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1 認識生物 --【名師導航】2023-2024學年初中生物中考總復習一輪復習(廣東專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1 認識生物 --【名師導航】2023-2024學年初中生物中考總復習一輪復習(廣東專版)(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專題01 認識生物
【重點】結合生活實例來進行判斷生物的生命特征,題型比較簡單,一般為填空或選擇。科學探究考查頻率高,特別關注科學探究過程的考核,以實驗探究題為主。選擇或填空偶見。
考點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 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機物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以植物或別的動物為食,從中獲得營養物質。例:①莊稼需要澆水施肥;②兔子吃草;③蘑菇的培養需要有營養的物質
(2)生物能進行呼吸: 絕大多數生物呼吸時,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有些生物呼吸不需要氧,比如乳酸菌,植物也能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氣。例:①鯨呼氣時產生水柱;②人游泳時不能長時間在水下;③保存植物種子必須用透氣的紙袋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呼吸、排尿、排汗。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 例:①人體排汗;②動物排尿;③植物落葉;④葉子排出二氧化碳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例:①向日葵向陽生長;②望梅止渴;③人從黑暗的屋子里走出來會瞇眼④葵花朵朵向太陽⑤含羞草的葉片收到觸碰合攏。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例:①種子發芽,長成幼苗,幼苗由小到大,開花結果;②孔雀開屏;③家雞產卵
(6)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征
例: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遺傳)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遺傳)③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變異)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例:①動植物都由細胞構成;②細菌都是由單個細胞構成;③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考點二:科學探究
1.觀察和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
(1)科學的觀察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用肉眼觀察;二是借助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工具進行間接觀察。有時還需要進行測量。
(2)調查也有兩種方式:調查分為普查法(如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法,選取樣本時要隨機取樣。調查首先要確定調查目的和對象,并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
通過觀察和調查對生物或生命現象進行探究時,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制訂好計劃,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同時要積極地思考,同別人進行交流等。
2.還有實驗法、文獻法和分類法等。
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哈維用結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動方向,這種研究方法就是實驗法。
文獻法也稱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方法。
分類法: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屬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
3.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幾個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驟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顛倒現象,變量設計是否做到只有一個變量。
【例題1】(2023·貴陽)通過觀察,科學家發現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下列現象能體現這一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石花能開出黃色的花朵 B.羚羊發現敵害后迅速奔逃
C.小麥從外界吸收水和無機鹽 D.人可以通過出汗排出廢物
【答案】C
【知識點】生物的特征
【解析】A、生石花能開出黃色的花朵,體現出生物能進行繁殖,A不符合題意;
B、羚羊發現敵害后迅速奔逃,體現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不符合題意;
C、小麥從外界吸收水和無機鹽,體現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C符合題意;
D、人可以通過出汗排出廢物,體現了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D不符合題意。
【解題思路】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變式1】一葉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葉現象體現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長發育;②新陳代謝;③適應環境;④繁殖后代;⑤遺傳和變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④⑤
【答案】C
【解析】在我國北方,有些樹木一到秋冬天就落葉,體現了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即新陳代謝;同時也體現了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溫度)做出反應即具有應激性;這是樹對低溫環境的適應。
【變式2】生命世代相續,生生不息。下列詩詞沒有體現生殖現象的是(  )
A.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C.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D.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答案】C
