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古人在演奏樂器時特別講究氛圍,必定先焚香沐浴,凈心調神,這與佛教文化似出一源,體現了中國樂器的深邃性和高貴不可褻瀆性。民族樂器分類目錄01中國樂器及分類02打擊樂器03彈撥樂器04拉弦樂器樂器分類01八音分類法八音,在《三字經》里有說明: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即是用這八種材料制成的八種樂器,稱為八音。古人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八音”。其中,編鐘、磬這兩種樂器所發出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打擊分類02我國民族打擊樂器品種多,技巧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根據其發音不同可分為:響銅,如:大鑼、小鑼、云鑼、大、小鈸,碰鈴等;響木,如:板、梆子、木魚等;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腳鼓等。打擊樂器民族打擊樂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高的兩種。無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板、梆、鈴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鑼等。古老的打擊樂器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根據考古發現我國自西周就有了。用青銅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彈撥樂器02彈撥樂器彈撥樂器我國的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聶等。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和古箏古琴,亦稱玉琴、瑤琴、七弦琴,早在孔子時期就已流行,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余年,據《史記》記載琴的出現不晚于堯舜時期。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被古人稱為“八音之首”,《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佳話廣為流傳。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和古箏古箏,又名“秦箏”,一般為21弦,春秋戰國時就已流行。古箏如傳統中帶著現代因素的女子,其音色比較清脆典雅不同于古琴的沉穩。《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的意境最適合古箏來詮釋,任何樂器的聲韻都無法做到如此完美。古人曾有“坐客滿筵都不語,一行哀雁十三聲”句形容箏演奏藝術達到令人神弛的境地。拉弦樂器04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于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于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拉弦樂器大多為兩弦少數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數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數是扁形或扁圓形如:馬頭琴、墜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優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剛勁、歡快、富于歌唱性拉弦樂器吹奏樂器05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和喉管等。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010203吹奏樂器分類我國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制或木制。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吹奏樂器歷史簫笛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管”的記載。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一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 。<<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龠”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壹貳叁俗稱笛子、橫笛,在二人臺樂隊中稱“梅”。竹制,橫吹,上開吹孔和膜孔各一,按音孔六,尾部常有二至四個出音孔,音域達兩個半八度。笛笛可以說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樂器。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流行于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制作,亦可用白竹制作。常與古琴合奏或用于傳統絲竹樂隊至尊,也可用來獨奏。把兩支簫分別刻上龍鳳來配對的稱“龍鳳簫”。洞簫骨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