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三:如何認識區域——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我們認識區域的基本工具是 ( )A.電腦 B.課本C.地球儀和地圖 D.各種圖片2.南非的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區及其代表城市分別是( )A.西南角、開普敦 B.東北角、約翰內斯堡C.西南角、比勒陀利亞 D.中部、開普敦3.下列關于南非所處半球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東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東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4.(2020·臺州模擬)西班牙是是世界著名旅游島。下圖為西班牙位置示意圖,由圖可知( )A.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西北鄰法國B.西班牙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西班牙位于熱帶、中緯度D.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5.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 )A.遠古時期 B.實施種族主義制度時期C.荷蘭人入侵后 D.英國人入侵后6.南非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黃金儲量占全球60%據此判斷,南非適合大力發展的優勢產業是( )A.種植業 B.畜牧業 C.采礦業 D.林業7.(2021七下·嘉興月考)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給我們的生活的啟示是( )①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④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 )A.殖民統治時期 B.實行種族主義制度時期C.荷蘭人入侵后 D.英國人入侵后9.下列不屬于區域人文特色的是( )A.人口 B.民族 C.風俗習慣 D.地形、氣候10.(2021七下·鄞州期末)“家住平原”“草原人家”“與山為鄰”“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它們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有( )①要因地制宜 ②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③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干旱、民族和資源問題 B.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C.種族、領土和能源問題 D.宗教、資源和環境問題12.讀下圖,關于南非說法正確的有( )①主要位于低緯度帶地區.②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③主要位于北溫帶地區④當地冬季降水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3.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居民面臨的問題,不包括( )A.人口 B.糧食 C.環境 D.資源14.家住平原、與山為鄰、草原人家、干旱寶地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場景,給我們生產生活的啟示是( )①要大力發展現代化工業 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填空題15.整個南非以 為主,地表起伏較小,地勢 高 低。16.區域的 和 ,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利用 能夠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17.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氣候十分干旱,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千米。該國人口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埃及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有300萬左右的埃及人在沙特阿拉伯等海灣國家和歐洲等地工作。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根據以上材料,完成下表。埃及 相關內容地理位置 人文特色 區域發展 三、材料分析題18.(2020七下·吳興期中)近年來,北上種糧、省內銷售已成為我省糧食生產的一個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南方有市場,北方有優質大米。浙江人北上種糧,不僅能讓浙江人吃得飽、吃得好,保障浙江糧食安全,同時也能幫助東北糧食種、銷順利走上市場軌道。(1)浙江人外出種糧的主要區域是圖1中的A省,它的簡稱是 ,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2)比較圖一A地區和浙江,完成下表。地區 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A 面食為主 陸路為主 ③ 浙江 ① ② 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19.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推廣促進社會和諧的“楓橋經驗”,構建城鄉社區治理新格局。楓橋,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經濟政治重鎮,“楓橋香榧”、“楓橋經驗”、“楓橋襯衫”聞名全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楓橋香榧”〗 近年來,楓橋政府打造“香榧森林公園”,吸引大量游客。香榧是一種野性較強的樹種,具有健康價值,但其生長的環境要求較高。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說楓橋適合香榧生長的自然條件有哪些?20.(2018七上·南潯期末)2018年11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馬德里,對素有“世界橄欖油王國”的西班牙進行國事訪問。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1)從圖1可以看出,西班牙和法國的國界線以 來劃定。圖1中埃布羅河注入的海洋是 。(2)根據圖1,描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特點。(3)甲、乙、丙三地區中,最適合種植油橄欖是哪個地區?綜合上述資料分析其原因。21.(2020七下·吳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0年,沙漠蝗蟲在肯尼亞蔓延,中國企業承建的內馬(內羅畢-馬拉巴)、蒙內(蒙巴薩—內羅畢)鐵路在救災、抗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根據圖1、圖2描述肯尼亞的地理位置。(2)蒙內、內馬鐵路沿途多處采用高架橋形式修建,請根據圖2分析原因。(3)綜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中國企業修通從蒙巴薩至馬拉巴的鐵路需要克服哪些困難?22.(2018七上·定海期末)【聚焦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馬、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紀實一:志合越山海】【紀實二:遠鄰如近親】阿根廷,地理上的遙遠擋不住合作的熱情。4年時間,習主席兩次到訪,中阿友誼愈發醇厚。(1)觀察圖5,出訪期問,習近平主席依次飛越:① 洋,② 洋;依次跨越:亞洲、 洲、 洲、 洲,行程6萬公里。(2)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組圖6,分析阿根廷的自然條件及可發展的優勢產業。(3)依靠本國優勢發展經濟,這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23.(2020七下·三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實現到2020年讓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擺脫貧困的宏偉目標,中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西部雄奇壯美的新疆阿克蘇,是浙江對口援建地區。