【解析】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是家燕在筑巢,屬于繁殖行為,A不符合題意。
B.“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是柳樹的生長,不屬于繁殖行為,B符合題意。
C.“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是蜻蜓在產卵,屬于繁殖行為,C不符合題意。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描寫的是藻類植物。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含葉綠體,春天,溫度適宜,水中的藻類植物就會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現出綠色,屬于繁殖行為,D不符合題意。
【例題2】(2022·新疆)珍妮·古道爾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為對于研究人類行為的起源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她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資料分析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觀察法
【答案】D
【知識點】科學探究的方法
【解析】珍妮·古道爾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步驟,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為的,屬于觀察法。
【解題思路】科學探究的方法有很多:資料分析法,為了獲得某項成果或進行下一步調查研究,利用現有資料,分析利用以擴展研究深度廣度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座談、問卷、測驗和查閱書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對象的材料。
【變式1】食堂工作人員對學生每天的飯菜都要隨機采集,部分留樣,供有關部門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其中主要運用的科學方法是(  )
A. 比較 B. 抽樣檢測
C. 觀察法 D. 實驗法
【答案】B。
【解析】由題干敘述知,食堂工作人員對學生每天的飯菜都要隨機采集,部分留樣,供有關部門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因此其中主要運用的科學方法是抽樣檢測。
【變式2】下列有關科學探究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科學探究必須獨立完成探索,不能與他人合作
B. 設計對照實驗時,要控制單一變量
C. 實驗結果與提出的假設不一致時,須要修改實驗數據
D. 設置重復實驗,能夠避免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科學性
【答案】B。
【解析】A.科學探究重在探索的過程,可以和他人合作,有利于表達交流。A不符合題意。
B.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稱為對照實驗。對照實驗應遵循變量唯一的原則。B符合題意。
C.科學探究必須尊重事實,不能隨意修改實驗數據。C不符合題意。
D.為了盡量減少實驗結果的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應該設置重復實驗。設置重復實驗,能夠減少誤差,不是避免誤差。D不符合題意。
1.(2023·天河模擬)昆明有“春城”之美譽,有著無數絕美的風景。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冬季紅嘴鷗遷徙 B.初夏藍花楹盛開
C.傍晚海晏村日落 D.深秋銀杏樹落葉
【答案】C
【解析】A、紅嘴鷗是生物,冬季紅嘴鷗遷徙,說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是一種生命現象,A不符合題意;
B、藍花楹是生物,初夏藍花楹盛開體現了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是一種生命現象,B不符合題意;
C、傍晚海晏村日落,日落是自然現象不是生命現象,C符合題意;
D、銀杏樹是生物,深秋銀杏樹落葉,體現了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是一種生命現象,D不符合題意;
2.(2023·廣東模擬)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會合攏,這體現的是(  )
A.生長和繁殖 B.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遺傳和變異 D.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答案】B
【解析】應激性是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會合攏,這體現的是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
3.(2023·寶安模擬) 2022年《中國詩詞大會》讓我們又一次生動體會中華審美的生命力,下列詩詞包含生命現象的是 (  )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D.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答案】A
【解析】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意思是春天的早鶯在爭暖樹,燕子在啄泥筑巢,早鶯、暖樹和新燕都具有生命特征,符合題意;
B、“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明月和潮水沒有生命現象,不符合題意;
C、“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意思是黃河之水是由天上而來,波濤滾滾奔向東海,永不回頭,你沒看見嗎 題干中的黃河沒有生命現象,不符合題意;
D、“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的意思是窗口正對著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泊著來自江蘇的萬里航船,積雪、航船、岷山等沒有生命現象,不符合題意。
4.(2023·清遠模擬)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真正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下列哪項能作為判斷智能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  )
A.是否耗能 B.能否生殖 C.能否說話 D.能否運動
【答案】B
【解析】ACD、“是否耗能”、“能否說話 ”、“能否運動 ”不屬于生物的特征,不能作為判斷智能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ACD不符合題意;
