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學高考備考教案第四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課時1 細胞的增殖教師尊享·命題分析課標要求 核心考點 五年考情 核心素養對接1.描述細胞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分裂,其中有絲分裂保證了遺傳信息在親代和子代細胞中的一致性; 2.制作和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簡易裝片,或觀察其永久裝片 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 2022:遼寧T8、浙江6月T8、浙江1月T18; 2021:重慶T7、浙江6月T22; 2020:山東T5、江蘇T29; 2019:海南 ; 2018:浙江4月T21、全國卷Ⅰ 、天津 1.生命觀念——結構與功能觀:分析細胞器在細胞增殖過程中的作用,理解結構與功能觀。 2.科學思維——比較與分類:比較動、植物細胞分裂的異同,不同分裂時期的特征;建立模型:研究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目的變化。 3.科學探究——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細胞的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 2022:湖南T6; 2021:江蘇 、全國卷乙T1、海南T7、浙江6月T13、浙江1月T8; 2020:浙江7月T8; 2019:浙江4月T25; 2018:浙江11月T14和T21、江蘇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2022:北京 、江蘇T7、廣東T4; 2021:天津 、全國卷乙 、遼寧 ; 2020:北京T5、浙江7月 、江蘇 ; 2019:浙江4月T18、北京T1、江蘇T7、海南T22; 2018:北京命題分析預測 1.細胞周期的特點以及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都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內容。通過設置新情境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是考查核心素養的基本手段。題型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 2.預計2024年高考可能會借助文字或圖示信息以選擇題形式考查細胞周期及相關實驗分析,突出對科學探究素養的考查;或借助細胞分裂示意圖或曲線圖考查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主要特征、核DNA分子或染色體的數量變化等,突出對科學思維素養的考查知識導圖 教材讀薄考點1 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教材幫 讀透教材 融會貫通知識整合 教材讀厚1.細胞增殖2.細胞周期(1)概念:連續分裂的細胞,從 一次分裂完成時 開始,到 下一次分裂完成時 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2)圖解(3)細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稱 表示方法 說明扇形圖 為一個細胞周期直線圖 或 為一個細胞周期(注意: 不是一個細胞周期)坐標圖 為一個細胞周期柱狀圖 組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正在進行DNA復制; 組細胞處于分裂期知識活用 教材讀活情境應用利用一定的方法能使細胞群體處于細胞周期的同一階段,稱為細胞周期同步化。如何利用DNA合成阻斷法實現細胞周期同步化 提示 在細胞培養液中添加適量的DNA合成抑制劑,處于分裂期的細胞不受影響繼續細胞周期的運轉,最終細胞會因DNA無法合成而停滯在細胞周期的間期,以達到細胞周期同步化。深度思考1. 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人的宮頸癌細胞都可以用于有關細胞周期的實驗探究,其原因是什么?提示 這些細胞是連續分裂的細胞,具有細胞周期。2. 顯微鏡下觀察某植物根尖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時,為什么大部分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提示 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要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所以占用的時間較長。3. 如何運用細胞周期的相關知識,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示 胚胎發育期細胞分裂旺盛,因此孕婦不能拍 光片以及服用一些禁忌藥物,應盡量避免接觸誘發基因發生突變的因子;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利用特定的藥物阻斷癌細胞的細胞周期,可以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高考幫 研透高考 明確方向命題點1 細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析1. 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 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產生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B. 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都處于細胞周期中C. 細胞周期可用圖甲中的 段或圖乙的 表示D. 精原細胞一定無細胞周期[解析] 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為已分化的細胞,無細胞周期,A錯誤;只有連續分裂的細胞有細胞周期,已分化的細胞無細胞周期,B錯誤;細胞周期是分裂間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可用圖甲中的 段或圖乙的 表示,C正確;精原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有細胞周期,D錯誤。教師尊享·命題拓展[設問拓展型]下列有關圖甲、圖乙的說法,錯誤的是( C )A. 處于圖甲中的 、圖乙中 時的細胞可能正在進行DNA復制B. 處于圖甲中的 、圖乙中 時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會加倍C. 處于圖甲中的 、圖乙中 時的細胞會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D. 根據在細胞周期中阻斷DNA復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細胞的增殖[解析] 圖甲中的 、圖乙中 都表示分裂間期,處于此時的細胞可能正在進行DNA的復制,A正確;圖甲中的 、圖乙中 都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后期、末期染色體數目因著絲粒的分裂而加倍,故處于圖甲中的 、圖乙中 時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會加倍,B正確;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而圖甲中的 、圖乙中的 都表示有絲分裂過程,C錯誤;細胞周期中阻斷 DNA的復制可阻斷細胞分裂增殖,根據此原理可以控制癌細胞的增殖,D正確。命題點2 細胞周期的特點和調控分析2. [2022浙江1月改編]某多細胞動物具有多種細胞周期蛋白 和多種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 ,兩者可組成多種有活性的 復合體,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 復合體調控,細胞周期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 )A. 