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2)-水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考點1 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 關于水這部分,按照傳統的分類,它是四大部分的一大部分,水這部分在中考試題中其重點應該關注溶液的質量分數計算,它會跟比較多的化學計算題在一起,另外就是溶解度的計算及曲線,了解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舉例說明水對生命體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解凈化水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考點2 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考點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 ☆☆考點4溶質的質量分數 ☆☆考點5水污染 ☆☆■考點①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1.水電解時在陽極產生氧氣,在陰極產生氫氣。兩者體積比為1∶2,質量比為8∶1。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注意:通直流電;為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可加入少量H2SO4或NaOH。3.現象①兩個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②跟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約是跟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的2倍[V(正)∶V(負)≈1∶2。4.檢驗①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氣體體積較大的玻璃管的尖嘴處,氣體燃燒(有輕微爆鳴聲)并產生淡藍色火焰;②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氣體體積較小的玻璃管的尖嘴處,帶火星的木條能夠復燃。注意: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是氫氣;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是氧氣,可記為“正氧負氫”。5.結論①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②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③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④本實驗驗證了“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6.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液體;標準狀況下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7.化學性質①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反應:2H2O2H2↑+O2↑。②水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CO2+H2O===H2CO3,SO3+H2O===H2SO4。③水能夠與少數的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如CaO+H2O===Ca(OH)2,Na2O+H2O===2NaOH。■考點②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①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②水是最常用的溶劑,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汽油、酒精等。③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溶液 濁液懸濁液 乳濁液不 同 點 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組成 不溶性液體和液體組成分散 微粒 分子或離子直徑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體,乳濁液的顆粒大約為1~50微米均一性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渾濁)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久置后分層相同點 都是混合物■考點③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 1.溶液的基礎知識①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②溶液的特點:均一、穩定。③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④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溫度;100 g溶劑;達到飽和狀態;單位為克。⑤注意: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2.溶解度曲線的應用①給出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比較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或降低)的變化趨勢;③判斷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情況;④確定從混合物中提純物質的方法(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3.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考點④溶質的質量分數 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2.意義: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3.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①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100%②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液的體積、密度的關系溶液質量(m)=溶液體積(V)×溶液密度(ρ)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③溶液稀釋的計算:m1×ω1=m2×ω2M 1、m2——稀釋前、后溶液質量ω1、ω2——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方法 溶液中“變”與“不變”的解題技巧①.溶液稀釋后,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分數減小。②.向飽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質,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不變。③.不飽和溶液繼續溶解溶質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增大。④.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再降溫至原來的溫度,則溶質、溶劑會按照一定比例減少,溶質質量分數不變。⑤.