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學高考總復習教案第35講 免疫失調和免疫學的應用課標內容 舉例說明免疫功能異常可能引發疾病,如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考點一 免疫失調1.過敏反應 免疫防御功能過強2.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過強3.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2)艾滋病(AIDS)①艾滋病病原體(HIV)是逆轉錄病毒,需要的逆轉錄酶最初不是宿主細胞提供的,病毒本身就含有逆轉錄酶。②HIV侵染人體細胞時,進入細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HIV是一個囊膜病毒,通過囊膜和宿主細胞膜融合,使囊膜內包括蛋白質外殼在內的所有物質被吞噬進入細胞。③感染了HIV不能立即被檢測出和發病:艾滋病有較長的潛伏期,可能感染后多年才會發病。④艾滋病直接死因:由免疫功能喪失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 【考點速覽·診斷】(1)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體內可檢測到病毒抗體但檢測不到病毒核酸。(2021·浙江6月選考,15A)(×)提示 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體內已有病毒生存,可檢測到病毒核酸。(2)HIV不會感染腦細胞和巨噬細胞。(2019·浙江4月選考,4C)(×)提示 HIV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也可少量感染腦細胞、巨噬細胞。(3)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時,可引起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濕關節炎。(2020·全國卷Ⅱ,2B改編)(√)(4)HIV可引起人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2018·全國卷Ⅱ,5C)(√)【情境推理·探究】1.在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對HIV仍然具有特異性免疫能力,從圖中可以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什么?提示 HIV侵入初期隨著其濃度上升,輔助性T細胞數量上升,而后HIV濃度急劇下降說明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對HIV具有特異性免疫能力。2.艾滋病病毒(HIV)通過T細胞表面的CD4受體識別T細胞并侵染,進入細胞內。科學家正研究通過用CD4受體修飾紅細胞的細胞膜,將HIV引誘到導致其死亡的“陷阱”紅細胞中,而使其不能增殖。請簡要說明其防止HIV增殖的機理。提示 人體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和核糖體等結構,病毒無法在其中增殖。考向 結合免疫失調實例,考查科學思維1.(2020·全國卷Ⅱ,2)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時,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屬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艾滋病 B.類風濕關節炎C.動物毛屑接觸性鼻炎 D.抗維生素D佝僂病答案 B解析 艾滋病又叫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傳染病,A錯誤;類風濕關節炎是由于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疾病,屬于自身免疫病,B正確;動物毛屑接觸性鼻炎屬于過敏反應,C錯誤;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D錯誤。2. (2023·陜西西安模擬)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檢出抗甲狀腺細胞的抗體,隨病情發展,許多患者會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稱為橋本氏甲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B.橋本氏甲減出現的原因是甲狀腺細胞受損C.橋本氏甲減患者會表現出體溫偏高的癥狀D.橋本氏甲減可通過補充甲狀腺激素減輕癥狀答案 C解析 由題意可知,患者體內出現抗甲狀腺細胞的抗體,該抗體可作用于甲狀腺細胞,使甲狀腺細胞受損,屬于自身免疫病,A、B正確;橋本氏甲減患者體內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機體代謝減緩,產熱減少,C錯誤;橋本氏甲減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可通過補充甲狀腺激素減輕癥狀,D正確。3.(2023·北京西城期末)過敏反應發生機制如下圖所示。過敏原可激發體液免疫產生IgE抗體,當過敏原再次入侵機體時,肥大細胞可產生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過敏癥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IgE抗體可吸附在肥大細胞表面B.IgE抗體的產生可能需要輔助性T細胞參與C.組胺使組織液滲透壓降低引起組織水腫D.過敏原再次入侵時與肥大細胞表面IgE抗體結合引發過敏癥狀答案 C解析 當過敏原初次接觸機體時,產生的抗體吸附在細胞的表面,A正確;體液免疫中需要輔助性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促進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確;組胺能增強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組織液滲透壓升高引起組織水腫,C錯誤;由題圖可知,當過敏原再次入侵時,吸附在肥大細胞表面的IgE抗體與過敏原特異性結合引發過敏癥狀,D正確。4.(2023·山東青島調研)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2020年我國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人體免疫細胞、破壞人體免疫系統所引起的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截至目前,人類仍然沒有找到能夠徹底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通過避免與患者體液的接觸可以降低艾滋病的發病率B.血漿中是否存在抗HIV的抗體,可作為艾滋病檢測的重要依據C.