同一生物個體中不同類型細胞的細胞周期時間長短有差異B. 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有序轉換受不同的 復合體調控C. 抑制某種 復合體的活性可使細胞周期停滯在特定階段D. 一個細胞周期中,調控不同階段的 復合體會同步發生周期性變化[解析] 同一生物個體中不同類型細胞的細胞周期的持續時間一般不同,A正確;根據題意“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 復合體調控”,可知細胞周期各階段的有序轉換受不同的 復合體調控,B正確;由于細胞周期各階段間的轉換分別受特定的 復合體調控,因此抑制某種 復合體的活性可使各階段之間的轉換受抑制,從而使細胞周期停滯在特定階段,C正確;由于一個細胞周期中,不同階段的變化不是同步的,故調控不同階段的 復合體不會同步發生周期性變化,D錯誤。教師尊享·命題拓展[題干拓展型] 在細胞中的濃度會發生周期性變化, 是一種對關鍵酶及相關蛋白質中的氨基酸進行磷酸化的酶。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的 處于失活狀態, 與 結合才能行使功能,在 期(DNA合成后期)二者結合形成一種化合物 ,能夠促進細胞進入分裂期。據此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 )A. 直接作用使細胞周期中的關鍵酶磷酸化以激活酶的活性B. 細胞周期蛋白的周期性降解是啟動或維持細胞周期的關鍵C. 溫度的變化會影響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的長短D. 在細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 可能越來越少[解析] 據題干“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的 處于失活狀態, 與 結合才能行使功能”可知, 不能直接發揮作用,A錯誤;溫度的變化會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的長短,C正確; 能夠促進細胞進入分裂期,推測在細胞分裂末期,有活性的 可能越來越少,D正確。3. [2021重慶]有研究表明,人體細胞中DNA發生損傷時,P53蛋白能使細胞停止在細胞周期的間期并激活DNA的修復,修復后的細胞能夠繼續完成細胞周期的其余過程。據此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A. 基因失活,細胞癌變的風險提高B. P53蛋白參與修復的細胞,與同種正常細胞相比,細胞周期時間變長C. DNA損傷修復后的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D. 若組織內處于修復中的細胞增多,則分裂期的細胞比例降低[解析] 據題干信息“P53蛋白 其余過程”,推測 基因失活,受損的DNA不能修復,細胞癌變的風險提高,A正確;P53蛋白修復DNA需要一定時間,修復后的細胞才能繼續完成細胞周期的其余過程,因此與同種正常細胞相比,P53蛋白參與修復的細胞,使細胞周期時間變長,B正確;DNA損傷修復后的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染色體數目不發生改變,C錯誤;據題干信息可知,P53蛋白能使細胞停止在細胞周期的間期,因此若組織內處于修復中的細胞增多,則分裂期的細胞比例降低,D正確。教師尊享·思維提升整合與細胞周期有關的常考點考點2 細胞的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教材幫 讀透教材 融會貫通知識整合 教材讀厚1.有絲分裂(1)有絲分裂的過程和特點時期 分裂模式圖 特點物細胞植 動物細胞前期 共同點 ①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 染色體 ; ②核仁逐漸解體, 核膜 逐漸消失; ③ 染色體 散亂分布于紡錘體中央區別 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植物: 細胞兩極 發出紡錘絲;動物: 中心粒周圍 發出星射線中期 紡錘絲 (星射線) 牽引著 [6]染色體運動, 使 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 [7]赤道板位 置上后期 ①每個著絲粒分裂成兩個, 姐妹染色單體 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由紡錘絲(星射線)牽引著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 ②結果: 染色體數目 加倍,細胞的兩極各有一套 形態和數目 完全相同的染色體末期 共同點 ①染色體變成 染色質絲 ,紡錘絲(星射線)消失; ②出現新的 核膜、核仁 ,形成兩個新的細胞核區別 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植物: 細胞板 →細胞壁;動物: 細胞膜 凹陷(2)與細胞周期緊密相關的細胞器及其生理作用細胞器名稱 細胞類型 活動活躍的時期 生理作用核糖體 動、植物細胞 主要是間期 蛋白質 合成的場所中心體 動物細胞、低等植物細胞 主要是前期 與 紡錘體 的形成有關高爾基體 植物細胞 末期 參與 細胞壁 的形成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 整個細胞周期 提供能量細胞周期過程中,中心體經復制后,均等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而線粒體等細胞器隨機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3)有絲分裂的意義:將親代細胞的 染色體 經過復制(關鍵是DNA的復制)之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DNA,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 遺傳 的穩定性。[必修1 P115“思維訓練”]細胞大小影響物質運輸的效率,可以解釋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細胞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與細胞的大小呈負相關,細胞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物質運輸效率越低。2.無絲分裂3.細胞周期各時期的判斷方法(1)根據染色體(質)的形態判斷(2)根據柱形圖判斷(3)根據核DNA分子、染色體和細胞數目加倍或減半的時期進行判斷生理變化 結果 時期DNA復制 核DNA分子數目加倍 間期著絲粒分裂 染色體數目加倍 后期細胞分裂 細胞數目加倍,但形成的子細胞中核DNA分子和染色體恢復到原來的數目 末期結束或新周期開始知識活用 教材讀活情境應用1. 多數抗腫瘤藥物是影響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作用于分裂間期或分裂期。長春新堿作用于分裂期,抑制癌細胞分裂,則長春新堿可能的作用機制是什么?提示 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等。2. 某物質可以阻斷染色質螺旋化,請問這種物質可以讓細胞停滯在細胞分裂前期嗎 為什么 提示 不能。因為前期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該物質阻斷了染色質螺旋化成為染色體的過程,使細胞停滯在間期。深度思考1. 在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的分裂是不是紡錘絲牽引的結果?如何驗證這個結論?提示 不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可用秋水仙素處理分裂中的細胞,后期染色體的著絲粒仍然可以分裂,從而證明著絲粒的分裂不是紡錘絲牽引的結果。2. 為什么細胞分裂期蛋白質合成的較少?提示 分裂期染色體中的DNA高度螺旋化,難以解旋從而無法正常轉錄。基礎自測1. 分裂間期細胞核內的主要變化是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 )提示 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2. 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始終等于DNA分子的數目。( × )3. 細胞板和紡錘體的出現可發生在一個細胞周期的同一時期。( × )4. 