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動畫城》第2課《三個和尚》【教材分析】《三個和尚》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動畫城》第2課欣賞課。《三個和尚》F大調,2/4拍,詼諧幽默地,樂曲選自動畫片《三個和尚》。這部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的動畫片,巧妙地借用“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民間諺語,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個人與集體、個人利益與社會共同利益關系的思考,辛辣地諷刺了推卸責任、吃大鍋飯的社會現象。動畫片中,和尚念經與和尚挑水兩個主題交替出現,看似無意,卻蘊含者很深的寓意。這部動畫片沒有一句對話,全憑動畫與音樂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故事情節、烘托環境氣氛。【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要從把握歌曲的情緒開始,到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啟發、引導、實踐等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二年級屬于小學段的低學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管控學生,管理課堂紀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聆聽作品感受旋律的所表達的詼諧幽默的情感和意境(二)藝術表現隨著音樂表演三個和尚的故事(三)創意實踐用打擊樂器為主題音樂伴奏(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動畫故事音樂的樂趣和民族樂器的特點,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用打擊樂器為主題音樂伴奏(二)教學難點:1、隨著音樂表演三個和尚的故事【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激趣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介紹一下你們看過的動畫片什么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同學們回答的真棒,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作品就是動畫片《三個和尚》的主題曲,它的名字叫作《三個和尚》。(書寫板書《三個和尚》)【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引導,激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教師:首先我們來認識幾種樂器,第一種是墜胡,木魚、小鑼大家聽聽它的音色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色教師:《三個和尚》樂曲選自動畫片《三個和尚》。這部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的動畫片,巧妙地借用“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民間諺語,動畫片中,和尚念經與和尚挑水兩個主題交替出現,看似無意,卻蘊含者很深的寓意。這部動畫片沒有一句對話,全憑動畫與音樂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故事情節、烘托環境氣氛。下面我們聆聽第一部分,大家聽聽這部分音樂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預設:樂曲開始,板鼓由慢漸快的節奏和一聲鈸的敲擊引出前奏,木魚不緊不慢地由弱漸強,間或穿插幾下鈸聲,一座高山上的寺廟由遠而近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一聲小鑼的長音之后,墜胡演奏出一個滑奏的長音,引出主題音樂。這段音樂節奏緊湊,情緒輕快。墜胡的音色輕巧、纖細,木魚與鈸穿插其中,與主奏樂器相映成趣,詼諧活潑,仿佛小和尚連跑帶跳、高高興興地來到廟中,一切都是那樣新鮮、美好。請同學們用木魚和小鑼為主題音樂伴奏(播放音樂)預設:伴奏教師:接下來繼續聆聽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出現了什么樂器?速度是怎樣的?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這段音樂中出現了二胡,下面我們認識一下二胡,聽聽它的音色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二胡演奏的音樂,音色稍暗,節奏舒緩,仿佛小和尚在寺廟中舒適、安逸地生活。接下來的音樂是由三弦演奏的,首先我們認識一下三弦,聽聽它的音色?預設:聆聽音色教師:聆聽音樂聽聽這段三弦音樂與哪段音樂相同,表現了什么?(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在短小的經過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長音滑奏,引出主題音樂第二次再現。由三弦演奏的主題音樂,仿佛是另一個和尚來到廟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表現了廟里又來了另一位和尚,與二胡演奏第二段音樂,慵懶而平和,預示著潛在的危機。同學們聽聽墜胡和三弦在演奏主題時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表現了兩個和尚對話的場景,幽默滑稽,下面接著聽音樂,這段音樂表現了怎樣的場面?(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這段音樂表現了第三個和尚來到了寺廟勤快跳水喝的場面,第一個和尚和第二個和尚悠閑自在的感覺,接下來我們同木魚和小鑼為樂曲伴奏預設:伴奏教師:接下來繼續聆聽音樂,聽聽他們之前發生了什么事情?(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板鼓緊敲密擊,二胡、揚琴等樂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的反復而構成的上行經過句,隨著箏等其他樂器的加人,聲部逐漸加厚,節奏越來越急促。一聲鑼響之后,笛子吹奏出由主題發展而來的問句,二胡與堂鼓等其他樂器齊奏作答。幾次問答之后,樂句越來越短促,仿佛三個和尚誰也不愿挑水,爭執不休。接著,在上方五度調上,墜胡在高音區奏出一段新的音樂元素,鑼、鈸點綴其中,反復兩次之后,主題因素再一次出現,鑼鼓點緊密,節奏加快,樂器齊奏,力度逐漸加強,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廟突然起火,眾人爭先恐后挑水滅火。