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免疫功能喪失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D.某些逆轉錄酶激活劑可用于治療艾滋病答案 D解析 艾滋病患者體液中含有HIV,因此避免與患者體液的接觸可以降低艾滋病的發病率,A正確;根據抗原能和相應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檢查血漿中是否存在抗HIV的抗體,可以作為艾滋病檢測的重要依據,B正確;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喪失,其直接死因是免疫功能喪失引起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等,C正確;HIV為逆轉錄病毒,使用逆轉錄酶抑制劑可抑制HIV的增殖,從而可以治療艾滋病,D錯誤。考點二 免疫學的應用1.疫苗疫苗不必包含一個完整的病原體,可以是病原體的某種成分如蛋白質、多糖莢膜等。 2.器官移植3.免疫學應用【情境推理·探究】1.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已研制成功,且需要兩次接種,即第一次接種產生免疫后,間隔一段時間進行第二次接種。若提前進行第二次接種,則會減弱免疫的效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第二次接種的疫苗會與第一次免疫后產生的抗體結合而被清除2.研究發現,受HPV侵染的細胞表面的HLA分子表達水平往往下降。據此分析,感染HPV會使人患子宮頸癌的概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 受HPV侵染的細胞表面的HLA分子表達水平下降,會導致癌細胞無法有效地向輔助性T細胞(或白細胞)呈遞抗原信息,可能會使癌細胞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控,增加患子宮頸癌的概率。3.S蛋白是新冠病毒(SARS CoV 2)感染機體的關鍵組分,也是研制新冠疫苗的關鍵起點。印度出現了新冠病毒變異株,有人擔心這可能使之前研制的疫苗失去作用。你是否贊同他的觀點?請說明理由。提示 贊同,若變異病毒的S蛋白基因發生突變,表達出的S蛋白與疫苗的S蛋白結構差異過大,會導致人體注射疫苗后產生的抗體或記憶細胞無法識別新病毒,故疫苗失去保護作用。考向 結合免疫學應用,考查科學思維1.(2021·浙江6月選考,15)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種蛋白,其中S蛋白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細胞。人體對S蛋白發生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可與S蛋白結合,使病毒無法吸附到人體細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體內可檢測到病毒抗體但檢測不到病毒核酸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標志是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C.新冠滅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滅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D.首次注射新冠滅活疫苗可使機體產生初次免疫應答,要增強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種答案 A解析 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體內可檢測到病毒核酸但不一定檢測到病毒抗體,無癥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A錯誤;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標志是具備抗體,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B正確;新冠滅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滅活的病毒,其不具有感染能力,具有該病毒的物理特征,其中含有S蛋白,激發人體的免疫系統,C正確; 首次注射新冠滅活疫苗可使機體產生初次免疫應答,要增強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種,刺激機體產生更多抗體和記憶細胞,D正確。2.(2023·河北唐山調研)DNA疫苗的機理是將編碼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質粒上,然后將質粒直接導入人或動物體內,讓其在宿主細胞中表達抗原蛋白,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疫苗經注射進入人體后,可被人體的漿細胞識別B.注射疫苗后,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并產生相應記憶細胞C.DNA疫苗能表達蛋白質等抗原結構,從而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D.DNA疫苗的本質為核酸,其基本組成單位為脫氧核苷酸答案 A解析 人體中的漿細胞能產生抗體,但不能識別抗原(疫苗),A錯誤;注射疫苗后,人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并產生相應記憶細胞,保持對同種抗原的記憶性,B正確;DNA疫苗的表達產物是蛋白質,作為抗原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C正確;DNA疫苗的本質是脫氧核糖核酸,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D正確。3.(2023·山東青島二中期中)當異體組織、器官被移植到體內某些特定部位(如眼、睪丸、腦)后不被排斥而可長期存活,這種現象稱為“免疫赦免”,這些部位稱“免疫赦免區”,該區域免疫細胞有赦免基因的表達,啟動細胞自殺程序。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器官移植需要供者和受者主要HLA完全相同B.T細胞中免疫赦免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可能是“免疫赦免”產生的原因C.“免疫赦免”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缺陷D.利用藥物使人體免疫系統變得敏感,使移植器官獲得“免疫赦免”答案 B解析 只要供者與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進行器官移植,A錯誤;“免疫赦免”現象不能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存在缺陷,C錯誤;若想使移植器官獲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藥物(如免疫抑制劑)使人體免疫系統變得不敏感,D錯誤。