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一輪新人教版生物學學案:選擇性必修1 第8單元 第4講 體液調節(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一輪新人教版生物學學案:選擇性必修1 第8單元 第4講 體液調節(含解析)

資源簡介

【備考2024】一輪新人教版生物學學案
第八單元 穩態與調節
第4講 體液調節
考點1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一、促胰液素的發現
1.沃泰默觀點: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經調節。
2.斯他林和貝利斯
二、激素調節
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激素進行調節的方式。
三、激素研究的實例
1.胰島素的發現
(1)方法:結扎法、摘除法。
(2)過程
2.睪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1)方法:摘除法、移植法。
(2)過程
(3)結論:睪酮是睪丸分泌的雄激素。
四、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1.內分泌系統的組成
2.人體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內分泌腺 激素名稱 功能
下丘腦 促××激素釋放激素 促進垂體分泌釋放促甲狀腺(性腺、腎上腺皮質)激素
抗利尿激素 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垂體 促××激素 促進甲狀腺(性腺、腎上腺皮質)的生長發育,促進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長激素 調節生長發育等
甲狀腺 甲狀腺激素 調節體內的有機物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的興奮性
腎上腺 皮質 醛固酮、皮質醇等 調節水鹽代謝和有機物代謝
髓質 腎上腺素 提高機體的應激能力
胰腺 胰高血糖素 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變成糖
胰島素 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進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細胞轉變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變為葡萄糖
卵巢 雌激素、孕激素等 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的發育、卵細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現
睪丸 雄激素 促進男性生殖器官的發育、精子細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現
3.內分泌系統的功能
(1)維持內環境穩定。
(2)調節物質和能量代謝。
(3)調控生長發育和生殖等。
1.在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中,若排除稀鹽酸和小腸黏膜本身成分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可增設兩組對照組。(選擇性必修1 P45“思考·討論”)
提示:稀鹽酸同一條狗的靜脈;小腸黏膜提取液同一條狗的靜脈。
2.班廷在實驗中結扎了狗的胰腺導管,待胰腺萎縮后終于提取成功了。請解釋其成功的原因。(選擇性必修1 P46“思考·討論”)
提示:結扎胰腺導管僅使外分泌部萎縮,不再產生胰蛋白酶,胰島仍可產生胰島素,且研磨時不被分解。
1.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比沃泰默實驗的巧妙之處在于徹底排除了神經調節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
2.班廷和他的助手們通過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實驗性糖尿病,運用了“減法原理”。 (√)
3.腎上腺皮質主要分泌醛固酮和腎上腺素。 (×)
提示:腎上腺皮質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質醇等,髓質可分泌腎上腺素。
4.所有的活細胞都能產生酶,但只有內分泌器官(或細胞)才能合成激素。 (×)
提示:非內分泌器官也可以產生激素,如植物就沒有專門的內分泌器官。
5.激素能直接參與細胞內多種代謝過程從而調節生命活動。 (×)
提示:激素是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分子,不直接參與代謝過程。
6.下丘腦中的某些神經細胞,也具有內分泌功能。 (√)
1.在某些異常情況下,如某次大量飲酒和暴飲暴食,可導致胰腺管破裂,胰液中的消化酶進入胰腺細胞的間隙而誘發急性胰腺炎。還有少數的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會使局部或大片皮膚呈青紫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胰腺管破裂后,胰液中的消化酶進入胰腺細胞的間隙,滲透至皮下并溶解皮下脂肪、血管上的蛋白質等,使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從而使皮膚呈現青紫色
2.人體細胞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有乙酰乙酸、β 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糖尿病人血液中酮體含量往往偏高,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細胞利用葡萄糖供能出現障礙,分解脂肪供能增加,產生大量酮體
1.不同動物激素的化學本質及相應激素的受體位置
類固醇 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類 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
多肽和蛋白質類 如促激素釋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2.幾種常見激素的產生部位及作用部位(細胞)
3.動物激素功能的實驗探究
(1)基本思路
(2)實驗方法
①切除法:切除相應腺體。適用于個體較大的動物。
②飼喂法:在飼料中添加激素。只適用于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質類激素不能用飼喂法。
③注射法:向動物體內注射某激素。適用于各種激素。
(3)實驗設計
①驗證甲狀腺激素的功能
a.飼喂法
b.摘除法和注射法
②驗證胰島素的生理功能(最簡單的方法)
(4)實驗設計注意事項
①動物分組的基本要求:選擇性別、年齡、體重、生理狀況相似的動物進行平均分組,且每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動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實驗設計中,要注意設計對照實驗,排除干擾因素的影響,使實驗結論更加科學。對照組中,生理鹽水不能用蒸餾水代替。
③若研究物質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則必須是注射法,而不能用飼喂法,因為該物質會被消化分解;如研究胰島素有降血糖的生理作用,必須選用注射法,對成年個體注射胰島素后觀察、記錄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如果是脂質或氨基酸衍生物類等小分子物質可以注射,也可飼喂。
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如摘除某種內分泌腺(如公雞的睪丸),一段時間后再注射該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睪酮),或重新植入該內分泌腺等。
⑤對于幼小的動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就應該采用飼喂法。
1.欲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成年小鼠的分組及處理見下表。在適宜的實驗條件下,正常飼養,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耗氧量(單位時間內單位體重的氧消耗量),記錄數據并統計分析(如下表)。設計一個坐標系,將預測的實驗結果用示意曲線表示。
甲組 乙組 丙組 丁組
切除甲狀腺飼養14天 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飼養14天 甲狀腺激素溶液灌胃1次/天,共14天 生理鹽水灌胃1次/天,共14天
注:本實驗中灌胃是指將液體由動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提示:
2.甲狀旁腺分泌的甲狀旁腺素(PTH)是調節機體鈣代謝的主要激素。請以健康小鼠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驗證甲狀旁腺能夠分泌PTH,且PTH能影響血鈣濃度,要求寫出實驗思路(分三組相互對照)及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及預期結果:                                    
                                   
                                   
                                   
提示:選取生理狀態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隨機均分為甲、乙、丙三組,分別測量每組小鼠的血鈣濃度;甲組小鼠做手術但不摘除甲狀旁腺,乙組小鼠和丙組小鼠都摘除甲狀旁腺,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各組小鼠的血鈣濃度;給丙組小鼠注射適量的PTH,甲組小鼠和乙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一段時間后再分別測量各組小鼠的血鈣濃度。
考查動物激素的種類、化學本質及生理功能
1.(2022·山東聊城高三期末)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同時增加了K+的排出,即產生“保鈉排鉀”的作用,相關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鈉鉀泵轉運Na+的方式為協助擴散
B.醛固酮在腎上腺皮質細胞中的核糖體上合成
C.醛固酮可直接進入細胞調控靶細胞內基因組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上的表達
D.下丘腦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可直接促進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
C [鈉鉀泵轉運Na+的方式為主動運輸,A錯誤;醛固酮是一種小分子、脂溶性腎上腺皮質激素,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因此不是在腎上腺皮質細胞中的核糖體上合成的,B錯誤;由題意可知,醛固酮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后與細胞內受體結合,再進入細胞核,啟動相關核基因的表達,醛固酮不能直接進入細胞核,C正確;下丘腦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可直接促進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D錯誤。]
2.(2023·廣東廣州六校聯考)如圖為下丘腦維持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Ⅱ比激素Ⅲ的靶細胞種類少