不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使其恰好飽和,則溶劑質量減少,溶質質量不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4.物質的結晶①.結晶方法一:蒸發溶劑,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的固體溶質的溶液,如海水曬鹽。②.結晶方法二: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固體溶質的溶液,如培養硫酸銅大晶體、提純硝酸鉀等。③.某些物質結晶后形成的晶體帶有結晶水,如CuSO4·5H2O、Na2CO3·10H2O等,失去結晶水的過程稱為風化。5.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1.實驗儀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藥匙、燒杯、膠頭滴管。2.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①.計算(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②.稱量(固體:用天平稱取;液體:用量筒量取);③.溶解(后裝瓶,并貼上標簽)。■考點⑤水污染 1.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三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流失。2.水的凈化方法:沉淀法、過濾法、蒸餾法。3.水的凈化①自來水生產流程:天然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自來水。②明礬的凈水作用:明礬與水作用生成一種叫氫氧化鋁[Al(OH)3]的凝膠狀的物質,該物質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細小的懸浮雜質聚集而下沉。③活性炭的凈水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吸附性。④吸附過程是物理變化,消毒過程是化學變化。⑤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br/>水被污染后會給人類造成災難。工業生產的“三廢”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江河中,都會污染水資源。水污染的防治;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經過處理后再排放;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等。■考點1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典例1](2023秋 柯橋區期中)2023年受第5號臺風的影響,浙江東部沿海出現大雨和暴雨,臺風和臺風雨屬于水循環各個環節中的( )A.蒸發、水汽輸送 B.蒸發、降水 C.水汽輸送、蒸發 D.水汽輸送、降水【答案】D【解答】解:臺風來自海洋通過水汽輸將海洋上蒸發的水蒸氣送到達陸地,形成降水,所以臺風和臺風雨直接影響水循環的環節有水汽輸送、降水,D正確,ABC錯誤。故選:D。◆變式訓練(2023秋 拱墅區校級期中)圖甲、乙是電解水的實驗及電解時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B.此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C.水電解的過程中,氫原子和氧原子數都沒發生變化D.電解水的變化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答案】C【解答】解:A、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氫氣,該選項說法不正確;B、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C、水電解的過程中,氫原子和氧原子數都沒發生變化,該選項說法正確;D、電解水的變化中,水分子改變,生成氫分子和氧分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C。■考點2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典例2](2023秋 龍灣區期中)現代生活中的飲品各式各樣,下列幾種常見的飲料中,屬于溶液的是( ?。?br/>A.果粒橙 B.牛奶 C.雪碧 D.豆漿【答案】C【解答】解:A、果粒橙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穩定,不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C、雪碧是碳酸等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選項正確。D、豆漿中的營養物質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漿不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2023秋 仙居縣期中)下列關于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說法正確的個數有( ?。?br/>①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②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③同一種溶劑中可以同時有多種溶質④溶液是純凈物,而濁液是混合物A.1 B.2 C.3 D.4【答案】A【解答】解:①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有些溶液是帶有顏色的,如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故說法錯誤。②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聯系,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說法錯誤。③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則同一種溶劑中可以同時有多種溶質,故說法正確。④溶液是混合物,而濁液是混合物,故說法錯誤。故說法正確的個數有1個。故選:A。■考點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典例3]小溫結合甲物質溶解度表以圖中方式配置溶液,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溫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克 14.3 20.7 28.5 40 55A.①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②比①溶質質量分數大C.②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若③恒溫蒸發,溶質質量分數不變【答案】B【解析】根據甲各溫度下的溶解度及各燒杯中所加物質的質量確定溶解情況,從而計算溶質質量分數分析。【解答】A、20 ℃ 時甲的溶解度為20.7克, ①是20 ℃時100克水中加入25克甲所得,是飽和溶液 ,不符合題意;B. ①固體有剩余,升溫80 ℃時固體溶解形成 ② , ②比①溶質質量分數大,符合題意;C. ②是100g水溶解25克甲形成的溶液,③是100g水溶解40g甲形成的溶液,所以 ② 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比 ③小,不符合題意;D.③為不飽和溶液, 若③恒溫蒸發,溶質質量分數增加,不符合題意;◆變式訓練(2023秋 蒼南縣期中)小靈學習了溶液的相關知識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圖)自制了一根“棒棒糖”。回答下面小題。