材料一:材料二:阿克蘇蘋果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內地采摘時間為8—9月),果香濃郁、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冰糖心含量高達70%。在杭州援疆“電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蘇已全面推廣“互聯網+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1)阿克蘇位于杭州的什么方向?河流AB段流向是什么?(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自然條件分析阿克蘇蘋果品質優良的原因。(3)杭州與阿克蘇的對口援建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認識區域的相關知識。認識生活,需要獲取各種信息。地圖是一種罪基本、最常用的獲取區域信息的工具。地球儀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工具。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認識區域的相關工具。2.【答案】A【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的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西南角,其代表城市是開普敦。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南非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別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包圍南非、地勢北高南低以及緯度的跨度較廣造成內部氣候分異。氣候帶的范圍從最西北的納米比南部的極端熱帶干旱半干旱氣候到東部沿莫桑比克邊界以及印度洋的茂密亞熱帶氣候。3.【答案】C【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赤道為界,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結合南非的地理位置,可以判讀出南非的半球位置是南半球,東半球。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4.【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東北鄰法國;西班牙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西班牙位于亞熱帶、中緯度;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5.【答案】B【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實施種族主義制度時期。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非實行的一種隔離政策,及對非白人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歧視。1948年前在南非已廣泛實行,不過在這一年取得政權的國民黨將此一政策又加以擴充,并定名為種族隔離策。1950年的「種族區域法」為每一種族在市區建立了居住和商業的區段,其它種族的人不準在這些區段內居住、經營商業或擁有土地。為了推行種族隔離政策,防止黑人侵犯白人的地區,政府加強了現行的「通行法」(非白人進入禁制區時須攜帶許可證)。6.【答案】C【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南非礦產資源豐富。 南非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黃金儲量占全球60%據此判斷,南非適合大力發展的優勢產業是采礦業。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南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鉑族金屬、氟石、鉻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黃金、釩、錳、鋯居第二位,鈦居第四位,磷酸鹽礦、鈾、鉛、銻居第五位,煤、鋅居第八位,銅居第九位。7.【答案】D【知識點】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各地區域環境各有不同。有的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有利于人類的生產和發展;有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宜人類活動。生活在各地的人們利用當地的優勢,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②③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8.【答案】B【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從17世紀起,荷蘭、英國等殖民者先后來到南非,進行殖民掠奪,開始對這塊土地的統治。到20世紀40年代,南非黑人力量逐漸增長,白人唯恐失去自己的特權和統治,從1948年開始實施種族主義制度,通過了一系列種族分離的法律,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非實行的一種隔離政策,及對非白人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歧視。1948年前在南非已廣泛實行,不過在這一年取得政權的國民黨將此一政策又加以擴充,并定名為種族隔離策。1950年的「種族區域法」為每一種族在市區建立了居住和商業的區段,其它種族的人不準在這些區段內居住、經營商業或擁有土地。為了推行種族隔離政策,防止黑人侵犯白人的地區,政府加強了現行的「通行法」(非白人進入禁制區時須攜帶許可證)。其它一些法律禁止種族之間的大部分社交接觸,準許公共設施分隔開來,建立分別的教育標準,每個種族只限于從事一定種類的職業,限制了非白人成立工會,并不準非白人(通過白人代表)參加國家政府。9.【答案】D【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區域人文特色包括有人口、民族和風俗習慣等,地形、氣候屬于自然條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區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它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自然條件包括區域的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區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區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生產活動、生活習慣等方面。10.【答案】B【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家住平原”“草原人家”“與山為鄰”“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它們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①要因地制宜 ,③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①③④,正確。②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本身說法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發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發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11.【答案】B【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高,人口較多,糧食短缺,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需求,大量開墾土地,導致土地荒漠化,所以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故答案為:B。【點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關系非常不和諧,由于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都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態環境變得更加惡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科學技術,增加糧食產量,合理放牧和種植,保護環境,加強團結與合作,互利共贏,大量引進人才和技術。12.【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南非大部分地區的緯度在南回歸線和南緯30度之間,屬于低緯度,主要位于亞熱帶地區,屬于南溫帶,不是北溫帶。