重溫真題 經典再現1.(2021·遼寧卷,10)下圖表示人體過敏反應發生的基本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包含細胞免疫過程和體液免疫過程B.細胞①和細胞②分別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指漿細胞和記憶細胞D.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答案 D解析 根據圖中細胞④分泌的抗體可知,過敏原引發的免疫過程屬于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需要產生細胞毒性T細胞去和靶細胞接觸,而圖中沒有,所以不含細胞免疫過程,A錯誤;細胞①是輔助性T細胞,在胸腺中發育成熟,細胞②是B細胞,在骨髓中發育成熟,B錯誤;細胞③和細胞④分別是B細胞分裂分化出的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C錯誤;由圖可知,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導致過敏癥狀,則用藥物抑制致敏細胞釋放生物活性介質可緩解過敏癥狀,D正確。2.(2022·湖北卷,16)某腎病患者需進行腎臟移植手術。針對該患者可能出現的免疫排斥反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免疫排斥反應主要依賴于T細胞的作用B.患者在術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劑以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C.器官移植前可以對患者進行血漿置換,以減輕免疫排斥反應D.進行腎臟移植前,無需考慮捐獻者與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答案 D解析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應主要是細胞免疫的結果,而細胞免疫是以T細胞為主的免疫反應,即免疫排斥反應主要依賴于T細胞的作用,A正確;免疫抑制劑的作用是抑制與免疫反應有關細胞的增殖和功能,即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所以患者在術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劑,降低免疫排斥反應,B正確;血漿置換術可以去除受者體內原有抗體,避免激發免疫反應,所以在器官移植前,可以對患者進行血漿置換,以減輕免疫排斥反應,C正確;實行臟器移植時,供、受者間ABO血型不符可能導致強的免疫排斥反應,所以在腎臟移植前,應考慮捐獻者與患者是否為同一血型,D錯誤。3.(2021·廣東卷改編)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為更有效地保護人民身體健康,我國政府正在大力實施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計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民的關愛。目前接種的新冠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通過理化方法滅活病原體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 ②接種后抗原會迅速在機體的內環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種后可以促進T細胞增殖分化產生體液免疫 ④二次接種可提高機體對相應病原的免疫防御功能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 通過理化方法滅活病原體,使其內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該方法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①正確;疫苗作為抗原已被滅活,不能在機體的內環境中增殖,②錯誤;接種疫苗后,抗原會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產生體液免疫,③錯誤;二次接種后,體內的記憶B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可提高機體對相應病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④正確。故選A。4.(2022·湖南卷,11)病原體入侵引起機體免疫應答,釋放免疫活性物質。過度免疫應答造成機體炎癥損傷,機體可通過一系列反應來降低損傷,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免疫活性物質可與相應受體結合,從而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B.適度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緩解某些病原體引起的過度炎癥反應C.過度炎癥反應引起的免疫抑制會增加機體腫瘤發生風險D.圖中神經遞質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下丘腦分泌CRH有協同促進作用答案 D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免疫活性物質可與相應受體結合,從而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A正確;由圖可知,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反饋性地抑制下丘腦、垂體的活動,同時抑制機體免疫細胞、免疫反應來降低損傷,因此,適度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緩解某些病原體引起的過度炎癥反應,B正確;免疫系統可以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的發生,而過度炎癥反應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會增加機體腫瘤發生風險,C正確;圖中神經遞質作用于下丘腦,促進下丘腦分泌CRH,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下丘腦分泌CRH具有抑制作用,故兩者對下丘腦分泌CRH作用相抗衡,D錯誤。5.(2021·海南卷,22,改編)大規模接種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病毒)疫苗建立群體免疫,是防控新冠感染疫情的有效措施。新冠疫苗的種類有滅活疫苗、mRNA疫苗等。回答下列問題。(1)在控制新冠感染患者的病情中,T細胞發揮著重要作用。T細胞在人體內發育成熟的場所是________,T細胞在細胞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種新冠滅活疫苗后,該疫苗在人體內作為________可誘導B細胞增殖、分化。