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偉大的改革開放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習目標】 了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要決定及其重大意義,改革開放的進程,明確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教學重難點】 重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要決定及其重大意義、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 難點: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改革開放的漸進性 【預習提綱】 1、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時間、內容、意義分別是什么? 2、改革開放的進程及其內容分別是什么? 3、改革開放的意義是什么? 【探究學習】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1979—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2%,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7%左右的水平,經濟增速之快、持續時間之長世所罕見。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我國于2009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我國經濟占全球比重約為17.4%,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從2006年開始,我國已連續15年成為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最高的國家。 居民消費結構加速升級,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顯著下降,分別由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和32.7%。 結合材料,說說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易混易錯】 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引導分散的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 ) 2.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 ) 3.20世紀80年代,我國掀起了向東南沿海移民的熱潮,其拉力主要是東南沿海設經濟特區,率先對外開放。( ) 4.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轉折,主要是因為決定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 5.黨的十五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 6.中共八大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共同點是實行改革開放。( ) 7.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 8.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 ) 【課堂檢測】 1.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 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 ) ①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②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 ③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④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全國大地。40多年來,中國社會經濟取得了巨大進步。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 ) ①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振興中華民族②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③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④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習近平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歷史發展進入新階段。下列關于新階段表述正確的是( ) 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②調整生產關系,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③先改革后開放,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④始終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1年是改革開放43周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列關于改革開放理解正確的是( ) ①是中華民族迎來站起來的偉大變革 ②推動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表明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 ④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只有深化改革開放,才能進-一步發揮改革的強大動力,破解發展中存在的難題;只有深化改革開放,才能進一步推動中國與國際接軌,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在國際社會上發揮更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開放,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啟示我們( ) ①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②開放必然帶來進步,封閉必然導致落后 ③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④要解放思想,敢闖敢干,勇于和過去劃清界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知識拓展】 黨的幾大,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黨的幾屆幾中全會,是指黨的中央全會。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有關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一般每五年召開一次,我們通常簡稱為“XX大”。比如我們所說的“十九大”,就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簡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關。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就是我們平時簡稱的“中央”、“黨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 黨的第幾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就是第幾屆中央委員會。 現任中央委員會是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所以稱為“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 黨的中央委員會一般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全會”或“中央全會”。一般來說,每一屆中央委員會總共召開N次(1-7)全體會議,分別簡稱為“一中全會”、“二中全會”、“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等。“XX屆X中全會”,就是這樣產生的。比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簡稱。 每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每屆中央全會的主題各不相同 按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中共每五年舉行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每屆中央委員在五年的任期內召開數次全體會議。 屆:因為一般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是換屆選舉中央委員,大會完畢也就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所以幾屆幾中的屆是第幾屆委員的屆,而非第幾次會議。比如十七屆一中全會,并不是因為十七大才叫十七屆,而是因為十七大產生的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的全體會議才叫十七屆。 中:“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員會議,如“七屆二中全會”就是指七大的黨代表選出來的中央委員召開的第二次中央委員會議。現在通常是每一屆召開七次全會。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后立即召開一中全會,決定中央機構;年份尾數逢3逢8的2月召開二中全會,決定國家機關領導人選;逢3逢8的下半年召開三中全會;逢4逢9的下半年召開四中全會;逢5逢10的下半年召開五中全會;逢6逢1的下半年召開六中全會;下次黨代會前夕召開七中全會。3.1答案【探究學習】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②我國取得巨大成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③堅持對外開放,增強國際合作,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體④堅持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保證。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易混易錯】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引導分散的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 )提示:× 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2.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 )提示:×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3.20世紀80年代,我國掀起了向東南沿海移民的熱潮,其拉力主要是東南沿海設經濟特區,率先對外開放。( )提示:√4.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轉折,主要是因為決定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提示:×主要是因為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5.黨的十五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提示:× 黨的十四大。6.中共八大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共同點是實行改革開放。( )提示:× 以經濟建設為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7.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提示:√8.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市場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 )【解析】把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課堂檢測】1.C 2.B 3.A 4.B 5.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