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生物學高考一輪復習學案:第32講 激素調節的過程(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生物學高考一輪復習學案:第32講 激素調節的過程(含解析)

資源簡介

生物學高考總復習教案
第32講 激素調節的過程
課標內容 (1)說出人體內分泌系統主要由內分泌腺組成,包括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和性腺等多種腺體,它們分泌的各類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2)舉例說明激素通過分級調節、反饋調節等機制維持機體的穩態,如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和血糖平衡的調節等。
考點一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1.促胰液素的發現 由小腸黏膜分泌
(1)沃泰默的觀點
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經調節。
(2)斯他林和貝利斯
2.激素調節的概念
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激素進行調節的方式,稱為激素調節。
3.激素研究實例
(1)胰島素的發現 方法:結扎法、摘除法
(2)睪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方法:摘除法、移植法
4.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內分泌系統由相對獨立的內分泌腺以及兼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共同構成。
人體內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不同動物激素的化學本質
(1)類固醇: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
補充方式: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補充。
(2)氨基酸衍生物類: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
補充方式: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補充。
(3)多肽和蛋白質類:如促××激素釋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補充方式:不宜口服,需注射補充。
   
【考點速覽·診斷】
(1)給性成熟雌魚飼喂雌激素可促進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2021·重慶卷,14B改編)(×)
提示 雌激素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
(2)給切除垂體的小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其代謝可恢復正常。(2020·全國卷Ⅰ,3D)(×)
提示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體,故切除垂體后,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不能讓代謝恢復正常。
(3)長期缺碘可導致機體的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2020·山東卷,8A)(×)
提示 長期缺碘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對下丘腦和垂體的反饋抑制作用減弱,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4)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會使動物警覺性提高,呼吸頻率減慢,心率減慢。(2019·全國卷Ⅰ,4D)(×)
提示 腎上腺素增加使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快。
(5)胰腺受反射弧傳出神經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調節。(2017·全國卷Ⅱ,5D)(√)
(6)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2018·全國卷Ⅱ,2B)(×)
提示 屬于自由擴散。
(7)腎上腺髓質的分泌活動不受神經纖維的支配。(2015·海南卷,13B)(×)
提示 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直接受神經纖維的支配。
【情境推理·探究】
1.在某些異常情況下,如某次大量飲酒和暴飲暴食,可導致胰腺管破裂,胰液中的消化酶進入胰腺細胞的間隙而誘發急性胰腺炎。還有少數的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會使局部或大片皮膚呈青紫色,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胰腺管破裂后,胰液移動到達皮下,胰液中的消化酶能分解脂肪、血管上的蛋白質等,使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從而使皮膚呈現青紫色
2.為什么只有靶細胞才有激素的相應受體,其他細胞卻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只有靶細胞中相應的基因才會表達,合成相應的特異性受體。
3.以實驗動物大鼠為材料,開展甲狀腺功能的研究。將空腹的實驗大鼠隨機分為2組,灌胃適量含放射性131I的溶液后,實驗組定期注射促甲狀腺激素,對照組同期注射生理鹽水,檢測甲狀腺的放射性。預測實驗組最可能的實驗結果(補全實驗組曲線圖)。
甲狀腺的放射性變化曲線
提示
甲狀腺的放射性變化曲線
【重點難點·透析】
1.幾種常見激素的產生部位及作用部位(細胞)
2.動物激素、酶、神經遞質的比較
提醒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激素是一些特殊細胞產生的,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也能產生酶,但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
考向1 圍繞動物激素的種類、本質及作用,考查生命觀念
1.(2023·廣東茂名調研)家雞受激素等影響偶爾會發生雌雞雄性化的性反轉現象。雌雞發生性反轉會表現出雞冠增大、羽毛鮮艷、好斗打鳴、追逐母雞等雄性特征。與此有關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狀腺激素;促進生長發育,促進雌雞雄性化轉化
B.雄激素;促進雄性生殖器官發育,激發并維持雄性第二性征
C.生長激素;促進生長發育,促進羽毛生長變鮮艷
D.腎上腺素;促進性腺的生長發育,促進雞冠等雄性特征形成
答案 B
解析 雌雞出現的雞冠增大、羽毛鮮艷、好斗打鳴、追逐母雞等雄性特征是其體內的雄激素增多導致的。雄激素具有促進雄性生殖器官發育,激發并維持雄性第二性征的作用。
