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一、中國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1.夏朝:中央:啟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禪讓政治傳統,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夏王是最高的統治者,并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同時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實行直接統治;地方: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實行直接統治,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實行間接統治商朝:系統的國家機構(中央);內外服制(地方)。實行內外服制,商朝已經有較系統的國家機構和分掌內外服各類事務的官吏。內服:商王直接控制內服王畿地區,外服:王畿四周是外服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 目的 建立等級秩序,鞏固統治特點 ①類型:同姓貴族(燕、魯、晉、衛)、功臣(齊)、舊貴族(宋); ②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貴族等級序列;評價 積極:①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范圍; ②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漸形成華夏國家認同; 消極:諸侯國有較大獨立性,易導致分裂割據;宗法制 目的 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利、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評價 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 也有利于統治集團的穩定和團結,鞏固分封制;特點 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 是家族關系,又是政治隸屬關系,國與家結合; 大宗與小宗既具有相對性; 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禮樂制 作用 鞏固統治,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是互為表里,共同維護西周政局的穩定。宗法制是分封制實行的血緣基礎,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中國古代早期政治的特點:①血緣與政治相結合,家國一體;神權色彩濃厚,借助神權強化王權;最高統治者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傳統對君權有制約;分封制下地方有較大獨立性與自主權。)等級嚴格;4.夏商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變化趨勢:制度逐漸完善,對地方的控制由松散到逐漸加強,制度由多元走向了一體化發展。5.評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為秦朝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相關制度1.核心:皇帝制度(特點:皇位世襲、皇帝獨尊、皇權至上(核心))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長,統領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樞所在;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協理國政,掌管圖籍、文書,同時又是最高監察官;)特點:以皇權為中心,國與家同治,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3.中央決策形式:廷議制度4.地方行政制度:郡縣制 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歷史意義:郡縣制的推廣,標志著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5.實行嚴密的文書行政管理系統秦朝文書制度有何作用?①加強對官員管理,提高行政效率;②保障政令傳達,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③利于制度傳承,為漢承秦制提供條件;④具有較高史料價值。(二)秦朝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礎上的主要發展?最高政治領袖的變化:從“王”到“皇帝”——專制的加強中央行政制度的變化:從“家臣制”到“官僚制”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從“分封制”到“郡縣制”——集權的加強三、漢到明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變(一)皇權與相權關系的變化(中央官制/中樞機構的變化)總體趨勢:皇權不斷加強并達到頂峰;相權不斷被削弱并最終被廢除。1.漢代: 漢初,漢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為三公九卿制;漢武帝時,設立中朝,削弱相權;東漢光武帝劉秀:將尚書臺(內朝機構)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職能: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宰相議政機構被稱為“政事堂”;評價:作用:分工明確,彼此制約,提高效率,加強皇權。三省六部制下六部職能與秦朝九卿職能對比,有何不同?唐代六部與秦代九卿相比,分工更加明確,皇家事務與國家事務趨向分離,體現出中國古代中央官制的成熟(2)評價:①三省之間分工明確,提高效率;②完整的相權被分割,彼此制約,利于加強皇權;(3)變化:三省→政事堂→中書門下(三省出現一體化趨勢。)3.宋朝:二府三司制 最高行政長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設參知政事(副宰相)分割行政權,樞密院分割軍政,三司分割財權;4.元朝:一省兩院制。(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樞密院主管軍事,宣政院主管宗教與少數民族事物)5.明清: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軍機處(1)內閣:明太祖廢丞相;明成祖設內閣,參與軍國大事商討;明宣宗時內閣擁有“票擬”權;(2)軍機處:雍正帝設軍機處,上傳下達,跪奏筆錄,專制皇權達到頂峰;(3)性質:內閣與軍機處都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機構,作為顧問、內侍機構,地位不定,甚至較低。是專制皇權加強的產物。四、漢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總體趨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不斷被削弱。朝代 制度 相關史實漢到魏晉南北朝 郡縣制 1、西漢初吸取秦孤立之敗的教訓,實行郡國并行制,后出現“七國之亂”, 2、西漢武帝實行推恩令,設刺史,加強中央集權; 3、東漢晚期,監察區“州”變為地方行政機構,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隋唐 道州路 1、唐朝根據山川形勢在全國劃分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后來道成為州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實體; 2、唐中期以后,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藩鎮割據,威脅中央;宋 路州縣 1、路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實體; 2、北宋中央集權措施: ①文臣任知州,設通判監察并制約知州; ②設轉運司將大部分地方賦稅運往中央; ③地方精銳編入中央禁軍,定期更換駐地;元 行省制 地方設置行省,打破山川形便,形成犬牙交錯;明清 督撫制 明初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民政、司法、軍政;明后期至清,督撫制;古代中國地方行政區劃的基本原則:山川形便、犬牙交錯,1.