冬季降水多,屬于地中海氣候,1月平均最低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 ①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部,其緯度自南緯22°至35°,經度從東經17°至33°。北鄰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中部環抱萊索托,使其成為最大的國中國。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東、南、西三面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環抱,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3.【答案】D【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糧食和經濟的增長,限制和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人們為了生存,在農牧業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出現了毀林開荒、開墾草原種植農作物或過度放牧現象,使土地肥力下降,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所以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是該地區的主要問題,撒哈拉以南非洲資源豐富,各國居民面臨的問題不包括資源。故答案為:D。【點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關系非常不和諧,由于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都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態環境變得更加惡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科學技術,增加糧食產量,合理放牧和種植,保護環境,加強團結與合作,互利共贏,大量引進人才和技術。14.【答案】B【知識點】以色列節水王國;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 家住平原、與山為鄰、草原人家、干旱寶地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場景,給我們生產生活的啟示是: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②③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15.【答案】高原;東;西【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整個南非以高原為主,地表起伏很小,地勢東高西低。【點評】南非地形特點: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有高西北低。主要地形區是南非高原和德拉肯斯山脈。16.【答案】位置;范圍;地圖【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利用地圖能夠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點評】區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它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一個地方的位置可以從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兩個方面來描述:經緯網和周邊其他區域或事物來確定。17.【答案】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跨亞、非兩洲,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物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從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跨亞、非兩洲,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從人文特色分析,埃及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物古跡眾多;從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埃及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故答案為: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跨亞、非兩洲,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物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點評】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氣候十分干旱,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千米。該國人口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18.【答案】(1)黑;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米飯為主;水路為主;屋頂坡度小(3)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1中的A省是黑龍江,它的簡稱是黑。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據圖可知,A地區是我國的東北地區,主食是以面食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陸路運輸,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浙江省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主食以米飯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水路為主,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9.【答案】楓橋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壤肥沃,適合香榧生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熱量條件好,晝夜溫差大。【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楓橋適合香榧生長的自然條件是楓橋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壤肥沃,適合香榧生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熱量條件好,晝夜溫差大。【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文,資源等方面回答。一個地區適宜發展某種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社會經濟條件是政策,交通,市場,勞動力,科技。20.【答案】(1)山脈;地中海(2)位于中緯度(或北溫帶),西臨葡萄牙,北鄰法國,與非洲隔地中海相望。(3)雨。丙地夏季高溫少雨,適宜耐旱的油橄欖生長;地處北溫帶,光照充足。【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簡單的填空題,依據國界線的劃分類型和世界主要海域回答即可。故答案為:山脈,地中海。(2)地理位置可以從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等方面進行描述。讀圖,根據圖中經緯度和海陸位置,可以判斷,西班牙住于北半球、東半球。位于中緯度地區,北臨比斯開灣,東、南臨地中海,西接葡萄牙。(3)讀圖可以判斷,丙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養分積累。位于亞熱帶地區,熱量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利于油橄欖越冬。【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的降水較少,而且高溫季節雨量甚少。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21.【答案】(1)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印度洋西岸(東臨印度洋);東經34~42度,北緯4~南緯5度左右。 (允許2度的誤差)(2)沿途經過馬賽人的遷移路線、穿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穿越濕地,需要架設高架橋梁。