2.(2023·河南洛陽聯考)激素是生命活動的重要調節物質。下列關于激素類藥物在實踐中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因病切除甲狀腺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促甲狀腺激素
B.在漁業生產中,通常是給雌雄親魚注射性激素類藥物,有利于進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C.某些運動員服用人工合成的睪酮衍生物,可促進肌肉的生長,提高比賽成績
D.桑葉適量噴灑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類調節劑,可提前蠶結繭的時間,提高吐絲量
答案 C
解析 促甲狀腺激素為多肽類,不能口服,而且切除了甲狀腺后,促甲狀腺激素不能促進甲狀腺產生甲狀腺激素,因病切除甲狀腺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甲狀腺激素,A錯誤;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進性腺的生長和發育,促進性腺產生性激素,以促進卵子和精子的成熟和排出,因此為了促進生殖細胞的成熟,有利于進行人工授精和育苗,需要給雌雄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若直接注射性激素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對相關激素的分泌,而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減少可導致性腺萎縮,B錯誤;睪酮衍生物(興奮劑的一種)可以使肌肉興奮,增強肌肉力量,從而能提高比賽成績,但長期服用睪酮衍生物,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對相關激素的分泌,使自身性激素的合成與分泌減少,導致性腺萎縮,C正確;養蠶時,可以在桑葉上噴灑保幼激素類調節劑,以推遲結繭時間,提高吐絲量,D錯誤。
考向2 結合動物激素功能的實驗探究,考查科學探究能力
3.(2023·長沙一中調研)某研究人員以幼齡小鼠為材料進行了與甲狀腺相關的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切除小鼠垂體,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體耗氧量減少
B.給切除垂體的幼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機體產熱量增多
C.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
D.切除幼齡小鼠垂體,其精巢(卵巢)的發育不受影響
答案 D
解析 切除垂體,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停止,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細胞代謝減弱,機體耗氧量減少,A正確;給切除垂體的幼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細胞代謝增強,耗氧量增加,機體產熱量增多,B正確;甲狀腺激素可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C正確;垂體除可以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外,還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切除幼齡小鼠垂體后,會導致其精巢(卵巢)發育不良,D錯誤。
4.(2022·全國乙卷,30)甲狀腺激素在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研究動物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調節機制,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
實驗一: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一定時間后測定家兔甲狀腺的放射性強度。
實驗二:給甲、乙、丙三組家兔分別經靜脈注射一定量的生理鹽水、甲狀腺激素溶液、促甲狀腺激素溶液。一定時間后分別測定三組家兔血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發現注射的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都起到了相應的調節作用。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家兔甲狀腺中檢測到碘的放射性,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實驗二推測,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組。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狀腺吸收碘合成甲狀腺激素 (2)大于 不相同 乙組注射外源甲狀腺激素,通過反饋調節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會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 (1)實驗一中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家兔甲狀腺細胞會吸收并利用放射性碘合成甲狀腺激素,因此甲狀腺中可以檢測到碘的放射性。(2)根據題述分析,實驗二中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會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組。乙組注射外源甲狀腺激素,使家兔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通過反饋調節會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而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會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因而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不
相同。
考點二 血糖平衡的調節
2.血糖平衡調節
(1)調節方式:神經—體液調節。
(2)與血糖平衡有關的五種激素及其關系
①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等通過調節有機物的代謝或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間接地提高血糖濃度。
②影響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物質分子有神經遞質、血糖、胰島素分子等,而影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物質分子有神經遞質、血糖、胰高血糖素分子等物質。   
3.反饋調節
(1)概念: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作反饋調節。
