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傳統紋樣 課時 二課時(第一課時)學情及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江西版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的內容,屬于設計與應用的領域。本課的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參與意識與合作意識,有一定的動手能力。 中國傳統紋樣是一種樸素單純,富有情趣的圖案語言,是勞動人民在長年累月的勞動中,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來的,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本課要求學生在了解和認識傳統紋樣的基礎上,感受傳統的魅力并將傳統紋樣裝飾日常用品,體會創意生活的樂趣。本課通過幾組常見的傳統紋樣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進行欣賞,引導學生接觸并了解傳統紋樣及其獨有的審美情趣,解讀傳統紋樣,同時激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并使之融入自己的生活。學習傳統紋樣不僅是為了繼承傳統,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應用。所以,本課要求學生在了解和認識傳統紋樣的基礎上,將傳統紋樣裝飾于日常生活用品,體會創意生活的樂趣。教 學 目 標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感受讓學生認識,了解中國傳統紋樣。掌握紋樣的基本知識,進一步了解民族文化; 能力目標:了解圖案的組織形式,并能運用紋樣的形式裝飾生活用品;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思想感情,建立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讓學生更多的從生活中發現美。教 學 流 程 預設時間 教學課件展示導入新課: 通過欣賞視頻,感受傳統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我們能看到生活中的日用品中有很多圖案,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氣息,其實我們看到的這些圖案,就是紋樣,它來源與傳統紋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傳統文化,一起走進《傳統紋樣》,感受傳統紋樣的魅力。 二、探索新知: 典型的中國傳統紋樣:魚形紋、人形紋、鳳鳥紋、虎形紋、水紋、云紋、回紋、火紋等。 (1)、傳統紋樣的概念? 傳統紋樣是一種樸素單純,富有情趣的圖案語言,是勞動人民在常年累月的勞動中,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來的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風格,飽含豐富的語言和強烈的民族情感。 (單獨紋樣) (適合紋樣) (自由紋樣) 圖案組織形式 (連續) (二方連續) (四方連續) 自由紋樣是指具有獨立完整性的紋樣形式,不受外框限制,可單獨裝飾。 適合紋樣是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紋樣,一般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以一個或幾個單位紋樣,在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帶狀形平面上,作有規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無限連續循環所構成的帶狀形紋樣,稱為二方連續紋樣。 四方連續紋樣是指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反復連續循環排列所產生的紋樣 (2)傳統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扮靚生活 請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選取一種或兩種傳統紋樣來裝飾生活用品,讓它富有新意。 作品展示、自我評價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傳統紋樣,感受了傳統紋樣的魅力,但時間有限,知識無限,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作生活,美化生活。 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嘗試著用不同的方式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比如打印,刺繡等。 2分鐘 5分鐘 11分鐘 20分鐘 5分鐘 2分鐘教學 反思 作為七年級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也好動。教師應抓住他們的心理,知識一定要簡單通俗易懂,教法要靈活多樣。在教學中多啟發學生思考,有些問題要留給他們想象的空間。 整堂課的重點是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所以,在后面的環節——扮靚生活中,教師不能只采取觀望態度,而要在學生的活動中巧妙的提示,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作品的裝飾。作品只要裝飾出來,學生就會有成就感,對他以后的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促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