圖中四個燒杯里的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br/>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答案】C【解答】解: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乙、丁中有不能繼續溶解的溶質存在,一定為飽和溶液。故選:C。■考點4溶質的質量分數[典例4](2023秋 浙江期中)一定的溫度下,在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晶體,下列圖象能夠表示加入的晶體質量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規律的是( )A.B.C.D.【答案】B【解答】解:A、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因此開始時硝酸鉀質量分數不能是0,該選項不正確;B、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硝酸鉀質量分數不是0,當硝酸鉀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硝酸鉀不能再溶解,硝酸鉀的質量分數不再增大,該選項正確;C、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因此開始時硝酸鉀質量分數不能是0,該選項不正確;D、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含有一定質量的硝酸鉀,硝酸鉀質量分數不是0,當硝酸鉀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硝酸鉀不能再溶解,因此硝酸鉀質量分數不再增大,該選項不正確。故選:B。◆變式訓練(2023春 北侖區校級期中)現要配制100g 12%的氯化鈉溶液,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砝碼盒中的砝碼規格有50g、20g、10g、5g,稱量時5g以下用游碼)和稱量物放反了,其他過程沒有錯誤,則實際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A.12% B.8% C.8.3% D.10%【答案】C【解答】解:所需溶質質量為:100g×12%=12g,需水:88g,稱量時10g是砝碼質量,2g是游碼,由左盤質量=右盤質量+游碼質量,列式為:10g=物體質量+2g得出:物體質量=8g,故質量分數為:×100%=8.3%。故選:C。■考點5水污染[典例5](2023秋 衢江區期中)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地球公民應盡的責任。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A.填湖造房 B.分類處理垃圾 C.直接排放工業廢水 D.過量使用化肥【答案】B【解答】解:填湖造房、直接排放工業廢水、過量使用化肥農藥都會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分類處理生活污水其做法是合理的。故選:B。◆變式訓練(2023秋 舟山月考)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珍惜地下水,珍視隱藏的資源”。下列有關水的做法或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為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可以無限度開采地下水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C.我國水資源在空間、時間上分配不均勻D.人類利用較多的淡水資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淡水【答案】A【解答】解:A.地下水作為重要的自然資源,不能為了發展和需要,無限制開采地下水,也不符合節約用水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題干中做法錯誤,符合題意。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水分多少影響生物的分布、形態結構,題干中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我國水資源在空間分配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時間上分布也不均勻,夏秋多,冬春少,題干中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只占地球上水體總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難以利用,因此目前被人類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題干中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2023 寧波)透水磚是一種綠色環保建材,透水性好。如圖所示,用透水磚替代傳統的混凝土路面磚,有效減少了地面積水。從水循環的過程分析,道路鋪設透水磚主要有利于( )A.水汽輸送 B.降水 C.下滲 D.地表徑流【答案】C【解答】解:透水磚主要通過增加下滲減輕城市地表積水,相較常規的硬化路面,透水磚增加了下滲,減少了地表積水,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3 益陽)如圖是通電一段時間后電解水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產生的氣體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產生氣體b的一端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C.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強其導電性D.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答案】A【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產生的氣體a是氫氣,氫氣能燃燒,氣體b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分析可知,氣體b是氧氣,產生氣體b的一端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故選項說法正確。C、純水的導電性很弱,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強其導電性,故選項說法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通電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則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3.(2023 遼寧)廚房里的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br/>A.面粉 B.白糖 C.植物油 D.辣椒面【答案】B【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懸濁液,故A錯;B、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正確;C、植物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乳濁液,故C錯;D、辣椒面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懸濁液,故D錯。故選:B(2023 南通)常溫下,工業可利用Na2SO4+KCl→NaCl+K2SO4(未配平)原理制備K2SO4。Na2SO4、KCl、NaCl和K2SO4 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B.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一直增大C.60℃時,Na2SO4、K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D.