(2)實例分析——血糖平衡的調節
【考點速覽·診斷】
(1)血糖濃度上升時胰島素的分泌減少。(2021·福建卷,2B)(×)
提示 胰島素分泌增加。
(2)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過多均可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2020·江蘇卷,12D)(√)
(3)胰島B細胞分泌增強,胰島素受體活性正常可導致血糖濃度降低。(2019·海南卷,17D)(√)
(4)體內多種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2018·江蘇卷,T20B)(×)
提示 胰島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情境推理·探究】
1.[2020·全國卷Ⅱ,T31(2)]當進行較長時間劇烈運動時,人體還會出現其他一些生理變化。例如,與運動前相比,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會加強,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2點即可)等生理功能,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提示 胰高血糖素 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2.[2016·全國卷Ⅲ,T30(1)]正常人在饑餓且無外源能源物質攝入的情況下,與其在進食后的情況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高 在饑餓時,血糖濃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島素分泌量減少,在進食后則相反
3.經研究,胰高血糖素濃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島素抑制胰島A細胞的分泌,若要證明該推斷正確,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的大致思路如下:選取經過饑餓處理的一只健康大鼠,注射適量的胰島素后,測試大鼠體內胰高血糖素的濃度含量,通過分析,發現該實驗設計有幾處錯誤,請給以糾正。
提示 取多只經過饑餓處理的同品種、同日齡的健康大鼠;先進行注射胰島素前的胰高血糖素濃度測試;將實驗后得到的胰高血糖素濃度與實驗前的胰高血糖素濃度進行對比。
【重點難點·透析】
1.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及治療
(1)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胰島功能減退、分泌胰島素減少,注射胰島素能治療。
(2)2型糖尿病與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其發病機理目前不明確。
(3)癥狀:“三多一少”及原因
2.辨析血糖代謝異常的曲線模式圖
考向1 結合血糖調節的過程,考查科學思維
1.(2021·河北卷,10)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啟動三條調節途徑: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參與內臟活動的調節)支配胰島B細胞;③興奮的迷走神經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這些激素作用于胰島B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強了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
B.②和③均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均為體液調節
D.血糖平衡的調節存在負反饋調節機制
答案 C
解析 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通過①②③三條途徑使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增多,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故①和②均增強了胰島B細胞的分泌活動,A正確;途徑②中迷走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途徑③中迷走神經作用于相應內分泌細胞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均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B正確;途徑①中血糖濃度升高時,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這種調節方式屬于體液調節,途徑③中血糖濃度過高時,迷走神經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這些激素作用于胰島B細胞,該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C錯誤;在血糖調節的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效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這屬于負反饋調節,D正確。
2.(2023·西工大附中調研)如圖為人體血糖調節模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血糖調節中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
B.圖中所示的是血糖濃度偏低時的調節過程
C.肝臟和肌肉細胞中都會合成糖原,但只有肝糖原才能補充血糖
D.血糖濃度下降后會使胰島素分泌減少,這屬于反饋調節
答案 B
解析 圖中所示的胰島素使得血糖下降,因此圖中所示的是人體血糖濃度偏高時的調節過程,B錯誤;胰島素的作用結果(血糖濃度下降)反過來導致胰島素的分泌減少屬于反饋調節,D正確。
考向2 圍繞與血糖調節有關的實驗,考查科學探究能力
3.(2023·東北師大附中質檢)糖尿病有兩種類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前者是胰島B細胞受損使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胰島素的靶細胞膜上胰島素的受體被破壞引起的。現有一糖尿病患者,欲診斷出其患哪種糖尿病,正確的方法是(  )
A.給患者口服胰島素制劑,過一段時間后測量其血糖濃度變化情況
B.先給患者口服葡萄糖溶液并測量血糖濃度,再口服胰島素制劑一段時間后測量其血糖濃度
C.先給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并測量血糖濃度,再注射胰島素制劑一段時間后測量其血糖濃度
D.先檢測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然后口服葡萄糖溶液并再檢測尿液中葡萄糖的濃度
答案 C