B細胞能分化為分泌抗體的________。(3)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是介導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蛋白,據此,某科研團隊研制出mRNA疫苗。接種mRNA疫苗后,該疫苗激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的基本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冠感染康復者體內含有抗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這些特異性抗體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發揮的免疫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胸腺 增殖分化出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 (2)抗原 漿細胞 (3)mRNA疫苗進入人體后,能夠在人體內合成S蛋白,少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大部分被抗原呈遞細胞攝取和處理后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并且輔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B細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效應 (4)與抗原特異性結合解析 (1)淋巴細胞中的T細胞發育、成熟的場所是胸腺;T 細胞在細胞免疫中的作用是增殖分化出細胞毒性T細胞(可識別并裂解靶細胞)和記憶T細胞(保持對同種抗原的記憶)。(2)新冠疫苗相當于抗原,可以激發機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誘導B細胞增殖、分化;其中由B細胞分化而成的漿細胞可以分泌抗體。(3)mRNA疫苗進入人體后,能夠在人體內合成S蛋白,少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大部分被抗原呈遞細胞攝取和處理后呈遞給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細胞結合,并且輔助性T細胞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B細胞受到兩個信號的刺激后,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效應。(4)新冠感染康復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在患者康復過程中可以與抗原特異性結合,以阻止新冠病毒對人體細胞的黏附和進一步增殖,并形成沉淀等,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限時強化練(時間:30分鐘)【對點強化】考點一 免疫失調1.(2023·廣東珠海調研)抗體的化學本質是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病主要是過度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大量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堆積,損害了正常組織,使之發生病變和功能損害而引起的疾病。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免疫球蛋白是由漿細胞產生的B.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都是自身免疫病C.自身免疫病和過敏反應都是免疫系統防御功能過強引起的D.自身免疫病發生過程中有B細胞的參與,但不會有T細胞的參與答案 D解析 據題干信息可知:抗體的化學本質是免疫球蛋白,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A正確;自身免疫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地將自身物質當做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屬于自身免疫病,B正確;自身免疫病和過敏反應是兩類免疫功能異常的疾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統防御功能過強引起的,C正確;自身免疫病發生過程中B細胞和T細胞均有參與,D錯誤。2.(2023·沈陽二中質檢)艾滋病是目前人類還難以攻克的傳染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IV主要侵染人體內的輔助性T細胞,使人逐漸喪失特異性免疫功能B.叮咬過艾滋病患者的蚊蠅再叮咬正常人可傳染艾滋病C.HIV再次入侵可使機體產生過敏反應D.人感染HIV后,就成為艾滋病病人,我們要遠離艾滋病病人答案 A解析 HIV主要侵染人體內的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影響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A正確;艾滋病可通過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HIV在蚊蠅體內不能增殖,很快失去活性,因此蚊蠅叮咬不會傳染艾滋病,B錯誤;HIV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它引起的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病,C錯誤;HIV攜帶者不等于艾滋病病人,艾滋病不會通過一般的接觸傳染,我們不能歧視艾滋病病人,D錯誤。3.(2022·河北衡水中學調研)下列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新冠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會降低人類的特異性免疫能力B.新冠感染的無癥狀感染者只能通過核酸檢測進行篩查C.可以用模擬呼吸道黏膜的培養基培育新冠病毒D.HIV可在輔助性T細胞中增殖,其增殖速率與輔助性T細胞增殖速率相同答案 A解析 HIV主要攻擊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也參與細胞免疫,所以HIV會降低人類的特異性免疫能力,A正確;新冠感染的無癥狀感染者可以通過核酸檢測進行篩查,還可以通過血液抗體檢測等篩查,B錯誤;新冠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不能用培養基培養,C錯誤;HIV可在輔助性T細胞中增殖,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其增殖速率遠遠大于輔助性T細胞的增殖速率,D錯誤。