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 鄉村與城市 材料綜合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 鄉村與城市 材料綜合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 鄉村與城市 材料綜合題
一、非選擇題
1.鄉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至少寫出四個方面)?為什么?
【答案】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鄉村和城市可以在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理由是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點評】城市是鄉村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匯聚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并且對周圍地區的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相對擁擠.
2.由于各地區的   不同,   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   。
【答案】自然條件;物產;優勢互補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要,各地區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3.(2018七上·紹興月考)讀下列景觀圖,回答問題。
(1)兩幅圖中屬于鄉村聚落景觀的是圖   ,屬于城市聚落景觀的是圖   。
(2)鄉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至少寫出四個方面)?為什么?
【答案】(1)圖一;圖二
(2)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 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 (1)鄉村景觀是農田,少數的村落,一幅以自然景觀為主的圖畫,城市景觀則是高樓大廈,水泥路面,一幅人文景觀為主的圖畫。兩幅圖中屬于鄉村聚落景觀的是圖一, 屬于城市聚落景觀的是圖二。
(2)鄉村和城市可以在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其原因是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4.   和   統稱為聚落.一般來說,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答案】城市;鄉村;鄉村;城市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城市和鄉村統稱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故答案為:城市;鄉村;鄉村;城市.
【點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
5.暑假里,王舒懷和爸爸媽媽去北方旅游,他們看到了下圖景觀。
(1)寫出圖片反映的可能是哪里的什么特色民居。
(2)從聚落角度來看,圖片反映的聚落屬于哪一類型?
(3)你還能舉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嗎?并說明影響該民居建筑特色的因素。
【答案】(1)陜北的窯洞
(2)鄉村聚落
(3)云南傣族的竹木搭建的樓房
影響因素:氣候潮濕,竹木搭建可以防潮、散熱等。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黃土高原;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該特色民居是黃土高原地區的窯洞。
(2)黃土高原地區多為農村,該聚落屬于鄉村聚落。
(3) 我國有特色的民居還有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的程度。國外的特色民居,如沙特阿拉伯的鄉村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以適應當地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
【點評】(1)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而且又比較干燥,容易開挖,適宜開鑿窯洞,作為居所。“土打的窯洞丈二寬,夏天涼來冬天暖。”窯洞隔音、隔熱、保暖,一直是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
(2)鄉村聚落,即村落,是鄉村地區人們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例如,為了避免洪澇威脅,許多村落建在高地上;在干旱地區,村落多建在供水方便的地方。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大,而且其形態也有所不同。
(3)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對民居分布有較大影響。一般而言,民居的方位觀、形態受采光、地形影響。民居的墻體厚度取決于保暖或通風透氣等要求。屋頂坡度受排水要求的影響。民居的窗戶大小、朝向受采光、防風影響。民居的建筑材料與取材是否方便有關。
6.分類:①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   、   、   、   等生產活動.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   業、   業等工作.
【答案】耕作;放牧;捕魚;伐木;工;服務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如從事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耕作;放牧;捕魚;伐木;工;服務.
【點評】依據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因素來解答此題.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9年4月,中國央視新聞聯動三百多家媒體和全國縣級平臺,打造中國春季最美鄉村。北京懷柔六渡河村成功入選該份名單。
材料二:北京市行政區劃圖(A點為六渡河村)
材料三:六渡河村是渤海鎮的一個村,四面環山,村內河泉眾多,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六渡河村盛產板栗。每年春季,栗花盛開,美不勝收。
材料四:六渡河政府積極利用現有資源,修筑盤山公路,鼓勵發展旅游業,村內大量居民從事與旅游業相關的餐飲和住宿行業。
(1)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我國的   中心,北京的哪些建筑物可以說明其有悠久的歷史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北京六渡河能入選最美鄉村的有利自然條件。
(3)六渡河利用本身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你覺得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答案】(1)政治中心;故宮、長城、胡同等。
(2)河流眾多,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四面環山,山地資源豐富;春季栗花盛開,風景優美。
(3)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注重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互協調。
【知識點】北京;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中心,北京的建筑物可以說明其有悠久的歷史。例如:故宮、長城、胡同等。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北京六渡河能入選最美鄉村的有利自然條件是當地河流眾多,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四面環山,山地資源豐富;春季栗花盛開,風景優美。
(3)、六渡河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注重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互協調。
【點評】 過度的開發旅游業會給生態帶來嚴重的破壞,會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害,從而抑制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會給國家增加負擔。 旅游業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社會因素,例如,旅游市場競爭過度,旅游價格秩序混亂。
8.下面兩張社區地圖圖幅相同,讀圖回答問題。
(1)仔細觀察,甲圖為   聚落,乙圖為   聚落。
(2)在乙圖社區生活的人們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是   ,造成甲圖和乙圖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3)兩張圖中比例尺較大的是   ,表示內容最簡略的是   。(填甲或乙)假設乙圖中電廠到清陽河測得圖上距離為2厘米,那么實際距離為   。
(4)村民們想在清陽河旁修建一個造紙廠(已知造紙廠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初步選出了ABCD四個地點,哪個地點最好?請你給他們一個建議,并說明理由。
【答案】(1)城市;鄉村
(2)種植業(農業);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甲;乙;2千米
(4)A處最合適,因為A處位于河流下游,污染影響最小。
【知識點】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1)甲圖醫院、超市、酒店、菜市場等齊全,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判斷為城市,乙圖耕地廣布,判斷為鄉村聚落;
(2)乙圖農田廣布,該地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活動,甲圖基礎設施以及其配套設施發展成熟,主要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因此造成兩地差距的主要原因為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比例尺是一共分數值,分子為1,比例尺的大小根據分母判斷,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因此比例尺較大的為甲,內容簡略的為乙;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最終結果為2千米;
【點評】同樣范圍: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內容越簡略。
9.暑假里,王舒懷和他爸爸去北方旅游,他們看到了圖片中的景觀。
(1)圖片中反映的是哪個地方的特色民居?
