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3往來在區域之間同步分層作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3往來在區域之間同步分層作業

資源簡介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3往來在區域之間同步分層作業
一、單選題
(2022七上·縉云期末)“義新歐”是浙江義烏至西班牙馬德里的國際貨運班列。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義新歐”班列將紡織品和日用百貨等小商品運往馬德里,回程帶來馬德里的紅酒、橄欖油等商品。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br/>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
2.要想了解西班牙的具體位置,最好查閱歐洲(  )
A.政區圖 B.水文圖 C.氣候圖 D.地形圖
3.杭州的小李自駕汽車前往義烏小商品市場進貨。如果在汽車導航儀上按“+”號圖標后,地圖的信息將更加詳細,地圖的比例尺將(  )
A.變小 B.變大 C.沒有變化 D.無法判斷
4.(2021七上·秀洲月考)“義新歐”班列將紡織品和日用百貨等小商品運往馬德里,回程帶來馬德里的紅酒、橄欖油等商品。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
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
5.(2020七上·仙居期末)為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下列各 區域間的聯系,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br/>A.玉環的文旦銷往仙居
B.浙江某大學生在網上查詢深圳人才市場的信息
C.仙居的小楊老師到西藏支教
D.新疆的張某到上海做生意
6.下列有關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團塊狀
B.丙聚落的人們一般從事捕魚等生產活動
C.丁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D.鄉村和城市的聚落規模沒有差別
7.下列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聯系的是( ?。?br/>A.新疆的哈密瓜運往上海
B.浙江溫州的居民到廣州投資設廠
C.南京某大學的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D.浙江的青少年代表到北京進行文藝演出
8.(2020七上·溫州期中)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召開,眾多專家、學者云聚一堂,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助力溫州發展。從區域交流的角度來看,峰會的召開有利于 (  )
①人才交流 ②信息交流 ③軍事交流 ④技術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東南亞地區的人種主要是( ?。?br/>A.黑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白色人種 D.混色人種
10.(2019七上·衢州月考)衢州的杜鵑同學大學畢業以后到西藏支教,這屬于區域之間的( ?。?br/>A.經濟交流 B.信息交流 C.文化交流 D.人才交流
11.下列哪項屬于鄉村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 ?。?br/>A.紡織工業 B.飲食服務業
C.耕作業 D.郵電業
12.下列農業符合因地制宜發展原則的是(  )
A.西北地區﹣灌溉農業﹣長絨棉 B.青藏地區﹣水田農業﹣青稞
C.北方地區﹣旱作農業﹣甘蔗 D.南方地區﹣河谷農業﹣油菜
13.讀圖“四大文明古國發祥地”,四大文明古國發祥地緯度相似,但農業生產條件差異較大,②地比①地優越的自然條件是 ( ?。?br/>A.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B.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C.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D.人口多,勞動力豐富
14.下列不同區域的聯系中,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
A.安吉的筍干銷往北京
B.河南農民通過互聯網,查詢浙江的最新農業技術
C.湖州的教師到四川支教
D.浙江的藝術團到新疆慰問演出
15.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稱為聚落
B.聚落可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二、材料分析題
16.(2016九下·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山地之國”瑞士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使其成為旅游勝地,夏季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冬季滑雪愛好者云集,旅游業成為瑞士的支柱產業之一。人們對生態環境厚愛有加,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的自然保護區,為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
(1)根據材料一,概括浙江省的地形特點和海陸位置。
(2)結合材料一,分析哪些自然條件影響浙江省經濟發展?