B.靶細胞為肌細胞時,激素Ⅰ為胰島素
C.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體內激素Ⅱ含量偏多
D.當人飲水過多時,下丘腦可通過垂體釋放激素Ⅲ來促進腎臟對水的重吸收
B [激素Ⅱ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其靶細胞幾乎是全身的細胞,激素Ⅲ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細胞主要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細胞,A錯誤;胰島素能促進肌細胞攝取、利用葡萄糖,也能使肌細胞合成肌糖原,而胰高血糖素只能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因此,靶細胞為肌細胞時,激素Ⅰ為胰島素,B正確;地方性甲狀腺腫大,患者體內缺少碘元素,激素Ⅱ含量偏少,則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增加,使得甲狀腺腫大,C錯誤;當人飲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可導致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減少,即下丘腦通過垂體釋放激素Ⅲ的量減少,進而腎臟對水的重吸收能力減弱,使尿量增多,D錯誤。]
 辨析人體的三類信息分子
名稱 來源 化學本質 作用 去向
激素 內分泌腺細胞 多肽、蛋白質、氨基酸衍生物或固醇類 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分子 失活神經
遞質 神經元 大多數為小分子物質 作用于突觸后膜使其興奮或抑制 被酶降解或重新回收
細胞因子 主要是輔助性T細胞 蛋白質 促進B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失活
動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實驗探究
3.(2022·河北石家莊高三期末)為探究貝利尤單克隆抗體(簡稱貝利尤單抗)對甲亢模型大鼠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某科研小組選取了30只生理狀態一致的正常雄鼠,并均分為三組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有關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別 處理 甲狀腺激素水平/(pmol·L-1) 促甲狀腺激素水平/(mU·mL-1)
對照組 連續灌胃生理鹽水29天 21.75±2.05 5.80±0.60
甲亢模型組 連續灌胃等量的一定濃度的甲狀腺激素29天 44.95±3.19 11.30±0.60
實驗組 ? 62.11±4.54 7.60±0.08
A.實驗組的處理方式為連續灌胃等量一定濃度的甲狀腺激素29天并飼喂適量貝利尤單抗
B.模型組雄鼠將表現出飲食量增多、體重增加、易怒、好斗等特征
C.該實驗說明貝利尤單抗能夠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D.該實驗結果表明貝利尤單抗可用于研發治療某種部分甲狀腺細胞缺乏的疾病
D [貝利尤單克隆抗體本質為蛋白質,飼喂會被消化道內的蛋白酶分解,實驗組的處理方式為連續灌胃等量一定濃度的甲狀腺激素29天并注射適量貝利尤單抗,A錯誤;模型組雄鼠甲狀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由于甲狀腺激素可促進物質氧化分解,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因此模型組雄鼠將表現出飲食量增多、體重減輕、易怒、好斗等特征,B錯誤;實驗組的甲狀腺激素水平高于模型組,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于模型鼠,說明貝利尤單抗能夠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增加的甲狀腺激素會抑制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C錯誤;貝利尤單抗可以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貝利尤單抗可用于研發治療某種部分甲狀腺細胞缺乏的疾病,D正確。]
(教師用書獨具)
(2022·山東德州高三一模)褪黑素(MT)主要是由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松果體產生的一種小分子胺類激素,能夠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時間,減少睡眠中覺醒次數,改善睡眠質量。白天松果體分泌MT的功能會受到抑制。下圖為松果體分泌MT的調節過程。
暗信號→視網膜下丘腦松果體褪黑素
(1)據圖分析,暗信號刺激視網膜促進褪黑素分泌的過程屬于________調節,視網膜在此調節過程中相當于________。
(2)睡眠障礙和晝夜節律失調是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的先兆癥狀,臨床上給AD患者口服MT,試驗表明外源MT并未改善AD患者的睡眠質量和晝夜節律性,推斷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發情期成年雄鼠進行實驗,證實MT可以導致性腺萎縮。有關MT對性腺發育調節的途徑,有兩種假說:①MT的靶器官是下丘腦,通過調節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量調節性腺的發育;②MT的靶器官是性腺,直接調節性腺的發育。請設計實驗探究發情期成年雄鼠體內MT調節性腺發育的途徑。
實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及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暗信號刺激視網膜,在下丘腦的參與下,會導致褪黑素分泌量的變化,因此暗信號刺激視網膜促進褪黑素分泌的過程屬于神經調節,視網膜能接受暗信號刺激,相當于感受器。(2)由題干可知,褪黑素(MT)是一種小分子胺類激素,激素需要與相關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褪黑素(MT)能夠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時間,減少睡眠中覺醒次數,改善睡眠質量。給AD患者口服外源MT,并未改善AD患者的睡眠質量和晝夜節律性,推斷其原因最可能是AD患者細胞的MT受體數量減少,導致褪黑素不能被識別。(3)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褪黑素(MT)直接作用于性腺還是通過下丘腦間接作用于性腺,根據實驗的對照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可知,本實驗自變量為是否摘除下丘腦以及是否灌注褪黑素(MT),由于MT可以導致性腺萎縮,故因變量為性腺質量。由題干信息可知,白天松果體分泌MT的功能會受到抑制,故該實驗需要白天完成,排除動物自身分泌褪黑素(MT)。實驗思路如下:將生理狀況相同的發情期成年雄鼠,平均分為A、B、C三組。白天,A組只灌注適量的生理鹽水;B組摘除下丘腦,灌注等量MT溶液;C組只灌注等量MT溶液。在相同的條件下飼養一段時間后,稱量并比較三組雄鼠的性腺質量。實驗結果及結論如下:若MT的靶器官是下丘腦而不是性腺,B組摘除下丘腦,MT不能起到作用,A組與B組雄鼠的性腺質量相等,即A組=B組,C組沒有摘除下丘腦,C組灌注了等量MT溶液,MT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減少,抑制性腺的發育,導致性腺萎縮,C組雄鼠的性腺質量減小,即A組=B組>C組,故可以得出若A組=B組>C組,則MT的靶器官是下丘腦而不是性腺;若MT的靶器官是性腺而不是下丘腦,B組與C組雄鼠都保留了性腺,MT會抑制性腺的發育,導致性腺萎縮,故B組與C組雄鼠的性腺質量相等且都會減小,即A組>B組=C組,故可以得出若A組>B組=C組,則MT的靶器官是性腺而不是下丘腦。
[答案] (1)神經 感受器 (2)AD患者細胞的MT受體數量減少 (3)將生理狀況相同的發情期成年雄鼠,平均分為A、B、C三組。白天,A組只灌注適量的生理鹽水;B組摘除下丘腦,灌注等量MT溶液;C組只灌注等量MT溶液。在相同的條件下飼養一段時間后,稱量并比較三組雄鼠的性腺質量 若A組=B組>C組,則MT的靶器官是下丘腦而不是性腺;若A組>B組=C組,則MT的靶器官是性腺而不是下丘腦
考點2 激素調節的過程
一、激素調節的實例
1.血糖平衡的調節
(1)血糖的來源和去向(正常情況下)
(2)血糖平衡調節的過程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調節。
①神經調節: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可直接調控腎上腺、胰島B細胞和胰島A細胞。在此種調節方式中,內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應器的一部分。
②體液調節:高濃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低濃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這是血糖平衡的主要調節方式。
(4)與血糖平衡有關的五種激素
①胰島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②使血糖濃度升高的激素不僅有胰高血糖素,還有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糖皮質激素等。
2.反饋調節
(1)概念: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
(2)意義: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的調節機制,它對于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3.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1)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過程
(2)分級調節:人們將下丘腦、垂體和靶腺體之間存在的這種分層調控,稱為分級調節。
(3)分級調節的靶腺體:甲狀腺、腎上腺皮質、性腺等。
(4)分級調節的意義:可以放大激素的調節效應,形成多級反饋調節,有利于精細調控,從而維持機體的穩態。
二、激素調節的特點
1.通過體液進行運輸。
2.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3.作為信使傳遞信息。
4.微量和高效。
1.2型糖尿病常伴有高胰島素癥,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選擇性必修1 P52“與社會的聯系”)
提示: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或靶細胞表面的受體受損),血糖濃度高,導致血液中胰島素含量升高。
2.若某人檢測激素時甲狀腺激素低于正常值,已知甲狀腺功能正常,推測可能是下丘腦或垂體病變,給該患者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檢測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并與正常值相比較,寫出能推斷病變器官為垂體的實驗結果。(選擇性必修1 P53“思考·討論”)
提示:甲狀腺激素未恢復正常值(甲狀腺激素含量依然低于正常值)。
1.胰島素通過促進細胞對血糖的攝取、利用和儲存及減少血糖的來源調節血糖平衡。 (√)
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
提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3.促甲狀腺激素定向運輸到甲狀腺,而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種器官。 (×)
提示:促甲狀腺激素彌散到全身的體液中,只作用于甲狀腺。