山川形便:以自然山川作為行政區劃邊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但容易產生割據;2.犬牙交錯:打破自然地理疆界。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但區域內經濟文化交流受限;3.兩大原則在歷代都有運用,整體來講,從秦到唐,犬牙交錯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宋代以后,犬牙交錯更為普遍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變的規律性認識:①中央集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是變化的主因;②分權、相互制約是機構改革的基本方法;③繼承性與創新性:既沿襲前代制度,又不斷改進、創新;④下穩上動:縣級相對穩定,縣之上變動較大;⑤監察區多變為新的行政區;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趨勢皇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削弱,削弱到無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宰相權力不斷分化第2課 西方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臘城邦:1.城邦的特點:小國寡民、獨立自治、擁有相似的宗教信仰和輝煌的文化。2.城邦的政治表現:古代希臘城邦國家,城邦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實際實行的制度千差萬別3.城邦類型:民主制的典型為雅典;貴族寡頭制的代表為斯巴達雅典民主制 機構 公民大會、議事會、陪審法庭(民眾法庭)、執政官、官員特點 人民主權、輪番而至、權力制約、法律至上、 公民意識、重視民主程序評價 積極:①激發公民參與政治的熱情; ②為后世民主積累寶貴經驗; 局限:①范圍有限,是建立在奴隸制之上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直接民主,易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造成多數人的暴政,即暴民政治。斯巴達寡頭制 機構 公民大會(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關)、國王(2名,軍事統帥)、長老會、監察官特點 斯巴達制度帶有民主因素,同時兼具寡頭色彩(二)古羅馬:1、羅馬共和國 前509--前27機構/官職 組成及產生 職責執政官 兩人,一年一任,全體公民選舉產生 擔任軍事統帥元老院 卸任高級官員終身任職 向官員提出建議,協調他們的行動公民大會 羅馬最高權力機關 有權立法、宣戰、媾和和審判備注:公民大會的召開和表決受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難以發揮有效作用。所有官職無薪金,窮人實際上無法出任。特點:羅馬共和國政體體現混合政體,分權制衡,以及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實質是貴族政治。2.羅馬帝國 前27-476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君主專制獨裁);(三)雅典、斯巴達、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有何異同?相同:①奴隸制下,公民都是少數,婦女、外邦人和奴隸無參政資格;②公民政治,公民有一定民主權利,強調公民對國家負責的公民意識;③機構設置上體現一定分權思想;不同:①雅典是直接民主制的典型;②斯巴達與羅馬同為貴族寡頭政治,但斯巴達為君主制,羅馬為共和制和帝制;二、中世紀西歐的封建制度1.中古西歐政治的特點?前期:①封君封臣制下政治分裂,王權較弱;②王權與教權長期并立,教權高于王權;后期:英法等國出現議會君主制和等級君主制,王權逐步強化;2.表現:英國議會君主制 法國等級君主制發展歷程 13世紀初,英國頒布大憲章。 13世紀中后期,英國多次召開議會。 14世紀中期,英國進入議會君主制時期。 14世紀,法國國王召開三級會議 (教士、貴族、市民) 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歷史意義 形成王在法下、議會制傳統 有民主色彩的有限君主制神圣羅馬帝國:選帝侯制度(1)開端:962年,德意志國王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2)形成:1125年,部分德意志諸侯選舉薩克森公爵羅退爾為“羅馬人民的國王“,羅退爾承認他們的選舉權。(3)確立: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為了能讓自己兒子繼承皇位,發布“黃金詔書”確認選帝侯的合法性。(4)終結: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被拿破侖要求解散。英法等國出現等級君主制的原因?①商品經濟的發展; ②強化王權的需要; ③自治城市興起,市民階層壯大;④莊園經濟的發展4.英法等國出現等級君主制的作用?①推動工商業發展; ②利于強化王權; ③推動統一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三、近代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產生和發展(一)英國君主立憲制1.英國君主立憲制形成的過程(史實)?①初步形成: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主權,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國王權力受到議會、法律制約,但仍有行政權,可以領導政府,任命內閣;②最終形成:伴隨18、19世紀責任內閣制逐步形成,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國王逐漸“統而不治”;③完善:19世紀三次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成年男性相繼獲得選舉權,權力不斷下移;英國政治的特點:①創新性:創新了許多現代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兩黨制、議會制;②延續性:英國現代政治制度是英國中世紀政治制度的延伸和發展,如議會制、君主制;③漸進性:許多制度以漸變方式逐步確立和完善。如責任內閣制,議會改革,選舉權逐步擴大;④妥協性:“光榮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貴族之間的妥協;3.英國的分權制衡表現①內閣對議會負責,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并上臺組閣;議會監督內閣,可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解散內閣;②首相也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二)美國共和制1.美國建國之初實行松散的邦聯體制:邦聯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獨立性,享有征稅、征兵和發行紙幣的權力,邦聯政府無力維護美國的政治、經濟利益;2.美國1787年憲法:(最大的特點:分權制衡)①聯邦制:聯邦政府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定的權力,各州擁有一定自治權;②三權分立:國會、總統、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權,分權制衡;③分權制衡④主權在民:國會的議員和總統都是由人民選舉產生⑤總統制原則(三)法國共和制:法國1875年憲法(分權制衡)①總統掌握行政權,任期七年,可連選連任,可任命內閣,經參議院同意可解散眾議院;②議會掌握立法權,選舉產生總統,總統任命的內閣對議會負責,總統的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四)英美法制度比較:★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相同點:①資產階級代議制; ②分權制衡; ③政黨政治;④體現人民主權、自由平等、法治等啟蒙思想;⑤都是資本主義政體,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確立的政體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民國時期(1912——1949)的政治制度(一)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1——3月)1.