(3)地處赤道附近(或緯度低),天氣炎熱(終年高溫);部分路段海拔在2000米左右,地勢較高,而且全線不同路段之間落差較大;【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印度洋西岸(東臨印度洋);東經34~42度,北緯4~南緯5度左右。 (允許2度的誤差)(2)根據圖2可知,蒙內鐵路沿途經過馬賽人的遷移路線、穿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穿越濕地,需要架設高架橋梁。(3)綜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中國企業修通從蒙巴薩至馬拉巴的鐵路需要克服困難有:地處赤道附近(或緯度低),天氣炎熱(終年高溫);部分路段海拔在2000米左右,地勢較高,而且全線不同路段之間落差較大。【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22.【答案】(1)大西;太平;歐;非;南美(2)地形以平原為主,高原和山地分布在西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部為熱帶氣候,中部為亞熱帶氣候;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地礦產資源。旅游業和礦產業。(3)因地制宜。【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觀察圖5可知,出訪期問,習近平主席依次飛越:①大西洋,②太平洋;依次跨越: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行程6萬公里。(2)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組圖6,阿根廷的自然條件主要表現在: 地形以平原為主,高原和山地分布在西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部為熱帶氣候,中部為亞熱帶氣候;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地礦產資源。依據優越的自然條件,阿根廷可以發展旅游業和礦產業。(3)依靠本國優勢發展經濟,這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點評】阿根廷位于南緯20°~50°之間;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東臨大西洋。 阿根廷的農業主要是大牧場放牧業,其發展較好的原因: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方面:交通發達;冷凍和保鮮技術先進。23.【答案】(1)西北;自西北向東南。(2)①阿克蘇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長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光、熱充足;②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③高山冰雪融水無污染,水質好;④蘋果生長周期長。(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知識點】方向;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本題采用經緯網定位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杭州建立方向坐標,阿克蘇位于杭州的西北方向。根據等高線可以判斷河流AB段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阿克蘇蘋果品質優良的自然原因:①阿克蘇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長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光、熱充足;②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③高山冰雪融水無污染,水質好;④蘋果生長周期長。(3)杭州與阿克蘇的對口援建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 / 1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三:如何認識區域——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我們認識區域的基本工具是 ( )A.電腦 B.課本C.地球儀和地圖 D.各種圖片【答案】C【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認識區域的相關知識。認識生活,需要獲取各種信息。地圖是一種罪基本、最常用的獲取區域信息的工具。地球儀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工具。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認識區域的相關工具。2.南非的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區及其代表城市分別是( )A.西南角、開普敦 B.東北角、約翰內斯堡C.西南角、比勒陀利亞 D.中部、開普敦【答案】A【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的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西南角,其代表城市是開普敦。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南非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別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包圍南非、地勢北高南低以及緯度的跨度較廣造成內部氣候分異。氣候帶的范圍從最西北的納米比南部的極端熱帶干旱半干旱氣候到東部沿莫桑比克邊界以及印度洋的茂密亞熱帶氣候。3.下列關于南非所處半球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東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東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答案】C【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赤道為界,東西半球的劃分是以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結合南非的地理位置,可以判讀出南非的半球位置是南半球,東半球。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4.(2020·臺州模擬)西班牙是是世界著名旅游島。下圖為西班牙位置示意圖,由圖可知( )A.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西北鄰法國B.西班牙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西班牙位于熱帶、中緯度D.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東北鄰法國;西班牙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西班牙位于亞熱帶、中緯度;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5.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 )A.遠古時期 B.實施種族主義制度時期C.荷蘭人入侵后 D.英國人入侵后【答案】B【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實施種族主義制度時期。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非實行的一種隔離政策,及對非白人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歧視。1948年前在南非已廣泛實行,不過在這一年取得政權的國民黨將此一政策又加以擴充,并定名為種族隔離策。1950年的「種族區域法」為每一種族在市區建立了居住和商業的區段,其它種族的人不準在這些區段內居住、經營商業或擁有土地。為了推行種族隔離政策,防止黑人侵犯白人的地區,政府加強了現行的「通行法」(非白人進入禁制區時須攜帶許可證)。6.南非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黃金儲量占全球60%據此判斷,南非適合大力發展的優勢產業是( )A.種植業 B.畜牧業 C.采礦業 D.林業【答案】C【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南非礦產資源豐富。 南非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黃金儲量占全球60%據此判斷,南非適合大力發展的優勢產業是采礦業。