4.激素的作用是作為信使傳遞信息,而且起作用后就會被滅活。 (√)
5.并非所有激素的受體都在靶細胞的細胞膜上。 (√)
6.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反饋調節中,下丘腦和垂體細胞是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 (√)
1.當人處在寒冷的環境和情緒激動時,體內就會分泌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以適應這種刺激,但通常情況下甲狀腺激素不會過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提示:當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通過反饋調節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使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甲狀腺激素發揮作用后會被滅活
2.糖尿病患者一般還會表現出多尿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多,使原尿的滲透壓增大,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從而使尿量增加
1.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及其治療
2.協同作用和相抗衡作用
作用類型 概念
協同作用 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相同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
相抗衡作用 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
3.反饋類型的比較
項目 正反饋 負反饋
含義 反饋信息不是制約控制部分的活動,而是促進與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 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糾正控制信息的效應
模型
實例 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過程、月經周期中黃體生成素的釋放 大多數激素的調節、體溫調節等
意義 有利于生理過程順利進行 有利于機體穩態的維持
1.用高濃度的糖溶液飼喂一只動物后,每隔30 min檢測其血糖濃度,結果如圖。請在圖中畫出血漿中胰島素濃度(μU·mL-1)變化趨勢的曲線圖。
提示:
2.圖示為人體內與胰島素分泌相關的一種調節過程,其中1~4代表細胞膜上的結構,GIP是一種葡萄糖依賴信號分子。研究表明,GIP在高血糖水平下可顯著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在低血糖水平下不能促進胰島素分泌。
實驗材料及用具:GIP溶液、饑餓的健康小鼠若干、進食不久的健康小鼠若干、高濃度葡萄糖溶液、必需的檢測設備。請用給定的材料驗證GIP的上述作用,簡要寫出實驗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                                    
                                   
                                   
1.分組編號,注意進食不久的健康小鼠的食物來源具有不確定性。
2.控制自變量,由GIP的作用應設置三個組別。
3.檢測因變量,即測定并比較各組小鼠實驗前后的胰島素濃度變化。
提示:取饑餓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為3組,編號為甲、乙、丙,分別測定胰島素濃度并作記錄;甲組靜脈注射適量GIP溶液,乙組靜脈注射等量高濃度葡萄糖溶液,丙組靜脈注射等量高濃度葡萄糖溶液和GIP溶液;一段時間后,分別測定甲、乙、丙組小鼠的胰島素濃度并計算平均值。
考查血糖平衡的調節
1.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啟動三條調節途徑: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參與內臟活動的調節)支配胰島B細胞;③興奮的迷走神經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這些激素作用于胰島B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強了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
B.②和③均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均為體液調節
D.血糖平衡的調節存在反饋調節機制
C [①血糖濃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多;②血糖濃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迷走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多,A正確。②是興奮迷走神經釋放的神經遞質與胰島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支配胰島B細胞,③通過神經遞質與胃腸上的相應受體結合進行調節的,二者都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B正確。①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是體液調節,③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C錯誤。在血糖調節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時血糖水平會反過來抑制胰島素的進一步分泌,防止血糖過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調節過程中存在反饋調節,D正確。]
2.(2022·廣東汕頭模擬)據統計,在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約占5%,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妊娠糖尿病約占5%。受營養過剩、久坐缺乏運動及代謝異常等因素影響,2型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及年輕化趨勢。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常用藥,但存在肝損傷等副作用。我國某大學研究團隊以大鼠為實驗對象,研究鐵皮石斛多糖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組別 檢測指標
空腹血糖/(mmol·L-1) 胰島素/ (μU·mL-1)
干預 0天 干預 15天 干預 30天 干預 30天
A 正常組(正常大鼠) 5.30 5.20 5.50 5.13
B 模型組(2型糖尿病大鼠) 18.80 21.40 23.50 12.31
C 治療組 二甲雙胍組(150 mg/kg) 18.60 15.10 12.10 5.8
D 鐵皮石斛多糖低劑量組(100 mg/kg) 18.90 16.70 14.30 7.26
E 鐵皮石斛多糖高劑量組(200 mg/kg) 18.90 15.50 12.40 6.02
回答下列問題:
(1)治療組須用________(填“正?!被颉澳P汀?大鼠分別灌服相應藥物。
(2)在血糖調節中,胰島素能降低血糖的主要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血糖過高。從檢測指標看,模型組大鼠與正常組大鼠相比,其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據此推測2型糖尿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表中數據,繪制干預30天時各組別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島素含量的柱狀圖,并結合下面干預30天后鏡檢各組別大鼠肝組織細胞的圖像,總結高劑量鐵皮石斛多糖在治療2型糖尿病方面的突出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組      B組
 
C組    D組      E組
(4)為進一步探究降低血糖的綜合治療效果,可在本實驗的基礎上增設F組。給該組大鼠灌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預相同時間,觀察并檢測相關指標。
[解析] (1)本實驗是為了研究鐵皮石斛多糖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模型組模擬糖尿病患者,因此治療組須用模型大鼠分別灌服相應藥物。
(2)胰島素能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進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細胞和肝細胞轉變為甘油三酯等,從而降低血糖;根據表格模型組與正常組結果可知:模型組(2型糖尿病大鼠)大鼠血糖高、胰島素高,所以可推測2型糖尿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組織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不足(或“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
(3)根據表格中各組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島素含量的數值繪制柱狀圖(略)。繪圖時應標注空腹血糖和胰島素含量的單位等。據題表可推測出高劑量鐵皮石斛多糖具有與二甲雙胍相似的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效果,且對肝細胞的損傷較少。
(4)若進一步探究降低血糖的綜合治療效果,結合本實驗步驟,給該組大鼠灌服高劑量鐵皮石斛多糖和二甲雙胍混合液,干預相同時間,觀察并檢測相關指標。
[答案] (1)模型 (2)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進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進入脂肪細胞和肝細胞轉變為甘油三酯等 高血糖、高胰島素 組織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不足(或“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3)
具有與二甲雙胍相似的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效果,且對肝細胞的損傷少 (4)高劑量鐵皮石斛多糖和二甲雙胍混合液
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3.(2021·湖南選擇性考試)生長激素對軟骨細胞生長有促進作用,調節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示意圖,可以確定軟骨細胞具有________(填“GH受體”“IGF 1受體”或“GH受體和IGF 1受體”)。
(2)研究人員將正常小鼠和IGF 1基因缺失小鼠分組飼養后,檢測體內GH水平。據圖預測,IGF 1基因缺失小鼠體內GH水平應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員擬以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不同物質分組離體培養,驗證生長激素可通過IGF 1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實驗設計如表所示,A組為對照組。
組別 A B C D E
培養液中添加物質 無 GH IGF 1 正常小鼠去垂體后的血清 ?