染色體出現于分裂間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 )5. 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導致核DNA的數目是染色單體數目的兩倍。( × )6. 無絲分裂不發生遺傳物質的復制和分配。( × )7. 大腸桿菌和人的紅細胞能進行無絲分裂。( × )8. 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2021河北, ]。( √ )9. [2019江蘇,T2A]細胞分裂間期既有基因表達又有DNA復制。( √ )高考幫 研透高考 明確方向命題點1 有絲分裂的過程和圖像分析1. [2022湖南]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為8對,細胞周期約12小時。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拍攝照片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A. 為分裂后期細胞,同源染色體發生分離B. 為分裂中期細胞,含染色體16條,核DNA分子32個C. 根據圖中中期細胞數的比例,可計算出洋蔥根尖細胞分裂中期時長D. 根尖培養過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分裂間期細胞所占比例降低[解析] 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為有絲分裂后期細胞,A錯誤; 細胞中染色體的著絲粒整齊地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含染色體16條,每條染色體上含2個DNA分子,該細胞共含核DNA分子32個,B正確;已知細胞周期時長,根據中期細胞數占處在細胞周期中細胞總數的比例,可計算出洋蔥根尖細胞分裂中期時長,但需要統計多個視野,圖中只有一個視野,無法準確推算,C錯誤;DNA復制發生在分裂間期,根尖培養過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DNA復制不能正常進行,分裂間期細胞所占比例增大,D錯誤。命題拓展[設問拓展型]題干條件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用顯微鏡觀察時,視野中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形態清晰B. 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C. 觀察處于 時期的細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D. 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同[解析] 由于細胞分裂間期時間長,故觀察到的細胞大多處于間期,這時觀察到的是細絲狀的染色質,A錯誤;解離過程中細胞已死亡,在末期細胞內能觀察到細胞板,但不能觀察到它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的過程,B錯誤;赤道板并非真實存在的結構,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C錯誤;有絲分裂后期由于著絲粒分裂使染色體數目加倍,故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同,D正確。2. [2023仁壽模擬]下列關于高等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異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 在分裂前期,都由中心粒周圍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B. 在分裂中期,著絲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 在分裂后期,都會在細胞中央形成赤道板D. 在分裂末期,都是通過細胞膜凹陷把細胞縊裂成兩部分[解析] 在分裂前期,動物細胞中心粒周圍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植物的紡錘體是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的,A錯誤;赤道板是不存在的假想結構,C錯誤;在分裂末期,動物細胞通過細胞膜凹陷把細胞縊裂成兩部分,植物細胞是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細胞板,向四周擴展成細胞壁,D錯誤。命題點2 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的變化分析3. [2021全國卷乙改編,多選]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下列關于果蠅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CD )A. 在前期,每條染色體由2條染色單體組成,含2個DNA分子B. 在中期,8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觀察染色體C. 在后期,成對的同源染色體分開,細胞中有16條染色體D. 在末期,含有組成細胞壁物質的囊泡聚集成細胞板[解析] 在有絲分裂前期,DNA已經完成復制,每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2條染色單體,A正確;在有絲分裂中期,8條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時,染色體的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較清晰,便于觀察,B正確;成對的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在有絲分裂后期發生的是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目加倍,變為16條,C錯誤;動物細胞在有絲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D錯誤。4. [2023綿陽模擬]如圖是對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 數、染色單體 數和核DNA分子 數的統計圖。 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 )A. 分裂間期用圖②表示最恰當B. 染色體螺旋化程度最高在圖①所示時期C. 圖①可以表示細胞分裂的前期D. 圖③可表示分裂完成的細胞[解析] 間期主要進行染色體和DNA復制,染色體數目不變,核DNA含量加倍,圖②中染色體 染色單體 核DNA分子數 ,說明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單體消失,表示有絲分裂的后期和末期,A錯誤;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螺旋化程度最高,處于圖①所示時期,因為圖①中染色體 染色單體 核DNA分子數 ,可表示有絲分裂的前期和中期,B、C正確;圖③中染色體 染色單體 核DNA分子數 ,可表示有絲分裂末期結束,細胞分裂完成的細胞,D正確。考點3 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教材幫 讀透教材 融會貫通知識整合 教材讀厚1.實驗原理項目 原理選材 高等植物的 分生組織 細胞有絲分裂較為旺盛,如根尖分生區、芽尖分生區等染色 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容易被 堿性 染料(如甲紫溶液)染成 深色 ,便于觀察時期確定 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通過高倍鏡觀察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判斷細胞所處時期2.操作步驟高倍鏡下觀察時不能轉動粗準焦螺旋。3.