退化【答案】C【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草地存在的問題。從漫畫中發現,羊多草少,小草發出哀求,反映了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應是草場過度放牧,草場超載,草場資源退化,C對,ABD錯。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由于長期以來靠天養畜,超載放牧或棄牧毀草開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產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牧區要劃區輪牧,做好防災工作,提高草地的生產力。11.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①氣候干熱②地勢平坦開闊③草原面積廣④人口稀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條件看, ④人口稀少 ,屬于人文條件,不屬于自然條件。 ①②③ ,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 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干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曾為英國殖民地,技術發達,是現代化的大牧場,澳大利亞的大自流盆地,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同時澳大利亞在幾千萬年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自然條件比較單一,使得動物的演化十分緩慢,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12.大興安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答案】D【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 大興安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林地,位于我國的東北林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山區。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13.根據下圖對澳大利亞自西向東的地形組合判斷正確的是( )A.高原﹣﹣平原﹣﹣山地 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盆地﹣﹣高原 D.山地﹣﹣盆地﹣﹣山地【答案】A【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東部是大分水嶺,中部是平原,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澳大利亞地形分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東部是大分水嶺,中部是平原.14.一般來說,在每年的9—12月,馬賽人遷移的路線是( )A.向東遷移 B.向西遷移 C.向北遷移 D.向南遷移【答案】D【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1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列景觀出現在東非高原的是( )A.河湖眾多,水鄉風光引人入勝B.草原遼闊,馬賽人“逐水草而居”C.地勢崎嶇,印第安人放牧牛羊D.氣候干燥,綠洲農業聞名世界【答案】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非高原屬于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這里草原遼闊;特別是基塔萊與多多馬之間區域為熱帶草原氣候,由于兩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季節是相反的,因此降水的季節不同;馬賽人在此逐水草而居;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該地位于東非高原,地勢平坦,且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美洲。熱帶草原氣候,其河湖較少,是一片草原遼闊的景像而非水鄉風光。熱帶草原氣候分干濕兩季,主要發展游牧業,不是綠洲農業。16.有關澳大利亞養羊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A.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美利奴羊B.70%集中在中、西、北部粗放牧羊帶C.這里的綿羊是產毛量高的細毛羊D.因為沒有野生大型食肉動物,可以圍欄放牧【答案】B【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 澳大利亞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區,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積的平原,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牧。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澳大利亞70%以上的養羊業集中在這里。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產毛量高、毛質細長柔軟的美利奴新種細毛羊。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澳大利亞地勢平坦、開闊、干旱、草原面積廣,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前提條件,曾為英國殖民地,技術發達,是現代化的大牧場,澳大利亞的大自流盆地,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同時澳大利亞在幾千萬年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自然條件比較單一,使得動物的演化十分緩慢,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二、非選擇題17.七年級學生小米利用暑假赴澳大利亞參加一次國際研學活動。閱讀他的研學經歷,回答問題。(經歷一)抵達悉尼后,小米隨著研學團一行乘車向西,沿途拍下了許多澳洲風光。(經歷二)研學團一行最終抵達西澳城市珀斯(見下圖),但天氣卻一改往日的晴朗,竟連日下雨,讓小伙伴們很著急。這時小米從網上查閱到以下信息:(1)根據澳大利亞地圖(見上圖)及所學知識判斷以上照片分別拍攝于圖中哪一字母所處的位置。圖甲: 圖乙: 圖丙: 。造成上面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降水或氣溫)。(2)從相對位置來看澳大利亞處在我國的 方向 ,其主要的地形特點是 。(3)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珀斯1月氣溫 ,較為干燥;7月氣溫較低,但降水 ;這是典型的 氣候。【答案】(1)B;C;A;降水(2)東南;地勢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3)較高;較多;地中海氣候【知識點】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圖甲:B,圖乙:C,圖丙:A。造成上面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降水。(2)、從相對位置來看澳大利亞處在我國的東南方向 ,其主要的地形特點是地勢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3)、根據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方法,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珀斯1月氣溫較高,較為干燥;7月氣溫較低,但降水較多;這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點評】澳大利亞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區,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積的平原,有優良的牧草,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因此適合露天圍欄放牧。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區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展耕作業,而二者在時間上不會發生沖突,所以發展混合農業,澳大利亞70%以上的養羊業集中在這里。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產毛量高、毛質細長柔軟的美利奴新種細毛羊。18.列表比較幾種土地類型的分布,并聯系我國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解釋造成這種分布差異的原因。(1)補充表格。(2)分布差異的原因是 。【答案】(1)季風區;濕潤區;平原、丘陵;季風區;濕潤區;山地;非季風區;半干旱區;高原;非季風區;干旱區;沙漠、戈壁、石山(2)冬夏季風的影響和地勢高低的懸殊,地形多樣【知識點】土地資源【解析】【分析】(1)、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屬于濕潤區和半濕潤地區;林地分布于季風區中的濕潤地區,地形為山地地區;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風區中的半干旱地區,地形為高原;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風區中的干旱地區,地形為沙漠、戈壁、石山。故答案為:季風區;濕潤區;平原、丘陵;季風區;濕潤區;山地;非季風區;半干旱區;高原;非季風區;干旱區;沙漠、戈壁、石山。(2)、產生這種分布差異的原因是冬夏季風的影響和地勢高低的懸殊,地形多樣。【點評】我國是山地多,耕地比重小;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多,分布不均衡;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用地越來越多,針對土地資源的現狀,要嚴格控制工業、交通、城鎮和生活用地;我國后備土地資源不足。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上冊)3.4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上冊)3.4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