該制備反應利用了常溫下K2SO4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性質【答案】D【解答】:A、10℃時,NaCl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60℃時,NaCl的溶解度小于KCl的溶解度,則KCl的溶解度不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故A錯誤;B、由Na2SO4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增大后減小,而不是一直增大,故B錯誤;C、60℃時,Na2SO4、KCl的溶解度相同,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不飽和溶液中Na2SO4、KCl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相等,故C錯誤;D、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反應Na2SO4+KCl→NaCl+K2SO4中雖沒有不溶物,但常溫下K2SO4的溶解度小,在生成物中會以沉淀的形式出現,反應可以進行,則該制備反應利用了常溫下K2SO4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性質,故D正確;故選:D。(2023 上海)在配制食鹽溶液過程中,同學們發現,精制鹽比粗鹽溶解得更快。閱讀配料表發現,這兩種食鹽的成分相同,只是精制鹽顆粒比較小,而粗鹽顆粒比較大。同學們想通過實驗來探究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請幫助他們完成實驗設計。同學們猜測食鹽溶解快慢與其顆粒大小有關。為驗證假設,準備了如下實驗裝置。 (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 ,溶劑是 。(2)要驗證假設,應當選擇圖中的 和 (填字母)開展實驗對照;若 (填字母)中燒杯里的食鹽先溶解完,能說明食鹽顆粒越小,溶解越快。(3)觀察實驗裝置a和c,發現c中燒杯里的食鹽溶解得更快,能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能/不能)。請說明理由: 。【答案】(1)食鹽;水;(2)b;c;c;(3)不能;因為除溫度不同外,食鹽顆粒的大小也不同。【解答】:(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食鹽,溶劑是水;故答案為:食鹽;水;(2)探究食鹽溶解快慢與其顆粒大小有關,應當選擇圖中的b和c開展實驗對照;若c中燒杯里的食鹽先溶解完,能說明食鹽顆粒越小,溶解越快;故答案為:b;c;c;(3)觀察實驗裝置a和c,發現c中燒杯里的食鹽溶解得更快,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因為除溫度不同外,食鹽顆粒的大小也不同;故答案為:不能;因為除溫度不同外,食鹽顆粒的大小也不同。1.(2023秋 龍灣區期中)水電解后,產生了氫氣和氧氣,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的微觀模型示意圖,看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C.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D.水電解時,化學變化前后原子個數保持不變【答案】A【解答】解:A、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該選項不正確。B、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該選項正確。C、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該選項正確。D、水電解時,化學變化前后原子個數保持不變,該選項正確。故選:A。2.下列四種變化中,有一種變化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A.蒸發 B.變形 C.凝固 D.燃燒【答案】D【解答】解:A、蒸發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與B、C相同,故選項錯誤;B、變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與A、C相同,故選項錯誤;C、凝固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與A、B相同,故選項錯誤;D、燃燒生成新物質二氧化碳、水等物質,屬于化學變化,與其他三種不同,故選項正確;故選:D。3.(2023 永嘉縣校級二模)t1℃時,將a、b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各15g,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所示;降溫到t2℃時,忽略水分蒸發,現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t1℃時a、b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B.t2℃時a、b溶液均為飽和溶液C.t1℃時a、b的溶解度相同D.t2℃時a、b的溶解度相同【答案】B【解答】:A、t1℃時,燒杯a、b的底部沒有固體剩余,所以a、b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故A錯誤;B、t2℃時,燒杯a、b的底部有固體剩余,所以a、b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故B正確;C、t1℃時,a、b溶液的狀態不能確定,所以a、b的溶解度不能確定,故C錯誤;D、t2℃時,a、b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不能確定,所以a、b的溶解度不能確定,故D錯誤。故選:B。4.(2023 鹿城區校級模擬)小明在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加入少量蔗糖(“o”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攪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br/>A.B.C.D.【答案】C【解答】: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蔗糖分子均勻地分散在水分子之間。故選:C。5.(2023 紹興模擬)硝酸鉀可作為無土栽培的營養液。小溫同學在配制20℃的硝酸鉀溶液過程中,向硝酸鉀固體中分批加水,并充分攪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所給選項中符合上述實驗結果的是( )A. B.C.D.【答案】A【解答】:小溫同學在配制20℃的硝酸鉀溶液過程中,向硝酸鉀固體中分批加水,加入25g水,有15.8g硝酸鉀不能繼續溶解,則說明該溫度下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23.7g-15.8g=7.9g;②中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再加入25g水,仍有硝酸鉀不能繼續溶解,此過程中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為7.9g,剩余固體的質量為15.8g-7.9g=7.9g,則③中溶液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再加入25g水,剩余的7.9g硝酸鉀恰好完全溶解,則④中溶液為該溫度下恰好飽和的溶液;在加入25g水,⑤中溶解為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則②③④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均大于⑤中溶質質量分數,觀察圖像A正確。故選:A。6.(2023 南湖區一模)老鴨湯是一道以美味著稱的傳統湯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鴨、水、調料等。