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生 物8年級上冊重點知識梳理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 第15章 人體內平衡的維持 1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2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16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1 人體的神經調節 2 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3 人體的激素調節 第17 章 動物的運動與行為 1 人體的運動 2 動物的行為 第18章 生態系統的穩定 1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第7單元 生命的延續與進化 第19章 植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1節 植物的生殖 第2節 植物的生長發育 第20章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1節 動物的生殖 第2節 動物的發育 第21章 人的生殖和發育 第1節 人的生殖 第2節 人的個體發育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5章 人體內平衡的維持第1節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知識點一 血管 血管是運輸各種營養物質與廢物的通道。動脈 靜脈 毛細血管管壁 厚、彈性大 薄、彈性小 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腔 小 大 最小,血細胞單行通過血流速度 快 慢 最慢功能 心臟→身體各部位 身體各部位→心臟 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血流方向 遠離心臟 流回心臟 由最小動脈到最小靜脈分布 大多在較深部位 有的較淺,有的較深 數量多,分布廣拓展反思:動脈可以觸摸到脈搏。靜脈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知識點二 心臟 結構:主要由心肌構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左厚右?。恍呐K四腔:右心房—上、下腔靜脈,左心房—肺靜脈,右心室—肺動脈,左心室—主動脈。規律技巧:心房在上,心室在下(上房下室);同側心房與心室相通(上下相通),不同側不通(左右不通);心房連接靜脈,心室連接動脈(房靜室動)。心房與心室間、心室與動脈間,有能開閉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功能:不停收縮和舒張,運輸血液,是血液循環的動力來源。血液在心臟處的流動:靜脈→心房→心室→動脈。知識點三 血液的成分及其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 1.血液分層實驗新鮮血液加入抗凝劑(如檸檬酸鈉),靜置一段時間后自然分層。上層淡黃色透明的液體是血漿,下層紅色物質為紅細胞,中層白色物質是白細胞和血小板。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由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組成,是體內物質運輸的載體。血漿的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血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功能:血細胞 細胞核有無 形狀 數量 體積 功能紅細胞 無 圓餅狀 多 較大 運輸氧氣、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 有 球狀 少 最大 防御和保護血小板 無 不規則 較多 很小 止血和凝血3.血紅蛋白紅細胞呈紅色是因為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易氧分離。 4.血常規化驗的意義人體內紅細胞的數量或者血紅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時,則患有貧血;人體某部位發炎時,會引起血液里白細胞數量的明顯增多;人體內血小板數量過少時,會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知識點四 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 在顯微鏡視野中:數量最多,呈兩面凹圓餅狀的是紅細胞;個體最大,數量最少,有細胞核的是白細胞;個體最小(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形狀不規則的是血小板。知識點五 血液循環 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個循環同時進行,沒有先后。知識點六 觀察小魚尾鰭血液的流動 方法:用濕紗布把小魚頭包起來(保持小魚正常呼吸),只露出尾部,放在培養皿底部;將培養皿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使通光孔正對尾鰭;用低倍鏡觀察血管及血液流動(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其流動方向是小動脈→毛細血管→小靜脈)。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5章 人體內平衡的維持第2節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知識點 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1.排泄:人體將體內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排泄的途徑(器官):尿液(腎)、汗液(皮膚)、呼吸(肺)。2.泌尿系統 3.濾過作用:不能被濾過的(全部留在血液中)是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能被濾過的(形成原尿)是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液:水、無機鹽、尿素)。4.若尿液中有蛋白質、血細胞,病變部位是腎小球;如含有葡萄糖,病變部位可能是腎小球。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6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1節 人體的神經調節知識點一 神經系統的組成 1.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接受刺激后能產生和傳導興奮,興奮能沿神經纖維傳導。這種傳導的興奮叫作神經沖動。神經纖維:突起(軸突和長的樹突)和髓鞘。2.神經系統 神經:許多神經纖維集合成束。3.腦由大腦、小腦、腦干組成構成 功能大腦 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構成;表層神經元細胞體密集,又稱大腦皮質(有許多溝回);外灰內白 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高級中樞(運動、感覺、語言、視覺、聽覺、嗅覺的中樞,其中語言中樞是人類所特有的)小腦 分為左右兩個半球 協調全身肌肉的活動,以維持身體的平衡腦干 — 人體呼吸、血液循環等重要生命活動的調節中樞,有“生命中樞”之稱4.