B、“能否生殖“屬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能作為判斷智能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B符合題意。
5.(2023七上·羅湖期末)中國傳統的詩句、成語和諺語中蘊涵了不少生物學知識。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隱含的食物鏈是蟬→螳螂→黃雀
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說明草具有生長和繁殖特征
C.“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使水變綠的主要是藻類植物
D.“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
【答案】A
【解析】A.食物鏈的寫法是:起點是生產者,依次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終點是最高級別的消費者。“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所蘊涵的食物鏈是:樹→蟬→螳螂→黃雀,A符合題意。
B.生物體在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所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體現了生物能生長和繁殖,B不符合題意。
C.藻類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含葉綠體,春天,溫度適宜,水中的藻類植物就會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現出綠色。因此詩句中“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描述的是藻類植物。C不符合題意。
D.草和豆苗相互爭奪營養物質和生存空間等,因此屬于競爭關系,所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詩句中體現出豆苗與雜草間的生物關系是競爭關系,D不符合題意。
6.(2022·河源模擬)在河源萬綠湖發現了桃花水母,它的口周圍長有許多小觸手,用來捕食水中的微小生物。這主要體現了桃花水母的哪項生命特征(  )
A.需要營養 B.繁殖
C.排出廢物 D.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答案】A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現象;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題干中,桃花水母用小觸手來捕食微小生物,這體現了桃花水母需要營養的基本特征,可見A符合題意。
7.(2022·電白模擬)《秋思》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下列不屬于“樹、鴉、馬”三種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都有應激性 B.都能制造有機物
C.都能生長和發育 D.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
【答案】B
【解析】A.應激性是所有生物都有的特性,是生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特性,樹、鴉和馬三種生物都具有應激性,A不符合題意。
B.樹通過光合作用,能夠吸收外界的無機物制造有機物,但鴉和馬不能制造有機物,需要從外界獲取有機物,B符合題意。
C.生物能夠生長和發育,生長和發育屬于樹、鴉、馬的共同特征之一,C不符合題意。
D.遺傳和變異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樹、鴉、馬都能遺傳,也會發生變異,D不符合題意。
8.(2023·南沙模擬) 2021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進行了發布。下列活動中,與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學方法相同的是(  )
A.調查本班學生的近視情況 B.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C.探究蚯蚓的生活環境 D.比較牛和馬的外形特征
【答案】A
【解析】A、人口普查采用的是實驗方法中的調查法,“調查本班學生的近視情況”采用的也是調查法,A符合題意;
BD、“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和“比較牛和馬的外形特征”屬于觀察法,與人口普查方法不同,BD不符合題意;
C、“探究蚯蚓的生活環境”屬于實驗法,與人口普查方法不同,C不符合題意。
9.(2022九上·榕城期中)下列探究活動與其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不科學的是(  )
A.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調查法
B.種子萌發的條件——實驗法
C.生物進化的歷程——比較法
D.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觀察法
【答案】D
【解析】A、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時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需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我國的森林資源每五年清查一次,就是調查。探究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要采用調查法,A不符合題意;
B、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要采用實驗法,并且探究過程中要設置對照實驗,B不符合題意;
C、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某一種類的現象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它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本質的研究方法,研究生物進化的歷程要采取比較法,C不符合題意;
D、觀察法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是指研究者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所采取的探究方法應為實驗法,D符合題意。
10.(2021·恩平模擬)廣東某中學的同學在夏天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①取瀝干冷卻的水煮花生,分裝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為兩組:甲組進行真空包裝,乙組裝入普通包裝袋;②將兩組花生放人櫥柜,常溫保存;③每隔24小時,從甲、乙兩組中各取出3袋花生進行品嘗。結果如下:甲組24小時后無異味、口感正常,72小時后有輕微異味;乙組24小時后無異味、口感正常,72小時后異味明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的變量是花生有無異味
