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生物學高考備考學案:8-4 體液調節的過程(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生物學高考備考學案:8-4 體液調節的過程(含答案)

資源簡介

生物學高考備考教案
第八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課時4 體液調節的過程
教師尊享·命題分析
課標要求 核心考點 五年考情 核心素養對接
1.說出人體內分泌系統主要由內分泌腺組成,包括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和性腺等多種腺體,它們分泌的各類激素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 2.舉例說明激素通過分級調節、反饋調節等機制維持機體的穩態,如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和血糖平衡的調節等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2022:北京T9、江蘇 ; 海南T10、湖南T19、浙江6月T8、全國卷乙T31; 2020:山東T8、浙江1月T13; 2019:海南T16; 2018:浙江4月T6、全國卷Ⅱ 、浙江4月 1.生命觀念——通過分析動物激素的種類及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聯系及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 2.科學探究——通過動物激素功能的探究實驗,掌握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3.社會責任——健康宣傳:關注激素失調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血糖調節 2022:海南T14、浙江6月T30; 河北T10、北京T18、天津T14、福建T2、浙江1月T17; 2020:江蘇T12、全國卷Ⅰ 、全國卷Ⅱ ; 2019:江蘇T27、海南T17、浙江4月T33; 2018:浙江4月
激素分泌的調節和激素調節的特點 2022:浙江1月T19、河北T10、全國卷乙T30; 遼寧T21、重慶T14、全國卷甲T4; 2020:浙江7月T9、全國卷Ⅰ ; 2019:浙江4月T21
命題分析預測 1.本部分是高考命題的核心點之一,重視基礎知識和基礎生理過程的考查,主要考查點有激素的種類和作用、激素調節的特點、與激素有關的實驗設計和分析,命題形式比較靈活,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 2.預計2024年高考仍會對體液調節進行考查,除繼續對動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進行考查外,也會以具體的實例分析為載體考查激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突顯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的落實
知識導圖 教材讀薄
考點1 激素與內分泌系統
教材幫 讀透教材 融會貫通
知識整合 教材讀厚
1.促胰液素的發現
(1)沃泰默的觀點:胰腺分泌胰液只受 神經 調節。
(2)斯他林和貝利斯
假設:在 鹽酸 的作用下,小腸黏膜可能產生了能促進胰腺分泌
胰液的 化學物質 。
實驗組: 提取液 同一條狗靜脈 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對照組:稀鹽酸 狗血液 胰腺不分泌胰液。
(3)結論:胰液的分泌是 促胰液素 調節的結果。
2.激素調節
(1)概念:由 內分泌器官 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激素進行調節的方式,稱為激素調節。
(2)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比較
類型 特點 實例
外 分泌腺 分泌物經由 導管 而流出體外或流到消化腔 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內 分泌腺 無導管,分泌物直接進入毛細血管,運輸到全身各處 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
3.激素研究實例
(1)胰島素的發現
①實驗過程
②進一步實驗:抑制 胰蛋白酶 的活性,直接從正常胰腺中提取 胰島素 ,治療糖尿病。
③實驗結論:胰腺中的胰島產生的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濃度。
胰腺是一種特殊的腺體,分為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其外分泌部可以分泌消化液(胰液),內分泌部(胰島)可以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2)睪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①實驗過程:公雞 雄性性征消失 特征恢復。
②實驗結論:動物 睪丸 分泌睪酮,維持雄性性征。
4.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1)人體內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與功能
(2)人體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疾病
激素 病癥 病因 癥狀
甲狀腺激素 呆小癥 幼年時分泌不足 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甲亢 成年時分泌過多 精神亢奮、代謝旺盛、身體日漸消瘦
地方性甲狀腺腫 缺碘導致合成不足 甲狀腺代償性增生(大脖子病)
生長激素 侏儒癥 幼年時分泌過少 身材矮小、智力正常
巨人癥 幼年時分泌過多 身材異常高大
肢端肥大癥 成年時分泌過多 身體指、趾等端部增大
胰島素 糖尿病 分泌不足等 出現尿糖等癥狀
5.設計實驗探究或驗證某種動物激素的生理功能
實驗目的 探究或驗證某種(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
研究思路
變量控制 選擇性別、年齡相同,體重、生理狀況相似的動物平均分組
研究方法 摘除法(植入法) 飼喂法 注射法
實驗設計 實驗組 摘除內分泌腺 飼喂動物激素 注射動物激素
空白對照組 不摘除內分泌腺,增加“但有時需做假手術” 不飼喂動物激素 不注射動物激素(如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自身對照或條件對照組 對摘除內分泌腺的實驗組補充激素(或植入內分泌腺) 飼喂動物激素抑制劑 注射動物激素抑制劑
舉例 垂體、甲狀腺等 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 生長激素、胰島素等
(1)實驗中必須要遵循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
(2)一次實驗一般只能說明某種激素的某項生理作用,而不能驗證該激素的全部生理作用。
知識活用 教材讀活
情境應用
1. 侏儒癥患者的癥狀是生長遲緩,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如果在侏儒癥患者成年時給他們注射生長激素,他們的癥狀能得到緩解嗎?為什么?
提示 不能。生長激素促進身高增長主要體現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時期,成年人骨干和骨端之間的軟骨組織已經生成骨組織,骨不再長長,此后注射生長激素對長高已無作用。
2. 臨床上通過抽取血樣檢測內分泌系統疾病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提示 內分泌系統疾病多與激素有關,激素要經過體液運輸。
深度思考
1. 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比沃泰默實驗的巧妙之處是什么?
提示 徹底排除了神經調節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2. 為什么提取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不從胰腺中直接提取,而是需要使胰腺萎縮,只剩下胰島后進行提取?
提示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等對胰島分泌的胰島素具有分解作用,因此要想提取較多的胰島素,需要使胰腺萎縮,只剩下胰島后進行提取。
3. 探究或驗證某種動物激素的生物功能時,動物都可以采用摘除法或注射法嗎?
提示 對于幼小的動物,一般不采用摘除法或注射法,如研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應該采用飼喂法。
4. 人體在患某種疾病時需要補充激素,是不是都可以通過口服的方式進行?