實驗成功的關鍵及注意事項實驗材料的選擇 類型 選取分裂期占細胞周期比例相對較大的材料部位 選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區)時間 必須在分裂旺盛的時間操作注意事項 解離時間 太短 細胞間質未被完全溶解,壓片時細胞不易分開過長 導致細胞解離過度、根尖酥軟,無法進行染色和制片漂洗時間 適宜 洗去多余的鹽酸,防止解離過度而影響染色染色時間 太短 染色體或染色質不能完全著色過長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無法分辨染色體壓片時間 過輕 細胞未分散開過重 將組織壓爛顯微鏡觀察 細胞狀態 解離時細胞已死亡,不能看到細胞的動態變化細胞數目 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數目最多,原因是分裂間期歷時最長最佳觀察時期 中期,原因是中期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4.細胞分裂時期與所觀察細胞數目的關系及計算(1)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持續時間長短與處于該時期的細胞數目呈正相關。(2)某時期持續時間 細胞周期(T)。知識活用 教材讀活情境應用(1) 根尖與根尖分生區有何區別?提示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根尖分生區屬于根尖的一部分,位于根尖最前端的 內。(2) 根尖分生區細胞有何特點?提示 根尖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細胞分裂旺盛,適宜作為有絲分裂實驗的觀察材料。深度思考1. 有絲分裂實驗操作中漂洗和染色的順序能不能互換,為什么?提示 不能。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組織細胞中的鹽酸,有利于堿性染料的著色,若漂洗和染色的順序顛倒,解離液中的鹽酸會影響染色的效果。2. 細胞的有絲分裂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為什么同一分生組織中能用顯微鏡觀察到各個時期的細胞 提示 同一分生組織中的細胞分裂是獨立進行的,因此可以看到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3. 為什么需要移動裝片觀察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 提示 根尖細胞經過解離后已死亡,觀察不到細胞動態分裂過程,因此要通過移動裝片尋找不同時期的細胞。高考幫 研透高考 明確方向命題點1 觀察有絲分裂實驗的原理和過程分析1. [2022廣東]用洋蔥根尖制作臨時裝片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如圖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C )A. 根尖解離后立即用甲紫溶液染色,以防解離過度B. 根尖染色后置于載玻片上搗碎,加上蓋玻片后鏡檢C. 找到分生區細胞后換高倍鏡并使用細準焦螺旋調焦D. 向右下方移動裝片可將分裂中期細胞移至視野中央[解析] 根尖解離后應先進行漂洗,然后再用甲紫溶液染色,A錯誤;將染色后的根尖置于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尖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蓋玻片,使細胞分散開,進行鏡檢,B錯誤;據圖可知,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根據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可知,應向左上方移動裝片才能將分裂中期細胞移至視野中央,D錯誤。2. [2020北京]為探究干旱對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擬干旱條件,處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壓片法)后用顯微鏡觀察染色體變異(畸變)的情況,細胞圖像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D )A. 制片需經甲紫染色→漂洗→鹽酸解離等步驟B. 直接使用高倍物鏡尋找分生區細胞來觀察染色體C. 染色體的形態表明該細胞正處于細胞分裂的間期D. 觀察結果表明該細胞染色體發生了變異(畸變)[解析] 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裝片的制作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A錯誤;觀察細胞中的染色體時,應先在低倍物鏡下找到分生區細胞并移至視野中央,再換高倍物鏡進行觀察,B錯誤;圖示根尖細胞中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由紡錘絲牽引著,移向細胞兩極,表明該細胞正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C錯誤;圖示中出現了斷裂的染色體片段,表明該細胞染色體的結構發生了變異(畸變),D正確。命題拓展[條件改變型]若將題干中白刺花的根尖細胞換成白刺花的葉肉細胞,處理條件相同,制片后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顯微鏡觀察到染色體變異情況,原因是白刺花的葉肉細胞為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分裂能力,不能再進行有絲分裂。命題點2 觀察有絲分裂實驗的拓展應用分析3. 為尋找“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的適宜材料及其最佳取材時間,有人測定了大蒜和紅蔥的生根情況和根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指數(細胞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 細胞總數 ),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 )圖1 圖2A. 圖1所示的數據應該是同一時間測得的須根長度的平均值B. 測定細胞分裂指數時,制作臨時裝片的流程:解離→染色→漂洗→制片C. 圖2所測得的細胞分裂指數均低于 ,原因是分裂期持續時間較短D. 依據實驗結果,紅蔥是適宜的實驗材料,且最佳取材時間是上午10:00左右[解析] 據圖1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天數和實驗材料的種類,因變量是須根長度。在采集數據時,應在同一時間測得大蒜、紅蔥多條須根的長度,并取平均值繪制曲線圖,以減小實驗誤差,A正確。測定細胞分裂指數時,制作臨時裝片的流程應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B錯誤。圖2所測得的細胞分裂指數均低于 ,是因為分裂期持續時間較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在同一視野中所占的比例較低,C正確。由圖1可知,與大蒜相比,相同時間內紅蔥的須根長度較長,由圖2可知,在上午10:00時,紅蔥的細胞分裂指數最大,根據實驗結果可知,紅蔥是適宜的實驗材料,且最佳取材時間是上午 左右,D正確。教師尊享·備課題組1. [2021浙江6月]“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實驗中,觀察到的一個視野如圖所示。下列屬于箭頭所指細胞分裂期的上一時期的特點是( C )A. 出現染色體,核膜開始解體B.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C. 染色體凝聚,著絲粒排列在赤道面上D. 紡錘體消失,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解析] 圖中箭頭所指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該時期的上一時期是有絲分裂中期,有絲分裂中期的特點是染色體縮短到最小程度,著絲粒排列在赤道面上,C符合題意。2. [2021海南]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解體和重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D )A. Ⅰ時期,核膜解體后形成的小泡可參與新核膜重構B. Ⅰ→Ⅱ過程中,核膜圍繞染色體重新組裝C. Ⅲ時期,核膜組裝完畢,可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D. 