解析 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胰島素制劑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B錯誤;先給患者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溶液并測量血糖濃度,再注射胰島素制劑一段時間后測量其血糖濃度,看血糖濃度是否下降,若血糖濃度下降則為1型糖尿病,若并未下降則為2型糖尿病,C正確;先檢測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然后口服葡萄糖溶液并再檢測尿液中葡萄糖的濃度,此過程無法判斷出患者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D錯誤。
4.(2023·山東泰安模擬)選取健康大鼠,持續電刺激支配其胰島的副交感神經,測定血液中胰島素的濃度,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開始刺激后,胰島素濃度升高的原因是血糖濃度升高
B.開始刺激后,大鼠肝糖原分解將加快
C.開始刺激后,胰高血糖素濃度將會升高
D.該圖示表明神經系統也可能參與血糖調節
答案 D
解析 開始刺激后,胰島素濃度的增加是由于持續電刺激支配其胰島的副交感神經,而不是血糖濃度升高,A錯誤;開始刺激后,胰島素升高,降低血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B錯誤;胰島素的分泌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開始刺激后,胰島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濃度將會下降,C錯誤;刺激支配其胰島的副交感神經,胰島素分泌增加,故圖示表明神經系統也可能參與血糖調節,D正確。
考點三 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激素調節的特點
1.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1)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
(2)分級調節
2.激素調節的特點
①激素只作用于靶細胞≠只運輸給靶細胞:激素只作用于靶細胞(因只有靶細胞的細胞膜上或細胞內才有其受體),但激素分泌后會廣泛運輸或彌散于體液中,并非只運輸給靶細胞。
②一般情況下,多肽、蛋白質類激素、氨基酸衍生物類激素等含氮類激素(甲狀腺激素除外)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特異性結合而引發調節效應;固醇類激素與靶細胞膜內受體特異性結合而引發調節效應。
③分泌激素的細胞本身也可能是其分泌激素的靶細胞。   
【考點速覽·診斷】
(1)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2021·山東卷,8D)(√)
(2)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2020·全國卷Ⅰ,3C)(√)
(3)使用促甲狀腺激素受體阻斷劑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2020·山東卷,8D)(×)
提示 可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4)當人突然遇到寒冷環境時,腎上腺素分泌會減少,心率減慢。(2018·海南卷,8D)(×)
提示 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加,心率加快。
(5)促甲狀腺激素的受體分布在體內各種細胞上。(2016·海南卷,17D)(×)
提示 分布在甲狀腺細胞上。
【情境推理·探究】
1.臨床上通過抽取血樣檢測內分泌系統疾病的理論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內分泌系統疾病多與激素有關,激素要經過體液運輸
2.醫生根據患者乙的病史初步判定是下丘腦、垂體和甲狀腺中有一個部位發生病變,經血液檢測,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都明顯低于正常范圍,據此可排除的病變部位是甲狀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如果病變部位是甲狀腺,則甲狀腺激素減少,(負)反饋調節減弱,促甲狀腺激素水平應該高于正常范圍
3.內環境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主要與機體的負反饋調節和分級調節有關。為探究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對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是否存在負反饋調節,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如何處理?
提示 對照組應進行手術并切除甲狀腺,注射適量的生理鹽水,實驗組應進行手術并切除甲狀腺,注射等量的促甲狀腺激素。
考向1 圍繞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與反饋調節,考查科學思維
1.(2021·重慶卷,14改編)如圖為魚類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垂體分泌的激素不能運輸到除性腺外的其他部位
B.給性成熟雌魚飼喂雌激素可促進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
C.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D.將性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注射到同種性成熟魚體內可促使其配子成熟
答案 D
解析 垂體分泌的激素會隨血液運輸到全身各處,A錯誤;給性成熟雌魚飼喂雌激素,導致其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的激素,B錯誤;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可促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C錯誤;垂體提取液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性腺,使其合成、分泌的性激素增多,進而促進配子的成熟,D正確。
2.(2023·西安五校聯考)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會參與機體受到環境、心理等傷害刺激時的應激反應,增加機體的適應力和抵抗力。下圖表示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途徑,CRH和ACTH為相關腺體分泌的激素,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神經遞質作用于下丘腦的過程需要通過血液運輸來完成
B.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存在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C.CRH和ACTH都能夠與腎上腺皮質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
D.環境變化和傷害刺激會造成機體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分泌量過多
答案 B
