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華師大版初中科學第 0章 走近科學——§0.2 什么是科學探究第 0 章 走近科學§0.2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知識點一:科學家是怎樣進行探究的——海王星的發現發現問題:許多天文學家在觀察中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軌道與按牛頓理論計算結果不一致。提出猜想與假設:亞當斯和勒威耶認為,這種“反常”的現象很可能是由某顆未知行星的影響造成的。收集證據: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他們開始收集證據,查閱了大量關于天王星的觀測數據,并運用數學的方法進行了復雜的推算。得出初步結論:1845 年 9 月,亞當斯先于勒威耶提出了有關這一未知行星在天空中運動軌道參數的預言。驗證假設:亞當斯分別請求劍橋天文臺和格林尼治天文臺臺長幫助搜索星空,可惜沒有引起重視。直到 1846 年 9 月,德國天文學家伽勒根據勒威耶的預言,用望遠鏡發現了這顆行星—海王星。知識點二: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②提出猜想與假設③制定實驗方案④進行實驗,收集證據⑤得到(初步)結論⑥驗證假設(交流討論)1. 實驗桌上有銀白色金屬,小紅同學提出可以用磁鐵來吸一下,判所其是否為鐵,該環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設計實驗 C.作出猜想 D.得出結論【答案】B2. 從事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是進行科學實驗設計,科學實驗設計的步驟有:①充分查閱料;②設計合理方案;③明確實驗目的;④進行科學實驗;⑤準備實驗器材。正確順序為( )1華師大版初中科學第 0章 走近科學——§0.2 什么是科學探究A.③①④⑤② B.⑤③①②④ C.③①②⑤④ D.①③②⑤④【答案】C3. 在實驗設計中,不能作為對照的一組是( )A.溫度和水分 B.有空氣和無空氣 C.25℃和 0℃ D.有光和無光【答案】A4. 小科在家中發現剛加熱水的暖水瓶瓶蓋打開不冒“白氣”,小科思考是什么原因呢 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又想到可能是因為房間的溫度較高,將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氣”。“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A. 提出問題 B. 建立假設 C. 收集事實與證據 D. 得出結論【答案】C5. 小華發現很多食品包裝袋設計成“鋸齒”形狀,他猜想袋口做成“鋸齒”形狀可減小撕開時用力的大小。為驗證猜想,以下設計方案最佳的是( )A. 撕開多種不同“鋸齒”狀包裝袋,比較所用力大小B. 多位同學在包裝袋任意位置撕開,交流比較用力的大小C. 先后在“鋸齒”狀位置和平邊位置撕開包裝袋,比較用力大小D. 分別撕開“平邊”狀和“鋸齒”狀的不同材質包裝袋,比較用力大小【答案】C6. 新鮮菠蘿酸甜多汁,可口開胃,但一次食用過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損。這種破損真的是由新鮮菠蘿汁引起的嗎?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與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腸黏膜開展了探究實驗,以下是探究實驗的部分過程,將其補充完整。(1)方法步驟:①取一塊豬小腸黏膜,平均分成兩半,分別放入 A、B 培養皿中。②向 A 培養皿中滴加 20 毫升生理鹽水,同時向 B培養皿中滴加 新鮮菠蘿汁。③把 A、B 培養皿都放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用放大鏡觀察。(2)實驗結果的預測:若 A 組培養皿中小腸黏膜完好,而 B 組培養皿中小腸黏膜出現明顯的破損,則說明 。(3)討論交流:本探究實驗的變量是 ,設置 A 組的目的是形成 。興趣小組的同學還多次重復了該探究實驗,以避免 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答案】(1)20 毫升或等量; (2)新鮮菠蘿汁會造成黏膜破損; (3)新鮮菠蘿汁;對照;偶然2華師大版初中科學第 0章 走近科學——§0.2 什么是科學探究7. 小柯看到香煙盒上印有“吸煙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實驗探究“煙草浸出液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實驗材料:黃豆、煙草及其他材料。探究步驟:Ⅰ.用煙草、蒸餾水制得煙草浸出液(原浸液),濃度視為 100%,再通過稀釋原浸液得到濃度為 70%、40%的浸出液。Ⅱ.取 4 個同規格的培養皿,編號為 1、2、3、4,并在里面鋪上等量的干棉花。Ⅲ.在每個培養皿中放 20 粒同樣飽滿的黃豆,蓋上蓋子。Ⅳ.每天定時向各培養皿中噴灑等量、對應濃度的浸出液,并記錄數據。其中第 5 天的數據如下表:第 5 天的平均芽長和萌發率編號 噴灑的浸出液濃度芽長/cm 萌發率1 0% 10 100%2 40% 4 95%3 70% 1.2 65%4 100% 0.5 35%(1)本實驗中編號為 的培養皿作為對照組。(2)步驟Ⅱ中的棉花不預先濕潤的原因是 。(3)分析表中數據,能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1; (2)防止噴灑的浸出液被稀釋; (3)其他條件一定時,煙草浸出液的濃度越大,對黃豆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影響越大。(或其他條件一定時,煙草浸出液的濃度越大,對黃豆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生長的抑制作用越明顯。)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