提示 不是。因為激素的化學本質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給藥方式。
5. 請舉例分析研究動物激素生理作用中的“加法原理”或“減法原理”。
提示 研究動物激素生理作用中的“加法原理”或“減法原理”
項目 方法 舉例
“加法原理” 與常態比較,人為增加某種影響因素 用飼喂法研究甲狀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動物胰島素和生長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減法原理” 與常態比較,人為去除某種影響因素 用摘除法研究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功能,用閹割法(摘除性腺)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
基礎自測
1. 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 )
2. 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 × )
3. 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都能促進生長發育。( √ )
4. 性激素可促進生殖細胞的形成和生殖器官的發育。( √ )
5. 各種激素都可以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 × )
6. 激素在人體內含量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
7. 內分泌系統參與維持內環境穩定、調節物質和能量代謝、調控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 ( √ )
8. [2018全國卷Ⅱ,T2B]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 )
高考幫 研透高考 明確方向
命題點1 動物激素的種類、化學本質和生理功能分析
1. [2018全國卷Ⅱ]下列有關人體內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 運動時,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說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饑餓時,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進糖原分解,說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 進食后,胰島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為細胞的結構組分
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隨體液到達靶細胞,與受體結合可促進機體發育
[解析]人體運動時,通過腎上腺素的調節可使心率加快,但腎上腺素不是高能化合物,A錯誤;人體在饑餓時血糖濃度較低,此時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會促進肝糖原分解,從而使血糖濃度回升到正常水平,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催化功能,B錯誤;進食后一段時間,人體血糖濃度升高,此時胰島素水平升高,加速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從而使血糖濃度恢復到正常水平,但胰島素不屬于細胞的結構成分,C錯誤;人在青春期時,性激素水平升高,會促進機體發育,性激素的運輸方式為體液運輸,到達靶細胞后需與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D正確。
2. [2022南昌檢測]下列有關常見激素及激素類藥物的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 切除甲狀腺的患者——長期口服甲狀腺激素
B. 人工合成的雌激素類藥物——影響女性排卵的口服藥
C. 給雌雄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促進雌雄親魚的卵和精子成熟
D. 胰島 細胞受損的糖尿病患者——按時口服胰島素
[解析]切除甲狀腺的患者體內缺少甲狀腺,不能分泌甲狀腺激素,可以口服甲狀腺激素以補充體內甲狀腺激素,A正確;雌激素類藥物會影響女性排卵,可以通過口服的方式攝入體內,B正確;給雌雄親魚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進雌雄親魚的卵和精子成熟,C正確;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會失去降血糖功效,D錯誤。
命題點2 設計實驗探究或驗證動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 [2020全國卷Ⅰ]某研究人員以小鼠為材料進行了與甲狀腺相關的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 )
A. 切除小鼠垂體,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體產熱減少
B. 給切除垂體的幼年小鼠注射垂體提取液后,其耗氧量會增加
C. 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
D. 給切除垂體的小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其代謝可恢復正常
[解析]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若切除小鼠垂體,會導致不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隨之減少,細胞代謝減慢,機體產熱減少,A正確;切除垂體的幼年小鼠體內缺乏促甲狀腺激素,注射垂體提取液后,促甲狀腺激素增多,甲狀腺激素隨之增多,機體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B正確;甲狀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因此給成年小鼠注射甲狀腺激素后,其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會增強,C正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狀腺并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給切除垂體的小鼠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其代謝不會恢復正常,D錯誤。
4. [2021湖南,12分]生長激素對軟骨細胞生長有促進作用,調節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示意圖,可以確定軟骨細胞具有 受體和 受體(填“ 受體”“ 受體”或“ 受體和 受體”)。
[解析]由題圖可以看出,生長激素 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都能促進軟骨細胞的生長,可推出軟骨細胞具有 受體和 受體。
(2) 研究人員將正常小鼠和 基因缺失小鼠分組飼養后,檢測體內 水平。據圖預測, 基因缺失小鼠體內 水平應高于(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正常小鼠,理由是 基因缺失小鼠體內不能合成 ,對垂體的抑制作用解除,垂體分泌的 增多。
[解析]由圖可以看出, 可以抑制垂體分泌 , 基因缺失小鼠體內 合成受阻,對垂體的抑制作用解除,垂體分泌的 增多,故 基因缺失小鼠體內 水平應高于正常小鼠。
(3) 研究人員擬以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為實驗材料,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不同物質分組離體培養,驗證生長激素可通過 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實驗設計如表所示, 組為對照組。
組別
培養液中添加物質 無 正常小鼠去垂 體后的血清
實驗結果預測及分析:
① 與 組比較,在 、 和 組中,軟骨細胞生長無明顯變化的是B和 組。
[解析]無生長激素受體的小鼠軟骨細胞對 不敏感, 組軟骨細胞生長無明顯變化;正常小鼠去除垂體后,無 產生, 也不能正常合成, 組軟骨細胞生長也無明顯變化。
② 若 組培養的軟骨細胞較 組生長明顯加快,結合本實驗目的,推測 組培養液中添加物質是正常小鼠去垂體并注射 一段時間后的血清。
[解析]若 組培養的軟骨細胞較 組生長明顯加快,要證明生長激素可通過 促進軟骨細胞生長,則根據實驗分析可知, 組培養液中加入的物質應該是正常小鼠去垂體并注射 一段時間后的血清。
考點2 血糖調節
教材幫 讀透教材 融會貫通
知識整合 教材讀厚
1.血糖的來源和去向(正常情況下)
2.血糖平衡調節過程
(1)調節中樞: 下丘腦 的相關區域。
(2)調節機制: 神經、體液調節 。
胰島素是唯一能夠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其作用部位為幾乎全身組織細胞。胰高血糖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肝臟。
(3)影響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調節的因素
3.血糖異常引起的疾病及其治療
4.借助數學模型分析血糖調節
數學模型 模型解讀
根據胰島素含量變化幅度判斷:隨餐后時間變化(實質上是血糖含量變化),胰島素濃度能夠發生相應變化的應該是正常人,胰島素濃度變化幅度很小的應該是糖尿病患者,因此, 代表 正常人 , 代表 糖尿病患者
根據血糖初始濃度和波動范圍判斷,波動范圍在 且起點也在該范圍中的 曲線為正常人的血糖濃度變化曲線, 曲線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變化曲線, 曲線為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濃度變化曲線
若該圖表示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或腎上腺素相對含量的變化,根據進食后曲線的波動趨勢進行判斷,進食后含量增加的為胰島素(曲線 ),進食后含量減少的為胰高血糖素或腎上腺素(曲線 )
知識活用 教材讀活
情境應用
1. 飯后,血糖有所升高,一段時間后又恢復正常,其調節過程是什么?
提示 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另一方面又能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進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為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從而使血糖恢復正常水平。
2. 一個健康的人進食0.5小時后的血糖、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變化曲線如圖,圖中 、 、 分別代表什么?