B.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真空包裝能否延長水煮花生的保質期
C.步驟③中“各取出3袋花生”比較浪費,可以改為每次取出1袋花生
D.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結論:真空包裝可以使花生不變質
【答案】B
【解析】A.對照實驗具有變量的唯一性,取瀝干冷卻的水煮花生,分裝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為兩組∶甲組進行真空包裝,乙組裝入普通包裝袋。可見該實驗的變量是空氣,A不符合題意。
B.科學探究的開始是提出問題,該實驗探究過程中:甲組進行真空包裝,乙組裝入普通包裝袋,因此提出的問題是∶真空包裝能否延長水煮花生的保質期?B符合題意。
C.每次取出3袋花生而不是1袋進行評價,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C不符合題意。
D.實驗結果如下:甲組24小時后無異味、口感正常,72小時后有輕微異味;乙組24小時后無異味、口感正常,72小時后異味明顯。可見真空包裝可以延長保質期,D不符合題意。
一、基礎鞏固
1.(2021·深圳)為了了解人們對于“三胎政策”的積極程度,該采用以下哪種方法(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探究法 D.調查法
【答案】D
【解析】觀察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對實驗對象用肉眼或一些輔助儀器進行的觀測;實驗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對實驗對象進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探究法、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調查法是為了獲得某一方面的數據或信息而采取的實地考察的方法;為了了解人們對于“三胎政策”的積極程度,主要采用的方法應屬于調查法。
2.(2023·南沙模擬)病毒結構簡單,不像其他生物那樣具有細胞結構,但人們還是將病毒認定為生物。下列可作為認定依據的是(  )
A.能運動 B.有致病性
C.能繁殖 D.能合成有機物
【答案】C
【解析】認定生物的依據是“是否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能否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一。
3.(2022·惠來模擬)下列詩句中,沒有蘊含繁殖現象的是(  )
A.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B.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C.梁上雙飛燕,青蟲喂黃嘴
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答案】A
【解析】生物體在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結合分析可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梁上雙飛燕,青蟲喂黃嘴”、“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都體現了動物或植物的繁殖現象;而“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沒有體現生物的繁殖現象。
4.(2018·中山模擬)設計對照實驗來獲得證據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研究中沒有設計對照實驗的是(  )
A.鵝頸瓶實驗
B.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
C.測定人的反應速度
D.甲狀腺激素對青蛙發育影響實驗
【答案】C
【解析】A、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微生物只能來自微生物,而不能憑空產生。因此設計鵝頸瓶對照實驗來獲得證據,A不符合題意;
B、探究“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的實驗是對照實驗,因此必須配制幾種不同濃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對照,來表明不同濃度的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不同,B不符合題意;
C、測定人的反應速度不需要設計對照實驗,C符合題意;
D、甲狀腺激素對青蛙發育影響的實驗需要設計對照實驗,變量是甲狀腺激素,D不符合題意。
5.(2018·廣東模擬)為探究不同濃度的酒精對水蚤心率是否有影響,某小組進行了實驗,以下數據說明 (  )
酒精濃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數(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酒精濃度較低時對水蚤心率有促進作用,濃度稍高時有抑制作用
B.10% 以下濃度的酒精對水蚤沒有任何危害
C.只要酒精濃度不高,對水蚤的心率就沒有影響
D.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解析】數據說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濃度影響,即水蚤心率會隨著酒精濃度的增加而減慢。酒精具有麻醉神經系統的作用。當酒精的體積分數達到20%時,水蚤會因為酒精濃度過大,神經系統被完全麻醉而導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濃度影響,即水蚤心率會隨著酒精濃度的增加而變化,酒精濃度較低時對水蚤心率有促進作用,濃度稍高時有抑制作用。故B、C、D不符合題意, A符合題意。
二、能力提高
6.(2021·廣東)觀察法和實驗法是研究動物行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沒有使用實驗法的是(  )
A.用自制迷宮,觀察小鼠走出迷宮需要的時間
B.隱蔽在樹林中,用望遠鏡觀察母鳥育雛行為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觀察幼雁出殼后的行為
D.將螞蟻放入有濕土和食物的瓶中,觀察螞蟻取食
【答案】B
【解析】A、用自制迷宮,觀察小鼠走出迷宮需要的時間,這需要人為設計實驗,控制研究對象,屬于實驗法,A不符合題意。
B、隱蔽在樹林中,用望遠鏡觀察母鳥育雛行為,觀察者對鳥不施加任何影響,所以,屬于觀察法,B符合題意。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這需要人為的設計實驗,改變母雁的孵化方式,屬于實驗法,C不符合題意。
D、將螞蟻放入有濕土和食物的瓶中,這需要人為的模擬蚯蚓的生活環境,觀察螞蟻取食,屬于實驗法,D不符合題意。
7.(2020·深圳)下列詩詞中描述了生命現象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C.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答案】B