脊髓與大腦的區別位置 組成 功能脊髓 脊柱的 椎管里 內灰外白,蝶形灰質在中央 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反射功能和傳導功能)大腦 顱腔中 外灰內白 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運動、感覺、語言、視覺、聽覺、嗅覺的中樞)知識點二 神經調節 1.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反射類型 形成過程 神經中樞 舉例非條件反射 生來就有的 一般在脊髓灰質 吮奶、膝跳反射等條件反射 后天形成 一般在大腦皮質 望梅止渴等2.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聯系:非條件反射是一種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質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完成。條件反射在生活中逐漸形成,是以非條件反射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較復雜的反射活動,是較高級的神經調節方式,在大腦皮質高級中樞的參與下完成。3.結構基礎: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體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部分結構叫作神經中樞。 4 膝跳反射:是非條件反射,敲擊的部位是膝蓋下方的韌帶,感受器是膝蓋下方的韌帶,效應器是大腿肌。知識點三 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眼球結構模式圖耳的結構模式圖知識點四 近視形成的原因和預防 1.近視的原因:①晶狀體曲度過大,②眼球的前后徑過長。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形成近視。近視眼可以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2.預防近視的方法(1)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保持33 cm左右。(2)連續用眼1小時后要休息,遠眺幾分鐘。(3)要定期檢查視力,堅持做眼保健操。(4)不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不躺臥或在搖晃的車船上看書、不走路看書。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6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2節 人體的激素調節知識點 人體的激素調節 激素由內分泌腺分泌,直接進入腺體的毛細血管,再由血液循環運送至身體各處。激素在血液里含量很少,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 內分泌腺 不足 過多甲狀腺素 甲狀腺 (成年)缺碘引起甲狀腺素合成減少,甲狀腺腫大,又叫“大脖子病” 甲狀腺功能 亢進(幼年)呆小癥: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發育不全 —生長激素 垂體 (幼年)侏儒癥:身材矮小,智力正常,生殖器官發育完全 (幼年)巨人癥胰島素 胰島 糖尿病 低血糖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7章 動物的運動與行為第1節 人體的運動知識點一 運動系統的組成 1.人體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骨骼肌組成。人體的骨骼由206塊骨連結而成,分為頭骨、軀干骨和四肢骨。2.關節3.骨骼肌知識點二 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調關系 1.骨骼肌受到神經系統的刺激后,骨骼肌收縮、舒張,牽動所附著的骨(杠桿)繞著關節(支點)活動,產生各種動作。2.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能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而是由多組肌肉群(至少兩組肌肉)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相互協作,共同完成。3.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7章 動物的運動與行為第2節 動物的行為知識點 動物的行為 1.按動物行為對動物所起的作用分類(1)覓食行為:是動物獲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為。(2)爭斗行為:同種生物為爭奪食物、配偶等發生爭斗,又叫攻擊行為。(3)防御行為:對付外來侵略,保護自身或群體中其他個體的行為。如逃跑、裝死、釋放臭氣、保護色、警戒色、機體防御等。(4)繁殖行為: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包括雌雄兩性動物的識別、占有繁殖的空間、求偶、交配、孵卵及哺育后代等,對種族延續有重要意義。(5)社群行為: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 2.按動物行為的獲得過程分類類別 先天性行為(本能行為) 后天性行為(學習行為)形成 生來就有的,本能行為 出生后逐漸形成的,學習行為獲得途徑 由體內遺傳物質控制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獲得實例 蜜蜂采蜜、螞蟻筑巢、鳥類遷徙等 訓練蚯蚓走迷宮的實驗、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處的香蕉等 3.動物行為的特點(1)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表現出來的動物行為越復雜多樣。(2)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對動物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有重要作用。(3)是動物體內遺傳因素、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系統等相互作用的結果。 4.動物行為的意義動物的行為使其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了生存和繁殖的機會。第6單元 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態系統的穩定第18章 生態系統的穩定知識點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蒸騰作用概念(1)水分以氣體的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2)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氣孔是葉片散失水分以及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由兩個半月形的保衛細胞組成。保衛細胞吸水時,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時,氣孔關閉。氣孔的開閉又受環境影響。 2.蒸騰作用的意義(1)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調節氣候。(2)對植物自身可以促進根對水的吸收,同時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3)蒸騰作用降低了葉表面的溫度。 3.