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等專業學校2023-2024-1教案編號:備課組別 政治組 課程名稱 哲學與人生 所在 年級 主備 教師授課教師 授課系部 授課班級 授課 日期課題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第一課時)教學 目標 1、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基本含義;量變和質變的基本含義2、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事物發展的道路和方向3、理解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說明新事物必須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重點 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日曲折性的統一,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難點 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教法 講述法、激勵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學法教學設備 多媒體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內容及組織過程 個案補充教 學 內 容 一、故事導入 以東漢大將呂蒙的故事引出 問題1: 發展的實質和事物變化的狀態是什么 問題2: 如何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 二、新課講授 (一)發展的普遍性 閱讀與思考 地球經歷了天文演化和地質演化階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條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又經歷了從化學進化到生物學進化的上升過程,最終才產生了人類。從到人的進化大體經歷了 期猿人、晚期猿人、早 期智人、晚期智人四個階段。教 學 內 容 飛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中國人的美好夢想。經過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辛探索、砥礪前行,我國已經取得了運載火箭、通信衛星、導航衛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空間站等多項里程碑式的進展,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從而可以漫步太空的國家。 從哲學上看,生命的進化過程和我國舟 幾天事業的進展歷程有什么共同之處? 自然界是發展的。自然界總是處在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中。整個自然界經歷了一個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無生命物質到生命物質、從生命物質到人的漫長發展過程。 人類社會是發展的??v觀歷史進程,人類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些國家進人了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社會主義社會經過長期發展,在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最終將走向共產主義社會。在一種社會形態內部,其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是不斷發展的。 人的認識是發展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人們不斷拓展、深化對世界的認識,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總結:發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發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都是發展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提問:發展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所有的變化都是發展? 學生回答。 (二)發展的實質 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教 學 內 容 教 學 內 容 思考1:運動、變化一定是發展嗎? 思考2:下列關于新舊事物的標準正確嗎? 展示三則材料“計算機科學算命”“第一臺蒸汽機車問世”“歡樂斗地主”。 小結: 三則錯誤標準:形式的新舊,時間的先后,力量的強弱。 判定一個事物是新事物還是舊事物的標準,不是形式的新舊,不是出現時間的先后,也不是一時力量的強弱、發展速度的快慢、事物的名稱和旗號等表面形式,其根本標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事物變化的狀態 1.請學生閱讀書本40頁相關知識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上述古語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2.量變與質變的含義 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變動,是一種較小的、不顯著的變化。 質變是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3.發展的狀態: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原理: (1)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人的認識是發展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人們不斷拓展、深化對世界的認識,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 自然界是發展的。 人類社會是發展的。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又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構成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全過程。 三、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相關習題 四、課堂總結 學習了本節課,我們了解到了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在平時要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理解了新舊事物的判斷標準,懂得了發展的實質,把握住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明白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板 書 設 計教后札記中等專業學校2023-2024-1教案編號:備課組別 政治組 課程名稱 哲學與人生 所在 年級 主備 教師授課教師 授課系部 授課班級 授課 日期課題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第二課時)教學 目標 1、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基本含義;量變和質變的基本含義2、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事物發展的道路和方向3、理解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說明新事物必須戰勝舊事物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重點 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日曲折性的統一,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難點 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教法 講述法、激勵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學法教學設備 多媒體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內容及組織過程 個案補充教 學 內 容 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手機的發展史”。 議一議:請用哲學的觀點回答,手機發展史說明了什么? 講授新課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展示圖片,從大哥大到華為mate60,說明了什么? 小結:物質世界處于永恒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 用發展的觀點處理人生問題 閱讀與思考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有數百根幾毫米的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焊縫教 學 內 容 細到接近頭發絲,而長度相當于繞一個標準足球兩周。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被高鳳林完美地做到了。 他被稱為火箭“心臟”的“金手天焊”。 “金手天焊”是怎樣煉成的?火箭的零件非常小巧,精度要求非常高。動作不對,呼吸太重,焊縫就不均勻了。從姿勢到呼吸,高風林從學徒起就開始了最嚴苛的訓練。為了練好基本功,他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進行各種練習:吃飯時習慣拿筷子比畫著焊接送絲的動作,喝水時習慣端著盛滿水的茶缸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更曾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 正是這樣日積月累的艱苦磨煉,高鳳林鍛煉出一手爐火純青的接技術,成為當之無愧的“火箭發動機焊接第一人”。 說說高鳳林是怎樣成為“金手天焊”的。 根據材料,引出知識點 (1)方法論 人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要腳踏實地,注重量的積累。人生之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人生目標的實現需要一點一滴地奮斗。夢在前方,路在腳下。我們要埋頭苦干,鍥而不舍,用勤勞的汗水為實現人生的理想和抱負奠定堅實的基礎。 要抓住時機,實現質的飛躍。在量變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事物原有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物的飛躍。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在人生發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抓住機遇,攀登人生的新高度。 2.確對待順境與逆境 閱讀與思考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技校美發技術專業畢業的聶風,對此深有感聶鳳曾參與過3次世界技能大賽。在參加第41、42屆世界技能大賽選拔時,她滿教 學 內 容 教 學 內 容 懷信心,卻均以失敗告終。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處在失敗的陰影里。后來,她調整心態,認真總結前兩次參賽失利的教訓,重新投入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她努力抓好每一個細節,一點點糾正技術上的不足,做到每天都有進步。 她每天練習十幾個小時,一年能剪掉兩三千個頭模。除了專業訓練外,她每天還有近兩個小時的體能鍛煉。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在當了兩屆比賽的“陪練”后,聶鳳終于成為美發行業里的“奧運冠軍”。 2015年,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聶鳳獲得美發項目金牌,實現了我國在該項大賽上金牌零的突破,成為亞洲國家在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取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正如聶鳳所說,在技能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會有困難和壓力,也會有猶豫和茫然,但一定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堅定自己的選擇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不怕失敗,頑強拼搏! 聶鳳對待人生逆境的經歷對你有哪些啟示 閱讀材料,思考并回答: 什么是順境?什么是逆境? 小結: 順境為人生發展提供機遇和有利條件,可以讓我們的才能得到自由充分的發展,但也容易使人安于現狀,缺乏危機感和奮斗的動力。 逆境會使我們受到一時的挫折,但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就可以磨煉意志,積累經驗,促使我們奮發向上。 (2)如何理解人生發展有順境也有逆境? 小結: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 有憂患意識,善于抓住機遇,促進自身發展;如果安逸解怠、 不思進取,就會出現逆境。 在逆境中,不要消極悲觀、 畏難退縮、自暴自棄,而要冷靜思考、善于反思,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勇于面對困難,應對挫折,從而度過逆境,迎來順境。 三、啟思導行 順境出人才。 逆境出人才。 運用所學哲學原理,談談你對上述兩種觀點的看法。結合生活和專業學習中的經歷,談談如何對待順境與逆境,并組織班級辯論會或討論會進行交流。 通過討論交流,制定“順境五戒”“逆境五戒”,提醒自己在順境、逆境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和同學交流分享。 順境五戒 在順境中我們要戒: 逆境五戒 在逆境中我們要戒: 四、課堂總結板 書 設 計教后札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