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標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上冊《我和媽媽逛商場》教案引言:《我和媽媽逛商場》是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通過描述主人公和媽媽一起逛商場的情景,引發學生對購物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社交能力。本節課旨在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真實場景中理解、運用課文知識。學情分析:1.學生年齡為8-9歲,已經具備基本的閱讀、聽說能力;2.學生對購物場景較為熟悉,對商場、購物等詞匯有一定的了解;3.學生具備基本的書寫能力,可以編寫簡單的句子;4.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較高,愿意參與各類實踐活動。教學目標:1.了解和理解《我和媽媽逛商場》這篇課文的內容和意義;2.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閱讀拓展視野;3.通過角色扮演和表演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4.激發學生對購物和商務交流的興趣,培養社交能力。教學重難點:1.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2.如何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如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積極參與,培養合作意識。教學準備:1.課文《我和媽媽逛商場》的復印件或投影儀;2.實物道具:商場模型、商品圖片、購物袋等;3.角色扮演裝扮:媽媽、售貨員、顧客等;4.黑板、彩筆、課堂布置等。教學過程:Step 1 導入(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1.利用課前準備的實物道具和圖片,向學生展示商場的場景,引起學生的興趣,并進行感性認識。2.提問學生對商場的印象,了解學生對商場的了解程度。Step 2 導入新課(呈現課文內容)1.給學生發放課本的復印件或通過投影儀呈現課文《我和媽媽逛商場》。2.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跟讀,并指導學生正確發音和語調。Step 3 理解課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意義)1.通過問題和討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題、人物特征、情節等。2.提問學生關于課文細節的問題,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Step 4 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1.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扮演一個角色(媽媽、售貨員、顧客)。2.模擬商場購物場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商品,售貨員則負責解答問題和推銷商品。3.鼓勵學生運用課文中的句型和表達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4.教師做好觀察,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Step 5 總結與拓展1.邀請幾個學生上臺分享他們的購物體驗和感受。2.教師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3.布置相關拓展作業,如寫一篇關于自己購物經歷的作文。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我和媽媽逛商場》這篇課文。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積極參與,通過互動交流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學生對購物和商務交流的興趣得到了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下次教學中,可以進一步豐富實踐活動的內容,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