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文地理》(下冊)第五單元綜合練習(二)班級 姓名 得分一、選擇題(共20題,共60分)讀新疆地形簡圖,回答第1-6題。1.圖中所示區域位于我國的A.北方地區 B.青藏地區C.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2.關于烏魯木齊的敘述,正確的有①多民族共居的城市②有“日光城”之稱③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④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三山夾兩盆”反映了新疆地形的概貌。圖中山脈①和盆地②分別是A.昆侖山脈 四川盆地B.天山山脈 準噶爾盆地C.祁連山脈 柴達木盆地D.阿爾泰山脈 塔里木盆地4.為了讓有限的水資源灌溉更多土地,人們創造出“坎兒井”這一灌溉設施。它可以A.增加大氣降水量 B.增加冰川雪水融化量C.減少水在輸送過程中的蒸發 D.方便從塔里木河中引水灌溉5.行走在吐魯番和哈密地區,最有可能看到的人文景觀是6.新疆的哈密瓜特別甜,主要原因是A.夏季日照充足 B.氣溫年較差較大C.全年降水稀少 D.夏季晝夜溫差大讀 “拉日鐵路”示意圖,回答第7-11題。7.拉日鐵路的分布特點是A.在草地中穿行 B.沿著國界線修建C.大致呈南北走向 D.大致沿河流修建8.圖中甲區域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為A.林業 B.漁業C.畜牧業 D.旅游業9.沿著拉日鐵路從拉薩去日喀則,沿途能看到的景觀有①廣袤無垠的黃土 ②遮天蔽日的松林③成群結隊的牦牛 ④白雪皚皚的山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與普通的列車不同,行駛在拉日鐵路上的火車車廂都設計成嚴格密閉的,并配備供氧設備。這主要是因為該區域①高寒 ②低氣壓 ③缺氧 ④太陽輻射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行駛在拉日鐵路上的火車,乘客除外地游客外,大部分應該是A.回族同胞 B.壯族同胞C.藏族同胞 D.蒙古族同胞四子王旗著陸場、東風著陸場是我國重要的航天著陸場。我國神舟系列飛船返回器都曾在這里成功著陸,它們被稱為飛船返回的故鄉。結合下圖,回答第12-15題。12.四子王旗著陸場和東風著陸場都位于A.西藏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 C.寧夏回族自治區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3.四子王旗和東風成為我國重要航天著陸場的共同有利條件主要有①地勢平坦 ②人煙稀少 ③距海較遠 ④位于邊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生活在四子王旗和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草原牧民的傳統食品有①奶食 ②肉食 ③酥油 ④奶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圖中河流甲為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淮河牦牛是西藏主要的牲畜,青稞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糧食、燃料和牲畜飼料。讀西藏自治區地理簡圖,回答第16-7題。16.從圖中可以看出,青稞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的A.濕潤地區 B.西北地區 C.河谷地帶 D.城市附近17.牦牛毛長皮厚,體矮身健,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的A.冷濕氣候 B.濕熱氣候 C.高寒環境 D.超長日照18.下圖分別為拉薩至西寧、拉薩至成都的地形剖面圖。據圖分析川藏鐵路修建難度比青藏鐵路更大的自然原因有①川藏鐵路要穿越的河流數量比青藏鐵路更多 ②川藏鐵路穿越地區的氣候比青藏鐵路更復雜③川藏鐵路穿越地區的地形比青藏鐵路更復雜 ④川藏鐵路起止點海拔高度差比青藏鐵路更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廣州市海珠區某平臺對當地的初一新生開展校園欺凌的現狀調查。在1447名受訪者中,有23.7%的學生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曾受同學的欺凌,有192名同學受到過一次以上的欺凌。據此回答第19-20題。19.該服務平臺最有可能采用的調查方法是A.文獻調查法 B.實地調查法 C.訪問調查法 D.問卷調查法20.要深入了解本區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事件的措施,該服務平臺還可以去采訪①教師 ②醫生 ③家長 ④校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40分)21.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明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1)甲地在敦煌的 (方向),判定的依據是 。(4分)(2)對圖中甲地地理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有……………………( )(2分)①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②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③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④獨立洲頭一剎間,滾滾黃塵遮碧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資治通鑒》稱敦煌在唐代就已“桑麻翳野”(比喻某個地區物產豐富)。結合材料,分析其原因。(6分)22.奔騰石羊河,在廣袤沙漠中孕育出了著名的民勤綠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1)讀圖1,鄰國甲為 ,弱水河乙段的流向為 。(4分)(2)根據圖1、圖2判斷,石羊河發源于 (填山脈名稱),民勤位于 (填省級行政區域名稱)。(4分)(3)根據圖2,描述民勤綠洲,的變化。結合圖2和資料卡分析其變化的原因。(6分)23.穿越高原戈壁,謀劃區域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1)寫出青藏鐵路沿線經過的我國最大的湖泊A和山脈B的名稱。(4分)(2)請分別指出制約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的自然因素。這兩個地區在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方面有何相同點 (4分)(3)指出青藏地區主要的特色旅游資源。概括青藏地區發展特色旅游業對該地區產生的積極影響。(4分)(4)來自西寧某校的同學準備就青藏鐵路的開通對西藏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做一次社會調查,請你幫他們設計其中的一個調查問題。(2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綜合練習(二)一、選擇題(共20題,共60分)1—5 DCDCD 6—10 DDCDA 11—15 CBABB 16—20 CCCDC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40分)21.(1)西北;(2分)經緯網定向法(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分) (2)B。(2分) (3)等高線比較稀疏,地勢相對平坦;河流眾多,灌溉水源相對充足,河流邊上綠洲廣布;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冬冷夏熱),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適合綠洲農業的發展;位于古代絲綢之路沿線,交通便利,發展歷史悠久。(任選3點即可,共6分)22.(1)蒙古國;(2分)自東南向西北流。(2分) (2)祁連山脈;(2分)甘肅省。(2分)(3)變化:綠洲面積在縮小。(2分)原因:①民勤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量遠低于蒸發量,因此提供民勤綠洲的水源主要來自石羊河。(氣候角度,2分)②50年代以來,石羊河上游興建了許多蓄水大壩,導致流入民勤綠洲的水量減少,由此導致綠洲面積減少。(蓄水大壩角度,2分)23.(1) A:青海湖;(2分) B:唐古拉山脈。(2分) (2)青藏地區:熱量;(1分)西北地區:水分。(1分)相同點: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2分) (3)特色旅游資源:原始的高原雪域風光;獨特的高原生活方式和“雪域文化”(說明:按下冊人文地理教材修改精神,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因此原來答案“藏族文化”改為“雪域文化”)。(2分)積極影響:有利于促進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促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等。(任選1點,言之有理即可,2分)(4)例1:你覺得,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對于西藏的社會經濟發展有何影響?可多選( )A.加強牧區與外界的聯系 B.促進當地資源開發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C.加快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D.增加就業,提高當地牧民的收入例2: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對于西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有無幫助?□有幫助 □沒有幫助 □說不清例3:你覺得,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對西藏地區還有哪些影響?(符合問卷設計的相關要求即可,可以是選擇題也可以是非選擇題,2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文地理》(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二 .doc 《人文地理》(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二答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