(2)從聚落角度看,圖片中屬于哪一類型的聚落?
(3)你還能舉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嗎?特點是什么?
【答案】(1)圖片反映的是黃士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窯洞。
(2)鄉村聚落
(3)如中國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是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度。
【知識點】黃土高原;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黃士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窯洞。
(2)從聚落角度看,圖片中屬于鄉村聚落。
(3)本題比較開放,當地人們利用自然優勢發展了特色民居。如中國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是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度。
【點評】聚落的民居建筑,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便于從當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創造出來的,其不僅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也有顯著的地方色彩。聚落一般分兩大類,即鄉村和城市;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等;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
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的家在張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物產豐富。村子里,誰家來了遠方的客人,大家都會帶上自家的美食前來看望。鄰里之間如同兄弟姐妹,走動得很勤。茶葉和山核桃是我們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山核桃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它們大都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
材料二:上海市的南京路號稱“中華商業第一街”。在這里,人們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大街上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1)材料一和材料二從特色上來說分別反映了什么類型的社區(聚落)
(2)你認為張村與南京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
【答案】(1)農村社區(鄉村聚落);材料二:城市社區(城市聚落)。
(2)可以。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張村有豐富優質的土特產,上海南京路有廣闊的市場,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促進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材料一從特色上來說反映了農村社區(鄉村聚落);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社區(城市聚落)。
(2)、張村與南京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理由是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張村有豐富優質的土特產,上海南京路有廣闊的市場,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促進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1.看網絡世界,樹誠信之風。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近來,網絡誠信問題引起社會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語》中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
材料二:為了營造和諧有序安全的網絡環境,有關部門出臺了《網絡安全法》,還設置了網警來維護網絡秩序,對于一些傳播虛假消息的網友進行禁止上網、罰款等相應處罰。
(1)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有人認為《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結合書本知識說明理由。
(3)綜合上述信息,說說青少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答案】(1)道德和法律
(2)不同意 《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行為一旦超出了道德和法律的范圍,公民的上網自由就會受到限制。所以,《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同時也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
(3)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別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1)、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據教材內容可知,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道德和法律。
(2)、有人認為《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行為一旦超出了道德和法律的范圍,公民的上網自由就會受到限制。所以,《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同時也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
(3)、綜合上述信息,青少應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別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點評】 網絡規則包括道德規則和法律規則。我們要遵守網絡道德,遵守紀律和法律,做一名負責人的網絡參與者。社會規則規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
12.將相應的社區功能填在橫線上。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經濟功能
①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   
②學校選舉中層干部   
③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   
④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   
【答案】B;A;C;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 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 學校選舉中層干部 ,這體現社區的政治功能; 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 ,這體現社區的文化功能; 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 ,這體現社區的經濟功能。
【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
13.   是指人們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那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
【答案】社區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社區是指人們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那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社區的含義,需識記。
14.比較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填寫下表。
人口密度 人員職業構成 生產活動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大        