解析 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經過組織液作用于突觸后膜,不需要通過血液運輸,A錯誤;由圖可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的分級調節,且存在反饋調節,B正確;CRH不能夠與腎上腺皮質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C錯誤;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饋調節,故不會導致其分泌量過多,D錯誤。
考向2 結合激素調節的特點,考查科學思維
3.(2023·河南名校聯盟)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激素與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B.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通過體液只運送至靶細胞
C.正常人體內,激素的分泌通過反饋調節維持含量的動態平衡
D.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的結構,也不起催化作用
答案 B
解析 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通過體液運送至全身各處,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B錯誤。
4.(2023·太原五中質檢)下列與激素分泌、運輸、作用等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動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內分泌器官分泌的,有微量高效的特點
B.激素分泌后可通過導管或血管運輸到靶細胞、靶器官
C.所有激素均經靶細胞膜表面的受體接受并起作用
D.激素對機體只有調節作用,會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
答案 D
解析 多數動物激素由內分泌器官分泌,有些動物激素是由內分泌細胞分泌的,A錯誤;激素分泌后可通過血管運輸到靶細胞、靶器官,不能通過導管運輸,B錯誤;有些激素如性激素可進入細胞,與細胞內的受體結合而起作用,C錯誤。
重溫真題 經典再現
1.(2021·山東等級考試,8)體外實驗研究發現,γ 氨基丁酸持續作用于胰島A細胞,可誘導其轉化為胰島B細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胰島A細胞轉化為胰島B細胞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B.胰島A細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隨轉化的進行而逐漸增強
C.胰島B細胞也具有轉化為胰島A細胞的潛能
D.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答案 B
解析 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二者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發生穩定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γ 氨基丁酸作用的機理是改變了細胞中基因的表達情況,A正確;胰島A細胞隨轉化的進行合成胰島素的能力逐漸增強,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逐漸減弱,B錯誤;已分化的細胞含有本物種生長發育所需的全套遺傳物質,因此胰島B細胞也具有轉化為胰島A細胞的潛能,C正確;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D正確。
2.(2021·福建卷,2)下列關于健康人體中胰島素調節血糖平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胰島素直接參與肝糖原的合成
B.血糖濃度上升時胰島素的分泌減少
C.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D.胰島素的形成過程需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答案 D
解析 胰島素只能傳遞調節代謝的信息,自身并不參與代謝,A錯誤;血糖濃度上升時胰島素的分泌增加,B錯誤;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錯誤;胰島素屬于分泌蛋白,其形成過程需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D正確。
3.(2021·海南卷,10)人在幼年時期若生長激素(GH)分泌不足,會導致生長停滯,發生侏儒癥,可通過及時補充GH進行治療,使患者恢復生長。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臨床上可用適量GH治療成年侏儒癥患者
B.血液中GH減少,會導致下丘腦分泌的GH增多
C.GH發揮生理功能后就被滅活,治療期間需持續補充GH
D.GH通過發揮催化作用,使靶細胞發生一系列的代謝變化
答案 C
解析 注射GH無法治療成年的侏儒癥患者,A錯誤;GH是垂體分泌的,不是下丘腦分泌的,B錯誤;激素同受體結合后,激素原本的結構發生了改變,不再具有原來激素具有的生物學效應,即滅活了,因此治療期間需持續補充GH,C正確;激素通過與靶細胞結合進行生命活動的調節,并沒有催化作用,D錯誤。
4.(2022·湖南卷,4)情緒活動受中樞神經系統釋放神經遞質調控,常伴隨內分泌活動的變化。此外,學習和記憶也與某些神經遞質的釋放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劇痛、恐懼時,人表現為警覺性下降,反應遲鈍
B.邊聽課邊做筆記依賴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
C.突觸后膜上受體數量的減少常影響神經遞質發揮作用
D.情緒激動、焦慮時,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速
答案 A
解析 人在劇痛、恐懼等緊急情況下,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現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呼吸頻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特征,A錯誤;邊聽課邊做筆記是一系列的反射活動,需要神經元的活動以及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傳遞信息,B正確;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興奮或抑制,突觸后膜上受體數量的減少常影響神經遞質發揮作用,C正確;情緒激動、焦慮時,引起大腦皮層興奮,進而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能夠促使人體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反應靈敏,D正確。