(1)烹飪時,下列調料中與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的有 。(選填字母)A.食鹽 B.料酒 C.植物油 D.胡椒粉(2)為確定燒好的整鍋鴨湯咸淡情況,可用調羹舀一勺湯進行品嘗,因為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這體現了溶液 的特點。【答案】(1)AB;(2)均一.【解答】解:(1)A、食鹽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正確;B、料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B正確;C、植物油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乳濁液,故C錯;D、胡椒粉不溶于水,與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懸濁液,故D錯。(2)溶液具有均一性,各部分性質都相同,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故答案為:(1)AB;(2)均一.7.(2023 杭州模擬)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甲→乙過程中不變的是 選填(“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或“溶液質量”);甲→乙→丙過程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答案】溶質質量;乙。【解答】解:甲是60℃的蔗糖溶液,第一次恒溫蒸發20g水,沒有晶體析出,甲→乙過程中不變的是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減少,溶液質量減少。甲→乙,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減少,溶質質量分數變大,溶質質量分數甲<乙。乙→丙,溶質質量減少,溶劑質量不變,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溶質質量分數乙>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乙。答案為:溶質質量;乙。8.(2023秋 浙江期中)小東觀察到次氯酸鈉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消毒液1000mL溶質的質量分數 25%密度 1.2g/cm3相對分子質量 74.5腐蝕性;致敏性;游離氯可能引起中毒(1)這瓶1000mL次氯酸鈉消毒液的質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質次氯酸鈉多少克?(2)若將這種次氯酸鈉消毒液100mL與480g水均勻混合,所得稀次氯酸鈉消毒液中次氯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答案】(1)1200g;300g;(2)5%。【解答】解:(1)1000mL=1000cm3,這瓶1000mL次氯酸鈉消毒液的質量是1.2g/cm3×1000=1200g,其中含溶質次氯酸鈉的質量為1200g×25%=300g。(2)若將這種次氯酸鈉消毒液100mL,是原溶液體積的十分之一,則100mL溶液質量為120g,含溶質的質量為30g;與480g水均勻混合,所得稀次氯酸鈉消毒液中次氯酸鈉的質量分數是×100%=5%。答:(1)這瓶1000mL次氯酸鈉消毒液的質量是1200g,其中含溶質次氯酸鈉的質量為300g;(2)所得稀次氯酸鈉消毒液中次氯酸鈉的質量分數是5%。9.(2023 南開區模擬)溶液具有廣泛的用途,根據溶液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在20℃時,向盛有40g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攪拌后,仍有4g固體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時氯化鈉的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②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2)某同學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其步驟如下:①計算:氯化鈉的質量為 ,水的質量為 。②稱量;③ ;④ ;⑤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裝入 中(填“廣口瓶”或“細口瓶”),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在裝有所配制溶液的試劑瓶(見圖)標簽上標明相應信息 。【答案】(1)飽和;36;(2)5g;45g;溶解;攪拌;細口瓶;氯化鈉溶液及濃度。【解答】解:(1)①在20℃時,向盛有40g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攪拌后,仍有4g固體未溶解,說明所得溶液是20℃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②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了36g氯化鈉,所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2)某同學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鈉的質量=50g×10%=5g,水的質量=50g-5g=45g;再稱量、溶解、定量,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裝入細口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標簽上標明氯化鈉溶液及濃度等信息。故答案為:(1)飽和;36;(2)5g;45g;溶解;攪拌;細口瓶;氯化鈉溶液及濃度。10.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某市積極推進水環境整治,圍繞“2018年底前全面穩定消除河道黑臭,2020年力爭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的目標,深化河長制、落實湖長制,全力以赴打好“消黑、消劣”攻堅戰。(1)由圖1可見,2018 年該市主要河流水質類別中占比最高的是 類水體。(2)由圖2可見,該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濃度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是 ;近年來該市主要河流的該污染指數變化明顯呈 (填“下降”、“上升”或“不變”)趨勢。由此推斷,該市主要河流的水質在 (填“變好”、“變差”或“不變”)。(3)以下對這種變化趨勢的解釋,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A.深化落實河長制、湖長制B.關?;蛘拇嬖谖廴倦[患的企業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4)該市的自來水主要取之于A江口和C江口,據圖2可知, (填“A江口”或“C江口”)的水質更優。江水中含有懸浮題粒、微小生物等,自來水廠通過以下步驟將水質凈化,其中能殺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驟 。【答案】(1)IV;(2)B江;下降;變好;(3)D;(4)c。【解答】解:(1)由圖1:2018年該市主要河流水質類別中IV類水體占比56%,占比最高;(2)由圖2:該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濃度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是B江,近年來該市主要河流的該污染指數變化明顯呈下降趨勢,由此推斷,該市主要河流的水質在變好;(3)A.深化落實河長制、湖長制,解釋合理;B.