鄉村   農民 農林牧漁業   小
【答案】
人口密度 人員職業構成 生產活動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大 工人等 工業,服務業 公路、地鐵等 大
鄉村 小 農民 農林牧漁業 公路 小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填寫:城市人口數量多密度大,鄉村人口數量少,密度小,城市勞動生產方式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人員職業構成也和工業和服務業息息相關,為工人;鄉村的勞動生產活動以農林牧漁業為主,人員職業構成業以農民為主;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完善,交通出行方式多,以公路和地鐵為主,鄉村交通方式相對單一,以公路為主;城市人口多,占地面積大,聚落規模大,鄉村人口少,聚落規模小;
【點評】 城鎮和農村的主要區別在于經濟、人口分布、基礎設施等。
15.請將下列城市填入相應的橫線上。(填序號)
①北京 ②上海 ③華盛頓 ④西安 ⑤鹿特丹
(1)作為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是:   ;
(2)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的是:   ;
(3)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
【答案】(1)①③
(2)②⑤
(3)④
【知識點】北京;上海;美國華盛頓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都是以政治活動為主。故答案為: 作為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是 ①③ 。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中國的商業城市,鹿特丹是荷蘭的商業中心。故答案為: 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的是 ②⑤ 。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和北京都屬于歷史文化名城,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故答案為: 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①④ 。
【點評】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歷史上有多個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遺留下來許多名勝古跡,如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等,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跡,其中一些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代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等。
16.鄉村聚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1)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①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村落分布特點 自然環境特點
洪澇區 高地上 降水多,地形低洼,易洪澇
干旱區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
②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③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__。
(2)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①農村,以從事   為主的人們聚居的地方。
②漁村,漁民聚居的村莊,人們主要從事   和   。
③林場,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工作的人們聚居的地區。
④牧村,以   為生的牧民們聚居的地區。
【答案】(1)分布;形態;規模
(2)種植業;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業;林業;畜牧業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鄉村聚落的村落分布特點、形態、規模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2)農村以從事種植業為主的聚居的地方,漁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為活動,林場主要從事 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活動,牧村主要從事畜牧業為主的活動。
【點評】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農業為生產活動,可以分為農村、牧村、漁村等等
17.讀聚落圖和民居圖,回答問題。
(1)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甲圖表示   聚落,這種聚落類型的房屋建筑特點是   ,居民主要從事   等;乙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
(2)甲圖和乙圖在景觀上的區別有哪些?
(3)根據丙圖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是什么?
【答案】(1)城市;高樓大廈密集;金融、商業、服務業(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城市高樓林立,分布密集;鄉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屋頂坡度較大,便于排水;降水豐富。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區域的變化;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1)甲圖房屋建筑高樓大廈密集,人口眾多,說明為城市聚落,勞動生產方式主要以農業服務業為主,居民主要從事商業、金融和服務業;乙圖房屋所占面積小,耕地面積廣布,為鄉村聚落,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相關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
(2)從圖片上可知,甲高樓林立,建筑物分布密集,乙圖鄉村房屋低矮,零星分布,且農田分布廣布;
(3)丙建筑屋頂坡度大,便于排水,說明該地降水豐富;
【點評】丙圖建筑為徽派建筑,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鄉之間的人員、物資、資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交流越來越頻繁。小城鎮不僅可以為城市提供從鄉村聚集而來的原材料、農副產品以及各種勞務,而且還可以為城市向鄉村轉移產品、資金、技術、人才開辟廣闊的市場,接受城市更新換代但還有持續使用價值的技術、設備和產品,促進大中城市的產業結構向高、精、尖、新的現代化方向發展,同時為鄉村走向現代化奠定基礎。
(1) 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主要紐帶和橋梁是什么?
(2) 請你結合材料,說說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必要性。
【答案】(1) 小城鎮。
(2) 略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主要紐帶和橋梁是小城鎮。
(2)、 請你結合材料,說說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必要性。由于各地區的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
【點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如從事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
19.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   、   等不同類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   、   等工作.
【答案】漁村;林場;工業;服務業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如從事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漁村;林場;工業;服務業.