(3)依據材料二,談談瑞士經濟發展模式對我省經濟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三、綜合題
17.(2019七上·嵊州月考)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標出山脊線、山谷線各一條。
(2)判斷圖中的比例尺是  ?。ㄌ畲蟆⒅小⑿。┍壤?,并用文字式和線段式表達出來   。
(3)判斷小河C處的流向。
(4)圖中五條小河A,B,C,D,E,哪條是不可能存在的?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A
3.B
【知識點】比例尺;區域合作;選擇合適的地圖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區域合作、地圖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
1.根據題意中的紡織品和日用小百貨等小商品說明是物產。
故答案為:A
2.西班牙是國家,要查閱國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查閱歐洲的政區圖。
故答案為:A
3.根據所學內容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詳細,反之則越簡略。
故答案為:B
4.【答案】A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義新歐”班列將紡織品和日用百貨等小商品運往馬德里,回程帶來馬德里的紅酒、橄欖油等商品。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物產交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5.【答案】C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 玉環的文旦銷往仙居 ”屬于物產交流;②“ 浙江某大學生在網上查詢深圳人才市場的信息 ”屬于信息交流;③“ 仙居的小楊老師到西藏支教 ”屬于人才交流:④“ 新疆的張某到上海做生意 ”屬于經濟交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6.【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聚落是地形比較崎嶇的丘陵地區,聚落呈帶狀或點狀,乙聚落是靠近河流的水鄉聚落;丙聚落是蒙古包,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活動;丁聚落是城市聚落,人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鄉村和城市的聚落規模有明顯的差別。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
7.【答案】D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 新疆的哈密瓜運往上海 ”屬于物產交流;“媽媽在網上了解特產信息”屬于信息交流;“ 浙江溫州的居民到廣州投資設廠 ”屬于經濟交流;“ 南京某大學的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屬于人才交流;“ 浙江的青少年代表到北京進行文藝演出 ”屬于文化交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8.【答案】B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 眾多專家、學者云聚一堂,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可知,開展了區域間的人才、信息和技術交流。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區域交流的內容,屬于容易題。
9.【答案】B
【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因此, 東南亞地區的人種主要是黃色人種。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
10.【答案】D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衢州的杜鵑同學大學畢業以后到西藏支教, ”屬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1.【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考查聚落的有關知識。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兩大類——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先有鄉村聚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慢慢產生了后有城市聚落。綜上所述,A B D主要是對城市聚落的認識。答案C是正確的。
【點評】要求學生知道聚落的概念,了解它的發展變化,本題突出對鄉村聚落的認識,知道不同類型的聚落他的功能不同。
12.【答案】A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各地區應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社會狀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具體是:西北地區﹣灌溉農業﹣長絨棉、青藏地區﹣河谷農業﹣青稞、北方地區﹣旱作農業﹣小麥、南方地區﹣水田農業﹣油菜.
故選:A.
【點評】在農田,人們種植莊稼;在牧場,人們放牧牲畜;在山野,人們植樹造林;在水域,人們撒網捕魚…這就是農業,一種直接利用土地、氣候和水資源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一種讓“土地奉獻”的產業.
13.【答案】C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②緯度較高,故A說法有誤;B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晝夜溫差不大,故B說法有誤;D是人文條件,不是自然條件,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知道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
14.【答案】C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湖州的教師到四川支教 ”屬于人才交流;“ 安吉的筍干銷往北京 ”屬于物產交流;“ 河南農民通過互聯網,查詢浙江的最新農業技術 ”屬于信息交流;“ 浙江的藝術團到新疆慰問演出 ”屬于文化交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5.【答案】A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兩大類——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先有鄉村聚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慢慢產生了后有城市聚落。綜上所述,答案A是錯誤的,選A。
【點評】要求學生知道聚落的概念,了解它的發展變化。
16.【答案】(1)以丘陵為主;三面連接陸地,東面臨海。
(2)陸地面積狹小,耕地資源少,制約浙江經濟發展;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長,島嶼多,有利于發展海洋經濟。
(3)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地形以丘陵為主;海陸位置特點:三面連接陸地,東面臨海。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陸地面積狹小,耕地資源少,制約浙江經濟發展;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長,島嶼多,有利于發展海洋經濟。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7.【答案】(1)略
(2)?。粓D上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10千米;
(3)向東南流(或西北——東南流向)。
(4)E不可能,因為E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是山脊,水往低處流,山脊上不可能匯成小河。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解析】【分析】 (1)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山脊線,也叫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稱為山谷線,也叫集水線。