4.(2023·吉林長春期中)一些人對貓過敏。目前研究發現,在貓體內存在的過敏原約有10種,其中最主要的是貓唾液中的F蛋白。下列推理錯誤的是( )A.對F蛋白有過敏史的人若接觸貓,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B.貓的舔毛行為會增加人接觸過敏原F蛋白的概率C.若有家庭成員對貓過敏,則應盡量避免在家中養貓D.過敏反應只發生在皮膚及呼吸道答案 D解析 對F蛋白有過敏史的人若接觸貓,可能會發生過敏反應,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A正確;貓的舔毛行為使其毛上有貓的唾液,貓唾液中含有F蛋白,會增加人接觸過敏原F蛋白的概率,B正確;過敏反應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若有家庭成員對貓過敏,則應盡量避免在家中養貓,即避免接觸過敏原,C正確;過敏反應不僅僅發生在皮膚及呼吸道,也會發生在消化道等部位或全身,D錯誤。5.(2023·北京西城區期末)如圖為過敏反應發生過程示意圖(部分)。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與B細胞細胞膜上的受體可識別同一過敏原B.過敏原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C.人體一旦接觸過敏原將立即發生過敏反應D.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答案 C解析 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能與過敏原發生結合,而過敏原可與B細胞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細胞上的抗體與B細胞細胞膜上的受體可識別同一過敏原,A正確;抗體是體液免疫過程中產生的免疫活性物質,故過敏原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體液免疫,B正確;人體初次接觸過敏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C錯誤;由于過敏反應與組胺等物質的釋放有關,故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可緩解過敏反應癥狀,D正確。考點二 免疫學的應用6.(2023·湖北孝感中學質檢)人被狗咬傷流血后既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還要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患者再次感染該病毒時,某種免疫細胞迅速增殖分化B.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患者再次感染該病毒時,記憶B細胞可迅速產生大量抗體C.狂犬病疫苗采用多次注射的目的是產生大量的細胞毒性T細胞D.用動物血液制作的抗狂犬病血清中有效成分是能殺滅狂犬病毒的免疫細胞答案 A解析 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患者體內存在相應的記憶B細胞,再次感染該病毒時,記憶B細胞識別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A正確、B錯誤;狂犬病疫苗采用多次注射的目的是產生大量的記憶B細胞和抗體,C錯誤;用動物血液制作的抗狂犬病血清中有效成分是能與狂犬病毒特異性結合的抗體,D錯誤。7.(2022·北京卷,10)人體皮膚損傷時,金黃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傷口并引起感染。清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過程中,免疫系統發揮的基本功能屬于(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穩C.免疫監視、免疫自穩 D.免疫防御、免疫監視答案 A解析 清除外來物質屬于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因此清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過程中,免疫系統發揮的基本功能屬于免疫防御,A正確,B、C、D錯誤。8.(2023·山西師大附中調研)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層生長,達到愈合傷口的目的。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B.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患者本人的干細胞C.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排異反應,主要是因為抗體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D.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受損所致答案 C解析 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識別功能有關,A正確;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患者本人的干細胞,這樣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B正確;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C錯誤;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受損所致,D正確。9.(2023·湖北部分重點中學期中)有些疫苗需接種兩次,若提前進行二次接種,會減弱二次免疫的效果。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提前二次接種,會導致初次免疫產生的記憶細胞凋亡B.提前二次接種,會抑制初次免疫產生的漿細胞分泌抗體C.提前二次接種的疫苗作為抗原,會被初次免疫產生的抗體結合,最終被清除D.提前二次接種的疫苗作為抗原,會被初次免疫產生的細胞毒性T細胞結合而裂解答案 C解析 提前二次接種應該不會導致初次免疫產生的記憶細胞凋亡,A不符合題意;提前二次接種疫苗不會抑制初次免疫產生的漿細胞分泌抗體,B不符合題意;提前二次接種會減弱二次免疫的效果,可能是二次接種的疫苗作為抗原,與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體結合,最終被清除,導致不能產生足夠多的新的抗體和記憶細胞,C符合題意;細胞毒性T細胞不能直接裂解抗原(疫苗),而是裂解靶細胞,D不符合題意。10.(2023·成都七中診斷)醫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妊娠的子宮等能容忍外來的抗原蛋白而不產生排異反應,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免疫赦免”,這些部位稱免疫赦免區。