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鐵面無私——包青天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學生姓名: 年級 班 組【課標要求】 識記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義、關系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基本特征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核心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理解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認同黨和政府的歷史決策,內化政治認同素養。 2.科學精神:通過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感悟社會不同群體的不同利益和立場,明白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主體差異性,自覺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最高價值標準。 3.法治意識:包青天大義滅親被后人歌頌及劉勝軍濫用職權貪污,明晰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應當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以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形成廉潔和法治意識。【重點難點】: 重點: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點及判斷標準 難點: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標準任務與問題【自主學習】 課前預習(填寫并在課本相應位置把問題寫出來,各組長督促檢查,課代表抽查,不能空題!) 1.含義: ①事實判斷:人們對事物的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作出判斷 ②價值判斷: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________以及________作出判斷。 ③價值選擇:在________的基礎上進一步作出的選擇。 思考: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價值選擇三者有何關系? 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特征 (1)___ _________。由于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素質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2)_______ _____。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 (3)________ ____。階級不同,所維護的階級利益不同。 3.怎樣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1)____ ________。 (2)____ ________。 4.人民群眾利益沖突及處理標準: (1)總要求:要把 、 及 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 (2)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 的利益要求。 的利益是最要緊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3)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 的立場上進行選擇。 (4)當個人利益同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 和 他人的正當選擇。【合作學習】 課前民間小故事: 包公自幼厭惡貪官污吏,從小勵志考取功名,他28歲科舉中第,39歲方才步入仕途。兄嫂唯一的獨子包冕作為地方官,利用職務便利,貪污用來賑災的糧錢,后被人舉報。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后發現包冕確有貪污。一邊是血濃于水的親情,一邊是國法民生,他陷入了無限痛苦當中...... 組織一場辯論賽:假如你是包公,你會選擇大義滅親嗎? 正方:會選擇大義滅親;反方:不會選擇大義滅親。 我是: 方,我方觀點是 ; 我方理由有以下幾點: 辯論賽正方小錦囊:北宋時期,為緩解社會矛盾打擊犯罪,律法相當嚴明,貪官污吏及徇私枉法者一律處死,且手段極其殘忍。 辯論賽反方小錦囊:傳統的綱常倫理之下,父母于孩子有兩重恩情,首先是生育之恩,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其次是養育之恩。如果沒有嫂娘撫養,包拯不可能健康成長且獲得官職。 環節一:從包拯的選擇看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思考:1.包公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是基于什么考慮? 2.包公處死包冕屬于價值判斷還是價值選擇? 環節二:觀看劉勝軍貪污案,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思考 : 1.同樣是手握國家權力,為什么包拯和劉勝軍的結局不同? 2.劉勝軍不同時期的行為體現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什么特征? 3.劉勝軍的案例對我們什么啟示?【分享與體驗】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請做出你的思維導圖。(必答題,不許空題目)【當堂檢測】 易錯易混: 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 2.價值判斷的標準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4.有價值的人生不應考慮個人利益。 5.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是固定不變的。宣誓環節: 請全體同學起立,舉起右手,鄭重宣誓! 國旗在上,我們的一言一行決不玷污民族的寄托; 憲法在上,我們的一思一念決不觸犯法律的尊嚴; 祖國在上,我們的一生一世決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莊嚴宣誓:我們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廉潔做人,誠信做事 做到人格上自重、心靈上自省、思想上自警、精神上自勵 努力成長為能擔當時代大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2023年12月7日課后作業: 【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包拯“包青天”影視或文字記載,與同學們交流記憶最深刻的故事及個人感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