提示 圖中 、 、 分別代表血糖、胰島素、胰高血糖素。
3. 糖尿病患者出現“多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原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會導致其滲透壓升高,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從而使尿液增多。
4. 針對糖尿病患者,醫生統一采用注射胰島素的方式進行治療是否可行?為什么?
提示 不可行。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糖尿病進行區別對待。1型糖尿病是患者體內的胰島 細胞功能減退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因而其治療依賴于胰島素;2型糖尿病與不健康的飲食、缺少運動等密切相關,體內出現胰島素抵抗,即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因而其治療需要結合降糖藥和胰島素進行。
深度思考
1. 影響胰島 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島 細胞分泌胰島素的物質分子分別有哪幾種?
提示 影響胰島 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物質分子有神經遞質、血糖、胰島素等;影響胰島 細胞分泌胰島素的物質分子有神經遞質、血糖、胰高血糖素等。
2. 尿中含糖就患糖尿病嗎?
提示 尿中含糖未必就患糖尿病,如一次食糖過多或腎小管重吸收障礙時均可導致尿中含糖,但持續性的尿糖一般就是糖尿病。
基礎自測
1. 胰高血糖素可以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 )
2. 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是由同一器官分泌的生物效應相同的激素。( × )
3. 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過多均可能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 )
4. 胰島 細胞分泌增強,胰島素受體活性正常可導致血糖濃度降低。( √ )
5. 糖尿病的主要癥狀是少飲、少食、少尿、消瘦。( × )
6. [2021福建,T2A、B]胰島素直接參與肝糖原的合成;( × )血糖濃度上升時胰島素的分泌減少。( × )
7. [2021浙江1月,T17D]血糖水平正常時,胰島不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 )
8. [2021廣東,T18(3)]適量運動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認為太極拳等運動可提高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在胰島素水平相同的情況下,該激素能更好地促進肌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濃度。
9. [2020江蘇,T12A、B、C]胰島素在胰島 細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島 細胞中合成;( √ )胰島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 )胰島素激活胰島素受體后,葡萄糖通過胰島素受體進入細胞內。( × )
高考幫 研透高考 明確方向
命題點1 血糖調節的過程分析
1. [2021河北]血糖濃度升高時,機體啟動三條調節途徑: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 細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參與內臟活動的調節)支配胰島 細胞;③興奮的迷走神經促進相關胃腸激素釋放,這些激素作用于胰島 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
A. ①和②均增強了胰島 細胞的分泌活動
B. ②和③均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C. ①和③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均為體液調節
D. 血糖平衡的調節存在負反饋調節機制
[解析]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 細胞,使其分泌活動增強,血糖還可以作用于下丘腦,通過興奮迷走神經(參與內臟活動的調節)支配胰島 細胞,使其分泌活動增強,A正確;②中涉及迷走神經和胰島 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而③中涉及興奮的迷走神經和分泌胃腸激素的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都體現了神經細胞與內分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B正確;①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為體液調節,③調節胰島素水平的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C錯誤;在血糖調節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血糖的調節存在負反饋調節機制,D正確。
命題拓展
[條件拓展型]血糖濃度降低時,機體主要啟動三條調節途徑:途徑1,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島 細胞;途徑2,血糖作用于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支配胰島 細胞;途徑3,通過傳出神經支配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
A. 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能夠降低血糖濃度的激素
B. 胰高血糖素濃度和神經遞質都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C. 調節血糖升高的過程中只存在體液調節,沒有神經調節
D. 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在血糖調節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解析]調節血糖升高的過程中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C錯誤。
2. 如圖為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示意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D )
A. 圖中甲表示胰島 細胞,乙表示胰島 細胞
B. 血糖濃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島細胞通過胞吐方式分泌相應激素
C. 結構①通過傳出神經釋放的神經遞質影響甲的分泌活動
D. 在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 與 作用相抗衡
[解析]分析題圖可知,甲表示胰島 細胞,乙表示胰島 細胞, 表示胰高血糖素, 表示胰島素, 表示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與腎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濃度,二者在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中為協同關系,A正確、D錯誤。血糖濃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島 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通過胞吐方式被分泌到細胞外,B正確。結構①是血糖調節中樞,通過傳出神經釋放的神經遞質影響甲(胰島 細胞)的分泌活動,C正確。
命題點2 血糖調節的曲線分析
3. [2022哈爾濱檢測]如圖曲線表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體內血糖含量隨時間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 )
A. 在 點若改為攝取大量的淀粉類食物, 段斜率會變小
B. 乙曲線 段血糖濃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參與氧化分解
C. 乙曲線 段與甲曲線 段相比,乙的胰島 細胞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活動可能較弱
D. 用斐林試劑對 點對應尿液進行檢查,正常情況下,水浴加熱后 點對應尿液檢查結果呈磚紅色
[解析]在 點,若改為攝取大量的淀粉類食物,因淀粉需經消化分解為葡萄糖之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 段斜率會變小,A正確;運動時細胞呼吸加強,血糖大量參與氧化供能,導致乙曲線 段血糖濃度下降,B正確;甲曲線代表糖尿病患者,乙曲線代表健康人,乙曲線 段與甲曲線 段相比,甲的胰島 細胞可能受損而乙的胰島 細胞功能正常,因此乙的胰島 細胞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活動可能較強,C錯誤;葡萄糖是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在水浴加熱 的條件下會生成磚紅色沉淀,甲曲線上 點對應的血糖濃度為糖尿病人的血糖濃度且已經超過正常值,所以用斐林試劑對 點對應尿液進行檢查,正常情況下,水浴加熱后 點對應尿液檢查結果呈磚紅色,D正確。
命題拓展
[設問拓展型] 段血糖濃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點開始運動后致 段血糖濃度降低較多, 段血糖濃度升高主要是因為低血糖直接刺激胰島 細胞,促進胰島 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時低血糖通過神經調節促進胰島 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進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這兩種激素均可以升高血糖。