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南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現已探明儲量并開采的礦產有70余種。鉑族金屬、氟石、鉻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黃金、釩、錳、鋯居第二位,鈦居第四位,磷酸鹽礦、鈾、鉛、銻居第五位,煤、鋅居第八位,銅居第九位。7.(2021七下·嘉興月考)家住平原,與山為鄰,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給我們的生活的啟示是( )①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④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各地區域環境各有不同。有的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有利于人類的生產和發展;有的地方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宜人類活動。生活在各地的人們利用當地的優勢,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②③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8.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是在( )A.殖民統治時期 B.實行種族主義制度時期C.荷蘭人入侵后 D.英國人入侵后【答案】B【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從17世紀起,荷蘭、英國等殖民者先后來到南非,進行殖民掠奪,開始對這塊土地的統治。到20世紀40年代,南非黑人力量逐漸增長,白人唯恐失去自己的特權和統治,從1948年開始實施種族主義制度,通過了一系列種族分離的法律,南非歷史進入最黑暗的時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非實行的一種隔離政策,及對非白人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實行歧視。1948年前在南非已廣泛實行,不過在這一年取得政權的國民黨將此一政策又加以擴充,并定名為種族隔離策。1950年的「種族區域法」為每一種族在市區建立了居住和商業的區段,其它種族的人不準在這些區段內居住、經營商業或擁有土地。為了推行種族隔離政策,防止黑人侵犯白人的地區,政府加強了現行的「通行法」(非白人進入禁制區時須攜帶許可證)。其它一些法律禁止種族之間的大部分社交接觸,準許公共設施分隔開來,建立分別的教育標準,每個種族只限于從事一定種類的職業,限制了非白人成立工會,并不準非白人(通過白人代表)參加國家政府。9.下列不屬于區域人文特色的是( )A.人口 B.民族 C.風俗習慣 D.地形、氣候【答案】D【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區域人文特色包括有人口、民族和風俗習慣等,地形、氣候屬于自然條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區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它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自然條件包括區域的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區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區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生產活動、生活習慣等方面。10.(2021七下·鄞州期末)“家住平原”“草原人家”“與山為鄰”“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它們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有( )①要因地制宜 ②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③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家住平原”“草原人家”“與山為鄰”“傍水而居”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場景。它們給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啟示:①要因地制宜 ,③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①③④,正確。②區域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本身說法錯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發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發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11.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A.干旱、民族和資源問題 B.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C.種族、領土和能源問題 D.宗教、資源和環境問題【答案】B【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高,人口較多,糧食短缺,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需求,大量開墾土地,導致土地荒漠化,所以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故答案為:B。【點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關系非常不和諧,由于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都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態環境變得更加惡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科學技術,增加糧食產量,合理放牧和種植,保護環境,加強團結與合作,互利共贏,大量引進人才和技術。12.讀下圖,關于南非說法正確的有( )①主要位于低緯度帶地區.②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③主要位于北溫帶地區④當地冬季降水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讀圖可知,南非大部分地區的緯度在南回歸線和南緯30度之間,屬于低緯度,主要位于亞熱帶地區,屬于南溫帶,不是北溫帶。冬季降水多,屬于地中海氣候,1月平均最低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 ①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部,其緯度自南緯22°至35°,經度從東經17°至33°。北鄰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中部環抱萊索托,使其成為最大的國中國。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東、南、西三面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環抱,地處兩大洋間的航運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3.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居民面臨的問題,不包括( )A.人口 B.糧食 C.環境 D.資源【答案】D【知識點】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糧食和經濟的增長,限制和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人們為了生存,在農牧業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出現了毀林開荒、開墾草原種植農作物或過度放牧現象,使土地肥力下降,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所以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是該地區的主要問題,撒哈拉以南非洲資源豐富,各國居民面臨的問題不包括資源。故答案為:D。【點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關系非常不和諧,由于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都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態環境變得更加惡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科學技術,增加糧食產量,合理放牧和種植,保護環境,加強團結與合作,互利共贏,大量引進人才和技術。