關?;蛘拇嬖谖廴倦[患的企業,解釋合理;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減少了污染,解釋合理;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了水體,解釋不合理。故選:D。(4)據圖2可知:C江口的水質更優。江水中含有懸浮題粒、微小生物等,自來水廠通過以下步驟將水質凈化,其中能殺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驟加氯。答案為:(1)IV;(2)B江;下降;變好;(3)D;(4)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2)-水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考點1 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 關于水這部分,按照傳統的分類,它是四大部分的一大部分,水這部分在中考試題中其重點應該關注溶液的質量分數計算,它會跟比較多的化學計算題在一起,另外就是溶解度的計算及曲線,了解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舉例說明水對生命體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解凈化水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考點2 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考點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 ☆☆考點4溶質的質量分數 ☆☆考點5水污染 ☆☆■考點①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1.水電解時在陽極產生氧氣,在陰極產生氫氣。兩者體積比為1∶2,質量比為8∶1。2.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注意:通直流電;為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可加入少量H2SO4或NaOH。3.現象①兩個電極上都有氣泡產生;②跟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約是跟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的2倍[V(正)∶V(負)≈1∶2。4.檢驗①將燃著的木條靠近氣體體積較大的玻璃管的尖嘴處,氣體燃燒(有輕微爆鳴聲)并產生淡藍色火焰;②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氣體體積較小的玻璃管的尖嘴處,帶火星的木條能夠復燃。注意: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是氫氣;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是氧氣,可記為“正氧負氫”。5.結論①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②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③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④本實驗驗證了“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6.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和味道的液體;標準狀況下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7.化學性質①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發生電解反應:2H2O2H2↑+O2↑。②水能與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如CO2+H2O===H2CO3,SO3+H2O===H2SO4。③水能夠與少數的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堿,如CaO+H2O===Ca(OH)2,Na2O+H2O===2NaOH。■考點②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①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稱為溶劑,如碘酒中碘是溶質,酒精是溶劑。②水是最常用的溶劑,除水外常用的溶劑還有汽油、酒精等。③溶液的特點,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溶液 濁液懸濁液 乳濁液不 同 點 組成 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水是最常見的溶劑) 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組成 不溶性液體和液體組成分散 微粒 分子或離子直徑小于10-9米 大量分子的集合體,乳濁液的顆粒大約為1~50微米均一性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渾濁)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久置后分層相同點 都是混合物■考點③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 1.溶液的基礎知識①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②溶液的特點:均一、穩定。③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④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溫度;100 g溶劑;達到飽和狀態;單位為克。⑤注意: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2.溶解度曲線的應用①給出不同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比較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②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或降低)的變化趨勢;③判斷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情況;④確定從混合物中提純物質的方法(蒸發溶劑、冷卻熱飽和溶液)。3.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考點④溶質的質量分數 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2.意義:能定量表示溶液的組成,可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3.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①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100%②溶質的質量分數與溶液的體積、密度的關系溶液質量(m)=溶液體積(V)×溶液密度(ρ)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③溶液稀釋的計算:m1×ω1=m2×ω2M 1、m2——稀釋前、后溶液質量ω1、ω2——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方法 溶液中“變”與“不變”的解題技巧①.溶液稀釋后,溶質質量不變,溶劑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分數減小。②.向飽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質,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不變。③.不飽和溶液繼續溶解溶質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增大。