(2)根據比例尺的數值判斷,圖中比例尺屬于小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種表示形式。文字式: 圖上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10千米;線段式:。
(3)根據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反,可以知道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流。
(4)圖中五條小河A,B,C,D,E, E不可能,因為E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是山脊,水往低處流,山脊上不可能匯成小河。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 / 1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2.3往來在區域之間同步分層作業
一、單選題
(2022七上·縉云期末)“義新歐”是浙江義烏至西班牙馬德里的國際貨運班列。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義新歐”班列將紡織品和日用百貨等小商品運往馬德里,回程帶來馬德里的紅酒、橄欖油等商品。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br/>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
2.要想了解西班牙的具體位置,最好查閱歐洲( ?。?br/>A.政區圖 B.水文圖 C.氣候圖 D.地形圖
3.杭州的小李自駕汽車前往義烏小商品市場進貨。如果在汽車導航儀上按“+”號圖標后,地圖的信息將更加詳細,地圖的比例尺將( ?。?br/>A.變小 B.變大 C.沒有變化 D.無法判斷
【答案】1.A
2.A
3.B
【知識點】比例尺;區域合作;選擇合適的地圖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區域合作、地圖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
1.根據題意中的紡織品和日用小百貨等小商品說明是物產。
故答案為:A
2.西班牙是國家,要查閱國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查閱歐洲的政區圖。
故答案為:A
3.根據所學內容可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詳細,反之則越簡略。
故答案為:B
4.(2021七上·秀洲月考)“義新歐”班列將紡織品和日用百貨等小商品運往馬德里,回程帶來馬德里的紅酒、橄欖油等商品。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
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
【答案】A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義新歐”班列將紡織品和日用百貨等小商品運往馬德里,回程帶來馬德里的紅酒、橄欖油等商品。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物產交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5.(2020七上·仙居期末)為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下列各 區域間的聯系,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br/>A.玉環的文旦銷往仙居
B.浙江某大學生在網上查詢深圳人才市場的信息
C.仙居的小楊老師到西藏支教
D.新疆的張某到上海做生意
【答案】C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 玉環的文旦銷往仙居 ”屬于物產交流;②“ 浙江某大學生在網上查詢深圳人才市場的信息 ”屬于信息交流;③“ 仙居的小楊老師到西藏支教 ”屬于人才交流:④“ 新疆的張某到上海做生意 ”屬于經濟交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6.下列有關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團塊狀
B.丙聚落的人們一般從事捕魚等生產活動
C.丁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D.鄉村和城市的聚落規模沒有差別
【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聚落是地形比較崎嶇的丘陵地區,聚落呈帶狀或點狀,乙聚落是靠近河流的水鄉聚落;丙聚落是蒙古包,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活動;丁聚落是城市聚落,人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鄉村和城市的聚落規模有明顯的差別。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
7.下列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聯系的是( ?。?br/>A.新疆的哈密瓜運往上海
B.浙江溫州的居民到廣州投資設廠
C.南京某大學的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D.浙江的青少年代表到北京進行文藝演出
【答案】D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 新疆的哈密瓜運往上海 ”屬于物產交流;“媽媽在網上了解特產信息”屬于信息交流;“ 浙江溫州的居民到廣州投資設廠 ”屬于經濟交流;“ 南京某大學的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杭州人才市場的信息 ”屬于人才交流;“ 浙江的青少年代表到北京進行文藝演出 ”屬于文化交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8.(2020七上·溫州期中)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召開,眾多專家、學者云聚一堂,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助力溫州發展。從區域交流的角度來看,峰會的召開有利于 ( ?。?br/>①人才交流 ②信息交流 ③軍事交流 ④技術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 眾多專家、學者云聚一堂,搭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可知,開展了區域間的人才、信息和技術交流。
故答案為: B
【點評】本題考查理解區域交流的內容,屬于容易題。
9.東南亞地區的人種主要是(  )
A.黑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白色人種 D.混色人種
【答案】B
【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因此, 東南亞地區的人種主要是黃色人種。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
10.(2019七上·衢州月考)衢州的杜鵑同學大學畢業以后到西藏支教,這屬于區域之間的( ?。?br/>A.經濟交流 B.信息交流 C.文化交流 D.人才交流
【答案】D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衢州的杜鵑同學大學畢業以后到西藏支教, ”屬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1.下列哪項屬于鄉村聚落主要從事的工作(  )
A.紡織工業 B.飲食服務業
C.耕作業 D.郵電業
【答案】C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考查聚落的有關知識。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兩大類——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先有鄉村聚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慢慢產生了后有城市聚落。綜上所述,A B D主要是對城市聚落的認識。答案C是正確的。
【點評】要求學生知道聚落的概念,了解它的發展變化,本題突出對鄉村聚落的認識,知道不同類型的聚落他的功能不同。
12.下列農業符合因地制宜發展原則的是( ?。?br/>A.西北地區﹣灌溉農業﹣長絨棉 B.青藏地區﹣水田農業﹣青稞
C.北方地區﹣旱作農業﹣甘蔗 D.南方地區﹣河谷農業﹣油菜
【答案】A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各地區應根據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社會狀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具體是:西北地區﹣灌溉農業﹣長絨棉、青藏地區﹣河谷農業﹣青稞、北方地區﹣旱作農業﹣小麥、南方地區﹣水田農業﹣油菜.