14.家住平原、與山為鄰、草原人家、干旱寶地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場景,給我們生產生活的啟示是( )①要大力發展現代化工業 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知識點】以色列節水王國;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 家住平原、與山為鄰、草原人家、干旱寶地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場景,給我們生產生活的啟示是:②要積極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④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②③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二、填空題15.整個南非以 為主,地表起伏較小,地勢 高 低。【答案】高原;東;西【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整個南非以高原為主,地表起伏很小,地勢東高西低。【點評】南非地形特點: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有高西北低。主要地形區是南非高原和德拉肯斯山脈。16.區域的 和 ,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利用 能夠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答案】位置;范圍;地圖【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利用地圖能夠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點評】區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它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決定著區域的基本特征。一個地方的位置可以從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兩個方面來描述:經緯網和周邊其他區域或事物來確定。17.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氣候十分干旱,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千米。該國人口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埃及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有300萬左右的埃及人在沙特阿拉伯等海灣國家和歐洲等地工作。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根據以上材料,完成下表。埃及 相關內容地理位置 人文特色 區域發展 【答案】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跨亞、非兩洲,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物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從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跨亞、非兩洲,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從人文特色分析,埃及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物古跡眾多;從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埃及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故答案為: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跨亞、非兩洲,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文物古跡眾多;經濟方面主要依賴于農業、石油出口、旅游業、以及勞務出口;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點評】 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氣候十分干旱,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千米。該國人口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三、材料分析題18.(2020七下·吳興期中)近年來,北上種糧、省內銷售已成為我省糧食生產的一個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南方有市場,北方有優質大米。浙江人北上種糧,不僅能讓浙江人吃得飽、吃得好,保障浙江糧食安全,同時也能幫助東北糧食種、銷順利走上市場軌道。(1)浙江人外出種糧的主要區域是圖1中的A省,它的簡稱是 ,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2)比較圖一A地區和浙江,完成下表。地區 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A 面食為主 陸路為主 ③ 浙江 ① ② 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答案】(1)黑;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米飯為主;水路為主;屋頂坡度小(3)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1中的A省是黑龍江,它的簡稱是黑。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據圖可知,A地區是我國的東北地區,主食是以面食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陸路運輸,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浙江省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主食以米飯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水路為主,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9.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推廣促進社會和諧的“楓橋經驗”,構建城鄉社區治理新格局。楓橋,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經濟政治重鎮,“楓橋香榧”、“楓橋經驗”、“楓橋襯衫”聞名全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楓橋香榧”〗 近年來,楓橋政府打造“香榧森林公園”,吸引大量游客。香榧是一種野性較強的樹種,具有健康價值,但其生長的環境要求較高。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說楓橋適合香榧生長的自然條件有哪些?【答案】楓橋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壤肥沃,適合香榧生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熱量條件好,晝夜溫差大。【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楓橋適合香榧生長的自然條件是楓橋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土壤肥沃,適合香榧生長;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熱量條件好,晝夜溫差大。【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文,資源等方面回答。一個地區適宜發展某種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社會經濟條件是政策,交通,市場,勞動力,科技。20.(2018七上·南潯期末)2018年11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馬德里,對素有“世界橄欖油王國”的西班牙進行國事訪問。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1)從圖1可以看出,西班牙和法國的國界線以 來劃定。圖1中埃布羅河注入的海洋是 。(2)根據圖1,描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特點。