4. [2023河南檢測,12分]圖甲表示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調節血糖中的作用;圖乙為血糖平衡調節曲線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圖甲中的激素①和激素②分別是胰高血糖素、胰島素;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種激素靶器官種類較多的是激素②;激素①與肝細胞膜上的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后,會引起細胞中發生的變化是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補充血糖。
[解析]圖甲中①為胰高血糖素、②為胰島素;從題圖中可以看出,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較多。①胰高血糖素與肝細胞膜上的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后,會引起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轉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補充血糖。
(2) 圖乙 中的兩條曲線中,如果其中一條是糖尿病患者進食后的胰島素濃度變化,則應該是 曲線。結合激素調節的特點,除了 中的糖尿病類型外,說明另外一種糖尿病的患病原因:胰島素的靶細胞缺乏胰島素受體或受體受損。
[解析]圖乙中 表示進食后胰島素含量變化曲線,進食后由于消化吸收,血糖含量升高,則胰島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減少,因此 曲線表示正常人, 曲線表示糖尿病患者;另外一種糖尿病的患病原因為胰島素的靶細胞缺乏胰島素受體或受體受損。
(3) 圖乙 中, 曲線表示的一定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變化嗎?不一定,原因是一次性攝取糖類過多也會引起血糖濃度在一段時間內高于正常值。如果 中曲線表示兩種激素的含量變化,則 和 分別對應圖甲中的激素②和激素①。
[解析]一次性攝取糖類過多也會引起血糖濃度在一段時間內高于正常值,故圖乙 中 曲線表示的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變化,圖乙中 表示進食后物質的相對含量變化, 表示胰島素(圖甲中激素②), 表示胰高血糖素(圖甲中激素①)。
命題點 與血糖調節有關的實驗分析
5. [2022沛縣八校聯考]給實驗鼠靜脈注射不同劑量的胰島素,測得血糖的補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C )
A. 圖中曲線 表示血糖消耗速率,曲線 表示血糖補充速率
B. 隨著曲線 的下降,非糖物質向葡萄糖轉化的速率加快
C. 曲線 的上升是胰島素作用于肝臟、肌肉等的細胞的結果
D. 當胰島素濃度為 時,在較長時間內血糖濃度會維持相對穩定
[解析]隨著胰島素含量增加,血糖含量下降,所以曲線 為血糖補充速率,曲線 為血糖消耗速率,A錯誤。胰島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濃度降低,隨著曲線 血糖補充速率的下降,非糖物質向葡萄糖轉化的速率變慢,B錯誤。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隨著曲線 血糖消耗速率的上升,葡萄糖轉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等的速率加快,C正確。當胰島素濃度為 時,血糖補充速率約是 ,血糖消耗速率約是 ,血糖濃度不能維持相對穩定,D錯誤。
6. [2022浙江6月,10分]為研究物質 對高血糖癥狀的緩解作用,根據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并進行分析與討論。
實驗材料:適齡、血糖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藥物 (用生理鹽水配制),物質 (用生理鹽水配制),生理鹽水等。
(要求與說明:實驗中涉及的劑量不作具體要求。小鼠血糖濃度,
定為高血糖模型小鼠。飼養條件適宜)
回答下列問題:
(1) 完善實驗思路:
①適應性飼養:選取小鼠若干只,隨機均分成甲、乙、丙3組。正常飼養數天,每天測量小鼠的血糖,計算平均值。
② 藥物 處理:
甲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生理鹽水。
乙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藥物 。
丙組: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藥物 。
連續處理數天,每天測量小鼠的血糖,計算平均值,直至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
[解析]②為藥物 處理,根據題中信息“直至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可知藥物 可導致小鼠出現高血糖癥狀,乙組和丙組分別為高血糖對照組和實驗組,二者都需要利用藥物 構建高血糖模型小鼠,故丙組處理為每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量藥物 。
③ 物質 處理:
甲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鹽水。
乙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鹽水。
丙組: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質 。
連續處理若干天,每天測量小鼠的血糖,計算平均值。
[解析]甲組為空白對照組,故甲組處理為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生理鹽水。丙組為實驗組,故丙組應每天每只小鼠灌胃一定量物質 。
(2) 預測實驗結果:
設計一張表格,并將實驗各階段的預期實驗結果填入表中。
實驗各階段的小鼠血糖濃度變化
[解析]設計表格時應注意實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適應性飼養)甲、乙、丙組小鼠血糖均正常;第二階段(藥物 處理)后,乙、丙組小鼠的血糖會上升直至超過 ,成為高血糖模型小鼠,甲組正常;第三階段(物質 處理)后,丙組小鼠的血糖逐漸下降,但物質 只能緩解高血糖癥狀,不能根治,故丙組的血糖不會降低至正常水平,乙組小鼠仍為高血糖,甲組正常,據此可設計出表格(見答案)。
(3) 分析與討論:
已知藥物 的給藥途徑有腹腔注射和灌胃等,藥物 的濃度和給藥途徑都會影響高血糖模型小鼠的建模。若要研究使用藥物 快速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則可通過設置一系列濃度梯度的藥物 ,每個濃度進行不同的給藥途徑,比較不同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時間,以確定快速建模所需藥物 的適宜濃度和給藥途徑的組合。
[解析]可用自變量是藥物 的濃度和給藥途徑,檢測指標(因變量)為構建成高血糖模型小鼠所需的時間的實驗進行探究,即設置一系列濃度梯度的藥物 ,每個濃度進行不同的給藥途徑,比較不同組合建模成功所需的時間。
考點3 激素分泌的調節和激素調節的特點
教材幫 讀透教材 融會貫通
知識整合 教材讀厚
1.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與反饋調節
(1)模型
(2)解讀
(3)實例分析:如圖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圖解。
①圖中三級腺體: 下丘腦 、 垂體 、 甲狀腺 。
②圖中三種激素:甲——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乙—— 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
③兩種效果:“ ”“-”分別表示 促進、抑制 。
④由圖示信息推斷影響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分泌激素的信號物質分別有 神經遞質和甲狀腺激素 ;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 ; 促甲狀腺激素 。
2.激素調節的特點及作用的“三不”
(1)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激素只運輸到靶器官、靶細胞。激素運往全身各處,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2)分泌激素的細胞本身也可能是其分泌激素的靶細胞。
(3)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細胞的直接原因是只有靶細胞膜上或膜內有與相應激素特異性結合的受體;而根本原因是與相應激素特異性結合的受體的基因只在靶細胞中選擇性表達。
3.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知識活用 教材讀活
深度思考
1. 根據反饋調節的原理解釋為什么過多注射性激素會導致性器官萎縮,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提示 性激素過多,會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進而影響性器官的功能。
2. “所有激素的特異性受體均分布在靶細胞的細胞膜上”,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提示 不正確。不同類型激素的特異性受體位置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蛋白質類激素不易穿過細胞膜,其受體一般分布在細胞膜上;固醇類激素易通過磷脂雙分子層,其受體一般分布在細胞內。
3.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程既有分級調節,也有反饋調節。請簡述如何判斷正反饋調節與負反饋調節,并舉例說明。
提示 正反饋:效應加強并偏離靜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兒分娩等。其作用結果是對過程產生促進作用。負反饋:效應偏離后將其糾正到靜息水平,生物體中更常見,如體溫調節、血糖調節等。其作用結果是對過程產生抑制作用。
基礎自測
1. 在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反饋調節中,下丘腦和垂體細胞是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 √ )
2. 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通過體液定向運送到甲狀腺。( × )