【解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描述的都不是生命現象。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花具有生物的特征,描述的是生命現象,故答案為:B。
8.(2020·深圳)某探究小組對校園植物種類進行調查,采取的做法不恰當的是(  )
A.制訂可行的調查活動方案 B.選擇科學的調查活動方案
C.確定合理的調查活動對象 D.憑個人喜好記錄調查數據
【答案】D
【解析】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可分為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全面調查是指對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每一個單位進行調查,如人口普查。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屬于抽樣調查。抽樣調查包括:隨機抽樣調查和非隨機抽樣。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并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所以,
A.制訂可行的調查活動方案,不符合題意。
B.選擇科學的調查活動方案、不符合題意
C.確定合理的調查活動對象,不符合題意
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不能憑個人喜好記錄調查數據,D符合題意。
9.(2023·增城模擬)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某些地區仍有發生。媒體每天向社會公布新增患者數量、累計患者數量、新增治愈人數、累計治愈人數等。獲得這些數據的科學方法是(  )
A.抽樣法 B.資料分析法 C.調查法 D.觀察法
【答案】C
【解析】調查法是利用訪談、問卷、測驗等手段收集獲取并分析信息的方式,因此媒體每天向社會公布新增患者數量、累計患者數量、新增治愈人數、累計治愈人數等屬于調查法的應用。
10.(2020·蓬江模擬)取兩段相同的植物枝條甲和乙,摘除其中一個枝條的葉片,再分別放入均裝有10毫升清水的量筒中,一起放在陽光下。每隔10分鐘記錄量筒液面的讀數,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組的葉片被摘除
B.實驗變量是光照時間
C.甲組減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實驗說明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答案】D
【解析】A.由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以知道: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液面越來越低,說明甲組的葉未被摘除;隨著時間的推移,乙組液面變化不明顯,說明乙組的葉被摘除,A錯誤。
BD.由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以知道:甲、乙的變量是有無葉,甲有葉,隨著時間的推移,液面越來越低,而乙量筒內的葉摘除,隨著時間的推移,液面變化不明顯,所以得出結論是: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器官。B錯誤,D正確。
C.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器官,甲組有葉,甲組減少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C錯誤。
三、拓展訓練
11.(2019·廣東模擬)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鴨孵卵,小鴨出生后最先接觸小明,因此小鴨就追隨著小明,學習小明的一舉一動。那么,小鴨追隨小明的行為屬于(  ),小明的研究小鴨的方法屬于(  )
A.先天性行為;觀察法 B.后天學習行為;實驗法
C.先天性行為;實驗法 D.后天學習行為;觀察法
【答案】C
【解析】小鴨跟隨小明的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小明的研究小鴨的方法屬于實驗法。故答案為:C。
12.(2019·廣州模擬)在調查校園生物中,以下同學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小軍發現幾株不認識的植物,于是把它們拔出來,帶回家研究
B.小梅撥開草叢,一只蟋蟀蹦出來,很快蹦到校園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記錄下來
C.小偉調查記錄中有蚯蚓,其他同學都沒有,小偉決定把它刪掉
D.小明發現一只老鼠,太惡心了,不記錄
【答案】B
【解析】A.調查中不要傷害動植物和破壞生物的生存環境,特別是要保護珍稀物種。A不符合題意。
B.調查是一項科學工作,對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歡它,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B符合題意。
CD.調查是一項科學工作,對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歡它,都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不能僅憑個人好惡取舍。故CD不符合題意。
13.(2018·廣東模擬)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興趣小組調查發現校園有柳樹、雪松、香樟、水杉、葫蘆蘚、腎蕨等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葫蘆蘚、水杉都利用孢子繁殖,屬于孢子植物
B.葫蘆蘚有根莖葉的分化,能夠真正適應陸地生活
C.柳樹與香樟的共同特征比柳樹與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態結構分,應將水杉、葫蘆蘚、腎蕨歸為一類,柳樹、雪松、香樟歸為另一類
【答案】C
【解析】A、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用孢子繁殖,屬于被子植物,水杉屬于裸子植物,用種子繁殖,A不符合題意;
B、葫蘆蘚具有莖葉的分化,無根,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濕處,B不符合題意;
C、雪松屬于裸子植物門,柳樹與香樟都屬于被子植物,因此,柳樹與香樟的共同特征比柳 樹與雪松的共同特征多,C符合題意;
D、按有無種子分,葫蘆蘚、腎蕨歸為一類,屬于孢子植物,柳樹、雪松、香樟、水杉歸為另一類屬于種子植物,D不符合題意。
14.(2021·陽西模擬)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注射新冠疫苗,我國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成績有目共睹,現在一些特殊工種的人群已經注射了新冠疫苗。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體在注射新冠疫苗后對新冠肺炎病毒產生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B.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