5.(2021·遼寧卷,21)甲狀腺激素(TH)作用于體內幾乎所有的細胞,能使靶細胞代謝速率加快,氧氣消耗量增加,產熱量增加。下圖為TH分泌的調節途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寒冷環境中,機體冷覺感受器興奮,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________的形式傳導,進而引起下丘腦的________興奮,再經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分級調節作用,TH分泌增加,TH作用于某些靶細胞后,激活了線粒體膜上的相關蛋白質,導致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無法轉化成ATP中的化學能。此時線粒體中發生的能量轉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血液中的TH濃度增高時,會________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TH含量維持正常生理水平。該過程中,垂體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調節,其結構基礎是垂體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對垂體的反饋調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TH進入垂體細胞內,抑制TSH基因的表達,從而________________;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降低垂體細胞對TRH的敏感性,從而________TRH對垂體細胞的作用。
答案 (1)神經沖動(電信號、局部電流) 體溫調節中樞 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2)抑制 TRH和TH的特異性受體 (3)降低TSH的合成 降低
解析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或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寒冷刺激下,興奮沿著傳入神經到達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正常情況下,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合成ATP,而TH的作用可導致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無法轉化成ATP中的化學能,則能量轉化方式為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2)當血液中的TH濃度過高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從而維持TH含量的穩定,這體現了激素的反饋調節。由于垂體細胞含有TRH和TH的特異性受體,則垂體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調節。
(3)TH抑制垂體分泌TSH,一方面是由于TH進入垂體細胞內,抑制TSH基因的表達,從而導致TSH的合成減少;另一方面是降低垂體細胞對TRH的敏感性,從而降低TRH對垂體細胞的作用,使垂體細胞分泌的TSH減少。
限時強化練
(時間:30分鐘)
【對點強化】
考點一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1.(2023·中原名校聯盟)下列關于激素、抗體、酶和神經遞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
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產生酶的細胞一定能產生激素
C.激素彌散在全身的體液中,一經靶細胞接受即被滅活
D.乙酰膽堿與特定分子結合后可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
答案 D
解析 激素和抗體都具有特異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細胞或靶器官,但抗體只能與相應的抗原結合,A錯誤;激素是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但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B錯誤;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彌散到體液(細胞外液)中,隨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即被滅活,C錯誤;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后可在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D正確。
2.(2023·華師一附中調研)下列關于內分泌腺及對應的激素敘述正確的是 (  )
A.小腸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B.垂體既是內分泌腺又是內分泌物作用的靶器官
C.胰腺也不含有導管,但能分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
D.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會負反饋直接抑制下丘腦的活動
答案 B
解析 促胰液素是促進胰液的分泌而不是胰島素的分泌,A錯誤;垂體可以作為內分泌腺,能分泌激素,也能作為激素的靶器官,比如甲狀腺激素能作用于垂體,B正確;胰腺的外分泌都有導管,可產生胰液,內分泌都為胰島,可分泌胰高血糖素,C錯誤;促甲狀腺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腦,D錯誤。
考點二 血糖平衡調節
3.(2023·吉林一中質檢)下列有關糖代謝示意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④⑤⑥⑦過程
B.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①②③過程
C.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通過相抗衡作用共同維持人體血糖的穩定,不存在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D.當①+②+③>⑤+⑥+⑦時,人就會患糖尿病
答案 A
解析 胰島B細胞可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主要通過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來降低血糖,即④⑤⑥⑦過程,A正確;胰島A細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肝糖原分解,并促進一些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即②③過程,B錯誤;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通過相抗衡作用共同維持人體血糖的穩定,二者之間存在反饋調節,C錯誤;當①+②+③>⑤+⑥+⑦時,人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尿糖,但不一定會患糖尿病,D錯誤。