請三位同學上臺模擬三個和尚吵架救火的場面預設:模擬吵架救火的場面教師:接下來繼續聆聽,聽聽這段音樂發生了什么事情?(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接著三弦與墜胡齊奏,主題音樂第三次再現。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聲部加厚,情緒更為舒緩。樂曲最后在幾聲木魚的敲擊聲中結束。接下來我們整體聆聽音樂。預設:整體聆聽【教學建議: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議從觀看動畫片《三個和尚》片段導人本課學習。通過觀看動畫片,熟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引導學生感受動畫片中的音樂,熟悉音樂主題。欣賞這首樂曲可以從音樂主題和演奏樂器兩方面切人。可以采取設計動作表演和打擊樂器參與伴奏等方式,讓學生熟悉樂曲的主題音樂,再重點介紹墜胡、二胡、三弦這三種樂器,通過圖片了解它們的形狀、演奏姿勢,聽辨樂器音色,為欣賞樂曲做鋪墊。這是一首音樂形象鮮明的樂曲。教師可結合樂曲表現的不同形象和情境,讓學生隨音樂進行表演,用動作感受、表現音樂。】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木魚和小鑼為樂器伴奏,找三個學上分別表演三個和尚吵架救火的場面預設:表現作品【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感受一下這首作品。預設:欣賞視頻教師:看了視頻你們有什么樣的體會呢?告訴你怎樣一個道理?預設:回答問題【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培養學生對于音樂主題歌的興趣。以及對音樂熱愛之情。】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三個和尚》1=F 2/4拍 詼諧 幽默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第五單元動畫城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介紹一下你們看過的動畫片什么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動畫片《三個和尚》首先我們來認識幾種樂器,第一種是墜胡,木魚、小鑼大家聽聽它的音色是怎樣的?《三個和尚》樂曲選自動畫片《三個和尚》。這部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的動畫片,巧妙地借用“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民間諺語,動畫片中,和尚念經與和尚挑水兩個主題交替出現,看似無意,卻蘊含者很深的寓意。這部動畫片沒有一句對話,全憑動畫與音樂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故事情節、烘托環境氣氛。下面我們聆聽第一部分,大家聽聽這部分音樂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樂曲開始,板鼓由慢漸快的節奏和一聲鈸的敲擊引出前奏,木魚不緊不慢地由弱漸強,間或穿插幾下鈸聲,一座高山上的寺廟由遠而近地出現在人們眼前。一聲小鑼的長音之后,墜胡演奏出一個滑奏的長音,引出主題音樂。這段音樂節奏緊湊,情緒輕快。墜胡的音色輕巧、纖細,木魚與鈸穿插其中,與主奏樂器相映成趣,詼諧活潑,仿佛小和尚連跑帶跳、高高興興地來到廟中,一切都是那樣新鮮、美好。請同學們用木魚和小鑼為主題音樂伴奏接下來繼續聆聽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出現了什么樂器?速度是怎樣的?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這段音樂中出現了二胡,下面我們認識一下二胡,聽聽它的音色是怎樣的?二胡演奏的音樂,音色稍暗,節奏舒緩,仿佛小和尚在寺廟中舒適、安逸地生活。接下來的音樂是由三弦演奏的,首先我們認識一下三弦,聽聽它的音色?聆聽音樂聽聽這段三弦音樂與哪段音樂相同,表現了什么?在短小的經過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長音滑奏,引出主題音樂第二次再現。由三弦演奏的主題音樂,仿佛是另一個和尚來到廟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表現了廟里又來了另一位和尚,與二胡演奏第二段音樂,慵懶而平和,預示著潛在的危機。同學們聽聽墜胡和三弦在演奏主題時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表現了兩個和尚對話的場景,幽默滑稽,下面接著聽音樂,這段音樂表現了怎樣的場面?這段音樂表現了第三個和尚來到了寺廟勤快跳水喝的場面,第一個和尚和第二個和尚悠閑自在的感覺,接下來我們同木魚和小鑼為樂曲伴奏接下來繼續聆聽音樂,聽聽他們之前發生了什么事情?板鼓緊敲密擊,二胡、揚琴等樂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的反復而構成的上行經過句,隨著箏等其他樂器的加人,聲部逐漸加厚,節奏越來越急促。一聲鑼響之后,笛子吹奏出由主題發展而來的問句,二胡與堂鼓等其他樂器齊奏作答。幾次問答之后,樂句越來越短促,仿佛三個和尚誰也不愿挑水,爭執不休。接著,在上方五度調上,墜胡在高音區奏出一段新的音樂元素,鑼、鈸點綴其中,反復兩次之后,主題因素再一次出現,鑼鼓點緊密,節奏加快,樂器齊奏,力度逐漸加強,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廟突然起火,眾人爭先恐后挑水滅火。請三位同學上臺模擬三個和尚吵架救火的場面接下來繼續聆聽,聽聽這段音樂發生了什么事情?接著三弦與墜胡齊奏,主題音樂第三次再現。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聲部加厚,情緒更為舒緩。樂曲最后在幾聲木魚的敲擊聲中結束。接下來我們整體聆聽音樂。精彩演繹下面請同學們用木魚和小鑼為樂器伴奏,找三個學上分別表演三個和尚吵架救火的場面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感受一下。看了視頻你們有什么樣的體會呢?同學們,再見!感謝觀看單擊此處編輯副標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3803001.mp3 d279e59bc3086ed766e59e8377376542.mp4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三個和尚》教案.docx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二年級上冊-《三個和尚》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