實驗結果預測及分析:
①與A組比較,在B、C和D組中,軟骨細胞生長無明顯變化的是________組。
②若E組培養的軟骨細胞較A組生長明顯加快,結合本實驗目的,推測E組培養液中添加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題圖可知,生長激素(GH)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 1)均能促進軟骨細胞生長,說明軟骨細胞具有GH受體和IGF 1受體。(2)IGF 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合成IGF 1,不能通過反饋調節抑制垂體分泌GH,所以垂體的分泌活動不會受到抑制,GH水平應高于正常小鼠。(3)①以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則B組培養液中添加GH,不能促進軟骨細胞生長。正常小鼠去垂體后的血清中無GH,使D組小鼠的兩種途徑都受阻,不能促進軟骨細胞生長。②該實驗是驗證生長激素可通過IGF 1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即GH通過促進肝臟分泌IGF 1進而促進軟骨細胞生長,推測E組培養液中添加的物質為正常小鼠的血清。
[答案] (1)GH受體和IGF 1受體 (2)高于 IGF 1基因缺失小鼠不能合成IGF 1,不能通過反饋調節抑制垂體分泌GH,所以垂體的分泌活動不會受到抑制 (3)①BD?、谡P∈蟮难?br/>激素調節的特點
4.(2022·廣東汕頭模擬)人體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部分調節機制如圖所示,其中幽門黏膜G細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一種激素),胃泌素可促進胃黏膜壁細胞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調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過程中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
B.胃泌素分泌后進入血漿,通過血液循環定向運輸至胃黏膜壁細胞
C.迷走神經發出的興奮既能作用于幽門黏膜G細胞,也能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
D.若幽門黏膜G細胞受損,則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均可能受到影響
B [胃泌素可促進胃黏膜壁細胞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同時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還受神經的直接支配,因此,調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過程中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A正確;胃泌素作為激素,其分泌后進入血漿,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只是胃黏膜壁細胞表面有該激素的受體,因此胃泌素只在該細胞處起作用,B錯誤;結合圖示可以看出,迷走神經發出的興奮既能作用于幽門黏膜G細胞,也能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C正確;若幽門黏膜G細胞受損,則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程無法受到胃泌素的調控,因而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活動均可能受到影響,D正確。]
5.(2022·江蘇揚州高三模擬)科學研究表明,含氮激素和類固醇激素的作用機制是不同的,含氮激素主要與膜受體結合,類固醇激素主要與細胞內的受體結合,來發揮調節作用。如圖是含氮激素(第一信使)的作用機理示意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A.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需彌散到體液中,主要隨血液運輸來傳遞信息
B.第一信使轉化為第二信使需要腺苷酸環化酶和Mg2+的共同作用
C.若第一信使為TRH,則激發細胞產生的酶與合成甲狀腺激素有關
D.性激素的作用機制與圖示過程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性激素能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C [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需彌散到體液中,主要隨血液運輸來傳遞信息,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第一信使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在Mg2+的共同作用下,轉化為第二信使,B正確;若第一信使為TRH,其靶器官是垂體,則TRH激發細胞產生的酶與合成促甲狀腺激素有關,C錯誤;性激素是固醇,根據題意可知,其作用機制與圖示過程不同,可能是性激素能自由擴散進入細胞,與細胞內的受體結合,來發揮調節作用,D正確。]
考點3 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關系
一、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比較
1.體液調節:激素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
2.體液因子:激素、組胺、某些氣體分子(如NO、CO等)以及一些代謝產物(如CO2)。
3.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區別與聯系
比較項目 體液調節 神經調節
區別 作用途徑 體液運輸 反射弧
反應速度 較緩慢 迅速
作用范圍 較廣泛 準確、比較局限
作用時間 比較長 短暫
傳遞信號 化學信號 電信號、化學信號
聯系 ①不少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 ②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二、人體的體溫調節
1.體溫調節的熱量來源、熱量平衡、意義和相關結構
2.體溫調節的過程
三、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1.水鹽調節機制、相關結構和參與激素
2.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過程
(1)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示意圖
(2)血鈉的平衡
1.一般情況下,冬天人的尿較多,夏天人的尿較少,請解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選擇性必修1 P60“旁欄思考”)
提示:冬天相比夏天,汗液分泌減少,同時由于環境溫度低,機體因代謝生成的水增加,會導致尿量增加。
2.嘔吐和腹瀉導致患者尿量減少,分析其原因。(選擇性必修1 P61“圖3-11”)
提示:嘔吐和腹瀉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1.低等動物只有體液調節,沒有神經調節。 (×)
提示:單細胞動物和一些多細胞低等動物只有體液調節。
2.在體液調節中起作用的只有激素。 (×)
提示:CO2、H+等一些物質在體液調節中也起作用。
3.K+在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上起決定性作用。 (√)
4.生理性調節是維持體溫相對穩定的重要補充。 (×)
提示:行為性調節是維持體溫相對穩定的重要補充。
5.在寒冷環境中,人的產熱量大于散熱量,以防止在寒冷環境中體溫降低。 (×)
提示:無論是在炎熱環境中還是在寒冷環境中,只要不超出機體的調節能力,人體產熱量和散熱量基本保持平衡,否則體溫會發生變化。
6.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中也存在反饋調節。 (√)
7.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迅速而準確。 (×)
提示:兩者相比而言,神經調節迅速而準確。
1.請描述一個體溫調節正常的個體在溫暖的室內進入寒冷室外過程中的產散熱變化過程(主要描述產熱速率和散熱速率的增減和兩者的大小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溫暖的室內產熱速率低,散熱速率低,兩者大致相等,剛進入寒冷的室外后散熱速率馬上增加,產熱速率沒有明顯變化,此時產熱速率小于散熱速率,然后人體通過調節減少散熱速率,增加產熱速率,使產熱速率等于散熱速率,維持了體溫的相對穩定
2.壓力作用下,交感神經興奮,內分泌腺分泌活動增強,釋放相應的激素增加,進而引起情緒低落、食欲減退等表現,由此體現的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內分泌腺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
1.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的具體過程
高溫環境下機體的體溫調節不僅只有神經系統參與,在調節過程中發生的應激反應還體現在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能量和水鹽代謝等方面。在高溫環境下,機體內分泌系統可產生強烈反應,這些反應涉及機體許多調節系統,其中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是反應的核心。前者使糖皮質激素(如皮質醇)合成分泌增加,能夠強化機體神經系統功能,并保持血液pH及滲透壓穩定,有助于提高機體熱適應和熱耐受能力;后者會使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合成分泌增加,這兩種激素能夠增強心臟興奮性、心肌收縮力,引起心率、心輸出量增加。在高溫環境下,由于血流分配改變和出汗水分大量喪失,腎血流量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也會被激活,對維持機體有效循環血量、內環境滲透壓平衡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說,高溫環境下的體溫調節過程也是以神經—體液調節為主,需要機體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配合才能完成。
2.脫水與水鹽調節
機體脫水,總體表現為體液容量明顯減少,機體失水。導致機體脫水的原因有很多種。按照脫水時失水和失Na+的比例,可以將脫水分為高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和等滲性脫水。高滲性脫水表現為失水多于失Na+,這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低滲性脫水表現為失Na+多于失水,這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等滲性脫水表現為失水同時伴有失Na+,且兩者丟失的比例相同或大體相同,一般不會影響細胞外液滲透壓。
高滲性脫水主要是由飲水不足或經消化道、呼吸道、皮膚、腎等器官丟水過多導致。發生高滲性脫水時,機體會采用教科書中所描述的水平衡的調節過程來進行調節,以維持穩態。低滲性脫水可能是由于長期連續使用高效能利尿藥,或由于腎實質性疾病,或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時,Na+持續丟失;也可能由于輸液時未考慮患者是否丟失大量Na+,而只補充了水(如5%葡萄糖溶液),引發低鈉血癥。等滲性脫水可能是消化液的急性喪失,如大量嘔吐等;也可能是體液的喪失,如大面積燒傷等;還可能由某些腎疾病造成,如急性腎衰竭導致多尿后引起。
因此,考慮水平衡問題的同時,必須考慮鹽平衡的問題,必須弄清楚機體脫水的真正原因才能正確調節機體的水鹽平衡。
1.褪黑素是人腦中松果體產生的一種激素,具有促進睡眠、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等多種作用。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線的影響,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據圖分析人體血漿中褪黑素濃度在凌晨2~4時達到峰值之后會下降的原因。
提示:一方面褪黑素濃度增高通過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的活動,使褪黑素分泌減少;另一方面,褪黑素發揮作用后被滅活,含量下降。