【點評】人們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從規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
20.馬來西亞地理簡圖和氣溫降水圖
【中國制造下南洋】馬東鐵路是中馬兩國之間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也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它連接了吉隆坡和關丹,并沿東海岸向北延伸。2021年4月9日首條隧道貫通,鐵路建設進入 高峰期。
【互惠互利促雙贏】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建立欽州產業園和關丹產業園,形成了產業 互補的“兩國雙園”模式。兩地之間開辟了固定的集裝箱貨運航線。 隨著關丹產業園的建設,當地中文學習熱度不斷提高。
(1)馬來西亞西臨 A 海峽,海運便利。
(2)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說出馬東鐵路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3)根據材料,簡要分析推行“兩國雙園”模式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答案】(1)馬六甲海峽
(2)馬來半島中部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隧道、橋梁建設難度大。熱帶雨林 氣候,高溫、潮濕增加施工難度。
(3)“兩國雙園”模式的產業互補性,有利于加強兩國之間的技術交流和貿易往來;中 文學習促進文化交流和溝通;航線的開辟,增加了貨運量,降低了運輸成本。(寫出兩點即可)
【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1)結合圖片了解A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道西岸為蘇門答臘島,東岸為馬來西亞島,因此為馬六甲海峽;
(2)馬東鐵路將會途徑馬來半島,馬來半島地勢起伏大,會加大施工難度,馬來半島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增加施工難度;
(3)可以帶動兩國的貿易交往,醋勁經濟發展,其次兩國文化不同,可以促進兩個文化相互取長補短;
【點評】馬東鐵路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中馬兩國最大經貿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建的最大海外工程之一
21.讀圖,回答問題。
(1)A表示   聚落,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為   ;B表示   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為   。
(2)從出現的時間來看,   聚落早于   聚落。
(3)A聚落比B聚落交通條件要   (好、差),人口密度要   (大、小)。
(4)環境質量比較好的是   ,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是   。
(5)將下列字母填寫在表中適當位置。
a.農田 b.商業街 c.果園 d.養魚塘 e.大型超市 f.人民醫院
g.養牛場 h.立交橋 i.林場 j.公園 k.高等院校
聚落 主要景觀
A
 
B
 
【答案】(1)鄉村;農業生產活動;城市;非農業產業活動
(2)A;B
(3)差;小
(4)A;B
(5)
聚落 主要景觀
A acdgi
B befhjk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表示鄉村聚落,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為農業生產活動;B表示城市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為非農業產業活動。
(2)、從出現的時間來看,A聚落早于B聚落。
(3)、A聚落比B聚落交通條件要差(好、差),人口密度要小(大、小)。
(4)、環境質量比較好的是A,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是B。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A是鄉村聚落,主要景觀是Aacdgi;B聚落是城市,主要景觀是befhjk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22.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答案】鄉村聚落
【知識點】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點評】城市聚落是以非農業生產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
23.讀下面三幅圖,回答問題.
(1)圖①反映了   聚落的特點,圖②反映了   聚落的特點.
(2)圖③中A、B、C三處聚落都屬于   聚落,三個聚落的選址從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   .
(3)A、B、C三處聚落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的是   處,理由是   .
(4)根據以上分析來看,先有   (城市、鄉村)聚落.
(5)C處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造紙廠是否合理?為什么?
【答案】(1)鄉村;城市
(2)鄉村;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區,交通便利;
(3)B;B處位于兩河交匯處,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貨物的集散
(4)鄉村
(5)不合理,因為C處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紙廠會造成水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1)圖①聚落規模較小,房屋低矮,反映了鄉村聚落的特點;圖②聚落規模較大,居住高樓,反映了城市聚落的特點.(2)圖③中A、B、C三處聚落規模較小,都屬于鄉村聚落,三個聚落的選址從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區,交通便利.(3)A、B、C三處聚落中,B處位于兩河交匯處,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貨物的集散,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4)根據以上分析來看,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5)C處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造紙廠是不合理的,因為C處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紙廠會造成水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故答案為:(1)鄉村;城市;(2)鄉村;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區,交通便利;(3)B;B處位于兩河交匯處,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貨物的集散;(4)鄉村;(5)不合理,因為C處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紙廠會造成水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點評】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
24.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屬于   聚落類型。
(2)該村農民想充分利用當地的有利條件發展特色旅游項目——農家樂休閑游,請從圖中找出實施該項目的兩個有利條件。
(3)你認為該地區可以充分利用什么物產與其他區域進行聯系?
【答案】(1)鄉村
(2)交通便利;鄉村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等。(任寫兩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茶葉、大米、魚等。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圖屬于鄉村聚落類型。
(2)、根據題意,發展旅游應該有旅游資源,便利的交通。因此,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實施該項目的兩個有利條件是交通便利;鄉村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等。(任寫兩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盛產茶葉、大米、魚等。該地區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物產與其他區域進行聯系。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1 / 1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 鄉村與城市 材料綜合題
一、非選擇題
1.鄉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至少寫出四個方面)?為什么?
2.由于各地區的   不同,   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   。
3.(2018七上·紹興月考)讀下列景觀圖,回答問題。
(1)兩幅圖中屬于鄉村聚落景觀的是圖   ,屬于城市聚落景觀的是圖   。
(2)鄉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至少寫出四個方面)?為什么?
4.   和   統稱為聚落.一般來說,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5.暑假里,王舒懷和爸爸媽媽去北方旅游,他們看到了下圖景觀。
(1)寫出圖片反映的可能是哪里的什么特色民居。
(2)從聚落角度來看,圖片反映的聚落屬于哪一類型?