生物圈的水循環(1)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2)綠色植物能通過蒸騰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通過莖和葉中的導管運輸到葉,絕大多部分水由葉表皮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4.綠色植物還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作用。知識點二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的實質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的表達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氧氣 3.光合作用的實質(1)物質轉化: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2)能量轉化: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4.驗證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BTB)。 5.自然界中,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中循環。 6.生物圈碳—氧平衡:指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對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歸納綜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體吸收利用,合成有機物,植物又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形成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知識點三 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1.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都來自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然后通過食物鏈(網)傳遞給消費者、分解者,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2.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在不斷變化著,但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對穩定(表現在某一數值附近的波動)。這說明生態系統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3.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途徑越多,其調節能力就越強。結構越簡單,生態系統維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 4.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擾超過了調節能力,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5.森林是人類生存環境的綠色屏障,也是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的寶庫。它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還能制造氧氣、凈化空氣、過濾塵埃、調節氣候、殺滅病菌、消除噪聲等。第7單元 生命的延續與進化第19章 植物的生殖和發育知識點一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過程:開花→傳粉→受精→結出果實和種子。2.花的結構:一朵花通常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組成。雄蕊、雌蕊合稱花蕊,雄蕊由花藥、花絲組成,雌蕊由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子房內含胚珠?;ǖ闹饕Y構是雄蕊、雌蕊。3.傳粉和受精:花粉落到柱頭上的過程為傳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花粉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里有兩個精子?;ǚ酃苌烊肱咧?,一個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這種現象叫雙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 4.結出果實和種子的過程: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的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的胚,受精極核發育成種子的胚乳。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的。5.一般情況下胚珠數量的多少決定著果實中種子數量的多少。知識點二 植物的無性生殖 1.營養繁殖:植物依靠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例如,馬鈴薯的塊莖繁殖、甘薯的塊根繁殖、草莓的匍匐莖繁殖。2.人工營養繁殖的方法:扦插、嫁接、壓條等。甘薯、楊樹、柳樹、月季、菊、葡萄等常采用扦插,蘋果、梨、桃等常采用嫁接。3.植物組織培養的意義:從植物體上取材少,不僅能快速繁殖植物,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還可以防止植物病菌的危害。 4.無性生殖的優點:繁殖速度快,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等。知識點三 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比較 1.有性生殖是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 2.無性生殖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的個體。知識點四 植物的生長發育 1.種子的結構:植物的種子都有種皮和胚。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四部分組成。蠶豆種子子葉有兩片,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里。玉米的“種子”實際是果實,最外面是果皮和種皮,里面還有胚和胚乳。胚中的子葉有一片,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貯藏在胚乳里。蠶豆種子結構圖玉米種子結構圖 2.種子的萌發條件:內在條件:種子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且度過休眠期。外在條件: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等。 3.種子的萌發過程:種子萌發時所需營養由子葉或胚乳提供,過程為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胚軸伸長,發育成根和莖連接的部分,還將營養物質轉運給胚芽和胚根,供它們發育成根、莖、葉;胚芽破土而出,發育成莖和葉;子葉或胚乳提供營養后消失。知識點五 芽的發育 植物的莖、葉、花都是由芽發育來的。葉芽是未發育的枝條。莖的主干通常是由胚芽發育成的,而側枝是由主干側面的芽發育成的。葉芽的發育:生長點→頂芽、葉原基→幼葉、芽原基→側芽、幼葉→葉、芽軸→莖,這樣葉芽就發育成了枝條。