3.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既可以作用于垂體,也可以作用于甲狀腺。( × )
4. 被閹割的動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將降低。( × )
5. 幼年時缺乏甲狀腺激素不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 )
6. 寒冷條件下,甲狀腺是 和TSH的靶器官。( × )
7. 激素在人體內含量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
8. [2019浙江4月,T32C]甲狀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腦但不能作用于垂體。( × )
高考幫 研透高考 明確方向
命題點1 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過程分析
1. 如圖是人體有關激素分泌調控的模式圖,圖中 、 、 表示相應內分泌結構,①~④表示相應激素。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C )
A. 是下丘腦, 是垂體
B. 寒冷刺激引起①②③分泌增加
C. ③對 、 的調節方式依次屬于正反饋和負反饋
D. ④可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解析]根據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和負反饋調節可知,圖中 表示下丘腦, 表示垂體,A正確;寒冷刺激引起①②③分泌增加,提高細胞的代謝水平,增加產熱量,B正確;③對 、 的作用都是負反饋,C錯誤;④可代表下丘腦合成和分泌、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D正確。
通性通法
巧借“激素箭頭指向”快速判斷下丘腦、垂體與甲狀腺
2. [2021遼寧,9分]甲狀腺激素 作用于體內幾乎所有的細胞,能使靶細胞代謝速率加快,氧氣消耗量增加,產熱量增加。如圖為 分泌的調節途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寒冷環境中,機體冷覺感受器興奮,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進而引起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興奮,再經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分級調節作用, 分泌增加。 作用于某些靶細胞后,激活了線粒體膜上的相關蛋白質,導致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無法轉化成ATP中的化學能。此時線粒體中發生的能量轉化是化學能轉變成熱能。
[解析]在寒冷環境中,機體冷覺感受器興奮,興奮在神經纖維上是以電信號的形式進行傳導的,興奮傳到下丘腦,從而引起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最終使 分泌增加。在線粒體中進行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階段,進行有氧呼吸時,在線粒體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穩定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和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結合題中信息, 作用于某些靶細胞后,激活了線粒體膜上的相關蛋白質,導致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無法轉化成ATP中的化學能,此時線粒體中發生的能量轉化是化學能轉變為熱能。
(2) 當血液中的 濃度增高時,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 含量維持正常生理水平。該過程中,垂體分泌TSH可受到 和 的調節,其結構基礎是垂體細胞有 和 兩種激素的受體。
[解析]由于負反饋調節作用,當血液中的 (甲狀腺激素)濃度增高時,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 含量維持正常生理水平。垂體細胞有 和 兩種激素的受體,因此垂體分泌TSH可受 和 的調節。
(3) 對垂體的反饋調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 進入垂體細胞內,抑制TSH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TSH的合成;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降低垂體細胞對 的敏感性,從而降低 對垂體細胞的作用。
[解析]經分析可知, 進入垂體細胞內,可抑制TSH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TSH的合成,使TSH分泌減少;另外, 可降低垂體細胞對 的敏感性,從而降低 對垂體細胞的作用,減少TSH的分泌。
命題拓展
[設問拓展型]關于甲狀腺激素 及其受體 的敘述,錯誤的是( B )
A. 機體需不斷產生 才能使其含量維持動態平衡
B. 分泌后通過體液運輸,其分泌導管堵塞會導致機體代謝和耗氧下降
C. 若下丘腦和垂體中的 不能識別 ,會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
D. 缺碘地區的孕婦需要適量補充碘,以降低新生兒呆小癥的發病率
[解析]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所以人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甲狀腺激素,才能使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含量維持動態平衡,A正確;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屬于內分泌腺,無導管,B錯誤;若下丘腦和垂體中的 不能識別 ,甲狀腺激素不能通過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功能,最終使甲狀腺激素增多,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C正確;碘是構成甲狀腺激素的無機鹽,故缺碘地區的孕婦需要適量補充碘,以降低新生兒呆小癥的發病率,D正確。
教師尊享·思維提升
模型法分析激素分泌調節的常見類型
(1)甲類型——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分泌的調節。
(2)乙類型——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調節。
(3)丙類型——神經調節
①模式圖:
②實例:下丘腦
說明:某些細胞還可以直接感受內環境中某種理化因子的變化,如胰島細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變化,當血糖含量降低時,胰島 細胞會加速分泌胰高血糖素。
命題點2 激素調節的特點分析
3. 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 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
B. 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的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C. 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
D. 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通過導管輸送到體液中,隨血流運輸到全身
[解析]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A正確;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的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B正確;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C正確;內分泌腺產生的激素通過血管輸送到體液中,隨血流運輸到全身,D錯誤。
4. 如圖是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分子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C )
A. 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分子只有通過體液的運輸才能到達靶細胞
B. 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分子可與靶細胞上的受體蛋白結合
C. 如果分泌細胞是下丘腦細胞,則分泌物的靶細胞可能是甲狀腺細胞
D. 如果分泌細胞是甲狀腺細胞,垂體細胞也可以成為靶細胞
[解析]促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而促甲狀腺激素是由垂體分泌的,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靶細胞是垂體細胞,C錯誤。
5. 下列有關激素、神經遞質和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 它們均需要與特定的受體結合
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不能催化化學反應
C. 三者的作用機理不同
D. 能分泌激素或神經遞質的細胞也能合成酶
[解析]激素、神經遞質需要與特定的受體結合,酶與底物分子結合而發揮作用,A錯誤。
教師尊享·備課題組
1. [2022北京]某患者,54歲,因病切除右側腎上腺。術后檢查發現,患者血漿中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仍處于正常范圍。對于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錯誤的解釋是( C )
A. 切除手術后,對側腎上腺提高了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量
B. 下丘腦可感受到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的變化,發揮調節作用
C. 下丘腦可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