C.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物
D.新冠疫苗能使人體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體
【答案】C
【解析】A.接種用的疫苗是由減毒的、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從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屬于抗原。將疫苗注射到人體后,能刺激人體產生抵抗該病的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叫抗體。抗體只能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A不符合題意。B.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抵抗抗原的侵入,維護人體健康,B不符合題意。
C.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能夠通過自我復制繁殖后代,屬于生物,C符合題意。
D.新冠疫苗注射人體內作為抗原,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使人體在不發病的情況下,從而消滅病毒,D不符合題意。
15.(2019·惠來模擬)一首《知否知否》響遍大街小巷,“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中的“卻道海棠依舊”體現了生物哪項基本特征?(  )
A.生物適應環境 B.能進行新陳代謝
C.能對各種刺激產生反 D.成熟的個體能夠繁殖后代
【答案】A
【解析】詩中“卻道海棠依舊”是指經過了風雨的吹打,海棠卻依然如前,體現了生物能適應環境的特征。A正確。
16.(2019·于洪模擬)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20世紀40年代初剛使用青霉素時,即使是嚴重感染的病人,也只要每天分數次注射10萬單位,而現在成年人每天要注射數千萬單位甚至2億單位,新生兒也不少于40萬單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致病菌的(  )
A.遺傳性 B.適應性 C.應激性 D.變異性
【答案】D
【解析】細菌在生殖過程中不斷產生變異,在青霉素的選擇下,具有耐藥性變異的個體能夠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藥性的個體,經過青霉素的長期選擇,使得有的細菌已不再受其的影響了,因此造成致病菌耐藥性的原因是致病菌的變異性。
8專題01 認識生物
【重點】結合生活實例來進行判斷生物的生命特征,題型比較簡單,一般為填空或選擇。科學探究考查頻率高,特別關注科學探究過程的考核,以實驗探究題為主。選擇或填空偶見。
考點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通過________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機物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以________或別的________為食,從中獲得營養物質。例:①莊稼需要澆水施肥;②兔子吃草;③蘑菇的培養需要有營養的物質
(2)生物能進行________: 絕大多數生物呼吸時,吸入________,呼出________。有些生物呼吸不需要氧,比如________,植物也能吸入________,呼出________。例:①鯨呼氣時產生水柱;②人游泳時不能長時間在水下;③保存植物種子必須用透氣的紙袋
(3)生物能________: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________。 例:①人體排汗;②動物排尿;③植物落葉;④葉子排出二氧化碳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
例:①向日葵向陽生長;②望梅止渴;③人從黑暗的屋子里走出來會瞇眼④葵花朵朵向太陽⑤含羞草的葉片收到觸碰合攏。
(5)生物能________和________
例:①種子發芽,長成幼苗,幼苗由小到大,開花結果;②孔雀開屏;③家雞產卵
(6)生物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征
例: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________)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________)③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________)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________構成
例:①動植物都由細胞構成;②細菌都是由單個細胞構成;③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考點二:科學探究
1.________和________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
(1)科學的觀察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用________;二是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工具進行間接觀察。有時還需要進行測量。
(2)調查也有兩種方式:調查分為________(如人口普查)和________,選取樣本時要________。調查首先要確定________和________,并制訂合理的________。
通過觀察和調查對生物或生命現象進行探究時,都要有明確的________,制訂好計劃,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同時要積極地思考,同別人進行交流等。
2.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哈維用結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動方向,這種研究方法就是________。
文獻法也稱________,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________方法。
分類法: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把生物劃分為種屬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
3.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幾個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驟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顛倒現象,變量設計是否做到只有一個變量。
【例題1】(2023·貴陽)通過觀察,科學家發現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下列現象能體現這一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生石花能開出黃色的花朵 B.羚羊發現敵害后迅速奔逃