(3)你還能舉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嗎?并說明影響該民居建筑特色的因素。
6.分類:①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   、   、   、   等生產活動.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   業、   業等工作.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9年4月,中國央視新聞聯動三百多家媒體和全國縣級平臺,打造中國春季最美鄉村。北京懷柔六渡河村成功入選該份名單。
材料二:北京市行政區劃圖(A點為六渡河村)
材料三:六渡河村是渤海鎮的一個村,四面環山,村內河泉眾多,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六渡河村盛產板栗。每年春季,栗花盛開,美不勝收。
材料四:六渡河政府積極利用現有資源,修筑盤山公路,鼓勵發展旅游業,村內大量居民從事與旅游業相關的餐飲和住宿行業。
(1)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我國的   中心,北京的哪些建筑物可以說明其有悠久的歷史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北京六渡河能入選最美鄉村的有利自然條件。
(3)六渡河利用本身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你覺得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8.下面兩張社區地圖圖幅相同,讀圖回答問題。
(1)仔細觀察,甲圖為   聚落,乙圖為   聚落。
(2)在乙圖社區生活的人們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是   ,造成甲圖和乙圖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3)兩張圖中比例尺較大的是   ,表示內容最簡略的是   。(填甲或乙)假設乙圖中電廠到清陽河測得圖上距離為2厘米,那么實際距離為   。
(4)村民們想在清陽河旁修建一個造紙廠(已知造紙廠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初步選出了ABCD四個地點,哪個地點最好?請你給他們一個建議,并說明理由。
9.暑假里,王舒懷和他爸爸去北方旅游,他們看到了圖片中的景觀。
(1)圖片中反映的是哪個地方的特色民居?
(2)從聚落角度看,圖片中屬于哪一類型的聚落?
(3)你還能舉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嗎?特點是什么?
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的家在張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物產豐富。村子里,誰家來了遠方的客人,大家都會帶上自家的美食前來看望。鄰里之間如同兄弟姐妹,走動得很勤。茶葉和山核桃是我們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山核桃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它們大都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的歡迎!
材料二:上海市的南京路號稱“中華商業第一街”。在這里,人們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大街上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1)材料一和材料二從特色上來說分別反映了什么類型的社區(聚落)
(2)你認為張村與南京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嗎?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
11.看網絡世界,樹誠信之風。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近來,網絡誠信問題引起社會熱議。習近平主席在《之江新語》中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
材料二:為了營造和諧有序安全的網絡環境,有關部門出臺了《網絡安全法》,還設置了網警來維護網絡秩序,對于一些傳播虛假消息的網友進行禁止上網、罰款等相應處罰。
(1)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有人認為《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結合書本知識說明理由。
(3)綜合上述信息,說說青少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12.將相應的社區功能填在橫線上。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經濟功能
①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   
②學校選舉中層干部   
③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   
④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   
13.   是指人們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那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
14.比較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填寫下表。
人口密度 人員職業構成 生產活動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大        
鄉村   農民 農林牧漁業   小
15.請將下列城市填入相應的橫線上。(填序號)
①北京 ②上海 ③華盛頓 ④西安 ⑤鹿特丹
(1)作為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是:   ;
(2)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的是:   ;
(3)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
16.鄉村聚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1)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①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村落分布特點 自然環境特點
洪澇區 高地上 降水多,地形低洼,易洪澇
干旱區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
②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③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__。
(2)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①農村,以從事   為主的人們聚居的地方。
②漁村,漁民聚居的村莊,人們主要從事   和   。
③林場,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工作的人們聚居的地區。
④牧村,以   為生的牧民們聚居的地區。
17.讀聚落圖和民居圖,回答問題。
(1)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甲圖表示   聚落,這種聚落類型的房屋建筑特點是   ,居民主要從事   等;乙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
(2)甲圖和乙圖在景觀上的區別有哪些?
(3)根據丙圖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是什么?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鄉之間的人員、物資、資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交流越來越頻繁。小城鎮不僅可以為城市提供從鄉村聚集而來的原材料、農副產品以及各種勞務,而且還可以為城市向鄉村轉移產品、資金、技術、人才開辟廣闊的市場,接受城市更新換代但還有持續使用價值的技術、設備和產品,促進大中城市的產業結構向高、精、尖、新的現代化方向發展,同時為鄉村走向現代化奠定基礎。
(1) 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主要紐帶和橋梁是什么?
(2) 請你結合材料,說說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必要性。
19.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   、   等不同類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   、   等工作.