D. 垂體可接受下丘腦分泌的激素信號,促進腎上腺皮質的分泌功能
[解析]如圖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分級調節和負反饋調節示意圖。
正常人有兩個腎上腺,腎上腺能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病人切除右側腎上腺,術后檢查發現,其血漿中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仍處于正常水平,可能的原因是左側腎上腺提高了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量,A不符合題意;由上圖可知,一方面,下丘腦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 運輸到并作用于垂體,促使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 作用于腎上腺,促進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另一方面,當血漿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2. [2022海南]機體內血糖濃度受多種激素共同調節。某實驗小組探究了三種激素單獨或聯合作用調節血糖的效應,實驗前血糖濃度為 ,血糖濃度隨激素處理時間的變化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B )
A. 激素單獨作用時, 內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腎上腺素
B. 時,三種激素聯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應大于各自效應的總和
C. 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對血糖的調節作用表現出相抗衡的關系
D. 血糖濃度受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質醇調節,不受甲狀腺激素調節
[解析]由圖可知,激素單獨作用時, 內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A錯誤;由圖可知, 時,三種激素聯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應大于各自效應的總和,B正確;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調節血糖方面表現出協同作用,C錯誤;題中實驗結果不能證明血糖濃度不受甲狀腺激素調節,D錯誤。
3. [2021重慶]如圖為魚類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
A. 垂體分泌的激素不能運輸到除性腺外的其他部位
B. 給性成熟雌魚飼喂雌性激素可促進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
C. 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D. 將性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注射到同種性成熟魚體內可促使其配子成熟
[解析]激素可通過血液運輸至全身,A錯誤;魚體內性激素含量過高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B錯誤;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C錯誤;垂體提取液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其能夠促進配子成熟,D正確。
4. [2022全國卷乙,9分]甲狀腺激素在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研究動物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調節機制,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
實驗一: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一定時間后測定家兔甲狀腺的放射性強度。
實驗二:給甲、乙、丙三組家兔分別經靜脈注射一定量的生理鹽水、甲狀腺激素溶液、促甲狀腺激素溶液。一定時間后分別測定三組家兔血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發現注射的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都起到了相應的調節作用。
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一中,家兔甲狀腺中檢測到碘的放射性,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甲狀腺利用碘合成甲狀腺激素(或甲狀腺中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
[解析]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甲狀腺利用碘合成甲狀腺激素,導致家兔甲狀腺中檢測到碘的放射性。
(2) 根據實驗二推測,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甲組。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丙組注射的促甲狀腺激素隨血液循環到達甲狀腺,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乙組注射的甲狀腺激素會通過反饋調節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甲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鹽水,丙組注射一定量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因此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組。由于乙組注射甲狀腺激素溶液,甲狀腺激素會通過反饋調節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較低;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促甲狀腺激素溶液能夠促進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較高。
作業幫 練透好題 精準分層
基礎過關
一、選擇題
1. [2022哈師大附中檢測]下列有關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及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C )
A. 沃泰默的實驗假設是胃酸刺激小腸的神經,神經將興奮傳遞給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B. 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結論是在稀鹽酸的作用下,小腸黏膜產生了促胰液素,引起胰液的分泌
C. 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由胰腺分泌的第一種激素
D. 沃泰默實驗中的對照組排除了鹽酸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進胰腺分泌胰液,C錯誤。
2. [2022河南檢測]下列關于胰島素、甲狀腺激素作用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C )
A. 需借助體液運輸 B. 發揮作用后立即失活
C. 在體內含量多、作用強 D. 作用于特定的細胞、器官
[解析]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都需要借助體液運輸,并與特定的細胞、器官(靶細胞、靶器官)上的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后立即失活,A、B、D正確;激素在體內含量較少,C錯誤。
3. [2022鄭州檢測]下列關于腎上腺素及其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B )
A. 腎上腺素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
B. 腎上腺素分泌的調節機制和路徑與甲狀腺激素的類似
C. 腎上腺素在血糖的平衡調節過程中,與胰高血糖素表現為協同作用
D. 在寒冷環境中,人體內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都會增加
[解析]腎上腺素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種激素,A正確;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而腎上腺素的分泌不存在分級調節,B錯誤;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升高血糖,二者在調節血糖方面表現為協同作用,C正確;人在寒冷環境中,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都會增加,以增加產熱,維持體溫穩定,D正確。
4. 下列關于動物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 小腸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隨血液定向運輸到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B. 給實驗小鼠灌喂一定劑量的胰島素溶液,可使該小鼠的血糖濃度顯著下降
C. 人體缺碘時,體內下丘腦合成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會減少
D. 腎上腺素的分泌過程受神經的支配,腎上腺素也可以參與神經調節
[解析]小腸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隨血液運輸到全身,不是定向運輸到胰腺,A錯誤;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后,胰島素會被消化酶催化分解而失去作用,B錯誤;人體缺碘時,體內甲狀腺合成的甲狀腺激素減少,會使下丘腦合成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C錯誤;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的活動受內臟神經的直接支配,腎上腺素作為神經遞質與相應受體結合時所起到的調節作用屬于神經調節,D正確。