制度建設:建立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釆用五色旗為國旗,改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元,1912年為民國元年。(中華民國年份計算公式:公元紀年-1911=民國年份)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目的 為防止袁世凱專制獨裁,維護民主共和制度;思想 啟蒙思想內容 以主權在民、平等自由為原則; 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改總統制為責任內閣制,內閣總理由議會的多數黨產生,總統頒布命令須由國務員中副署才能生效,大大削減了袁世凱的權力;評價 《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體現了資產階級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對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具有進步意義;存在“因人設法”的局限;職權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凱權力;導致政爭不斷、政局動蕩。(二)北洋政府統治時期(1912——1927)的政黨政治1.民國初期政黨政治的特點?①政黨林立,黨派斗爭激烈;②不成熟,體現新舊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組;③受北洋軍閥打壓未進入權力核心;2.民國初年政黨政治轉折點:宋教仁案3.北洋政府時期政黨政治為什么不能成功?政治:①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嚴重; ②封建勢力強大,軍閥混戰,政局動蕩; ③政黨本身不成熟且斗爭激烈;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思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國民民主意識淡?。?br/>(三)國民政府統治時期(1927——1949)先后實行“訓政”(1928~1948)“憲政”(1948)“訓政”、“憲政”的實質:國民黨一黨獨裁專政,違背孫中山“主權在民”的初衷;二、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制度探索1.中共在土地革命時期的民主實踐(1)成就:①1931年建立全國性的蘇維埃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江西瑞金),頒布憲法; ②保障工農和紅軍等勞苦大眾的民主權利;③推舉毛澤東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2)不足:資本家、富農等無政治權利,不利于革命力量發展,擴大了蘇維埃政權的對立面,具有“左”傾色彩;2.中共在全面抗戰時期的民主實踐(1)新變化:①設立邊區政府(陜甘寧邊區、晉察冀邊區、晉冀魯豫邊區、晉綏邊區) ,作為民國地方政府;②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三三制”原則;(評價: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戰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2)變化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的需要;(3)意義:①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②提高民眾抗戰熱情,有利于爭取抗戰勝利;3.中共在解放戰爭時期:在解放區設立行政區(東北、華北、中南、西北行政區),行政區設軍政委員或人民政府,為新中國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為建立人民共和國奠定理論基礎;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1.主要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背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歷程:建立 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會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規定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建立起來; 核心: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內容:人民通過人大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挫折 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爭擴大化和“左”傾指導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十年“文革”,人大制度遭受嚴重破壞和挫折,人大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完善 1982年《憲法》進一步完善了人大制度,使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人新的階段,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成為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表現:人大制度建設取得許多重要進展;如改進選舉制度,把直接選舉人大代表的范圍擴大到縣一級,實行差額選舉; 擴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固定任期,每屆五年;賦予省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等等;基本政治制度:①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性質: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人士組成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內容: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建立 1949年9月,一屆政協在北京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發展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根據我國階級狀況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共中央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完善 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進一步明確政協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特點和優點,并提出了一整套關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理論與政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被寫人憲法,使得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走上了制度化軌道。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基本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評價: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概念: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階段:A.1949年,《共同綱領》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B.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確認該制度是我國一項重要政治制度依據: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則上是依據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決定的。