4.(2023·合肥市調研)下圖表示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在調節葡萄糖代謝中的相互關系,當血糖濃度降低時,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飯后半小時,圖中激素②分泌增加,該激素是由圖中A細胞分泌的
B.胰島素在內環境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高效性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臟,但二者發揮的作用不同
D.胰島素的分泌受體液和神經的調節
答案 A
解析 由題干可知,激素①為胰高血糖素,激素②為胰島素。飯后半小時血糖開始上升,此時血液中激素②(胰島素)的分泌增加,該激素是由圖中B細胞分泌的,A錯誤;激素①(胰高血糖素)促進肝糖原分解,激素②(胰島素)促進肝糖原合成,C正確。
5.(2023·江西臨川一中質檢)下圖為某健康人的血糖變化情況,此人在13時前僅進食了早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點時,體內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減少
B.B點時,體內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C.C點時,血糖濃度接近基礎血糖水平,沒有相關激素調節
D.C點時,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
答案 B
解析 由圖可知,A點為早餐過后不久,此時血糖升高,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增加,而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減少,A錯誤;B點時,血糖濃度較低,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升高血糖,調節血糖平衡,B正確;C點時,較長時間沒有外源糖攝入,在神經、體液的共同調節下,體內的肝糖原分解補充血糖,但肌糖原不會分解補充血糖,C、D錯誤。
考點三 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激素調節的特點
6.(2023·哈六中調研)炎性甲亢是由甲狀腺濾泡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濾泡細胞中的甲狀腺激素大量釋放進入血液,從而引起機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明顯升高的一種疾病。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常情況下,甲狀腺的分泌活動直接受下丘腦的控制
B.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數量比促甲狀腺激素作用的多
C.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高
D.炎性甲亢患者體內細胞代謝旺盛,機體產生的熱量減少
答案 B
解析 正常情況下,甲狀腺的分泌活動間接受下丘腦的控制,A錯誤;促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為甲狀腺細胞,而甲狀腺激素幾乎對全身的細胞都起作用,B正確;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較高,通過反饋調節機制,抑制了下丘腦和垂體合成并分泌相關激素,導致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含量下降,C錯誤;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較高,會促進細胞代謝,機體產生的熱量增加,D錯誤。
7.(2023·湖南師大附中調研)激素在調控人體穩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狀腺激素可以調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合成與釋放
B.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臟重吸收水,以調節滲透壓
C.性激素通過調節細胞膜上受體傳遞信息,發揮生物學功能
D.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可對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甲狀腺激素可以反饋調節下丘腦的活動,從而調節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合成與釋放,A正確;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B正確;性激素的受體不位于細胞膜上,而是位于細胞內,C錯誤;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作用,故胰島素可對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D正確。
【綜合提升】
8.(2023·江蘇南京調研)胰腺中的胰島B細胞是可興奮細胞,存在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其細胞外Ca2+濃度約為細胞內的10 000倍,細胞內K+濃度約為細胞外的30倍。下圖1為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機制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1
圖2
(1)斯他林和貝利斯剪取狗小腸并刮下黏膜,將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發現提取液可促進胰腺分泌胰液。該實驗驗證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胰腺中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與肝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調節糖代謝過程,這反映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人體內需要胰腺源源不斷地分泌胰島素,以維持激素含量動態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圖1分析可知,葡萄糖通過________的方式進入胰島B細胞,氧化分解后產生ATP,ATP作為________,與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識別位點結合,導致ATP敏感的K+通道關閉,進而觸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胰島B細胞興奮,此時膜內電位發生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有多個成員,其中對胰島素敏感的為GLUT 4,其作用機制如圖2所示。據圖2分析,當胰島素與蛋白M結合后,經過細胞內信號傳遞,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融合,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胰島素促進細胞內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鹽酸作用下,小腸黏膜細胞可能產生一種化學物質調節胰液的分泌 信息交流 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2)協助擴散 信號分子(或信息分子) Ca2+通道打開 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 (3)含GLUT 4的囊泡與細胞膜 合成糖原 轉化成非糖物質