5. [2022山東檢測]如圖為正常人在進食后,體內血糖平衡調節的部分過程,其中 是進食刺激小腸 細胞分泌的一種多肽。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 )
A. 圖中的 是下丘腦,為血糖平衡的調節中樞
B. 胰島 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過程至少受四種物質的影響
C. 胰島素會促進脂肪細胞中葡萄糖加速轉變為糖原和脂肪
D. 圖中所示人體內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屬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解析]血糖平衡的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圖中 為下丘腦,A正確。由圖可知,血糖、 、神經遞質、胰高血糖素均可以作用于胰島 細胞,促進其分泌胰島素,B正確。胰島素可以促進葡萄糖轉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脂肪細胞內一般不發生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過程,C錯誤。圖示表明,人體內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屬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D正確。
6. 女性備孕期間需要保證身體儲備充足的碘,碘逆濃度梯度進入濾泡腔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孕期缺碘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甚至引起“克汀病”(俗稱呆小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 長期缺碘會引起機體內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含量增加
B. 若機體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機體對低氧的耐受性降低
C. “克汀病”患者智力低下與甲狀腺激素影響腦的發育有關
D. 使用促甲狀腺激素受體阻斷劑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解析]長期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體內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增多,A正確;由于甲狀腺激素能促進體內物質氧化分解,若機體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則機體對氧氣需求量更大,對低氧的耐受性降低,B正確;幼年時甲狀腺激素缺乏會影響腦的發育,“克汀病”患者智力低下與之有關,C正確;使用促甲狀腺激素受體阻斷劑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D錯誤。
7. [2022朔州檢測]不能將塑化劑添加到食品中,否則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研究表明,塑化劑會使男孩出現女性化行為傾向,女孩出現性早熟等癥狀。由此可推測,塑化劑對人體的上述影響與某種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C )
A. 題干中的“某種激素”指的是雄激素
B. 長期服用含塑化劑的食品會導致促性腺激素含量增多
C. 人體內與塑化劑功能相似的激素產生部位主要為卵巢
D. 女孩服用含塑化劑的食品后會出現男性化行為傾向
[解析]由“塑化劑會使男孩出現女性化行為傾向,女孩出現性早熟等癥狀”“與某種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似”可知“某種激素”指的是雌激素,它的產生部位主要為卵巢,A錯誤、C正確;塑化劑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所以長期服用含塑化劑的食品會導致促性腺激素含量減少,B錯誤;由題意可知,女孩服用含塑化劑的食品后會出現性早熟,但無法得知其是否會出現男性化行為傾向,D錯誤。
8. [2022天津耀華中學檢測]某小組為探究雄激素與動物性行為的關系,用尚未發育成熟的仔公雞為材料,進行了摘除睪丸實驗,發現閹割的仔公雞長大后,不啼鳴、雞冠不發育且無求偶行為,由此得出雄激素能促進和維持公雞第二性征和求偶行為的結論。科學工作者認為該實驗有不嚴謹之處,需繼續補充實驗。下列補充實驗最合理的是( C )
A. 重復進行上述實驗,觀察閹割后的現象是否穩定呈現
B. 以發育成熟的公雞為材料進行摘除睪丸實驗,不出現求偶行為
C. 給閹割的仔公雞飼喂含雄激素的飼料,出現第二性征和求偶行為
D. 不摘除仔公雞睪丸并飼喂含雄激素的飼料,出現第二性征和求偶行為
[解析]要想讓實驗更嚴謹,需要給閹割的仔公雞飼喂含雄激素的飼料,若能恢復公雞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為,才能說明雄激素能促進和維持公雞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為,A、D錯誤,C正確;實驗過程中無關變量應保持一致,本實驗中實驗材料為尚未發育成熟的仔公雞,則對照組不能選擇發育成熟的公雞,B錯誤。
9. [2023連云港聯考]如圖表示男性體內分泌性激素的分級調節過程,其調節機理與甲狀腺激素相似。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
A. 的中文名稱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B. 長期過量攝入性激素會導致性腺萎縮
C. 能作用于性腺細胞,促使其分泌性激素
D. 該過程體現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解析] 是由下丘腦分泌的,中文名稱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A正確;長期過量攝入性激素,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高時,就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減少,會導致性腺萎縮,B正確; 不能直接作用于性腺細胞, 可作用于垂體,促使其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能促進性腺分泌性激素,C錯誤;分析題圖可知,該過程體現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D正確。
10. 如圖表示兩種糖尿病部分發病機理,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C )
A. 胰島素直接參與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糖原的合成
B. 圖中①表示葡萄糖的受體,②表示運輸葡萄糖的載體
C. 胰島素與①結合發揮作用后即失活
D. 圖示1型、2型糖尿病均可通過注射胰島素治療
[解析]胰島素不直接參與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糖原的合成,A錯誤。圖中①表示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②表示運輸葡萄糖的載體,B錯誤。激素的作用特點之一是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C正確。圖示1型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可通過注射胰島素治療;圖示2型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受體減少引起的,而題圖顯示此時胰島素分泌正常,故注射胰島素達不到治療的目的,D錯誤。
11. [2023樂清檢測]科學家研究發現冬眠動物花鼠體內存在一種“冬眠特異性蛋白 ”誘導物,該物質由肝臟細胞合成并分泌,可隨血液輸送。花鼠冬眠之前,肝臟產生的 數量減少,血液中 濃度較低,但從血液運送到腦脊液中的 數量不斷增加,若使花鼠處于低溫環境中,它便會開始冬眠,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
A. 冬眠前 的合成減少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
B. 甲狀腺激素作用于肝臟,促進 運送至大腦
C. 在腦脊液中的含量高于一定值即可引起花鼠冬眠
D. 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甲狀腺激素,其原因是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解析]由圖可知,冬眠前大腦通過下丘腦、垂體對甲狀腺發出指令,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作用于肝臟,抑制其產生 ,該過程是神經—體液調節的結果,A正確;由圖可知,冬眠前大腦對甲狀腺發出指令,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作用于肝臟,一方面抑制 的合成,另一方面是促進 運輸至腦脊液,B正確;由題意可知,冬眠前血液中 含量少,腦脊液中 含量高,若使花鼠冬眠,還要將其處于低溫環境中,C錯誤;由于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故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該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D正確。
二、非選擇題
12. [2023河南名校摸底,9分]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由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疾病,如圖為其發病機理,圖中 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為促黃體生成素。回答下列問題:
