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地理上冊大單元教學設計(湘教版)第五章 世界的發展差異單元分析:(一)教材分析在本章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是最重要的內容,它不僅引入了國家和地域的基本概念,而且闡述了世界的發展差異主要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這對學生客觀地認識世界和今后學好各大洲、各地區與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有重要意義。第一節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主要由“不同類型的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異”三部分組成。本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通過實例,認識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和“運用地圖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第二節國際經濟合作是在第一節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目的是使學生認識當今世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本節內容由“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兩部分組成。本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二)內容分析學習世界地理,要認識世界各地區在自然、文化、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差異。自然、文化的差異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涉及了,在世界地區區發展差異中,學習目標重在經濟差異。課程標準從降低要求出發,只定性地要求認識世界地區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關起門來獨自發展經濟。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只有融入世界經濟之中,才能求得經濟更好地發展。一般情況下,國家與國家之間,促使經濟發展的各因素(如資金、技術、資源、勞動力等),都互有優勢,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而在一些社會問題(反恐、打擊販毒和走私活動)、環境問題方面,一個國家的力量更顯得薄弱,這一切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國際合作應是全方位的,例如,作為發展中國家,既要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合作,也要與發達國家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本章分為兩節內容。第一節“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初步引入國家的概念,主要講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和經濟發展差異,并簡略分析導致發展差異的原因。第二節“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講述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和意義,以及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兩節教材層層深入,緊密相連,先介紹國家和地區,然后講述各國各地區存在的發展差異,之后講述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加強國際合作對國家和地區發展的重要作用。(三)學情分析世界的發展差異,存在自然的差異和人為的差異,自然的差異地形、氣候、降水等方面在前面的四章已經基本學習;人文方面的差異還沒有接觸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異重點經濟方面的差異,教材并沒有把學習目標定位在經濟發展差異上,而課程標準降低要求,只定性地要求認識世界地區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就可以了。發展經濟難免會遇到一些國家力量不容易克服的困難,國際組織就是很好的調節器,根據這些內容,學生對于這章的學習還是比較容易接受,容易弄懂。(四)單元知識結構二、單元目標1、以某發達國家和某發展中國家為例,描述不同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2、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3、結合實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三、單元結構活動設計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了解當今世界有著形形色色的國家和地區;通過實例,認識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所存在的差異。2.運用地圖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初步了解“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3.初步知道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及應對的主要措施。4.能舉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難點:1.學會閱讀簡單的地理統計圖表,初步學會搜集世界各國的主要經濟數據,能進行經濟發展差異的對比分析。2.學會從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培養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培養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精神,以及維護國際和平、全球共同發展的觀念。五、單元教學評價單元目標 單元評價內容區域認知 1.通過實例,認識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所存在的差異。 2.能舉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綜合思維能力 1.運用地圖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初步了解“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2.初步知道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及應對的主要措施。人地協調觀 初步知道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及應對的主要措施。地理實踐力 1.學會從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培養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培養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精神,以及維護國際和平、全球共同發展的觀念。 2.能舉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單元達成評價量表 等級 一般 良 優分值(滿分100) 60——79 80——89 90以上大單元課題活動——為什么要進行國際經濟合作(一)課題背景:在現代社會中,各個國家和地區間的物質、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國際經濟合作也更加緊密(二)課題目標: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三)課題要求:內容要求:①描述目前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規模等情況。②舉例說明國家和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③搜集國際經濟合作的實例。(四)課題準備:1.全班分成8個小組。2.小組長需要給每個同學都明確課題要求,同時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記錄搜集到的資料。(五)搜集資料的渠道:互聯網或書刊查詢。(六)呈現結果方式:寫一篇文章或做成PPT匯報都可以。(七)課題收獲:深刻地了解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八)主題活動過程性評價細目設計組別 評價內容 分值 水平1 水平2 水平3各小組 1、描述目前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和規模等情況。 舉例說明國家和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 3、搜集國際經濟合作的實例。 30 能夠清晰、詳細地匯報目前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和規模大小以及國家的其他情況 能夠舉例從多方面(至少3個方面)說明某個國家經濟的發達和某個國家經濟的落后的狀況 列舉一個實例說明國際經濟合作的多個(至少三個)項目 1、能夠匯報目前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和規模大小 2、能夠舉例從多方面說明某個國家經濟的發達和某個國家經濟的落后的狀況 3、列舉一個實例說明國際經濟合作的多個項目 1、能夠匯報目前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數量 2、能夠舉例從多方面說明某個國家經濟的狀況 3、列舉一個實例說明國際經濟合作的一個項目備注: 小組最后得分:24——30分為優秀;21——23分為良好;18——20分為及格;18分以下不及格。六、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表單元教學主題 世界的發展差異 學科 地理 年級 七年級單元 第五單元 授課人 ×××單元實施課型 安排 課時 設置 課時目標 關鍵任務 驅動性問題 及時性評價新授課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課時 1.了解當今世界有著形形色色的國家和地區;通過實例,認識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所存在的差異。 2.