2.過量飲酒不利于健康。為驗證乙醇是通過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釋放來影響尿量,研究小組將若干實驗大鼠隨機均分成兩組,甲組大鼠灌胃適量乙醇溶液,乙組大鼠灌胃等量蒸餾水,半小時后檢測并比較兩組大鼠的尿量差異。請評價該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提示:不合理,半小時后檢測并比較兩組大鼠的尿量差異的同時,還要檢測并比較兩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3.有研究表明:在冷環境中,大鼠(一種恒溫動物)體溫調節中樞的細胞膜上TRPA1通道蛋白(一種冷敏感通道蛋白)參與了體溫調節。請利用下列材料設計實驗加以證明,補充完善實驗思路。
實驗材料:生理狀況一致的健康大鼠(若干)、生理鹽水以及用生理鹽水配制的TRPA1通道蛋白特異性阻斷劑等。
實驗思路:                                    
                                   
                                   
                                   
                                   
提示:選擇生理狀況一致的健康大鼠若干,隨機均分為A、B兩組,測定其體溫后同時置于冷環境中,分別向A、B兩組大鼠注射等量且適量的生理鹽水和用生理鹽水配制的TRPA1通道蛋白特異性阻斷劑,一段時間后再次測定兩組大鼠的體溫。
考查體溫的調節
1.(2022·湖南選擇性考試)當內外環境變化使體溫波動時,皮膚及機體內部的溫度感受器將信息傳入體溫調節中樞,通過產熱和散熱反應,維持體溫相對穩定?;卮鹣铝袉栴}:
(1)炎熱環境下,機體通過體溫調節增加散熱。寫出皮膚增加散熱的兩種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機體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時的溫度即體溫調定點,生理狀態下人體調定點為37 ℃。病原體感染后,機體體溫升高并穩定在38.5 ℃時,與正常狀態相比,調定點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變”),機體產熱________。
(3)若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損毀,機體體溫不能維持穩定。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F獲得A的結構類似物M,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將A、M分別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用發熱家兔模型進行了以下實驗,請完善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結論。
分組 處理方式 結果
甲 發熱家兔模型+生理鹽水 發熱
乙 發熱家兔模型+A溶液 退熱
丙 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 退熱
丁 ①______________ 發熱
②由甲、乙、丙三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甲、乙、丙、丁四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炎熱的環境中時,皮膚中的熱覺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將興奮傳遞至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中樞的調節,使皮膚中的毛細血管舒張,皮膚血流量增多,同時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從而增加散熱。(2)機體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時的溫度即體溫調定點,此時產熱量和散熱量相等,生理狀態下人體調定點為37 ℃。病原體感染后,機體體溫升高并穩定在38.5 ℃時,與正常狀態相比,調定點上移,但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仍然相等,因此,產熱量和散熱量均增加。(3)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組為空白對照,發熱家兔模型會出現發熱的癥狀;乙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鹽水溶解的A溶液,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因此發熱家兔模型會退熱;丙組是加了等量生理鹽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現退熱現象,說明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丁組小鼠出現發熱癥狀,由于要探究M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實驗需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與丙組相比,丁組的處理是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損毀了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后,M不能起到調控體溫的作用。由甲、乙、丙三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由甲、乙、丙、丁四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M與藥物A一樣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
[答案] (1)汗液的蒸發、皮膚中毛細血管舒張 (2)上移 增加 (3)①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贛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跰與藥物A一樣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
 有關體溫調節的三個易錯點
(1)寒冷條件下體溫調節是以神經調節為主的神經—體液調節,其中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經—體液調節模式,而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則是神經調節模式。炎熱環境下主要是神經調節。
(2)持續發燒時,并非產熱量大于散熱量,而仍然是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3)寒戰是因為骨骼肌不自主戰栗,為增加產熱的途徑。
考查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2.(2022·河北保定模擬)醛固酮是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調節血容量的固醇類激素。當血容量下降時,醛固酮分泌增加,與腎小管、集合管上皮細胞內的受體結合后,促進相關基因的表達,基因產物可以增加上皮細胞對Na+的重吸收,進而促進對水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的腎上腺皮質病變,導致醛固酮分泌過多。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醛固酮分泌過少可能導致血液中Na+濃度升高
B.醛固酮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并發揮作用后就會被滅活
C.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偏多
D.腎上腺皮質細胞通過胞吐將合成的醛固酮運出細胞
C [醛固酮能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因此醛固酮分泌過少可能導致血液中Na+濃度降低,A錯誤;據題干“醛固酮分泌增加,與腎小管、集合管上皮細胞內的受體結合后”可知,醛固酮的受體在細胞內,B錯誤;醛固酮分泌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增多,血漿滲透壓增大,導致下丘腦合成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確;由題干可知,醛固酮是固醇類激素,具有脂溶性,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運出細胞,D錯誤。]
3.(2022·廣東惠州一模)慢性腎病是困擾人類的一種重要疾病,在中國40歲以上群體中其發病率高達10%,而發現率只有5%。回答下列問題:
(1)血漿滲透壓是指血漿中溶質微粒對________的吸引力,由血漿蛋白引起的叫血漿膠體滲透壓。當營養不良時,血漿膠體滲透壓會________從而造成組織水腫。正常人原尿中所有的葡萄糖會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嘗試解釋為什么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會含有葡萄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腎小球濾過率(GFR)是監測腎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即每分鐘腎臟產生的原尿的量。主要由腎血流量和有效濾過壓決定,如圖所示。請用一個僅包含“+、-、=、a、b、c、d”的簡單的公式表達有效濾過壓(a)和毛細血管血壓(b)、囊內壓(c)、血漿膠體滲透壓(d)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腎血流量和有效濾過壓通過影響原尿的生成量改變尿量,請舉例說明一個影響尿量的其他機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菊粉(一種植物多糖)的腎臟清除率是醫學上測量GFR的“金標準”,原理是給患者靜脈注射菊粉后測量尿液中菊粉含量。請推測菊粉能作為測量GFR的標記物應該具有的一些特性。(提示:從菊粉在體內代謝方式、排出方式、腎小管是否主動分泌或排出、安全性等角度中挑選兩個角度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血漿滲透壓是指血漿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血漿滲透壓主要取決于蛋白質和無機鹽的含量。當營養不良時,血漿蛋白含量減少,則血漿膠體滲透壓會降(過)低,水分由血漿進入組織液,從而造成組織水腫。糖尿病人(原尿中)葡萄糖濃度過高,轉運載體飽和,故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會隨著尿液排出來,出現尿糖現象。(2)在尿液生成過程中, 動力包括腎小球毛細血管靜水壓和囊內液膠體滲透壓,阻力包括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的血漿膠體滲透壓和腎小囊內的靜水壓,即腎小球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靜水壓+囊內液膠體滲透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因腎小囊內超濾液中蛋白質濃度極低,故在正常生理下,囊內液膠體滲透壓可忽略不計,也可直接表達為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即a=b-c-d。下丘腦分泌且由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其對水的重吸收,從而減少尿量。(3)菊粉是一種植物多糖,作為外源性植物多糖,人和動物體內沒有分解菊粉的物質等,即菊粉在體內不會被分解代謝,也不與血漿蛋白結合,能自由通過腎小球,全部經腎小球濾過,不被腎小管主動分泌排出或重吸收,且菊粉對人體應該無毒或無害,綜合以上特征,菊粉能作為測量GFR的標記物。
[答案] (1)水 降(過)低 糖尿病人(原尿中)葡萄糖濃度過高,轉運載體飽和,故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 (2)a=b-c-d 抗利尿激素通過影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量而改變尿量 (3)菊粉僅僅通過腎臟排出、不被其他方式代謝、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不被腎小管主動分泌排出或重吸收、對人體無毒或無害
