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美2011課標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讓圖表說話》教學設計【教學背景】在學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圖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圖表拓展了單調的文字傳達功能,跨越了不同語言文字之間的交流障礙。因此,讓學生認識圖表,學會繪制圖表,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智能的重要手段。學生在繪制圖表的過程中能幫助學生理解圖中反映的一些相關的知識,這樣能讓學生不僅僅停留于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是通過動手來真正地理解知識。圖像圖表以其鮮明的直觀性,強烈的系統性,高度的概括性及獨特的能力培養作用在學生學習中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手段之一。【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了解圖表的分類與功能,掌握圖表設計、美化的基本要領。2、能力培養:能夠有目的地收集、歸納、整理信息,并通過圖表明確地反映出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在有序的操作訓練中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創新意識。【教材分析】本課涉及“設計 運用”與“綜合 探索”兩個領域,學生通過調研活動的實施以及圖表知識的學習運用,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學科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圖表廣泛應用于經濟、科學、教育、文化等許多方面,因此本課教學力求體現學科內、學科間的綜合效應,使學生了解美術與社會生活、科學的聯系,有利于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增長。【教學重點】認識生活中的圖表,掌握圖表設計、美化的基本要素和要領。【教學難點】如何設計形象生動并富有創意的圖表。【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各種形式的圖表范例;通過搜索資料,制作多媒體網絡課件,利用豐富的圖片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本節課的重難點形象生動,學生掌握起來更簡單容易。2、學生準備:制圖工具(鉛筆、三角板、圓規等);簡便的繪畫工具;16開大小的繪圖紙等。【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圖示法、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通過圖片、小視頻、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各種各樣的圖表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切身感受圖表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及樂趣。導入新課《讓圖表說話》。二、新授知識:1、“圖表”概念,通過展示各類的圖表樣式,欣賞并了解圖表的種類。(進程圖表、地形圖標、分類圖表、統計圖表)2、關注常見的統計圖表,折線圖、柱形圖和餅形圖。3、通過欣賞和觀察,認識圖表的構成要素:圖形、文字、數字和色彩。4、活動一:根據對圖表初步的了解,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案例思考如何設計圖表呈現相關信息。①體測五項②假期時間安排5、活動二:進行“你畫我猜”游戲,教師給出文字內容讓學生用圖形和數字進行描述,同學們進行猜謎。通過游戲引導學生對圖表設計中的圖形創意進行思考。6、通過活動,了解常見的圖表設計方法:找相似圖形:利用圖表基本骨架造型與設計元素圖形具有的相似點進行設計(案例展示);圖形替代:用設計元素圖形代替原始圖表結構的局部進行設計;添加裝飾:將創意元素添加在圖表的旁邊或者作為背景出現在畫面中。7、作品欣賞,分析案例。8、學習活動: 嘗試選擇一個自己關心的話題,用自己認為適合的圖表形式把這一話題呈現處理。(如:假期時間的安排、考試成績的分析、零用錢的使用、喜愛的運動項目等)要求:圖文并茂,信息呈現清晰、直觀。9、作品展示10、總結: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到各種各樣的圖表。圖表的運用,讓我們以更直觀的形式去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復雜的信息。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同學們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很多的圖表表現形式,希望同學們今后在生活中多注意學習,從中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教學反思】課程開始,我以學生實際生活中會碰到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引入各式各樣的圖表,讓學生初步了解圖表的基礎知識和制作方法。通過課件的演示結合一些視頻材料的展示,把相關的知識更形象地展示出來,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生認識到圖表。在作業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設計出不同的圖表,自主學習突出,學生以強烈的學習信心和情景浸潤感受,實實在在地落實了學科目標,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教學效果較好。本節課的學習時間較緊,留給學生設計制作圖表的時間較緊湊,這也是不足的地方。另外,在輔導過程中應多給予學生建設性意見,鼓勵學生靈活高效的完成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