(3)甲、乙、丙三地區中,最適合種植油橄欖是哪個地區?綜合上述資料分析其原因。【答案】(1)山脈;地中海(2)位于中緯度(或北溫帶),西臨葡萄牙,北鄰法國,與非洲隔地中海相望。(3)雨。丙地夏季高溫少雨,適宜耐旱的油橄欖生長;地處北溫帶,光照充足。【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簡單的填空題,依據國界線的劃分類型和世界主要海域回答即可。故答案為:山脈,地中海。(2)地理位置可以從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等方面進行描述。讀圖,根據圖中經緯度和海陸位置,可以判斷,西班牙住于北半球、東半球。位于中緯度地區,北臨比斯開灣,東、南臨地中海,西接葡萄牙。(3)讀圖可以判斷,丙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有利于養分積累。位于亞熱帶地區,熱量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利于油橄欖越冬。【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的降水較少,而且高溫季節雨量甚少。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21.(2020七下·吳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0年,沙漠蝗蟲在肯尼亞蔓延,中國企業承建的內馬(內羅畢-馬拉巴)、蒙內(蒙巴薩—內羅畢)鐵路在救災、抗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根據圖1、圖2描述肯尼亞的地理位置。(2)蒙內、內馬鐵路沿途多處采用高架橋形式修建,請根據圖2分析原因。(3)綜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中國企業修通從蒙巴薩至馬拉巴的鐵路需要克服哪些困難?【答案】(1)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印度洋西岸(東臨印度洋);東經34~42度,北緯4~南緯5度左右。 (允許2度的誤差)(2)沿途經過馬賽人的遷移路線、穿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穿越濕地,需要架設高架橋梁。(3)地處赤道附近(或緯度低),天氣炎熱(終年高溫);部分路段海拔在2000米左右,地勢較高,而且全線不同路段之間落差較大;【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印度洋西岸(東臨印度洋);東經34~42度,北緯4~南緯5度左右。 (允許2度的誤差)(2)根據圖2可知,蒙內鐵路沿途經過馬賽人的遷移路線、穿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穿越濕地,需要架設高架橋梁。(3)綜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中國企業修通從蒙巴薩至馬拉巴的鐵路需要克服困難有:地處赤道附近(或緯度低),天氣炎熱(終年高溫);部分路段海拔在2000米左右,地勢較高,而且全線不同路段之間落差較大。【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22.(2018七上·定海期末)【聚焦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馬、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紀實一:志合越山海】【紀實二:遠鄰如近親】阿根廷,地理上的遙遠擋不住合作的熱情。4年時間,習主席兩次到訪,中阿友誼愈發醇厚。(1)觀察圖5,出訪期問,習近平主席依次飛越:① 洋,② 洋;依次跨越:亞洲、 洲、 洲、 洲,行程6萬公里。(2)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組圖6,分析阿根廷的自然條件及可發展的優勢產業。(3)依靠本國優勢發展經濟,這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答案】(1)大西;太平;歐;非;南美(2)地形以平原為主,高原和山地分布在西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部為熱帶氣候,中部為亞熱帶氣候;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地礦產資源。旅游業和礦產業。(3)因地制宜。【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觀察圖5可知,出訪期問,習近平主席依次飛越:①大西洋,②太平洋;依次跨越: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行程6萬公里。(2)運用所學知識并結合組圖6,阿根廷的自然條件主要表現在: 地形以平原為主,高原和山地分布在西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東部;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部為熱帶氣候,中部為亞熱帶氣候;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地礦產資源。依據優越的自然條件,阿根廷可以發展旅游業和礦產業。(3)依靠本國優勢發展經濟,這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點評】阿根廷位于南緯20°~50°之間;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東臨大西洋。 阿根廷的農業主要是大牧場放牧業,其發展較好的原因:自然條件方面:氣候溫暖濕潤;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草類茂盛。人文條件方面:交通發達;冷凍和保鮮技術先進。23.(2020七下·三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實現到2020年讓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擺脫貧困的宏偉目標,中國正在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西部雄奇壯美的新疆阿克蘇,是浙江對口援建地區。材料一:材料二:阿克蘇蘋果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內地采摘時間為8—9月),果香濃郁、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冰糖心含量高達70%。在杭州援疆“電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蘇已全面推廣“互聯網+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1)阿克蘇位于杭州的什么方向?河流AB段流向是什么?(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自然條件分析阿克蘇蘋果品質優良的原因。(3)杭州與阿克蘇的對口援建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答案】(1)西北;自西北向東南。(2)①阿克蘇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長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光、熱充足;②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③高山冰雪融水無污染,水質好;④蘋果生長周期長。(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知識點】方向;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本題采用經緯網定位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杭州建立方向坐標,阿克蘇位于杭州的西北方向。根據等高線可以判斷河流AB段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阿克蘇蘋果品質優良的自然原因:①阿克蘇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長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溫,光、熱充足;②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③高山冰雪融水無污染,水質好;④蘋果生長周期長。(3)杭州與阿克蘇的對口援建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優勢互補。【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三:如何認識區域——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三:如何認識區域——南非為例 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