科學家認為免疫赦免區的細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啟動自殺程序讓免疫細胞自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免疫赦免”是一種自身免疫病B.對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體液免疫C.赦免基因是免疫赦免區特有的基因D.妊娠子宮的這種“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正常發育答案 D解析 “免疫赦免”對人體有益,是對免疫系統的補充,不是自身免疫病,A錯誤;對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細胞免疫,B錯誤;“免疫赦免”是由赦免基因控制的,是赦免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赦免基因不是免疫赦免區特有的基因,C錯誤。11.(2023·山東聊城調研)全球首個鼻噴新冠感染疫苗已獲準臨床試驗。該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載體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載體疫苗,模擬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徑,激活局部免疫應答和全身性免疫應答,從而發揮保護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疫苗制備過程中,對流感病毒進行改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變B.從接種方式來看,該疫苗的優點是通過鼻噴接種,無針、無痛C.該疫苗需侵入人體細胞中經基因表達后才能發揮作用D.該疫苗可通過激活淋巴細胞,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答案 A解析 該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載體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的,改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A錯誤;鼻噴疫苗都配有鼻噴裝置,以鼻噴接種方式外用,是一種無針、無痛的接種方式,B正確;該疫苗插入的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需要在細胞內經表達產生蛋白質后,才能發揮作用,C正確;該疫苗可以侵入到人體細胞中,使機體既能產生細胞免疫,又能產生體液免疫,D正確。12.(2022·中原名校聯盟)2021年2月25日,陳薇團隊研發的我國首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是將經處理的新冠病毒的核酸片段裝到經過安全處理的腺病毒身上;而新冠蛋白疫苗是將病毒蛋白進行處理,二者均能提高機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第一次注射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和新冠蛋白疫苗都具有的作用是( )A.提供抗原,刺激機體B細胞增殖、分化B.被漿細胞識別,促進抗體的分泌C.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發生細胞免疫反應D.激活一些記憶細胞使其快速增殖、分化答案 A解析 不管是哪種疫苗,都能提供抗原,刺激機體B細胞增殖、分化,A符合題意;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B不符合題意;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新冠蛋白疫苗通常只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C不符合題意;記憶細胞在二次免疫過程中發揮作用,第一次接種疫苗時機體不存在記憶細胞,D不符合題意。【綜合提升】13.(2023·廈門實驗學校質檢)系統性紅斑狼瘡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的疾病。研究發現雙氫青蒿素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一定的療效。請回答:(1)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________(填“自身免疫病”“過敏反應”或“免疫缺陷病”)。(2)為驗證雙氫青蒿素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療效,選擇合適的材料及試劑完成實驗設計。①實驗材料:正常小鼠若干只,系統性紅斑狼瘡小鼠若干只。②實驗試劑:一定濃度的雙氫青蒿素,一定濃度的胸腺激素(免疫增強劑),一定濃度的強的松(免疫抑制劑),生理鹽水。③實驗步驟:Ⅰ.選擇生理狀態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小鼠若干只,均分為甲、乙、丙三組。Ⅱ.甲組小鼠灌胃適量生理鹽水;乙組灌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組灌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一段時間后,檢測三組小鼠的B淋巴細胞數量。④預期結果:與甲組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自身免疫病 (2)③Ⅰ.系統性紅斑狼瘡 Ⅱ.等量的一定濃度的雙氫青蒿素 等量的一定濃度的強的松 ④乙組和丙組小鼠的B淋巴細胞數量少,且乙組和丙組小鼠的B淋巴細胞數量接近解析 (1)系統性紅斑狼瘡屬于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異物進行攻擊而引起。(2)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雙氫青蒿素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療效,應選擇系統性紅斑狼瘡小鼠作為實驗材料,自變量為是否使用雙氫青蒿素,因變量為小鼠的B淋巴細胞數量,無關變量需相同且適宜。④甲組小鼠灌胃適量生理鹽水,系統性紅斑狼瘡沒有得到緩解,B淋巴細胞數量較多;乙組灌胃等量一定濃度的雙氫青蒿素,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療效,B淋巴細胞數量減少;丙組灌胃等量一定濃度的強的松,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B淋巴細胞數量減少,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緩解作用。故預期結果為:與甲組相比,乙組和丙組小鼠的B淋巴細胞數量少,且乙組和丙組小鼠的B淋巴細胞數量接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