C.小麥從外界吸收水和無機鹽 D.人可以通過出汗排出廢物
【變式1】一葉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葉現象體現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長發育;②新陳代謝;③適應環境;④繁殖后代;⑤遺傳和變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④⑤
【變式2】生命世代相續,生生不息。下列詩詞沒有體現生殖現象的是(  )
A.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C.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D.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例題2】(2022·新疆)珍妮·古道爾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為對于研究人類行為的起源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她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資料分析法 B.調查法 C.實驗法 D.觀察法
【變式1】食堂工作人員對學生每天的飯菜都要隨機采集,部分留樣,供有關部門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其中主要運用的科學方法是(  )
A. 比較 B. 抽樣檢測
C. 觀察法 D. 實驗法
【變式2】下列有關科學探究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科學探究必須獨立完成探索,不能與他人合作
B. 設計對照實驗時,要控制單一變量
C. 實驗結果與提出的假設不一致時,須要修改實驗數據
D. 設置重復實驗,能夠避免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科學性
1.(2023·天河模擬)昆明有“春城”之美譽,有著無數絕美的風景。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冬季紅嘴鷗遷徙 B.初夏藍花楹盛開
C.傍晚海晏村日落 D.深秋銀杏樹落葉
2.(2023·廣東模擬)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會合攏,這體現的是(  )
A.生長和繁殖 B.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遺傳和變異 D.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3.(2023·寶安模擬) 2022年《中國詩詞大會》讓我們又一次生動體會中華審美的生命力,下列詩詞包含生命現象的是 (  )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B.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D.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4.(2023·清遠模擬)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真正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下列哪項能作為判斷智能機器人是否為生物的標準(  )
A.是否耗能 B.能否生殖 C.能否說話 D.能否運動
5.(2023七上·羅湖期末)中國傳統的詩句、成語和諺語中蘊涵了不少生物學知識。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
A.“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隱含的食物鏈是蟬→螳螂→黃雀
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說明草具有生長和繁殖特征
C.“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使水變綠的主要是藻類植物
D.“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
6.(2022·河源模擬)在河源萬綠湖發現了桃花水母,它的口周圍長有許多小觸手,用來捕食水中的微小生物。這主要體現了桃花水母的哪項生命特征(  )
A.需要營養 B.繁殖
C.排出廢物 D.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7.(2022·電白模擬)《秋思》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下列不屬于“樹、鴉、馬”三種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都有應激性 B.都能制造有機物
C.都能生長和發育 D.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
8.(2023·南沙模擬) 2021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進行了發布。下列活動中,與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學方法相同的是(  )
A.調查本班學生的近視情況 B.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C.探究蚯蚓的生活環境 D.比較牛和馬的外形特征
9.(2022九上·榕城期中)下列探究活動與其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不科學的是(  )
A.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調查法
B.種子萌發的條件——實驗法
C.生物進化的歷程——比較法
D.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觀察法
10.(2021·恩平模擬)廣東某中學的同學在夏天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①取瀝干冷卻的水煮花生,分裝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為兩組:甲組進行真空包裝,乙組裝入普通包裝袋;②將兩組花生放人櫥柜,常溫保存;③每隔24小時,從甲、乙兩組中各取出3袋花生進行品嘗。結果如下:甲組24小時后無異味、口感正常,72小時后有輕微異味;乙組24小時后無異味、口感正常,72小時后異味明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的變量是花生有無異味
B.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真空包裝能否延長水煮花生的保質期
C.步驟③中“各取出3袋花生”比較浪費,可以改為每次取出1袋花生
D.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結論:真空包裝可以使花生不變質
一、基礎鞏固