④.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再降溫至原來的溫度,則溶質、溶劑會按照一定比例減少,溶質質量分數不變。⑤.不飽和溶液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使其恰好飽和,則溶劑質量減少,溶質質量不變,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4.物質的結晶①.結晶方法一:蒸發溶劑,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小的固體溶質的溶液,如海水曬鹽。②.結晶方法二: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固體溶質的溶液,如培養硫酸銅大晶體、提純硝酸鉀等。③.某些物質結晶后形成的晶體帶有結晶水,如CuSO4·5H2O、Na2CO3·10H2O等,失去結晶水的過程稱為風化。5.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1.實驗儀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藥匙、燒杯、膠頭滴管。2.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①.計算(溶劑和溶質的質量或體積);②.稱量(固體:用天平稱取;液體:用量筒量取);③.溶解(后裝瓶,并貼上標簽)。■考點⑤水污染 1.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的“三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的農藥、化肥的流失。2.水的凈化方法:沉淀法、過濾法、蒸餾法。3.水的凈化①自來水生產流程:天然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自來水。②明礬的凈水作用:明礬與水作用生成一種叫氫氧化鋁[Al(OH)3]的凝膠狀的物質,該物質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細小的懸浮雜質聚集而下沉。③活性炭的凈水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有吸附性。④吸附過程是物理變化,消毒過程是化學變化。⑤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過濾、吸附、蒸餾等?!?br/>水被污染后會給人類造成災難。工業生產的“三廢”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江河中,都會污染水資源。水污染的防治;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經過處理后再排放;農業生產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等。■考點1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典例1](2023秋 柯橋區期中)2023年受第5號臺風的影響,浙江東部沿海出現大雨和暴雨,臺風和臺風雨屬于水循環各個環節中的( ?。?br/>A.蒸發、水汽輸送 B.蒸發、降水 C.水汽輸送、蒸發 D.水汽輸送、降水◆變式訓練(2023秋 拱墅區校級期中)圖甲、乙是電解水的實驗及電解時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試管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B.此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C.水電解的過程中,氫原子和氧原子數都沒發生變化D.電解水的變化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考點2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典例2](2023秋 龍灣區期中)現代生活中的飲品各式各樣,下列幾種常見的飲料中,屬于溶液的是( ?。?br/>A.果粒橙 B.牛奶 C.雪碧 D.豆漿◆變式訓練(2023秋 仙居縣期中)下列關于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說法正確的個數有( ?。?br/>①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液體②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③同一種溶劑中可以同時有多種溶質④溶液是純凈物,而濁液是混合物A.1 B.2 C.3 D.4■考點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典例3]小溫結合甲物質溶解度表以圖中方式配置溶液,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溫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克 14.3 20.7 28.5 40 55A.①所得溶液是不飽和溶液B.②比①溶質質量分數大C.②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若③恒溫蒸發,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變式訓練(2023秋 蒼南縣期中)小靈學習了溶液的相關知識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圖)自制了一根“棒棒糖”?;卮鹣旅嫘☆}。圖中四個燒杯里的溶液一定為飽和溶液的是( ?。?br/>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考點4溶質的質量分數[典例4](2023秋 浙江期中)一定的溫度下,在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晶體,下列圖象能夠表示加入的晶體質量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變化規律的是( )A.B.C.D.◆變式訓練(2023春 北侖區校級期中)現要配制100g 12%的氯化鈉溶液,稱量過程中誤將砝碼(砝碼盒中的砝碼規格有50g、20g、10g、5g,稱量時5g以下用游碼)和稱量物放反了,其他過程沒有錯誤,則實際配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A.12% B.8% C.8.3% D.10%■考點5水污染[典例5](2023秋 衢江區期中)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地球公民應盡的責任。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r/>A.填湖造房 B.分類處理垃圾 C.直接排放工業廢水 D.過量使用化肥◆變式訓練(2023秋 舟山月考)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珍惜地下水,珍視隱藏的資源”。下列有關水的做法或說法中錯誤的是( )A.為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可以無限度開采地下水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質之一C.我國水資源在空間、時間上分配不均勻D.人類利用較多的淡水資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淡水1.(2023 寧波)透水磚是一種綠色環保建材,透水性好。如圖所示,用透水磚替代傳統的混凝土路面磚,有效減少了地面積水。從水循環的過程分析,道路鋪設透水磚主要有利于( )A.水汽輸送 B.降水 C.下滲 D.地表徑流(2023 益陽)如圖是通電一段時間后電解水的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產生的氣體a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產生氣體b的一端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C.