20.馬來西亞地理簡圖和氣溫降水圖
【中國制造下南洋】馬東鐵路是中馬兩國之間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也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它連接了吉隆坡和關丹,并沿東海岸向北延伸。2021年4月9日首條隧道貫通,鐵路建設進入 高峰期。
【互惠互利促雙贏】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建立欽州產業園和關丹產業園,形成了產業 互補的“兩國雙園”模式。兩地之間開辟了固定的集裝箱貨運航線。 隨著關丹產業園的建設,當地中文學習熱度不斷提高。
(1)馬來西亞西臨 A 海峽,海運便利。
(2)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說出馬東鐵路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3)根據材料,簡要分析推行“兩國雙園”模式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21.讀圖,回答問題。
(1)A表示   聚落,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為   ;B表示   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為   。
(2)從出現的時間來看,   聚落早于   聚落。
(3)A聚落比B聚落交通條件要   (好、差),人口密度要   (大、小)。
(4)環境質量比較好的是   ,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是   。
(5)將下列字母填寫在表中適當位置。
a.農田 b.商業街 c.果園 d.養魚塘 e.大型超市 f.人民醫院
g.養牛場 h.立交橋 i.林場 j.公園 k.高等院校
聚落 主要景觀
A
 
B
 
22.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23.讀下面三幅圖,回答問題.
(1)圖①反映了   聚落的特點,圖②反映了   聚落的特點.
(2)圖③中A、B、C三處聚落都屬于   聚落,三個聚落的選址從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   .
(3)A、B、C三處聚落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的是   處,理由是   .
(4)根據以上分析來看,先有   (城市、鄉村)聚落.
(5)C處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造紙廠是否合理?為什么?
24.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屬于   聚落類型。
(2)該村農民想充分利用當地的有利條件發展特色旅游項目——農家樂休閑游,請從圖中找出實施該項目的兩個有利條件。
(3)你認為該地區可以充分利用什么物產與其他區域進行聯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鄉村和城市可以在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理由是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點評】城市是鄉村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匯聚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并且對周圍地區的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相對擁擠.
2.【答案】自然條件;物產;優勢互補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要,各地區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3.【答案】(1)圖一;圖二
(2)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 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 (1)鄉村景觀是農田,少數的村落,一幅以自然景觀為主的圖畫,城市景觀則是高樓大廈,水泥路面,一幅人文景觀為主的圖畫。兩幅圖中屬于鄉村聚落景觀的是圖一, 屬于城市聚落景觀的是圖二。
(2)鄉村和城市可以在農業、工業、制造業、旅游業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其原因是農村把自己生產的糧食賣給城市,城市賣工業制成品給農村,且去農村旅游。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4.【答案】城市;鄉村;鄉村;城市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城市和鄉村統稱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故答案為:城市;鄉村;鄉村;城市.
【點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
5.【答案】(1)陜北的窯洞
(2)鄉村聚落
(3)云南傣族的竹木搭建的樓房
影響因素:氣候潮濕,竹木搭建可以防潮、散熱等。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黃土高原;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該特色民居是黃土高原地區的窯洞。
(2)黃土高原地區多為農村,該聚落屬于鄉村聚落。
(3) 我國有特色的民居還有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的程度。國外的特色民居,如沙特阿拉伯的鄉村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以適應當地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
【點評】(1)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而且又比較干燥,容易開挖,適宜開鑿窯洞,作為居所。“土打的窯洞丈二寬,夏天涼來冬天暖。”窯洞隔音、隔熱、保暖,一直是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
(2)鄉村聚落,即村落,是鄉村地區人們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例如,為了避免洪澇威脅,許多村落建在高地上;在干旱地區,村落多建在供水方便的地方。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大,而且其形態也有所不同。
(3)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對民居分布有較大影響。一般而言,民居的方位觀、形態受采光、地形影響。民居的墻體厚度取決于保暖或通風透氣等要求。屋頂坡度受排水要求的影響。民居的窗戶大小、朝向受采光、防風影響。民居的建筑材料與取材是否方便有關。
6.【答案】耕作;放牧;捕魚;伐木;工;服務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如從事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耕作;放牧;捕魚;伐木;工;服務.
【點評】依據影響聚落形成與發展的因素來解答此題.