組裝完畢后的核膜允許蛋白質等物質自由進出核孔[解析] 真核細胞在有絲分裂前期會發生核膜解體,由圖示可知,Ⅰ時期,核膜解體后形成的小泡可參與新核膜重構,A正確;由圖示可知,Ⅰ→Ⅱ過程中,核膜圍繞染色體重新組裝,B正確;真核細胞在有絲分裂末期核膜會重新形成,核膜形成后可為下一次細胞分裂做準備,C正確;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選擇性,大分子物質不能自由進出核孔,D錯誤。3. [2021浙江1月]下列關于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 前期,核DNA已完成復制且染色體數目加倍B. 后期,染色體的著絲粒分布在一個平面上C. 末期,含有細胞壁物質的囊泡聚集成細胞板D. 親代細胞的遺傳物質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解析] 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復制,但染色體數目并未加倍,A錯誤。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著絲粒一分為二,分離的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B錯誤。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含有細胞壁物質的囊泡聚集成細胞板,C正確。有絲分裂的結果是親代細胞的細胞核遺傳物質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D錯誤。4. [2020山東] 是推動細胞由分裂間期進入分裂期的關鍵蛋白。在DNA復制開始后, 發生磷酸化導致其活性被抑制,當細胞中的DNA復制完成且物質準備充分后,磷酸化的 發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細胞進入分裂期。大麥黃矮病毒 的 蛋白通過影響細胞中 的磷酸化水平而使農作物患病。正常細胞和感染 的細胞中 的磷酸化水平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 正常細胞中DNA復制未完成時,磷酸化的 的去磷酸化過程受到抑制B. 正常細胞中磷酸化的 發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C. 感染 的細胞中, 蛋白通過促進 的磷酸化而影響細胞周期D. 蛋白發揮作用后,感染 的細胞被阻滯在分裂間期[解析] 由題意可知,正常細胞中DNA復制未完成時 處于磷酸化狀態,即去磷酸化過程受到抑制,A正確;正常細胞中磷酸化的 發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細胞進入分裂期,染色質螺旋化形成染色體,B正確;由題圖可知,正常細胞和感染 的細胞中 磷酸化水平達到最高點(二者相同)后均出現下降,但感染 的細胞中 的磷酸化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正常細胞中 磷酸化水平降低明顯,說明被感染細胞中磷酸化的 的去磷酸化過程受到抑制,故 蛋白通過抑制磷酸化的 的去磷酸化而影響細胞周期,C錯誤;磷酸化的 發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才能使細胞進入分裂期,故 蛋白發揮作用后,感染 的細胞被阻滯在分裂間期,D正確。5. [2020江蘇,8分]細胞周期可分為分裂間期和分裂期( 期), 根據DNA合成情況, 分裂間期又分為 期、 期和 期。為了保證細胞周期的正常運轉,細胞自身存在著一系列監控系統(檢驗點),對細胞周期的過程是否發生異常加以檢測,部分檢驗點如圖所示。只有當相應的過程正常完成,細胞周期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運行。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 與 期細胞相比, 期細胞中染色體及核DNA數量的變化是染色體數不變,核DNA數加倍。[解析] DNA復制發生在 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期;故與 期細胞相比, 期細胞染色體數不變,核DNA數加倍。(2) 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染色體正確復制和平均分配,保持親子代細胞之間的遺傳穩定性。圖中檢驗點 、 和3的作用在于檢驗DNA分子是否①②(填序號:①損傷和修復、②完成復制);檢驗發生分離的染色體是否正確到達細胞兩極,從而決定胞質是否分裂的檢驗點是檢驗點5。[解析] 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復制(實質為DNA的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使親代和子代細胞之間保持了遺傳的穩定性。檢驗點 、 和3都在分裂間期,間期DNA復制,在DNA復制過程中其雙螺旋結構解開,易受損傷,所以要檢驗DNA分子是否損傷和修復以及DNA是否完成復制。染色體分離發生在分裂后期,應該在檢驗點5檢驗發生分離的染色體是否正確到達兩極。(3) 細胞癌變與細胞周期調控異常有關,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細胞無限增殖。有些癌癥采用放射性治療效果較好,放療前用藥物使癌細胞同步化,治療效果會更好。誘導細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兩種:DNA合成阻斷法、分裂中期阻斷法。前者可用藥物特異性抑制DNA合成, 主要激活檢驗點2,將癌細胞阻滯在 期;后者可用秋水仙堿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主要激活檢驗點4,使癌細胞停滯于中期。[解析] 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可以無限增殖。DNA復制發生在 期,對應檢驗點2。秋水仙堿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而使癌細胞停滯在中期,對應檢驗點4。作業幫 練透好題 精準分層基礎過關一、選擇題1. [2023綿陽模擬]以下有關細胞分裂和生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 無絲分裂過程中不發生遺傳物質的復制和分配B. 原核細胞不能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目C. 人的成熟紅細胞進行有絲分裂,蛙的紅細胞進行無絲分裂D. 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有限,導致細胞體積不能無限長大[解析] 無絲分裂不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但有遺傳物質的復制和分配,A錯誤;原核細胞可通過二分裂方式增加細胞數目, 錯誤;人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不發生分裂,C錯誤;細胞核中的DNA不會隨著細胞體積的增大而增加是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之一, 正確。2. [2023德陽模擬]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D )A. 細胞周期的長短受細胞種類影響,與環境無關B. 細胞周期被人為分為前、中、后、末四個時期C. 用藥物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期D. 細胞分裂間期為細胞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解析] 細胞周期的長短受細胞種類、環境因素等的影響,A錯誤;細胞周期被人為分為分裂間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錯誤;用藥物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將停留在分裂間期,C錯誤;細胞分裂間期為細胞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D正確。3. [2023眉山模擬]在一個細胞周期中,最可能發生在同一時期的是( C )A. DNA的復制和染色體的加倍 B. 染色體數目加倍和姐妹染色單體形成C. 染色體復制和中心粒倍增 D. 細胞板的出現和紡錘體的出現[解析] 染色體數目在后期加倍,而DNA分子數在間期復制加倍,A錯誤;染色體數目的加倍發生在后期,姐妹染色單體的形成發生在間期,B錯誤;染色體復制和中心粒倍增均發生在間期,C正確;細胞板出現在末期,紡錘體出現在前期,D錯誤。