故選:A.
【點評】在農田,人們種植莊稼;在牧場,人們放牧牲畜;在山野,人們植樹造林;在水域,人們撒網捕魚…這就是農業,一種直接利用土地、氣候和水資源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一種讓“土地奉獻”的產業.
13.讀圖“四大文明古國發祥地”,四大文明古國發祥地緯度相似,但農業生產條件差異較大,②地比①地優越的自然條件是 ( ?。?br/>A.緯度較低,熱量充足 B.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C.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D.人口多,勞動力豐富
【答案】C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②緯度較高,故A說法有誤;B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晝夜溫差不大,故B說法有誤;D是人文條件,不是自然條件,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知道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
14.下列不同區域的聯系中,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
A.安吉的筍干銷往北京
B.河南農民通過互聯網,查詢浙江的最新農業技術
C.湖州的教師到四川支教
D.浙江的藝術團到新疆慰問演出
【答案】C
【知識點】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湖州的教師到四川支教 ”屬于人才交流;“ 安吉的筍干銷往北京 ”屬于物產交流;“ 河南農民通過互聯網,查詢浙江的最新農業技術 ”屬于信息交流;“ 浙江的藝術團到新疆慰問演出 ”屬于文化交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
15.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稱為聚落
B.聚落可分為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答案】A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是指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兩大類——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分別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先有鄉村聚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慢慢產生了后有城市聚落。綜上所述,答案A是錯誤的,選A。
【點評】要求學生知道聚落的概念,了解它的發展變化。
二、材料分析題
16.(2016九下·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山地之國”瑞士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使其成為旅游勝地,夏季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冬季滑雪愛好者云集,旅游業成為瑞士的支柱產業之一。人們對生態環境厚愛有加,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的自然保護區,為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
(1)根據材料一,概括浙江省的地形特點和海陸位置。
(2)結合材料一,分析哪些自然條件影響浙江省經濟發展?
(3)依據材料二,談談瑞士經濟發展模式對我省經濟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
【答案】(1)以丘陵為主;三面連接陸地,東面臨海。
(2)陸地面積狹小,耕地資源少,制約浙江經濟發展;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長,島嶼多,有利于發展海洋經濟。
(3)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地勢和地形;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謀發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地形以丘陵為主;海陸位置特點:三面連接陸地,東面臨海。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陸地面積狹小,耕地資源少,制約浙江經濟發展;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長,島嶼多,有利于發展海洋經濟。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三、綜合題
17.(2019七上·嵊州月考)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標出山脊線、山谷線各一條。
(2)判斷圖中的比例尺是  ?。ㄌ畲?、中、小)比例尺,并用文字式和線段式表達出來   。
(3)判斷小河C處的流向。
(4)圖中五條小河A,B,C,D,E,哪條是不可能存在的?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1)略
(2)??;圖上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10千米;
(3)向東南流(或西北——東南流向)。
(4)E不可能,因為E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是山脊,水往低處流,山脊上不可能匯成小河。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解析】【分析】 (1)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山脊線,也叫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出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稱為山谷線,也叫集水線。
(2)根據比例尺的數值判斷,圖中比例尺屬于小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種表示形式。文字式: 圖上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10千米;線段式:。
(3)根據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反,可以知道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流。
(4)圖中五條小河A,B,C,D,E, E不可能,因為E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處突出,是山脊,水往低處流,山脊上不可能匯成小河。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铜梁县| 高阳县| 比如县| 噶尔县| 得荣县| 普定县| 安国市| 岱山县| 英吉沙县| 社旗县| 朔州市| 宁蒗| 汝南县| 广德县| 锦州市| 九龙城区| 双峰县| 玉环县| 大埔县| 手游| 泽普县| 临清市| 蓝田县| 茶陵县| 榆林市| 平定县| 肃北| 乌兰浩特市| 清流县| 沙坪坝区| 中卫市| 杨浦区| 元氏县| 安西县| 建阳市| 江津市| 潜山县| 巴彦淖尔市| 越西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