綜合考查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
4.(2022·江蘇南通模擬)深度睡眠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如圖表示骨生長的部分調節機制,其中GHRH表示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表示生長激素, IGF 1表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請據圖回答問題。
(1)深度睡眠狀態下,神經遞質刺激下丘腦分泌GHRH,經過血液運輸作用于[A]________,促進分泌GH,上述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_調節。
(2)GH可促進________合成分泌IGF 1。研究表明,GH能促進軟(成)骨細胞增殖,IGF 1促進軟(成)骨細胞分化,這說明GH與IGF 1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作用。
(3)研究發現,長骨骨折后,體內GH含量會應激性上升,其生理意義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成年人體內GH分泌過多,可能會引起________。
(4)有人提出“柴胡提取物能改善睡眠質量,促進動物生長”,并進行如下實驗研究(藥物X能促進動物深度睡眠):
實驗操作的目的 簡單操作過程
動物的選擇和馴養 選擇 25 日齡健康小鼠 30 只,在適宜溫、濕度等條件下飼養 1 周;將小鼠隨機均分為 A、B、C 三組,測量各組小鼠的平均體長
①__________ 用純凈水配制柴胡提取物溶液和藥物X溶液
實驗組處理 取A組小鼠,每天按體重用一定量的柴胡提取物溶液灌胃小鼠,連續20 d,并在適宜條件下飼養
對照組處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檢測 在灌胃后的第10 d和第20 d,分別測量并統計各組小鼠平均深度睡眠時長、血清中GH濃度和體長增加量
支持“柴胡提取物改善睡眠質量,促進動物生長”的預期結果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GH是由垂體細胞分泌的,所以A代表垂體細胞;由題意可知該過程有神經遞質,也有激素分泌,所以屬于神經和體液調節。(2)由圖知,GH可作用于肝臟,可促進肝臟合成分泌IGF 1。研究表明,GH能促進軟(成)骨細胞增殖,IGF 1促進軟(成)骨細胞分化,這說明GH與IGF 1在功能上具有協同作用。(3)骨折后GH分泌增多促進IGF 1增加,GH和IGF 1促進成骨細胞分裂和分化,有利于骨的愈合。若成年人體內GH分泌過多,可能會引起肢端肥大癥。(4)本實驗目的是探究柴胡提取物能改善睡眠質量,促進動物生長,所以給小鼠灌胃不同物質是自變量。①配置溶液,用蒸餾水配置;②是對照組,蒸餾水是空白對照,藥物X是確定能促進動物深度睡眠,也是對照,所以應用等量純凈水和藥物X溶液分別灌胃B、C組小鼠,實驗時間及飼養條件等無關變量與實驗組相同。支持“柴胡提取物改善睡眠質量,促進動物生長”的預期結果是灌胃柴胡提取液的A組小鼠和灌胃藥物X的C組小鼠平均深度睡眠時長、GH濃度和體長增加量均明顯高于B組。
[答案] (1)垂體細胞 神經調節和體液 (2)肝臟 協同 (3)GH分泌增多促進IGF 1增加,GH和IGF 1促進成骨細胞分裂和分化,有利于骨的愈合 肢端肥大 (4)①配置溶液?、谟玫攘考儍羲退幬颴溶液分別灌胃B、C組小鼠,實驗時間及飼養條件與實驗組相同 A、C組小鼠平均深度睡眠時長、GH濃度和體長增加量均明顯高于B組
 
1.核心概念
(1)(選擇性必修1 P52)反饋調節: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
(2)(選擇性必修1 P53)分級調節:人們將下丘腦、垂體和靶腺體之間存在的這種分層調控,稱為分級調節。
(3)(選擇性必修1 P57)體液調節:激素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
(4)(選擇性必修1 P58)神經—體液調節:通過神經影響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對機體功能實施調節的方式。
2.結論語句
(1)(選擇性必修1 P54)激素選擇靶細胞,是通過與靶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相互識別,并發生特異性結合實現的。
(2)(選擇性必修1 P55)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3)(選擇性必修1 P60~61)腎上腺皮質增加分泌醛固酮,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
(4)(選擇性必修1 P62)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聯系: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在這種情況下,體液調節可以看作是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另一方面,激素又能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1.(2021·山東等級考)體外實驗研究發現,γ 氨基丁酸持續作用于胰島A細胞,可誘導其轉化為胰島B細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胰島A細胞轉化為胰島B細胞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B.胰島A細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隨轉化的進行而逐漸增強
C.胰島B細胞也具有轉化為胰島A細胞的潛能
D.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B [同一個體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內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表達的基因不同,因此胰島A細胞轉化為胰島B細胞是γ 氨基丁酸誘導了相關的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A正確;胰島A細胞合成胰高血糖素,胰島B細胞合成胰島素,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逐漸減弱,B錯誤;由于胰島A細胞可以轉化為胰島B細胞,所以可以推測在合適的條件下,胰島B細胞也具有轉化為胰島A細胞的潛能,C正確;胰島素是動物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D正確。]
2.(2020·山東等級考)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膜上的鈉 鉀泵可維持細胞內外的Na+濃度梯度,鈉 碘同向轉運體借助Na+的濃度梯度將碘轉運進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碘被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化后,進入濾泡腔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長期缺碘可導致機體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B.用鈉 鉀泵抑制劑處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會使其攝碘能力減弱
C.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
D.使用促甲狀腺激素受體阻斷劑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
B [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長期缺碘可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進而通過反饋調節導致機體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A錯誤;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膜上的鈉 鉀泵可維持細胞內外的Na+濃度梯度,鈉 碘同向轉運體借助Na+的濃度梯度將碘轉運進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用鈉 鉀泵抑制劑處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會使其攝碘能力減弱,B正確;由題意可知,碘被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化后,進入濾泡腔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故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會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減少,C錯誤;使用促甲狀腺激素受體阻斷劑可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減少,D錯誤。]
3.(2022·全國乙卷)甲狀腺激素在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研究動物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調節機制,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
實驗一: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一定時間后測定家兔甲狀腺的放射性強度。
實驗二:給甲、乙、丙三組家兔分別經靜脈注射一定量的生理鹽水、甲狀腺激素溶液、促甲狀腺激素溶液。一定時間后分別測定三組家兔血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發現注射的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都起到了相應的調節作用。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家兔甲狀腺中檢測到碘的放射性,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實驗二推測,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組。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將放射性碘溶液注射到兔體內,碘首先進入組織液,后進入血漿或淋巴液運輸到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被吸收,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2)甲組注射生理鹽水,對甲狀腺的活動沒有明顯的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釋放維持原來的水平;乙組注射外源甲狀腺激素,使機體甲狀腺激素含量超過正常水平,會反饋給下丘腦和垂體,從而抑制兩者的活動,使機體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故三種情況下,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組,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
[答案] (1)甲狀腺吸收碘合成甲狀腺激素 (2)大于 不相同 乙組注射外源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會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課時分層作業(二十六) 體液調節
1.(2022·江蘇鹽城模擬預測)促胰液素是一種能促進胰腺分泌胰液的激素,研究發現胰腺分泌胰液還受迷走神經的直接控制。某科研人員單獨給予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經適宜強度、適當時間的電刺激,檢測小狗胰腺分泌胰液的量為M;單獨給予微量促胰液素刺激,檢測小狗胰腺分泌胰液的量為N;然后上述兩項刺激同時進行,檢測小狗胰腺分泌胰液的量大于(M+N)。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促胰液素是小腸黏膜分泌的,可通過體液定向運輸至胰腺