評價:實現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證了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概念: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居民(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制度。階段: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民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發育于城市。總結:建國初期,人大制度與政協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初步構成了我國現代中國民主政治體系;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又借鑒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設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確立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決定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 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大會全面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深刻闡述了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等制度體系,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第4課 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一、古代社會(一)商鞅變法1.背景:鐵犁牛耕使社會生產力發展,也促進生產關系急劇變動。各諸侯國為了適應兼并戰爭等社會變動,實現富國強兵(根本目的),紛紛推行變法。法家思想提供理論基礎;2.商鞅變法的內容:領域 措施 作用經濟 廢除井田,開阡陌,授民土地 承認土地私有;促進小農經濟發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調動生產積極性,穩定財政收入選官 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 限制貴族特權,提高戰斗力政治 建立什伍連坐制 嚴刑峻法,強化統治普遍推行縣制 強化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思想 燔詩書以明法令 強化思想控制;穩定社會秩序風俗 強制分家 促進小農經濟;提升財政收入3.商鞅變法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商鞅變法沉重打擊了舊貴族,發展了地主經濟,增強了國力,同時壯大了軍事力量,穩定了統治秩序,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②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不僅推進了秦國社會的發展,而且推動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轉型,為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帝國奠定了基礎,許多制度為后世沿用,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2)消極影響:①法律嚴苛,容易造成統治者的暴政;②文化高壓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發展;③重農抑商,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和商人長期歧視,阻礙了商品經濟發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前期馮太后改革原因 措施 內容 影響吏治腐敗 社會矛盾尖銳 均田制 國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并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農民得到土地,抑制兼并;有利于政府稅收和征役;促進北方經濟恢復發展。三長制 廢除宗主督護制,設三長,直屬于州郡,負責清理戶口、田畝和征役。 地方政權掌握在國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和徭役。整 頓 吏 治 推行俸祿制和官吏考核制度;嚴懲貪污 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賦役負擔減輕,農民安心從事生產,北方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租調制 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稱為租),帛或布一匹(稱為調)。 農民負擔減輕,許多受豪強庇護的農民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編戶齊民,增加政府的收入。2.后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內容:①遷都洛陽原因:位置:地處中原,交通便利經濟:地處黃河之南,農業發達政治:遠離平城(保守貴族集中),有利于減少改革的阻力,爭取漢族地主支持。文化:政治文化中心,有利于推行漢化政策軍事:利于控制中原②移風易俗的漢化政策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漢婚、仿漢制、定門第、用漢官3.少數民族政權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4.影響:積極:①有效地鞏固了北魏政權,加快了政權的封建化進程,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③縮小了南北差距,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消極:①移風易俗的漢化政策丟掉的是拓跋部的長處勇武質樸,而且削弱了北魏的軍事力量;②孝文帝推行的全盤漢化,激化了社會矛盾與沖突,使北魏迅速由盛轉衰,歸于滅亡。王安石變法1.背景①內憂:北宋中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三冗兩積);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社會矛盾激化。②外患:北部邊境又經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襲擾(遼、西夏)。③經驗:范仲淹“慶歷新政”改革失敗(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④個人:王安石改革意志堅定,具有豐富的地方工作經驗。2.內容:(1)改革財政制度,針對冗費問題,達到富國目的。措施 內容 積極作用青苗法 青黃不接之時,政府貸款或谷物給農民,收獲后還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募役法 納錢代役 有利于經濟發展,增加政府收入農田水利法 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 保證灌溉,防洪賑災均輸法 采購物資,了解生產和需求情況,就近采購,以節省國家開支 節省費用,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方田均稅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農民得到實惠市易法 在東京設市易務收購滯銷,短缺賣出 打破了大商人對市場的壟斷,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2)改革軍事制度,針對 冗兵問題,達強國目的措施 具體內容 作用省兵之策 精簡軍隊,縮減編制 節省了軍費開支保甲法 編定保甲,農民閑時訓練,維持治安,戰時從軍,“兵農合一” 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減少政府軍費開支保馬法 百姓養馬,可減賦稅,馬死賠償 節約了政府開支,降低馬匹死亡率將兵法 以“將”為軍隊編制單位,設正將一名,專管訓練 改變了更戍法中兵將脫節的局面,提高了軍隊戰斗力設軍器監 監督兵器制造,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 提高了武器數量和質量(3)改革官僚機構,針對 冗官問題。措施 具體內容 作用改革科舉 ??