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降水的分布規律》說課稿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降水的分布規律》。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五個環節來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編寫意圖本堂課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二節中國的氣候—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地形、氣候、河流;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性氣候顯著,多特殊天氣。本堂課主要引導學生認識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掌握我國降水的分布規律是學習我國氣候特征及探討其影響因素的的重要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對課本中的正文、圖表、輔助閱讀材料和活動以及課外素材整合;引導學生從已有的資料認識我國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體現了新的教材觀:“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組織、編排順序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基于對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實及教學內容等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如下2、學習目標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通過閱讀等降水量線分布圖,概括出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掌握閱讀和分析等降水量線分布圖的方法,培養學生獲得和處理地圖信息的能力。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簡單分析地理現象。3、素養提現:綜合思維:通過綜合學習我國氣溫、降水、氣候類型和氣象災害等地理知識,理解我國氣候的特征及成因。4、教學重難點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由于學生知識儲備和生活經歷的局限性,我將影響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確定為本節的教學難點;地理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地培養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的活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教學的科學性,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規律出發;在這里我就學生現狀作一些簡要分析:二、學情分析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知道氣溫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具備了學習氣候的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圖中提取,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在七年級學習的是大尺度空間的氣候分布,學生能夠從生活周圍體驗到的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三、教法分析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大師等軟件制作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四、學法分析1.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3.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五、說教學程序導入新課說一說讓學生觀看一組景觀:新疆民居,陜北民居,江南民居等圖片。說一說民居跟當地的降水有什么關系呢?這種變化與當地的氣候有什么影響呢。這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體現學習生活中的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教學新課比一比1, 要求學生讀我圖降水量的分布圖,觀察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的位置,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這三條等降水量線所在地區的降水特點以及降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培養學生讀圖比較能力。思考: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總結得出:降水量地區分布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2,指導學生讀“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降水量柱狀圖”觀察思考:四地的降水在季節上有什么共同特點?總結得出:我國降水集中夏秋季節;降水量南北方差異較大,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議一議小組討論:1,為什么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2,為什么我國各地的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國大多數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節 學生小組討論并全班交流后,教師再利用課件,展示降水柱狀圖加以印證。提高學生的讀圖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看一看利用課件演示動畫“中國的干濕地區圖”,并閱讀書中的教材。我國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劃分為哪四類干濕地區?我校地處哪類干濕地區呢?設計表格,學生自主完成。動畫形象生動,有利于突破難點。想一想1,七月底,北京連降大雨。徐艷從北京出差去吐魯番,媽媽提醒她別忘記帶雨衣。九月下旬,北京秋高氣爽。徐艷要去廣州開會,爸爸也讓她帶上雨具。徐艷爸、媽的做法哪個必要,哪個多余?為什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適時板書,本課板書設計如大屏幕所示,我采用條文試板書,2, 降水分布和時間分配規律及原因⑴空間分布:⑵時間分配:⑶降水的南北差異:一般而言:南方雨季開始___而結束____.雨季___;北方開始___而結束____.雨季___。3,分析我國降水分布規律的原因:由(副高)夏季風形成鋒面雨帶的進退規律決定的。板書設計:降水和干濕地區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特點: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季節變化特點: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干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干旱地區這種板書設計比較直觀、系統,不僅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而且能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六,說教學評價: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面向全體學生,采用直觀教學、情景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構建和探究中來,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