(1) 下丘腦分泌的 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 , 作用于卵巢進而促進性激素的分泌,此過程體現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此外從圖中可知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著正反饋調節機制。圖中 、 、性激素隨體液運輸到全身, 僅對卵巢發揮作用的原因是僅卵巢細胞存在能與 特異性結合的受體。
[解析]下丘腦分泌的 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 , 作用于卵巢進而促進性激素的分泌,此過程體現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性激素分泌增多會促進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激素,說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正反饋調節。圖中 、 和性激素隨體液運輸到全身,由于只有卵巢細胞存在能與 特異性結合的受體,因此 僅對卵巢發揮作用。
(2) 多囊卵巢綜合征可通過測定血漿中相關激素的含量確診,診斷書中每種激素含量的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這說明內環境中化學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處于一種動態平衡。
[解析]內環境中化學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處于一種動態平衡,因此診斷書中每種激素含量的正常值都有一個變化范圍。
13. [2023惠州一調,10分]如圖表示人體血糖調節的部分生理過程,圖中 、 表示相應激素,①表示過程。請回答:
(1) 當血糖濃度上升時,下丘腦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最終作用于胰島B細胞,使其分泌 胰島素增多,從而使血糖恢復正常水平,此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在此過程中,胰島相當于該反射弧中的效應器。
[解析]當血糖濃度上升時,下丘腦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將興奮傳到下丘腦血糖調節中樞,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胰島 細胞,使其分泌胰島素,從而使血糖濃度恢復正常水平,該過程既有激素參與,也有神經遞質參與,屬于神經—體液調節,在該過程中,胰島相當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
(2) 當血糖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反過來經過程①使胰島相應細胞的活動減弱,這一調節稱為負反饋調節。
[解析]當血糖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會反過來抑制胰島 細胞分泌胰島素,這種調節方式屬于負反饋調節。
(3) 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免疫系統攻擊胰島 細胞,使胰島 細胞受損。從免疫學角度分析,這種疾病稱為自身免疫病。
[解析]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細胞的疾病稱為自身免疫病。
能力提升
14. [2022濰坊模擬]甲狀旁腺激素 是由甲狀旁腺細胞分泌的多肽類激素,對機體鈣濃度的調節至關重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甲旁亢)患者,甲狀旁腺細胞上的鈣敏感受體無法精確感受機體血鈣濃度變化,使 分泌異常,最終導致病人出現高鈣血癥、情緒異常、骨流失等癥狀。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甲狀旁腺中 表達下降, 高水平分泌,并利用特定的技術調節甲狀旁腺細胞,抑制 的分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
A. 甲狀旁腺激素在體內運輸的過程中會有組織液、血漿的參與
B. 血鈣濃度的變化可作為甲狀旁腺細胞分泌甲狀旁腺激素的信號
C. 若探究甲狀旁腺激素對血鈣濃度的影響,可選擇摘除甲狀腺的動物為實驗組
D. 通過特定技術抑制甲狀旁腺激素高水平的分泌可有效調節骨骼重塑的過程,改善骨流失
[解析]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后先進入組織液,然后進入血漿,隨血液運到全身各處,A正確;根據題干信息“甲狀旁腺功能 骨流失等癥狀”,推測血鈣濃度的變化可作為甲狀旁腺細胞分泌甲狀旁腺激素的信號,B正確;若探究甲狀旁腺激素對血鈣濃度的影響,可以選擇摘除甲狀旁腺的動物作為實驗組,不能選擇摘除甲狀腺的動物,C錯誤;由題意可推測,通過特定技術抑制甲狀旁腺激素高水平的分泌,可有效調節骨骼重塑的過程,改善骨流失,D正確。
15. [2022邵陽三模]胰島素抵抗 是指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如圖中 表示2型糖尿病形成過程中人體胰島素分泌與胰島素敏感性關系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C )
A. 胰島素受體減少、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后細胞內信號通路異常均可引起
B. 時,人體胰島 細胞代償性分泌增加且 增強
C. 時,人體胰島 細胞分泌增強、血糖濃度高于正常值
D. 點時低胰島素分泌和高 ,表明該個體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解析]胰島素受體減少、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后細胞內信號通路異常均可引起 ,使得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A正確。 過程中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增強,胰島 細胞代償性分泌增加,胰島素含量升高,B正確。 時,胰島素敏感性繼續降低,胰島 細胞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此時血糖濃度高于正常值,胰島 細胞分泌減弱,C錯誤。 點時,該個體胰島素敏感性和胰島素分泌量都很低,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D正確。
16. [2022濟南學情檢測,多選]小鼠胃的內分泌細胞分泌的 可與下丘腦的 受體結合,形成 —下丘腦 信號通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進而通過調節攝食行為和糖脂代謝引起血糖升高。當小鼠血糖升高時, 合成減少,會限制血糖進一步上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D )
A. 受體所在的細胞為 —下丘腦 信號通路的感受器的一部分
B. —下丘腦 信號通路可激活相關基因的表達,調節機體代謝
C. 在食物刺激下,興奮傳至下丘腦,經垂體促進胰島素的產生,限制血糖進一步上升
D. 通過 —下丘腦 信號通路的調節,生長激素和血糖含量維持相對穩定
[解析]感受器能夠感受刺激并產生興奮, 由小鼠胃的內分泌細胞產生, 受體位于下丘腦(含 的靶細胞),二者結合會形成 —下丘腦 信號通路,引發相應的生理反應,推測 受體所在的細胞為該信號通路的神經中樞的一部分,A錯誤; —下丘腦 信號通路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而生長激素的本質是多肽,故需要相關基因表達才能合成,且激素可以調節代謝,B正確;在食物刺激下,興奮傳至下丘腦,再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胰島 細胞,不需要通過垂體,C錯誤。由題意可知,通過 —下丘腦 信號通路的調節,生長激素和血糖含量維持相對穩定,D正確。
17. [2022石家莊質檢,多選]抑制素是一種主要由卵巢分泌的蛋白質類激素,調節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科研人員制備了抑制素的抗體并在大鼠發情期注射,測定相關指標,結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BC )
檢測指標 促性腺激素含量 性激素含量 卵泡質量 成熟卵泡數目(個)
促卵泡激素 促黃體素 孕酮
對照組 8.53 15.18 8.86 0.63 28.67
實驗組 25.36 15.19 11.78 0.91 35
A. 抑制素可以通過抑制促卵泡激素生成而抑制卵泡的成熟
B. 垂體細胞分布著抑制素、性激素等多種激素的受體
C. 抑制素的抗體與抑制素結合主要發生在血漿中
D. 由該實驗可推知,抑制素與促性腺激素在調節性激素的含量上具有協同作用
[解析]促性腺激素由垂體合成和分泌,在注射抑制素的抗體后,該抗體與抑制素特異性結合,使抑制素無法發揮作用,促卵泡激素和孕酮的含量上升,卵泡質量增加,成熟卵泡數目增多,由此可見,抑制素可作用于垂體,抑制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進而抑制卵泡的成熟,A正確。由上述分析可知,抑制素可作用于垂體,則垂體細胞分布著抑制素的受體;又知性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腦—垂體—性腺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機制,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機制,則垂體細胞還分布著性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受體,B正確。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漿中,故抑制素的抗體與抑制素結合主要發生在血漿中,C正確。抑制素能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進而抑制性激素的合成與分泌;而促性腺激素能促進性激素的合成與分泌,故兩者在調節性激素的含量上的作用相抗衡,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旬邑县| 临朐县| 嘉峪关市| 鹤庆县| 马鞍山市| 金门县| 武冈市| 闻喜县| 南皮县| 栾川县| 育儿| 固镇县| 宜宾市| 客服| 临猗县| 浙江省| 青岛市| 广丰县| 合肥市| 绍兴市| 蒙城县| 江城| 子洲县| 浏阳市| 土默特右旗| 达孜县| 六枝特区| 曲麻莱县| 沙湾县| 扎鲁特旗| 石楼县| 公主岭市| 巴塘县| 贡山| 洪洞县| 闸北区| 吉林市| 绥中县| 敖汉旗| 万山特区| 德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