7.【答案】(1)政治中心;故宮、長城、胡同等。
(2)河流眾多,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四面環山,山地資源豐富;春季栗花盛開,風景優美。
(3)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注重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互協調。
【知識點】北京;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中心,北京的建筑物可以說明其有悠久的歷史。例如:故宮、長城、胡同等。
(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北京六渡河能入選最美鄉村的有利自然條件是當地河流眾多,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四面環山,山地資源豐富;春季栗花盛開,風景優美。
(3)、六渡河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注重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互協調。
【點評】 過度的開發旅游業會給生態帶來嚴重的破壞,會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害,從而抑制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會給國家增加負擔。 旅游業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社會因素,例如,旅游市場競爭過度,旅游價格秩序混亂。
8.【答案】(1)城市;鄉村
(2)種植業(農業);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甲;乙;2千米
(4)A處最合適,因為A處位于河流下游,污染影響最小。
【知識點】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1)甲圖醫院、超市、酒店、菜市場等齊全,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判斷為城市,乙圖耕地廣布,判斷為鄉村聚落;
(2)乙圖農田廣布,該地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活動,甲圖基礎設施以及其配套設施發展成熟,主要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因此造成兩地差距的主要原因為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比例尺是一共分數值,分子為1,比例尺的大小根據分母判斷,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因此比例尺較大的為甲,內容簡略的為乙;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最終結果為2千米;
【點評】同樣范圍: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內容越簡略。
9.【答案】(1)圖片反映的是黃士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窯洞。
(2)鄉村聚落
(3)如中國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是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度。
【知識點】黃土高原;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黃士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窯洞。
(2)從聚落角度看,圖片中屬于鄉村聚落。
(3)本題比較開放,當地人們利用自然優勢發展了特色民居。如中國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是懸離地面,以減輕潮濕度。
【點評】聚落的民居建筑,是當地居民為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便于從當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創造出來的,其不僅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也有顯著的地方色彩。聚落一般分兩大類,即鄉村和城市;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等;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
10.【答案】(1)農村社區(鄉村聚落);材料二:城市社區(城市聚落)。
(2)可以。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張村有豐富優質的土特產,上海南京路有廣闊的市場,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促進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材料一從特色上來說反映了農村社區(鄉村聚落);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社區(城市聚落)。
(2)、張村與南京路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理由是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張村有豐富優質的土特產,上海南京路有廣闊的市場,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促進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1.【答案】(1)道德和法律
(2)不同意 《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行為一旦超出了道德和法律的范圍,公民的上網自由就會受到限制。所以,《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同時也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
(3)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別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1)、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據教材內容可知,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道德和法律。
(2)、有人認為《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如果公民的行為一旦超出了道德和法律的范圍,公民的上網自由就會受到限制。所以,《網絡安全法》和“網警”限制了他們的上網自由,同時也保障公民的上網自由。
(3)、綜合上述信息,青少應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別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點評】 網絡規則包括道德規則和法律規則。我們要遵守網絡道德,遵守紀律和法律,做一名負責人的網絡參與者。社會規則規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網絡安全法》和“網警”規范公民的上網行為,要求公民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網絡生活,享有上網的自由。
12.【答案】B;A;C;D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 校園內車輛停放的規定 ,這體現社區的管理功能; 學校選舉中層干部 ,這體現社區的政治功能; 假期后,學校正常上課了 ,這體現社區的文化功能; 學校食堂天天正常開張 ,這體現社區的經濟功能。
【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
13.【答案】社區
【知識點】社區功能
【解析】【分析】社區是指人們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那里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區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關的利益和比較密切的交往。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社區的含義,需識記。
14.【答案】
人口密度 人員職業構成 生產活動 交通方式 聚落規模
城市 大 工人等 工業,服務業 公路、地鐵等 大
鄉村 小 農民 農林牧漁業 公路 小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填寫:城市人口數量多密度大,鄉村人口數量少,密度小,城市勞動生產方式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人員職業構成也和工業和服務業息息相關,為工人;鄉村的勞動生產活動以農林牧漁業為主,人員職業構成業以農民為主;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完善,交通出行方式多,以公路和地鐵為主,鄉村交通方式相對單一,以公路為主;城市人口多,占地面積大,聚落規模大,鄉村人口少,聚落規模小;
【點評】 城鎮和農村的主要區別在于經濟、人口分布、基礎設施等。
15.【答案】(1)①③
(2)②⑤
(3)④
【知識點】北京;上海;美國華盛頓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是中國的首都,華盛頓是美國的首都,都是以政治活動為主。故答案為: 作為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的是 ①③ 。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是中國的商業城市,鹿特丹是荷蘭的商業中心。故答案為: 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的是 ②⑤ 。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和北京都屬于歷史文化名城,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故答案為: 歷史文化積淀厚重,在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的是 ①④ 。
【點評】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歷史上有多個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遺留下來許多名勝古跡,如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等,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跡,其中一些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代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等。
16.【答案】(1)分布;形態;規模
(2)種植業;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業;林業;畜牧業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鄉村聚落的村落分布特點、形態、規模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2)農村以從事種植業為主的聚居的地方,漁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為活動,林場主要從事 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活動,牧村主要從事畜牧業為主的活動。
【點評】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農業為生產活動,可以分為農村、牧村、漁村等等
17.【答案】(1)城市;高樓大廈密集;金融、商業、服務業(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城市高樓林立,分布密集;鄉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屋頂坡度較大,便于排水;降水豐富。
【知識點】中國人口基本特點;區域的變化;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1)甲圖房屋建筑高樓大廈密集,人口眾多,說明為城市聚落,勞動生產方式主要以農業服務業為主,居民主要從事商業、金融和服務業;乙圖房屋所占面積小,耕地面積廣布,為鄉村聚落,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相關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
(2)從圖片上可知,甲高樓林立,建筑物分布密集,乙圖鄉村房屋低矮,零星分布,且農田分布廣布;
(3)丙建筑屋頂坡度大,便于排水,說明該地降水豐富;
【點評】丙圖建筑為徽派建筑,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
18.【答案】(1) 小城鎮。
(2) 略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主要紐帶和橋梁是小城鎮。
(2)、 請你結合材料,說說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之間交流的必要性。由于各地區的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
【點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如從事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
19.【答案】漁村;林場;工業;服務業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如從事工業、服務業等生產活動,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漁村;林場;工業;服務業.