第7單元 生命的延續與進化第20章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知識點一 動物的有性生殖 1.動物的生殖方式動物類群 代表動物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昆蟲 蠅、蜜蜂、家蠶、蚊、蝴蝶、蟻 卵生 體內受精蝗蟲、蟋蟀、螻蛄、螳螂、蟬 卵生 體內受精兩棲類 青蛙、蟾蜍、大鯢、蠑螈 卵生 體外受精爬行類 蜥蜴、烏龜、揚子鱷 卵生 體內受精鳥類 家鴿、雞、燕子 卵生 體內受精哺乳類 除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 胎生 體內受精歸納綜合:(1)魚類和兩棲類的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受精過程離不開水的限制),其他陸生動物幾乎都是體內受精。(2)除了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是胎生的,其他動物都是卵生的。 2.鳥卵的結構:由卵殼、卵殼膜、氣室、卵白、系帶、卵黃、卵黃膜、胚盤等構成。卵殼上有許多氣孔可以透氣,進行氣體交換。卵殼、卵白和卵殼膜有保護作用。鈍端的氣室內有空氣供給胚胎發育的氧氣,卵白提供養料和水分,卵黃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卵黃上的小白點是胚盤,內有細胞核,是胚胎發育的場所。卵黃膜相當于卵細胞的細胞膜。知識點二 動物的發育 1.鳥類的發育(1)一個新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只有受精的鳥卵才能孵化出雛鳥,鳥類的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2)影響鳥卵發育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溫度。(3)生殖行為:多數具有筑巢、求偶、交配、產卵等行為,提高后代成活率。 2.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在形態和結構上存在明顯差別的發育過程。類群 發育方式 例 幼體特征 成體特征 其他舉例兩棲類 變態發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青蛙 用鰓呼吸;有尾 用肺呼吸;有腿 蟾蜍、大鯢、 蠑螈昆蟲 完全變態發育: 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家蠶 桑葉為 食;無翅 不動不 食;有翅 蜜蜂、 蠅、蚊不完全變態發育: 受精卵→若蟲→成蟲 蝗蟲 幼蟲身體較小,生殖器官不成熟 蟋蟀、螻蛄、 蟑螂拓展反思:完全變態發育的農業害蟲消滅的最佳時期是幼蟲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農業害蟲,消滅它的最佳時期是幼蟲期。3.總結歸納:種類 鳥類 兩棲類 昆蟲類生殖發 育特點 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先體內發育后體外發育 有性生殖、體外受精,變態發育 有性生殖、體內受精,變態發育發育 方式 — 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 過程 受精卵→胚胎→卵殼中的幼雛→破殼而出的幼雛 蛙的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完全變態發育: 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不完全變態發育: 受精卵→若蟲→成蟲拓展反思: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便開始進行細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繼續發育形成幼體——蝌蚪。蝌蚪用鰓呼吸。蝌蚪的發育過程中先后長出后肢、前肢,尾和鰓逐漸萎縮消失,肺逐漸形成,發育成幼蛙。幼蛙逐漸發育成成蛙。第7單元 生命的延續與進化第21章 人的生殖和發育知識點一 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統睪丸:分泌雄激素,產生精子附睪:儲存和輸送精子輸精管:輸送精子精囊:分泌黏液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模式圖2.女性生殖系統卵巢:分泌雌激素,產生卵細胞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作用的部位子宮:孕育胎兒,形成月經陰道:精子進入、月經排出及胎兒產出女性生殖系統組成模式圖 3.人體內最大的細胞是卵細胞,為胚胎發育初期提供營養。知識點二 受精和胚胎的發育 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過程叫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輸卵管。受精卵的形成意味著新生命的誕生。 2.人體的胚胎發育從受精卵開始。卵細胞受精后,一邊進行細胞分裂,一邊移動進入子宮,植入子宮內膜。在這個過程中受精卵發育成胚胎。胚胎發育到第8周末,已露出人的雛形,從這時起一直到出生前的胚胎叫胎兒。從受精卵的形成到嬰兒出生的過程稱為懷孕。 3.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血液里獲得氧氣和養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胎盤排到母體的血液里,由母體排出體外。 4.受精卵在子宮內經過約280天的生長和發育。成熟的胎兒連著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就是分娩。 5.用人工方法,使精子與卵細胞在體外受精,再將胚胎移植回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為胎兒的方法稱為試管嬰兒,屬于有性生殖。拓展反思:(1)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血液獲得氧氣和養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2)營養來源:初期由卵黃提供營養,隨后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知識點三 人的個體發育 1.胚胎發育是指從受精卵發育到成熟的胎兒。胚后發育是指從嬰兒出生發育到個體成熟。通常所說的人的發育指的是胚后發育階段。 2.人的個體發育可分為嬰兒期、幼兒前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 3.青春期的發育 4.青春期發育的最明顯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最突出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成熟。 5.第一性征:男女兩性生殖器官的差異叫做第一性征。第二性征:進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促使男女之間出現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各自所特有特征,稱為第二性征。如女孩出現月經,男孩出現遺精等現象。規律技巧:(1)新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和胚胎發育的起點是在輸卵管,而主要場所是子宮。(2)青春期發育最明顯的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加,性器官的發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最突出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