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1)《點與線的魅力》教學設計課題 名稱 授課課題 《點與線的魅力》設 計 項 目 活動內容 備注學生分析 初一學生已經有初步審美能力,可以通過生活中的點與線,把握課文大意。但學生還沒有形成對善于發現身邊的美,攝入的信息量比較狹窄,不能主動地、積極地去發現探索。個別學生對美術缺乏興趣,依賴性較強,學習興趣較低。教材分析 本課是設計 運用學習領域。從大自然和身邊生活的事物出發,教授點與線構成的基本形式,引導學生如何利用點與線來表達情感,讓學生善于發現身邊的美,創造美的能力以及美術的思維。教學目標設計 啟發學生欣賞點、線構成作品的美感,了解其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對形象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美、尋找美。教學重 點與難點 重點、難點:學習點、線的排列組合成富于韻律及美感的畫面的規律和方法,嘗試能表達一定思想情感或音樂情感的設計作品。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一、導入(2分鐘) 趣味游戲:同學們,我有一個玩具,想請位同學來玩玩。 學生玩3D百變針三維針,印出自己的立體手模。提問,這手模是由什么元素構成的?(排列整齊的點) 生活中到處可以看到點、線面這三個基本的構成元素。哪位同學可以跟大家分享。(學生做分享) 師展示圖片欣賞:點線面在建筑等中的設計體現,感受它們的美感。引出課題《點與線的魅力》(板書) 授新:(15分鐘)點與線的特點有構成方式 點的形狀與視覺特征 線的形狀與視覺特征 結合名畫家的作品進行分析,體會平面構成作品的形式美法則的表達及傳達的視覺美感或心理感受。 提問: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認真觀察,這幾幅圖片中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點與線構成:1.有秩序的構成:重復、漸變、發射等2.無秩序的構成:對比與統一的法則。運用大小、疏密、輕重虛實的對比,構成富有節奏美感、韻律美感 圖例: 港珠澳大橋:壯觀的跨海大橋,設計優美的風帆塔、中國結塔、海豚塔 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英國館的種子圣殿等 通過欣賞與探索: 不同形狀的點與線,通過不同形式法則構成的美的視覺效果。 欣賞爵士樂,分析體會蒙德里安的作品意境表達,例如在作品中線條與色彩和爵士樂間的聯系:縱橫交錯的線條像是百老匯的街道,明亮的橙色與飽和度很高的紅色小方格閃爍跳躍,似乎是爵士樂強烈的節奏韻律,通過分析了解畫家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表達。 點與線構成作品的應用 表達思想情感。 裝飾美化生活。 創造新穎的設計作品,使作品與眾不同。 四、實踐創作( 25 分鐘) 1.嘗試用點、線構成的三個法則去表達音樂的情感、節奏和韻律。 2.從生活中發現點與線構成的美感,嘗試用點與線的構成設計表達一定的情感,并跟同學老師分享你的創作。 要求: 點有的大小、線長短、粗細、疏密、虛實等對比 關系和變化,組成具有韻律感的作品。可以剪貼、撕紙等形式,體驗不同材質和色彩碰撞。 四、作品展示與點評(2分鐘) 五、評價與反思(2分鐘) 1.你能感受大自然的點與線完美結合,把大自然中的點與線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善于去發現身邊的美嗎? 2.運用點與線來表達情感,你能理解著名畫家如何運用點、線來表達情感,運用點、線表達音樂的節奏、情感與旋律嗎? 3.你能應用點、線等構成要素體現你思想情感嗎? 六、小結: 套用一句時髦的話:藝術創作道路千萬條,創新第一條。藝術作品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藝術家們不斷的創新與突破,像蒙德里安、日本的草間彌生,他們的作品都被大家所認可,為我們拓寬了視野,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大家能有所收獲,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像畫家一樣思考和創作。 同學們,讓我們用心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美,多向大自然學習,汲取創作的熱情與靈感,從而提高我們素養,生活增加趣味,使更加熱愛生活,謝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