水中加入少量Na2SO4可以增強其導電性D.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3.(2023 遼寧)廚房里的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br/>A.面粉 B.白糖 C.植物油 D.辣椒面(2023 南通)常溫下,工業可利用Na2SO4+KCl→NaCl+K2SO4(未配平)原理制備K2SO4。Na2SO4、KCl、NaCl和K2SO4 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B.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一直增大C.60℃時,Na2SO4、K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D.該制備反應利用了常溫下K2SO4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性質(2023 上海)在配制食鹽溶液過程中,同學們發現,精制鹽比粗鹽溶解得更快。閱讀配料表發現,這兩種食鹽的成分相同,只是精制鹽顆粒比較小,而粗鹽顆粒比較大。同學們想通過實驗來探究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請幫助他們完成實驗設計。同學們猜測食鹽溶解快慢與其顆粒大小有關。為驗證假設,準備了如下實驗裝置。 (1)食鹽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質是 ,溶劑是 。(2)要驗證假設,應當選擇圖中的 和 (填字母)開展實驗對照;若 (填字母)中燒杯里的食鹽先溶解完,能說明食鹽顆粒越小,溶解越快。(3)觀察實驗裝置a和c,發現c中燒杯里的食鹽溶解得更快,能不能說明溫度越高,食鹽溶解得越快? (能/不能)。請說明理由: 。1.(2023秋 龍灣區期中)水電解后,產生了氫氣和氧氣,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的微觀模型示意圖,看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C.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D.水電解時,化學變化前后原子個數保持不變2.下列四種變化中,有一種變化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A.蒸發 B.變形 C.凝固 D.燃燒3.(2023 永嘉縣校級二模)t1℃時,將a、b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各15g,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甲所示;降溫到t2℃時,忽略水分蒸發,現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a、b溶液均為不飽和溶液B.t2℃時a、b溶液均為飽和溶液C.t1℃時a、b的溶解度相同D.t2℃時a、b的溶解度相同4.(2023 鹿城區校級模擬)小明在裝有足量水的燒杯中加入少量蔗糖(“o”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攪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br/>A.B.C.D.5.(2023 紹興模擬)硝酸鉀可作為無土栽培的營養液。小溫同學在配制20℃的硝酸鉀溶液過程中,向硝酸鉀固體中分批加水,并充分攪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所給選項中符合上述實驗結果的是( )A. B.C.D.6.(2023 南湖區一模)老鴨湯是一道以美味著稱的傳統湯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鴨、水、調料等。(1)烹飪時,下列調料中與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的有 。(選填字母)A.食鹽 B.料酒 C.植物油 D.胡椒粉(2)為確定燒好的整鍋鴨湯咸淡情況,可用調羹舀一勺湯進行品嘗,因為一勺湯與整鍋湯的咸淡情況是一致的,這體現了溶液 的特點。7.(2023 杭州模擬)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甲→乙過程中不變的是 選填(“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或“溶液質量”);甲→乙→丙過程中,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 。8.(2023秋 浙江期中)小東觀察到次氯酸鈉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表所示。消毒液1000mL溶質的質量分數 25%密度 1.2g/cm3相對分子質量 74.5腐蝕性;致敏性;游離氯可能引起中毒(1)這瓶1000mL次氯酸鈉消毒液的質量是多少克?其中含溶質次氯酸鈉多少克?(2)若將這種次氯酸鈉消毒液100mL與480g水均勻混合,所得稀次氯酸鈉消毒液中次氯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多少?9.(2023 南開區模擬)溶液具有廣泛的用途,根據溶液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在20℃時,向盛有40g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攪拌后,仍有4g固體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時氯化鈉的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②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 g。(2)某同學配制50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其步驟如下:①計算:氯化鈉的質量為 ,水的質量為 。②稱量;③ ;④ ;⑤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裝入 中(填“廣口瓶”或“細口瓶”),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在裝有所配制溶液的試劑瓶(見圖)標簽上標明相應信息 。10.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某市積極推進水環境整治,圍繞“2018年底前全面穩定消除河道黑臭,2020年力爭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的目標,深化河長制、落實湖長制,全力以赴打好“消黑、消劣”攻堅戰。(1)由圖1可見,2018 年該市主要河流水質類別中占比最高的是 類水體。(2)由圖2可見,該市主要河流中氨氮濃度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是 ;近年來該市主要河流的該污染指數變化明顯呈 (填“下降”、“上升”或“不變”)趨勢。由此推斷,該市主要河流的水質在 (填“變好”、“變差”或“不變”)。(3)以下對這種變化趨勢的解釋,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A.深化落實河長制、湖長制B.關?;蛘拇嬖谖廴倦[患的企業C.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4)該市的自來水主要取之于A江口和C江口,據圖2可知, (填“A江口”或“C江口”)的水質更優。江水中含有懸浮題粒、微小生物等,自來水廠通過以下步驟將水質凈化,其中能殺死微小生物的是步驟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2)水(學生版).docx 1.2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2)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