1.(2021·深圳)為了了解人們對于“三胎政策”的積極程度,該采用以下哪種方法(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探究法 D.調查法
2.(2023·南沙模擬)病毒結構簡單,不像其他生物那樣具有細胞結構,但人們還是將病毒認定為生物。下列可作為認定依據的是(  )
A.能運動 B.有致病性
C.能繁殖 D.能合成有機物
3.(2022·惠來模擬)下列詩句中,沒有蘊含繁殖現象的是(  )
A.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B.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C.梁上雙飛燕,青蟲喂黃嘴
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4.(2018·中山模擬)設計對照實驗來獲得證據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研究中沒有設計對照實驗的是(  )
A.鵝頸瓶實驗
B.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
C.測定人的反應速度
D.甲狀腺激素對青蛙發育影響實驗
5.(2018·廣東模擬)為探究不同濃度的酒精對水蚤心率是否有影響,某小組進行了實驗,以下數據說明 (  )
酒精濃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數(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酒精濃度較低時對水蚤心率有促進作用,濃度稍高時有抑制作用
B.10% 以下濃度的酒精對水蚤沒有任何危害
C.只要酒精濃度不高,對水蚤的心率就沒有影響
D.水蚤心率隨酒精濃度升高而加快
二、能力提高
6.(2021·廣東)觀察法和實驗法是研究動物行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沒有使用實驗法的是(  )
A.用自制迷宮,觀察小鼠走出迷宮需要的時間
B.隱蔽在樹林中,用望遠鏡觀察母鳥育雛行為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觀察幼雁出殼后的行為
D.將螞蟻放入有濕土和食物的瓶中,觀察螞蟻取食
7.(2020·深圳)下列詩詞中描述了生命現象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C.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8.(2020·深圳)某探究小組對校園植物種類進行調查,采取的做法不恰當的是(  )
A.制訂可行的調查活動方案 B.選擇科學的調查活動方案
C.確定合理的調查活動對象 D.憑個人喜好記錄調查數據
9.(2023·增城模擬)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某些地區仍有發生。媒體每天向社會公布新增患者數量、累計患者數量、新增治愈人數、累計治愈人數等。獲得這些數據的科學方法是(  )
A.抽樣法 B.資料分析法 C.調查法 D.觀察法
10.(2020·蓬江模擬)取兩段相同的植物枝條甲和乙,摘除其中一個枝條的葉片,再分別放入均裝有10毫升清水的量筒中,一起放在陽光下。每隔10分鐘記錄量筒液面的讀數,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組的葉片被摘除
B.實驗變量是光照時間
C.甲組減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實驗說明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
三、拓展訓練
11.(2019·廣東模擬)小明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鴨孵卵,小鴨出生后最先接觸小明,因此小鴨就追隨著小明,學習小明的一舉一動。那么,小鴨追隨小明的行為屬于(  ),小明的研究小鴨的方法屬于(  )
A.先天性行為;觀察法 B.后天學習行為;實驗法
C.先天性行為;實驗法 D.后天學習行為;觀察法
12.(2019·廣州模擬)在調查校園生物中,以下同學的做法,正確的是(  )
A.小軍發現幾株不認識的植物,于是把它們拔出來,帶回家研究
B.小梅撥開草叢,一只蟋蟀蹦出來,很快蹦到校園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記錄下來
C.小偉調查記錄中有蚯蚓,其他同學都沒有,小偉決定把它刪掉
D.小明發現一只老鼠,太惡心了,不記錄
13.(2018·廣東模擬)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興趣小組調查發現校園有柳樹、雪松、香樟、水杉、葫蘆蘚、腎蕨等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葫蘆蘚、水杉都利用孢子繁殖,屬于孢子植物
B.葫蘆蘚有根莖葉的分化,能夠真正適應陸地生活
C.柳樹與香樟的共同特征比柳樹與雪松的共同特征多
D.按形態結構分,應將水杉、葫蘆蘚、腎蕨歸為一類,柳樹、雪松、香樟歸為另一類
14.(2021·陽西模擬)全球應對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注射新冠疫苗,我國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成績有目共睹,現在一些特殊工種的人群已經注射了新冠疫苗。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人體在注射新冠疫苗后對新冠肺炎病毒產生的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
B.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
C.新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物
D.新冠疫苗能使人體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體
15.(2019·惠來模擬)一首《知否知否》響遍大街小巷,“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中的“卻道海棠依舊”體現了生物哪項基本特征?(  )
A.生物適應環境 B.能進行新陳代謝
C.能對各種刺激產生反 D.成熟的個體能夠繁殖后代
16.(2019·于洪模擬)抗生素濫用是一個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20世紀40年代初剛使用青霉素時,即使是嚴重感染的病人,也只要每天分數次注射10萬單位,而現在成年人每天要注射數千萬單位甚至2億單位,新生兒也不少于40萬單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致病菌的(  )
A.遺傳性 B.適應性 C.應激性 D.變異性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梅州市| 安仁县| 富平县| 上高县| 四会市| 石河子市| 鸡东县| 新绛县| 泗水县| 永善县| 平江县| 滦平县| 乐至县| 淅川县| 贵德县| 仙居县| 云阳县| 囊谦县| 镇沅| 虎林市| 磐安县| 西华县| 兰考县| 秭归县| 霍城县| 蓝田县| 蒲江县| 滨州市| 濮阳市| 西丰县| 达拉特旗| 西吉县| 桂东县| 阿克| 抚松县| 威远县| 武安市| 社旗县| 东城区|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