B.刺激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經引起胰腺分泌屬于非條件反射活動
C.電刺激與促胰液素共同刺激胰腺時,會產生1+1>2的效果
D.促胰液素發揮作用后,將被靶細胞吸收并儲存,以再度利用
C [激素在機體內隨體液運輸到全身,A錯誤;刺激支配胰腺的迷走神經引起胰腺分泌不屬于反射,B錯誤;電刺激和促胰液素刺激時,胰液的分泌量分別為M和N,而兩者同時處理時,胰液的分泌量大于(M+N),由此說明電刺激與促胰液素共同刺激胰腺時,會產生1+1>2的效果,C正確﹔激素發揮作用后會失活,不能再度利用,D錯誤。]
2.(2022·河北選擇性考試)關于甲狀腺激素(TH)及其受體(TR)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機體需不斷產生TH才能使其含量維持動態平衡
B.TH分泌后通過體液運輸,其分泌導管堵塞會導致機體代謝和耗氧下降
C.若下丘腦和垂體中的TR不能識別TH,會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
D.缺碘地區的孕婦需要適量補充碘,以降低新生兒呆小癥的發病率
B [TH作用后即被滅活,機體需不斷產生TH才能使其含量維持動態平衡,A正確;TH分泌后通過體液運輸,TH是內分泌腺分泌的,沒有導管,B錯誤;若下丘腦和垂體中的TR不能識別TH,TH的反饋調節會受影響,下丘腦和垂體會分泌更多相應的激素,從而促進甲狀腺分泌更多的TH,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C正確;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甲狀腺激素有促進神經系統生長發育的功能,新生兒缺碘容易因為缺乏甲狀腺激素而患呆小癥,所以缺碘地區的孕婦需要適量補充碘,D正確。]
3.(2022·山東濟寧三模)腎上腺糖皮質激素(GC)是機體內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類固醇分子,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如圖為正常機體在應激狀態下GC的分泌及部分作用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注:C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GC分泌過程既存在分級調節,也存在反饋調節
B.若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導致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減退
C.神經遞質作用于下丘腦時,下丘腦屬于反射弧中效應器的組成部分
D.GC能特異性識別免疫細胞膜上的糖皮質激素受體,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
D [由圖知,GC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的控制,同時GC又能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功能,既存在分級調節,也存在反饋調節,A不符合題意;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功能,而ACTH促進腎上腺皮質的發育,因此若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導致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減退,B不符合題意;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神經遞質作用于下丘腦時,下丘腦屬于反射弧中效應器的組成部分,C不符合題意;GC是類固醇分子,受體在細胞內,不在細胞膜上,D符合題意。]
4.(2022·海南等級考)機體內血糖濃度受多種激素共同調節。某實驗小組探究了三種激素單獨或聯合作用調節血糖的效應,實驗前血糖濃度為5.0 mmol/L,血糖濃度隨激素處理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單獨作用時,0.5 h內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腎上腺素
B.3 h時,三種激素聯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應大于各自效應的總和
C.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表現出相抗衡的關系
D.血糖濃度受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質醇調節,不受甲狀腺激素調節
B [據圖分析,激素單獨作用時,0.5 h內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錯誤;3 h時,三種激素聯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應為12.8-5.0=7.8 mmol/L,三種激素各自效應的總和為(6.9-5.0)+(5.7-5.0)+(5.2-5.0)=2.8 mmol/L,前者明顯大于后者,B正確;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調節血糖方面表現出協同作用,C錯誤;實驗結果可證明血糖濃度受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質醇調節,但實驗結果不能證明血糖濃度不受甲狀腺激素調節, D錯誤。]
5.(2022·北京海淀區模擬)一定運動強度的鍛煉可能導致人體丟失大量水分、細胞外液量減少和血鈉含量降低。健康人早晨和下午不同時段、同等運動強度的鍛煉條件﹐體內醛固酮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鍛煉使醛固酮分泌量增加,可促進對鈉的重吸收
B.早晨比下午鍛煉時脫水更嚴重,故晨練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
C.大量出汗后,垂體分泌并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時大腦皮層渴覺中樞興奮
D.運動后適量補充含葡萄糖和電解質的功能性飲料有助于快速恢復體液平衡
C [鍛煉會導致血鈉含量降低,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的重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A正確;早晨比下午鍛煉時脫水更嚴重,更容易導致水分和無機鹽的丟失,破壞內環境的穩態,因此晨練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B正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分泌的,C錯誤;運動過程中消耗了能量也丟失了水分和無機鹽,運動后適量補充含葡萄糖和電解質的功能性飲料有助于快速恢復體液平衡,D正確。]
6.(2022·江蘇鹽城高三期末)調定點是人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37 ℃左右。當體溫偏離調定點時,機體能通過調節使體溫回到調定點水平。如圖表示某人受病毒感染引起發熱時體溫變化與調定點變化的過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維持人體體溫的熱量主要來源于細胞代謝產生的熱能
B.體溫上升期體溫調定點升高,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冷覺
C.高熱持續期機體維持產熱和散熱過程的相對平衡
D.在高熱持續期可以通過加蓋棉被的方式增加排汗進行散熱降低體溫
D [維持人體體溫的熱量來源于有機物氧化分解放能,也就是主要來源于細胞代謝產生的熱能,A正確;據題圖分析可知,在上升期,調定點上升到39 ℃,此時產熱量大于散熱量,說明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產生冷覺,調節產熱增加,散熱減少,體溫逐漸上升,B正確;在高熱持續期,人的體溫維持在39 ℃,此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說明機體維持產熱和散熱過程的相對平衡,C正確;在高熱持續期,此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加蓋棉被減少熱量散失,排汗增加,散熱增加,但是體溫不變,不會降低體溫,D錯誤。]
7.(2022·山東臨沂二模)由甲狀腺自身病變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甲減)稱為原發性甲減,由下丘腦、垂體病變引起的甲減分別稱為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和垂體性繼發性甲減。下表為健康人和幾種常見甲狀腺功能異?;颊叩募に刂笜耍铝蟹治鲥e誤的是(  )
受測者 TRH TSH 甲狀腺激素
健康人 正常 正常 正常
① 低 低 低
② 高 低 低
③ 高 高 低
A.甲減患者臨床表現為體溫偏低、食欲減退、怕冷等癥狀
B.表中①、③可能分別患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原發性甲減
C.注射TSH對于患者①、②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D.患者②體內激素含量的變化,體現了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D [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因此甲減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表現為體溫偏低、食欲減退、怕冷等癥狀,A正確;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①中三者均低,可能是下丘腦病變引起的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③中TRH和TSH含量高,而甲狀腺激素含量低,可能是甲狀腺病變引起的原發性甲減,對下丘腦和垂體反饋作用減弱所致,B正確;患者①是下丘腦病變引起的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②是垂體病變引起的垂體性繼發性甲減(因為TRH含量高,而TSH含量少,說明垂體病變),二者均表現為促甲狀腺激素TSH減少,而甲狀腺正常,因此注射TSH對于患者①、②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C正確;患者②體內激素含量表現為TRH含量高,而TSH和甲狀腺激素含量低,能體現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但體現不出反饋調節,D錯誤。]
8.(2023·廣東廣州聯考)如圖表示人體受到甲刺激后,機體的生命活動調節過程。其中乙表示某種參與調節的器官?;卮鹣铝袉栴}:
(1)圖中的“甲刺激→乙→腎上腺→激素A”這一途徑屬于________(填“神經”“體液”或“神經—體液”)調節,激素A為________。除激素A外,腎上腺還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_等激素,可調節水鹽代謝和有機物代謝。
(2)若甲刺激是血糖濃度降低,此時胰島______細胞分泌的激素B增加,激素B的調節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方式有何特點?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
(4)利尿劑,是有液體潴(zhu)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療策略的重要組成成分。利尿劑會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釋放從而使尿量增加,為驗證上述觀點,研究小組將若干生理狀況相同的實驗兔隨機均分成兩組,甲組兔灌喂適量利尿劑溶液,乙組兔灌喂等量蒸餾水,一小時后檢測并比較兩組兔的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經 腎上腺素 醛固酮、皮質醇 (2)A 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變成葡萄糖,使血糖濃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3)作用途徑為體液運輸、反應較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泛、作用時間比較長 (4)抑制 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
