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說課稿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你們好!我是 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說課題目是《氣溫的變化與分布》,在說課的過程中希望得到專家的批評和指導。一、 說教材本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教材講述氣候的要素之一──氣溫,主要講了氣溫與生活的關系、氣溫的時間變化、氣溫的空間分布三個內容。本節教材,是對第一節天氣知識的自然引申,更是理解第四節氣候的基礎。因此,教材講述氣溫,內容指向更多的是氣候 。二、說學情我們的學生求知欲強,思維活躍,視野開闊,富有個性。雖然初一的學生剛接觸地理,地理的基本素養還比較薄弱。但是由于他們渴望學到更多更有趣的地理知識,學習激情也比較高,所以在教學中為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三、說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能繪制氣溫曲線圖。(2)了解等溫線的含義,掌握閱讀“等溫線分布”圖的正確方法,并能總結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能力目標: 能通過讀圖、析圖做相應練習題。情感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氣溫給生產和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四、說重難點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本情況我把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重難點:即:識讀“氣溫曲線圖”,分析出氣溫的變化規律;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總結出氣溫分布規律。五、說教學法、學法為了使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在學習本節內容時抓住"指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這個核心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根據這個標準,我將在這堂課中我將采用:視聽、討論發言、小組合作交流、比賽、角色扮演等學習方法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而同學們采用: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交流展示法等增強互助能力,增加學習效果,完成教學任務。六、說教學程序根據以上對于課程標準的把握和教材結構、學生特點、教學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將教學目標實現,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多媒體出示:猜謎語:一物細又長,紅心里面藏,下去要穿面,起來脫衣裳[承轉]既然氣溫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學習新課一、 氣溫的變化問題設計:讀課本53頁,自學完成:1、以( 一天 )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氣溫日變化)2、以( 一年 )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氣溫年變化)3、通常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氣溫的時間變化。4、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叫(氣溫日較差)5、一年中 月平均氣溫最高值與月平均最低值之差叫(氣溫年較差) 學生活動:在書中找到答案,劃下來并回答問題。【加深理解,鞏固記憶】舉例讓學生判斷: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氣溫日變化)冬冷夏熱(氣溫年變化)問題設計:閱讀54頁閱讀材料,氣溫的觀測。氣溫是用什么儀器測量的,氣溫觀測有哪些規范要求?教師點評小結:氣溫的觀測基本規范;氣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和年平均氣溫的計算方法。[承轉]從氣溫的觀測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氣溫是變化的,憑你的經驗,能說出一天中何時氣溫最高?何時氣溫最低?一年中哪個月份氣溫最高?哪個月份氣溫最低?諺語——午熱晨涼,冬寒夏暑,說明氣溫變化時有規律的,午熱晨涼說的是氣溫日變化,冬寒夏暑說的是氣溫的年變化。請看圖,來印證我們的感覺是否正確。問題設計:讀圖分析1.讀課本53頁圖3.11,回答一天中幾時氣溫最高?最高氣溫是多少?幾時氣溫最低?最低氣溫是多少?計算氣溫日較差。【加深理解,鞏固記憶】多媒體展示:氣溫的日變化(氣溫曲線圖)得出氣溫日變化規律: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兩點,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2.讀課本53頁圖3.12,回答北半球陸地一年中幾月氣溫最高?幾月氣溫最低?海洋幾月氣溫最高?幾月氣溫最低?計算氣溫年較差。【加深理解,鞏固記憶】多媒體展示:氣溫的年變化(氣溫曲線圖,熱帶、溫帶和寒帶)得出氣溫的年變化規律:不同地區氣溫的年變化不同;熱帶地區氣溫的年變化小;溫帶和寒帶的氣溫年變化大。學生活動:課本54頁,活動:繪制氣溫曲線圖。完成55頁第2題。教師點評小結:通常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氣溫在時間上的變化;南北半球因季節相反,所以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總是相反;同一季節,海洋總是比陸地推遲一個月到達最熱或最冷,這是因為海洋夏季受熱增溫速度比陸地慢,冬季降溫組度也慢。[承轉]不同地區氣溫的年變化不同,所以世界各地冷熱不同,氣溫差異很大。二、 氣溫的分布問題設計:讀課本55頁,自學完成:1.氣溫的分布,通常用(等溫線)圖表示。2.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3.世界氣溫分布規律:(1)緯度差異:一般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2)海陸差異: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3)地形差異: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4.世界上最熱的是(非)洲,最冷的是(南極)洲學生活動:在書中找到答案,劃下來并回答問題。【加深理解,鞏固記憶】多媒體展示:等溫線圖,了解等溫線圖的各知識點,及說出與等高線地形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看圖找答案,通過前幾章等高線地形圖的學習知道: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溫度相同;低溫中心,高溫中心;等溫線的疏密。教師小結補充:閱讀等溫線圖,我們可以分析世界或某個區域氣溫分布的規律。通常根據等溫線的延生方向,判讀氣溫遞變的方向;根據等溫線的疏密程度,分析氣溫差異的大小。等溫線密集,差異大,等溫線疏松,氣溫差異小;如果等溫線閉合,中心氣溫低位低溫中心,反過來為高溫中心。多媒體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觀察:從赤道向兩極氣溫的變化有什么特點?變化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地圖,提醒閱讀地圖的三要素。學生得出結論:赤道氣溫高,兩極氣溫低。原因是赤道是低緯度地區,接受的太陽熱量多。教師小結補充:氣溫從赤道往兩極是越來越低。這是由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地球上不同地區獲得的太陽熱量是不同的;在赤道地區由于緯度低獲得的多,而兩極地區緯度高獲得的少(緯度因素)引導學生從圖中找信息,找規律,得結論。讀課本56頁圖3.17,完成:1.在山地和丘陵,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多少 ℃ ?(0.6 ℃)(地形因素)2.南北半球的等溫線哪個比較平直,哪個比較彎曲,為什么?(南半球,海洋面積大,氣溫差異小)3.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和海洋哪個氣溫高,冬季呢?(陸地、海洋)(海陸因素)4.哪個大洲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最低?(非洲、南極洲)學生讀圖回答,教師給予點評,回答正確的給予肯定,對于不準確或錯誤的答案,進行原因的分析,指出問題的所在,加以指正。多媒體再次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引導學生總結氣溫分布規律。重點指出青藏高原和周圍大陸氣溫的不同是地形因素。氣溫分布規律。以順口溜形式總結,使學生便于記憶。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冬暖夏涼是海洋,冬冷夏熱是陸地,地勢高低也影響,相差6℃每千米。【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本節總結】生活中人們比較關心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描述一個地區的氣溫,還要使用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和年平均氣溫。一個地區的氣溫變化是有規律的,以一天為周期的變化叫氣溫日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氣溫年變化。世界各地冷熱不同,氣溫分布有差異: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緯度差異);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海陸差異);在山地和丘陵,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約0.6 ℃。板書設計:第二節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一、氣溫的變化1. 氣溫日變化2. 氣溫年變化二、氣溫的分布1. 緯度分布規律2. 海陸分布規律3. 地形分布規律以上是我在預設教學《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時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點評,指導。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