解析 (2)據圖1可知,葡萄糖由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進入胰島B細胞,需要載體蛋白,不消耗能量,故運輸方式為協助擴散。ATP作為信號分子,與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識別位點結合,導致ATP敏感的K+通道關閉,進而觸發Ca2+通道打開,Ca2+內流增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此時膜內電位發生的變化為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3)分析圖2可知,當胰島素與受體結合之后,經過細胞內信號傳遞,引起含GLUT 4的囊泡與細胞膜的融合,增加了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GLUT 4的含量,從而提高了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儲存和利用能力。胰島素促進細胞內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合成糖原和轉化成非糖物質。
9.(2021·江蘇卷,21改編)正常人體在黎明覺醒前后肝臟生糖和胰島素敏感性都達到高峰,伴隨胰島素水平的波動,維持機體全天血糖動態平衡,約50%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黎明現象”(黎明時處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時間血糖平穩),是糖尿病治療的難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在黎明覺醒前后主要通過________分解為葡萄糖,進而為生命活動提供能源。
(2)如圖所示,覺醒后人體攝食使血糖濃度上升,葡萄糖經GLUT2以________方式進入細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鉀通道關閉,細胞內K+濃度增加,細胞膜內側膜電位的變化為________,引起鈣通道打開,
Ca2+內流,促進胰島素以________方式釋放。
(3)胰島素通過促進____________、促進糖原合成與抑制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等發揮降血糖作用,胰島細胞分泌的________能升高血糖,共同參與維持血糖動態平衡。
(4)2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不敏感,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號)
①胰島素拮抗激素增多 ②胰島素分泌障礙 ③胰島素受體表達下降 ④胰島B細胞損傷 ⑤存在胰島細胞自身抗體
(5)人體晝夜節律源于下丘腦視交叉上核SCN區,通過神經和體液調節來調控外周節律。研究發現SCN區REV ERB基因節律性表達下降,機體在覺醒時糖代謝異常,表明“黎明現象”與生物鐘紊亂相關。由此推測,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不敏感狀態具有________的特點,而______________可能成為糖尿病治療研究新方向。
答案 (1)肝糖原 (2)協助擴散 由負變正 胞吐 (3)葡萄糖攝取、氧化分解 胰高血糖素 (4)①③ (5)①晝夜節律 ②調節REV ERB基因節律性表達
解析 (1)人體血糖的來源有3條: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人體在黎明覺醒前后主要通過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而為生命活動提供能源。(2)據圖判斷,葡萄糖進入細胞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需要載體(GLUT2),不需要能量,屬于協助擴散;葡萄糖進入細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鉀通道關閉,進而引發Ca2+通道打開,此時細胞膜內側膜電位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鈣通道打開,Ca2+內流,促進胰島素以胞吐的方式釋放。(3)胰島素是人體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促進細胞攝取、利用(氧化分解)葡萄糖,促進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濃度降低。胰島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濃度升高,二者共同參與維持血糖動態平衡。(4)胰島素拮抗激素增多會影響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升高,①正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正常,不存在胰島素分泌障礙,②錯誤;胰島素受體表達下降,靶細胞上胰島素受體減少,會導致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不敏感,③正確;胰島B細胞損傷會導致胰島素缺乏,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正常,④錯誤;存在胰島細胞自身抗體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正常,⑤錯誤。故選①③。(5)研究發現SCN區REV ERB基因節律性表達下降,機體在覺醒時糖代謝異常,表明“黎明現象”與生物鐘紊亂相關。由此推測,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不敏感狀態具有晝夜節律性,在覺醒時,糖代謝異常,出現“黎明現象”。由此,調節REV ERB基因節律性表達可能成為糖尿病治療研究新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清涧县| 洪雅县| 云林县| 嘉荫县| 瓮安县| 枞阳县| 鹤峰县| 车致| 平顶山市| 岱山县| 迁西县| 永清县| 台湾省| 梓潼县| 柘荣县| 瓮安县| 寿阳县| 保康县| 瑞丽市| 沐川县| 望谟县| 定日县| 景洪市| 长治县| 大田县| 龙里县| 突泉县| 拜城县| 宜州市| 邵东县| 新丰县| 马边| 南乐县| 手游| 太康县| 子洲县| 深水埗区| 二连浩特市| 泽库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