9.(2023·廣東珠海聯考)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通常需要進行某些體格指標檢測。下表為血糖、體溫、酸堿度三項指標數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進食后/h 0.5 1.0 1.5 2.0 2.5
血糖濃度/(mol·L-1) 5.91 6.15 5.82 4.96 5.45
測量時間 6時 9時 12時 15時 18時
體溫/℃ 36.7 36.8 37.0 37.2 36.9
測試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腸液 胰液
酸堿度(pH) 1.8 6.8 7.4 7.7 8.0
A.進食后0.5~1.0 h,運動員機體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6~18時,運動員的體溫有微小變化,但保持相對穩定
C.運動員內環境的pH為7.4左右,與其中含有HCO有關
D.下丘腦可參與運動員的血糖平衡和體溫平衡調節過程
A [進食后0.5~1.0 h,通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升高,機體胰高血糖素分泌不會增加,A錯誤;6~18時,運動員的體溫有微小變化,但保持相對穩定,B正確;血漿屬于內環境成分,故運動員內環境的pH為7.4左右,與其中含有HCO有關,C正確;血糖平衡和體溫平衡的調節中樞在下丘腦,D正確。]
10.(2023·廣東深圳檢測)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類固醇激素——醛固酮,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鈉離子和水的重吸收以及對鉀離子的排出,腎上腺皮脂瘤導致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增加,導致體內鈉離子增多和水潴留(指液體與氣體在體內不正常地聚集停留),從而使血容量增大,引起腎性高血壓。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正常機體的血鈉含量下降時,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
B.腎性高血壓患者組織液增多,可能出現組織水腫癥狀
C.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促進腎小管重吸收水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D.對腎上腺皮脂瘤患者進行血液檢測,其血鉀的含量高于正常值
D [醛固酮具有吸鈉排鉀的作用,因此正常機體血鈉含量下降時,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A項正確;腎性高血壓患者體內鈉離子增多和水潴留,從而使血容量增大,導致組織液增多,有可能出現組織水腫的癥狀,B項正確;醛固酮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也有此作用,因此二者在促進腎小管重吸收水方面有協同作用,C項正確;醛固酮具有排鉀的作用,腎上腺皮脂瘤患者醛固酮的含量增加,通過尿液排出鉀離子的量增多,造成體內缺鉀,血液中鉀離子的含量應低于正常值,D項錯誤。]
11.(2023·廣東廣州六校聯考)胰腺能夠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在糖代謝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某研究小組探究胰島素的分泌機制,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從結扎狗的胰腺致胰腺萎縮、胰島完好的胰腺中獲取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狗的血糖迅速下降。
實驗二:用低糖培養液培養胰島A細胞獲得濾液X,將甲組胰島B細胞在含濾液X低糖培養液中培養,乙組胰島B細胞在不含濾液X低糖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發現甲組培養液的胰島素含量明顯大于乙組。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從萎縮的胰腺中獲取的提取液能夠降低血糖,原因是其含有________。
(2)實驗二中,濾液X中含有______________,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實驗一推測,從健康狗的胰腺中獲取提取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血糖,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你設置一組實驗檢驗你的結論是否正確(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
實驗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胰島素 (2)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3)不能 提取液中含有(胰)蛋白酶,可將胰島素分解 從健康狗的胰腺中獲取提取液的過程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劑,將該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實驗前后測定狗的血糖濃度 狗的血糖下降
(教師用書獨具)
1.(2022·北京房山區二模)過度緊張、焦慮等刺激不僅會引起脫發,也會導致頭發變白。利用黑色小鼠研究得出的調節機制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下丘腦通過垂體調節腎上腺分泌G的體液調節方式為分級調節
B.過度緊張、焦慮會使HFSC和MeSc增殖、分化的程度發生改變
C.NE通過過程①和②影響MeSc的調節方式和作用效果相同
D.過度緊張、焦慮引起的脫發和白發是由神經和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
C [結合圖示可知,下丘腦通過垂體分泌的促激素調節腎上腺分泌G的體液調節方式存在分級調節過程,A正確;題意顯示,過度緊張、焦慮等刺激不僅會引起脫發,也會導致頭發變白,據此可推測過度緊張、焦慮會使HFSC和MeSc增殖、分化的程度發生改變進而表現為脫發和頭發變白的現象,B正確;過程②中NE作為神經遞質起作用,而過程①NE作為激素起作用,都表現為黑色素細胞減少、白發,即過程①和②影響MeSc的調節方式不同,作用效果也有差別,但結果相同,C錯誤;過度緊張、焦慮引起的脫發和白發的過程中涉及神經調節也涉及激素調節,因此該過程是由神經和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D正確。]
2.(2022·河北唐山二模)動脈血壓是指動脈血管內的血液對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如圖是血壓降低時人體的主要調節過程,據圖可知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不宜過咸
B.血壓調節的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
C.血壓調控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這種調節方式使血壓調節更加有條不紊
D.小動脈血管收縮有利于增加外周阻力,從而有利于血壓的升高
C [飲食過咸,會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血液量增多,增大血管內的血液對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使高血壓現象更為嚴重,A正確;據圖可知,血壓降低時,存在的調節途徑有壓力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腎上腺髓質→去甲腎上腺素→心跳加快,此過程存在神經—體液調節,B正確;據圖可知,血壓調控過程不存在分級調節,C錯誤;小動脈血管收縮有利于增加外周阻力,從而有利于血壓的升高,D正確。]
3.(2023·廣東東莞聯考)下丘腦是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血糖平衡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水平衡調節中樞等位于下丘腦?;卮鹣铝邢嚓P問題:
(1)人體血糖平衡受到神經—體液調節。當人體劇烈運動時血糖含量會降低,下丘腦的某個區域興奮,通過交感神經調節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人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時,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加,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軸來進行的,該調節機制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運動員長期服用某種興奮劑睪丸酮衍生物,會造成雄激素分泌下降。請以兔為實驗材料,驗證睪丸酮衍生物對性腺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要求: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下丘腦的某個區域興奮,通過交感神經的調節作用,使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2)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來進行的,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是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3)實驗思路:選取健康雄性成年實驗兔若干,檢測雄激素的含量,用添加適量的睪丸酮衍生物飼料飼喂實驗兔一段時間,檢測雄激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實驗兔睪丸酮衍生物飼喂后比飼喂前的雄激素含量下降。
[答案] (1)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
(2)下丘腦—垂體—甲狀腺 分級調節、反饋調節
(3)實驗思路:選取健康雄性成年實驗兔若干,檢測雄激素的含量,用添加適量的睪丸酮衍生物飼料飼喂實驗兔一段時間,檢測雄激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實驗兔睪丸酮衍生物飼喂后比飼喂前的雄激素含量下降
4.(2022·海南??谝荒?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疼痛機制的發現者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他們發現了感知溫度和觸覺的受體TRPV1。TRPV1是一種感覺神經元細胞膜上的痛覺受體(一種跨膜蛋白),辣椒素和43 ℃以上的高溫等刺激會引發感覺神經元興奮,從而產生痛覺和灼熱感。為研究TRPV1的功能,構建缺失TRPV1基因敲除型小鼠完成相關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圖1           圖2
A.據圖1推測,野生型小鼠對飲水中添加辣椒素的反應有利于小鼠躲避傷害
B.據圖2推測,注射辣椒素后引起敲除型小鼠產生灼熱感,導致體溫上升
C.敲除型小鼠在體溫發生變化時不能通過調節最終維持穩態
D.本實驗不足之處為沒有設置對照
A [辣椒素和43 ℃以上的高溫等刺激會引發感覺神經元興奮,從而產生痛覺和灼熱感,據圖1推測,野生型小鼠對飲水中添加辣椒素的反應是減少飲用辣椒水,有利于小鼠躲避傷害,A正確;注射辣椒素后,敲除型小鼠溫覺的受體(跨膜蛋白)缺乏,不會產生灼熱感,B錯誤;根據圖示,敲除型小鼠在體溫發生變化時仍然能通過調節最終維持穩態,C錯誤;本實驗中存在對照,D錯誤。]
2 / 5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增城市| 故城县| 德庆县| 南宫市| 静乐县| 太和县| 长宁区| 阿克| 宜兰县| 伊宁县| 弥渡县| 嘉禾县| 阳泉市| 介休市| 株洲市| 民和| 镇康县| 双辽市| 济阳县| 延安市| 大足县| 澎湖县| 桃园市| 大足县| 舞钢市| 揭阳市| 宣城市| 崇左市| 海安县| 克拉玛依市| 漠河县| 乳源| 宜黄县| 宁夏| 华阴市| 江都市| 百色市| 衡水市| 闸北区|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