4. [2023大連模擬]將某種動物細胞分別進行正常培養和藥物處理培養,一段時間后統計不同DNA含量的細胞數,結果如圖所示。據圖推測該藥物的作用可能是( B )A. 通過抑制DNA的復制抑制細胞分裂B. 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抑制細胞分裂C. 通過促進DNA的復制促進細胞分裂D. 通過促進著絲粒分裂促進細胞分裂[解析] 分裂間期主要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前期有紡錘體出現。由柱形圖可知,正常培養時DNA含量為 的細胞數多,即處于分裂間期DNA復制前的細胞多;藥物處理后,DNA含量為 的細胞數多,即DNA完成了復制而加倍,且細胞不分裂而保持在 ,則該藥物類似于秋水仙素,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抑制細胞分裂,B正確。5. [2023杞縣模擬]下列現象僅會出現在進行有絲分裂的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中的是( B )A. 分裂間期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略降低B. 細胞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出現細胞板C. 星射線附著在每條染色體著絲粒的兩側D. 分裂間期出現中心粒倍增[解析]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在分裂間期均會適度生長,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略降低,A不符合題意;植物細胞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出現細胞板,進而向四周擴散形成新的細胞壁,B符合題意;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均存在星射線附著在每條染色體著絲粒兩側,C不符合題意;低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均存在分裂間期中心粒倍增的現象,D不符合題意。6. [2023石家莊模擬]如圖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 )A. 圖①所示時期,染色質逐漸變成染色體B. 圖②所示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單體C. 圖③所示時期,核DNA含量暫時加倍D. 圖④細胞中,細胞板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解析] 圖①處于有絲分裂前期,染色質會高度螺旋化成為染色體,A正確;圖②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含有6條染色體,12條染色單體,B正確;圖③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會發生著絲粒的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核DNA含量不變,C錯誤;圖④細胞中,細胞板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D正確。7. [2023河南名校聯考]如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的細胞分裂過程中部分時期的圖示(局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C )A. 甲時期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該時期中心體加倍B. 乙時期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該時期細胞中核DNA數目加倍C. 丙時期細胞中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D. 甲、乙和丙三個時期細胞中的線粒體都停止活動[解析] 中心體復制加倍發生在分裂間期,甲圖為有絲分裂前期,A錯誤;乙圖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核DNA數目加倍發生在間期,B錯誤;丙圖為有絲分裂中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C正確;甲、乙和丙三個時期細胞都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因此線粒體沒有停止活動,D錯誤。8. 如圖為某細胞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 )A. 該分裂過程的正確順序是②→④→①→③B. 該分裂過程只能出現在低等植物體內C. 該分裂過程不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D. 該分裂過程中沒有進行DNA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解析] 圖示為細胞的無絲分裂過程,正確順序為細胞核延長并縊裂→細胞質縊裂→形成兩個子細胞,故正確順序為②→④→①→③,A錯誤;無絲分裂不只是出現在低等植物體內,動物如蛙的紅細胞也可進行無絲分裂,B錯誤;無絲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C正確;無絲分裂過程中有DNA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D錯誤。9. [2022江蘇]培養獲得二倍體和四倍體洋蔥根尖后,分別制作有絲分裂裝片,鏡檢、觀察。如圖為二倍體根尖細胞的照片。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D )A. 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的區段進行制片B. 裝片中單層細胞區比多層細胞區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細胞C. 在低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D. 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解析] 二倍體洋蔥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四倍體洋蔥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根尖分生區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根尖分生區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所以兩種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區的區段進行制片,A正確。多層細胞相互遮擋不容易觀察細胞,故B正確。低倍鏡下,細胞放大倍數小,視野中能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多;高倍鏡下,細胞放大倍數大,視野中能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少,所以在低倍鏡下比高倍鏡下能更快找到各種分裂期細胞,C正確。已知四倍體洋蔥根尖細胞中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為 。圖中細胞為二倍體洋蔥根尖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體數目為 ,②處于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數目為 ,③處于有絲分裂前期,染色體數目為 ,所以四倍體中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與①的相等,是②和③的2倍,D錯誤。10. 用不同濃度的藥物 處理大蒜根尖分生區細胞 、 后,分別制作臨時裝片,觀察并計算有絲分裂指數[注:有絲分裂指數 分裂期細胞數/觀察到的細胞數 ],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 )A. 