【點評】人們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從規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
20.【答案】(1)馬六甲海峽
(2)馬來半島中部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隧道、橋梁建設難度大。熱帶雨林 氣候,高溫、潮濕增加施工難度。
(3)“兩國雙園”模式的產業互補性,有利于加強兩國之間的技術交流和貿易往來;中 文學習促進文化交流和溝通;航線的開辟,增加了貨運量,降低了運輸成本。(寫出兩點即可)
【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1)結合圖片了解A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道西岸為蘇門答臘島,東岸為馬來西亞島,因此為馬六甲海峽;
(2)馬東鐵路將會途徑馬來半島,馬來半島地勢起伏大,會加大施工難度,馬來半島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增加施工難度;
(3)可以帶動兩國的貿易交往,醋勁經濟發展,其次兩國文化不同,可以促進兩個文化相互取長補短;
【點評】馬東鐵路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中馬兩國最大經貿項目,也是中國企業在建的最大海外工程之一
21.【答案】(1)鄉村;農業生產活動;城市;非農業產業活動
(2)A;B
(3)差;小
(4)A;B
(5)
聚落 主要景觀
A acdgi
B befhjk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表示鄉村聚落,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為農業生產活動;B表示城市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為非農業產業活動。
(2)、從出現的時間來看,A聚落早于B聚落。
(3)、A聚落比B聚落交通條件要差(好、差),人口密度要小(大、小)。
(4)、環境質量比較好的是A,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的是B。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A是鄉村聚落,主要景觀是Aacdgi;B聚落是城市,主要景觀是befhjk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22.【答案】鄉村聚落
【知識點】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點評】城市聚落是以非農業生產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
23.【答案】(1)鄉村;城市
(2)鄉村;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區,交通便利;
(3)B;B處位于兩河交匯處,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貨物的集散
(4)鄉村
(5)不合理,因為C處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紙廠會造成水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讀圖可知,(1)圖①聚落規模較小,房屋低矮,反映了鄉村聚落的特點;圖②聚落規模較大,居住高樓,反映了城市聚落的特點.(2)圖③中A、B、C三處聚落規模較小,都屬于鄉村聚落,三個聚落的選址從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點是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區,交通便利.(3)A、B、C三處聚落中,B處位于兩河交匯處,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貨物的集散,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4)根據以上分析來看,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5)C處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造紙廠是不合理的,因為C處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紙廠會造成水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故答案為:(1)鄉村;城市;(2)鄉村;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區,交通便利;(3)B;B處位于兩河交匯處,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貨物的集散;(4)鄉村;(5)不合理,因為C處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紙廠會造成水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點評】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
24.【答案】(1)鄉村
(2)交通便利;鄉村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等。(任寫兩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茶葉、大米、魚等。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圖屬于鄉村聚落類型。
(2)、根據題意,發展旅游應該有旅游資源,便利的交通。因此,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實施該項目的兩個有利條件是交通便利;鄉村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等。(任寫兩個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盛產茶葉、大米、魚等。該地區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物產與其他區域進行聯系。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涡阳县| 嘉定区| 信丰县| 海口市| 波密县| 张掖市| 锡林浩特市| 曲松县| 水富县| 丰都县| 逊克县| 盐池县| 偃师市| 星座| 武威市| 新沂市| 修武县| 云安县| 吉木乃县| 靖宇县| 章丘市| 遂平县| 清新县| 临桂县| 正阳县| 威远县| 佛冈县| 海南省| 万安县| 滁州市| 罗城| 上杭县| 疏勒县| 常州市| 孟州市| 衡山县| 张家界市| 江城| 五家渠市|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