冀浟x和時務策;設明法科,取消明經諸科 注重實際能力整頓太學 重新編纂教科書;設置專門學校(律學、醫學、武學) 培養專門人才惟才用人 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批判“恩蔭”制度,裁汰冗員,選拔人才貫徹擇優錄取的原則 選拔真正有用的人才,有利于推動改革3.評價積極:①初期取得了顯著成效(達到富國目的,增強軍事實力,一定程度改變積貧積弱局面,有利于社會進步。)消極:①改革涉及面廣,頭緒過多,且操之過急;②阻力大,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對;③用人不當,與民爭利,危害百姓利益,加重百姓負擔;④強兵成果甚微;⑤引發激烈黨爭,統治集團分裂,后期宋神宗動搖;⑥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北宋所面臨的危機。四、其他變法張居正改革 背景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敗,統治危機不斷加深措施 大力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裁減開支,清丈土地,改革稅制(一條鞭法)影響 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封建統治危機得到緩解戊戌變法 背景 民族危機加深,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的維新志士宣傳維新思想內容 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在光緒帝的支持下,政治:裁撤冗官冗員;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文化: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軍事: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結果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廢除了大部分變法措施影響 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清末新政 目的 應對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措施 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振興商務、獎勵實業等影響 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并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民國時期的改革1.內容角度 中華民國改革政治 實行五院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院經濟 1935年法幣政策;1935-1937年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外交 1928年6月通過改訂新約運動,基本收回關稅自主權軍事 籌建軍校,編練現代化軍隊2.影響:促進了民主觀念、文明風俗和近代教育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三、現代改革1.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1)新中國成立初期(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措施: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評價: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標志:1956年,以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和中共八大為標志,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表現:a、由于缺乏經驗,急于求成,犯了“左”傾錯誤,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曲折。b、探索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a、決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做法,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b、實行改革開放十八大 2012年1月,召開十八大 大會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十八屆三中全會 2013年,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 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十九大 2017年10月,召開十九大內容: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人黨章; 評價:經過長期的努力,國家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十九屆四中全會 2019年,召開十九屆四中全會 a、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 b、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即建黨100年,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放; 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要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建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優越性充分展現。具體內容: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評價:a、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 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b、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教訓、啟示:4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關于改革的整體認識1.改革與革命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但兩者有區別:(1)改革是要革除社會制度中落后的部分,完善當前制度,使之適應新的生產力的發展,其間既有推動社會轉型的全面改革如商鞅變法、戊戌變法;也有補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調整如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傮w來說,改革的方式比較溫和,循序漸進。(2)革命一般伴隨著暴力斗爭,如法國大革命、俄國的十月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等2.分析改革類問題的基本邏輯:(1)分析改革背景:存在的問題、時代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新要求;(2)分析改革內容:學會概括改革的內容、特點,逐條分析措施;(3)分析改革的結果、評價:成敗原因的分析,影響、啟示3.如何評價歷史上的重大改革:(1)辯證地評價(既要看到改革取得的成果,也要看到改革存在的問題或局限);(2)歷史地評價(要把改革放到它所屬的特定歷史環境中去加以評價);(3)一場改革的成敗與否,不能看改革者個人的結局如何,而要看這一改革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否得到維持;(4)19世紀以來的改革,一般要將其置于近代化的背景下去分析;4.影響改革成敗的因素:(1)改革中,新舊勢力力量對比;(2)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反映先進生產力的要求;(3)改革家個人的素質;(4)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開展和執行(需要全社會的互動);(5)需要解放思想;(6)需要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