藥物 濃度為0時有絲分裂指數為 ,表明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B. 制作裝片時使用解離液的目的是固定細胞的形態C. 藥物 會抑制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D. 一定范圍內,隨著藥物 處理時間的延長,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下降[解析] 有絲分裂指數為 的含義是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占 ,說明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A正確;解離液的作用是使細胞相互分離開來,B錯誤;據圖分析可知,高濃度藥物 使細胞有絲分裂指數下降,抑制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C正確;藥物 處理 的有絲分裂指數比處理 的低,故一定范圍內,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下降,D正確。二、非選擇題11. [2023南通調研,10分]通過實驗研究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得出如圖所示的結果,其中圖甲表示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的細胞周期各階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圖乙是洋蔥根尖有絲分裂顯微照片。請回答下列問題:甲乙(1) 圖甲中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是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段染色體復制,但是染色體數目不變的原因是染色體復制,形成的染色單體由著絲粒連在一起。 和 段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開。[解析] 分析圖甲可知, 可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段染色體復制(主要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染色單體形成,由一個共同的著絲粒連接著,導致染色體數目不變。 和 段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2) 從圖甲可以看出,細胞分裂前后,子細胞與母細胞相比,染色體數目不變。由于染色體上含有DNA,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的穩定性。[解析] 從圖甲可以看出,縱軸表示染色體數目,細胞分裂前后,子細胞與母細胞相比,染色體數目不變。由于染色體上含有DNA,因而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的穩定性。(3) 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的步驟有解離、漂洗、染色、制片,使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裝片時,欲把圖乙中的 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具體操作是把裝片向上移動。[解析] 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的步驟有解離、漂洗、染色、制片,使用顯微鏡觀察有絲分裂裝片時,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顛倒的圖像,由于圖乙中的 細胞位于視野的上方,因此欲把 細胞移到視野中央,具體操作是把裝片向上移動。(4) 圖乙中的 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細胞與 細胞相比,染色體的特點是更短更粗、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解析] 圖乙的 細胞中,著絲粒分裂,染色體移向兩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表示有絲分裂中期, 表示有絲分裂前期, 細胞與 細胞相比,染色體的特點是更短更粗、著絲粒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能力提升12. [2022天津一中模擬]科學家在研究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細胞周期時,用同位素 標記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用 標記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把兩種核苷酸被細胞利用的速率繪成如圖所示的曲線。已知蠶豆的細胞周期為 。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 )A. 點時,細胞正在大量合成RNAB. 點時,細胞中DNA含量達到最大值C. 階段,細胞最容易發生基因突變D. 蠶豆細胞周期中分裂期時間大約為[解析]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速率分別代表合成RNA、DNA的速率。分析曲線圖可知, 點時 利用量大,說明此時細胞大量合成RNA,A正確; 點到 點, 仍被利用,說明該階段仍合成DNA, 點時細胞中DNA含量達到最大值,B錯誤;基因突變最容易發生在DNA復制過程中,即 段,C正確;據圖分析,分裂間期大約有 ,而已知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細胞周期大約為 ,則分裂期時間大約為 ,D正確。13. [2023南京期中]美花石斛 的莖是名貴中藥材,在一天中細胞分裂存在日節律性。圖1、圖2是某興趣小組的實驗結果,分裂期的細胞數占觀察細胞總數的比值作為細胞分裂指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圖1圖2A. 選取新生莖尖作為實驗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莖尖伸長區細胞分裂旺盛B. 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順序是⑤→④→②→①→③C. 圖1中的細胞①,染色體組數和同源染色體對數分別為4和14D. 由圖2可知,在日節律上,9:00左右是美花石斛細胞分裂的高峰期[解析] 選取新生莖尖作為實驗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莖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旺盛,A錯誤。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②處于有絲分裂末期,細胞③處于有絲分裂前的間期,細胞④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⑤處于有絲分裂前期,則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順序是③→⑤→④→①→②,B錯誤。圖1中的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此時著絲粒分裂,染色體組數和染色體數都加倍,因此染色體組數和同源染色體對數分別為4和 ,C錯誤。由圖2可知,在日節律中,9:00左右細胞分裂指數最大,此時為細胞分裂的高峰期,D正確。14. [2022濱州二模]液泡化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細胞中形成細胞質絲,細胞核從細胞的邊緣通過細胞質絲移動到細胞中央。成膜粒出現在某些細胞質絲中后擴展成一個平面形成成膜體并逐步形成新的細胞壁,進而完成細胞質分裂,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A. 細胞質絲的出現和消失具有周期性B. 成膜體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C. 圖示過程不能保證染色體的平均分配D. 誘導成熟植物細胞表現全能性時會出現圖示過程[解析] 由于細胞質絲出現在有絲分裂過程中,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具有細胞周期,因此細胞質絲的出現和消失具有周期性,A正確。高爾基體參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成膜體可逐步形成新的細胞壁,因此推測成膜體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B正確。結合圖示可知,最終細胞核均等分裂,因此圖示過程能保證染色體的平均分配,C錯誤。全能性是指細胞經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產生完整有機體或分化成其他各種細胞的潛能和特性,誘導成熟植物細胞表現全能性時需要經過有絲分裂、分化等過程,因此會出現圖示過程,D正確。15. [2022內江模擬]中心體位于細胞的中心部位,由兩個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圍的一些蛋白質構成。從橫切面看,每個中心粒是由9組微管組成的,微管屬于細胞骨架。細胞分裂時,中心體進行復制,結果每個子代中心粒與原中心粒成為一組新的中心體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細胞產生纖毛和鞭毛,并影響其運動能力;在超微結構水平上,調節著細胞的運動。下列關于中心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 動物細胞如果中心體功能發生障礙,細胞將不能正常進行有絲分裂B. 中心體在分裂期復制,每組中心體的兩個中心粒分別來自親代和子代C. 白細胞變形穿過血管壁吞噬抗原的運動與溶酶體有關,與中心體無關D. 氣管上皮細胞中心體異常易患慢性支氣管炎,與纖毛運動能力過強有關[解析] 在有絲分裂前期,中心體從其周圍發出微管形成星射線,星射線形成紡錘體,紡錘體微管和動力微管在細胞分裂時牽引染色體到細胞兩極,使每一個子代細胞都具有完整的染色體,因此動物細胞如果中心體功能發生障礙,細胞將不能正常進行有絲分裂,A正確;中心體在分裂間期復制,B錯誤;中心粒能使細胞產生纖毛和鞭毛,并影響其運動能力,白細胞穿過血管壁的運動與中心體有關,C錯誤;中心體異常會造成纖毛運動能力過弱,會使氣管的異物和病原體不易被清除,從而易患慢性支氣管炎,D錯誤。16. [2023西安模擬]某科研小組發現某植物細胞 核DNA中的一個胞嘧啶(C)脫氨基形成尿嘧啶(U)。該細胞之后進行了3次有絲分裂。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D )A. 次有絲分裂后,脫氨基位點為 的細胞占B. 該DNA分子脫氨基位點發生的變異屬于基因重組C. 次有絲分裂后,每個子細胞都含有18個DNA分子D. 該變異屬于可遺傳變異,但不一定能遺傳給后代[解析] 該細胞經3次有絲分裂后,形成8個子細胞,只有1個細胞有脫氨基位點為 ,因此脫氨基位點為 的細胞占 ,A錯誤;該細胞核DNA中的一個胞嘧啶(C)脫氨基形成尿嘧啶(U),發生了堿基的替換,這種變異屬于基因突變,B錯誤;3次有絲分裂后,每個子細胞都含有18個核DNA分子,同時細胞中還含有細胞質DNA,故每個子細胞的DNA分子大于18個,C錯誤;該變異是遺傳物質改變導致的,屬于可遺傳變異,如果體細胞中某基因發生改變,一般不能傳遞給后代,故該變異不一定能遺傳給后代,D正確。17. [2023遼寧名校聯考]人蛔蟲是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適宜材料,受精后的蛔蟲生殖器官中游離著許多處于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受精卵。某同學做了“觀察人蛔蟲受精卵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A. 與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相比,不需要用堿性染料對染色體進行染色B. 與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相比,不需要解離、漂洗等實驗操作C. 與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不同,實驗過程中可能用到生理鹽水D. 與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一樣,觀察過程中仍需要先使用低倍鏡[解析] 觀察人蛔蟲受精卵有絲分裂需要用堿性染料對染色體進行染色,A錯誤;根據題干信息“游離著許多處于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受精卵”可推測,該實驗不需要解離、漂洗等實驗操作,B正確;與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不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實驗過程中可能用到生理鹽水,以保持細胞正常的形態,C正確。18. [2022深圳六校聯考]科研人員用顯微鏡觀察被化學藥劑處理過的某種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發現有的細胞中姐妹染色單體末端黏合,著絲粒分裂后向兩極移動,形成“染色體橋”,最終在兩著絲粒間任一位置發生斷裂。下列對于出現“染色體橋”的細胞敘述正確的是( D )A. 堿性染料染色后,經解離、漂洗再進行觀察B. 分裂形成的子細胞的染色體完全相同C. 可在分裂中期觀察到“染色體橋”結構D. 圖中細胞所處時期是這種植物染色體和染色體組數目最多的時期[解析] 制作根尖分生區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即需要先解離、漂洗,再用堿性染料染色, 錯誤。由于“染色體橋”最終在兩著絲粒間任一位置發生斷裂,故分裂形成的子細胞的染色體不一定完全相同,B錯誤。由圖可知,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可在后期觀察到“染色體橋”結構,C錯誤。有絲分裂后期著絲粒分開,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形成子染色體,此時期細胞中染色體和染色體組數目最多,D正確。創新應用19. [繪制細胞周期中染色體變化曲線][ 分]為獲得玉米多倍體植株,可用秋水仙素對發芽的種子進行誘導處理。技術路線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1) 篩選鑒定多倍體時,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分生區的細胞。若裝片中的細胞均多層重疊,原因是解離不充分或壓片不充分。統計細胞周期各時期的細胞數和細胞染色體數。下表分別為幼苗Ⅰ中的甲株和幼苗Ⅱ中的乙株的統計結果。幼苗 計數項目 細胞周期間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甲株 細胞數細胞染色體數 / / /乙株 細胞染色體數 / / /可以利用表中數值 和 ,比較甲株細胞周期中的間期與分裂期的時間長短。[解析] 觀察染色體數目是否加倍,需選擇具有分裂能力的根尖分生區細胞。在觀察時視野中出現細胞多層重疊的現象,可能是解離不充分或者壓片不充分導致細胞沒有分散開。細胞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的時間不同,處在各個時期的細胞數目也不同,要比較甲株細胞周期中間期和分裂期的時間長短,需利用表中處于間期的細胞數目 與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目 來比較。(2) 依表結果,繪出形成乙株的過程中,誘導處理使染色體數加倍的細胞周期及下一個細胞周期的染色體數變化曲線。[答案][解析] 分析表中數據,甲株在分裂中期時的染色體數目為 ,說明其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 ,在用秋水仙素誘導處理形成乙株的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受到抑制,間期、前期、中期的染色體數目都為 ,在后期著絲粒分裂后,染色體數目變為 ,由于沒有紡錘絲牽引,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故細胞不能分裂,后期、末期染色體數目也為 ;在下一個細胞周期中,間期、前期、中期的染色體數目都為 ,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為 ,末期結束細胞一分為二,染色體數目恢復到 ,據此畫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