運用地圖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初步了解“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3.學會閱讀簡單的地理統計圖表,初步學會搜集世界各國的主要經濟數據,能進行經濟發展差異的對比分析。 4.知道世界各國雖然存在著經濟發展差異,但各主權國家的地位是平等的;激發對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任務一:描述一個國家,從哪些方面描述呢? 任務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分布特點? 任務三:什么是“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任務四: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異有哪些? 世界上國家面積前五位的哪些國家? 世界上被稱為“袖珍國”的是哪些國家? 舉例說出發達國家的名字,至少五國? 舉例說出世界上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哪些? 世界上的國家制度有哪幾種? 目前世界上人口已經達到多少億?人口前三名的國家是哪些? 說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的分布特點 舉例說出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 至少能夠從三個方面說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社會發展方面的差異。 能夠簡單描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原因。 根據問題設計分值。 1.能夠說出世界上國家面積前五位的國家。 2.能夠說出世界上的“袖珍國”大概是哪些國家? 3.能夠說出五個發達國家的名字。 4、能夠舉例說出世界上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哪些? 5、世界上的國家制度有哪幾種? 6、目前世界上人口已經達到多少億?人口前三名的國家是哪些? 7、能夠說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的分布特點 8、舉例說出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 9、至少能夠從三個方面簡單描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差異。 10、能夠簡單描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單元實施課型 安排 課時 設置 課時目標 關鍵任務 驅動性問題 及時性評價新授課國際經濟合作 1課時 1.初步知道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及應對的主要措施。 2.能舉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國際經濟合作中的重要組織。 3.學會從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培養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培養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精神,以及維護國際和平、全球共同發展的觀念。 任務一:說一說什么是經濟全球化?有什么特征? 任務二:經濟全球化有什么影響? 任務三:介紹經濟合作組織 任務四:區分經濟合作組織的性質 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是什么?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什么? 能舉例說出我國有什么企業是經濟全球化的? 你能說出哪些經濟合作組織? 你能區分哪些組織是全球性的?哪些是區域性的?哪些是政府間的? 根據問題設計分值。 1、能夠概括出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是什么? 2、能夠概括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什么? 3、能夠舉例說出我國有什么企業是經濟全球化的? 4、你能說出哪些經濟合作組織? 5、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組織是全球性的?哪些是區域性的?哪些是政府間的?大單元作業設計一.完成大單元課題活動——完成為什么要進行國際合作?的匯報。二、單元作業(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上·山東泰安·八年級統考期中)加蓬與中國雖遠隔千山萬水,兩國友誼卻源遠流長。圖為加蓬簡圖。目前,中加兩國開展經濟合作,加蓬向中國出口石油、錳礦和木材等,中國可以( )①為加蓬提供資源加工的技術②參與加蓬的基礎設施建設③從加蓬進口機電產品、鋼鐵等④向加蓬出口初級農礦產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詳解】中加兩國相比,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高于加蓬,在中非合作中,中國可以向加蓬提供資源加工技術,參與加蓬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還可以從加蓬進口初級農礦產品,向加蓬出口機電產品、鋼鐵等,①②符合題意;③④不符合題意。A正確,BCD錯誤。故選A。2.(2023上·廣東梅州·八年級校考期中)中國政府提出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有中國、印度、英國、法國、德國等57個國家稱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亞投行的總部設于中國的首都,如圖陰影表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的分布,亞投行的建立將會使各成員國之間( )①加強合作與聯系②消除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③加強“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④實現資源和資金共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詳解】亞投行的建立有利于增強各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助于完善亞洲地區的融資機制,搭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專門投融資平臺,促進各成員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亞投行成員中,既有英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也有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因此既加強“南南合作”,也加強了“南北合作”,①③正確;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亞投行是一個融資平臺,不可能消除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別,故②不正確;亞投行是資金共享,但不是資源共享,故④不正確;結合題意,選項A符合。故選A。(2022上·新疆阿克蘇·七年級統考期末)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10國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將大大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經濟全球化,提振區域經濟發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RCEP在各成員國的批準生效,體現了( )A.經濟全球化 B.各國經濟競爭加劇C.全球貿易減少 D.全球化合作不如區域化合作4.中國同下列哪個國家的互助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 )A.日本 B.新西蘭 C.泰國 D.澳大利亞【答案】3.A 4.C【解析】3.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10國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將大大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經濟全球化,提振區域經濟發展。RCEP在各成員國的批準生效,體現了經濟全球化,A正確。RCEP在各成員國的批準生效,體現的是合作,而不是競爭,B錯誤。會大大促進全球貿易的增加,C錯誤。全球化合作和區域化合作相互促進,全球化合作更加有利于經濟的發展,D錯誤。故選A。4.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選項中只有泰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中國同泰國的互助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中國跟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合作屬于“南北對話”,故選C。【點睛】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通常把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歐洲、大洋洲。發展中國家以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針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分布的南北差異,國際上把這種差別說成是南北差距。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二、解答題5.(2023上·內蒙古通遼·八年級統考期中)讀下面材料和”金磚國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圖示陰影區域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是世界上發展迅速的新興經濟體。2019年11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專機抵達巴西首都,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1)赤道穿過的“金磚國家”是 ,北極圈穿過的“金磚國家”是 。(2)“金磚國家”從發展水平看屬于 國家,我國和巴西的相互合作被稱為 。A.南北對話B.南北差異C.南南合作D.南南對話(3)圖中①②③④地中屬于人口稠密區的是 (多選,填序號)。(4)②處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由此會產生哪些問題 、 ?(至少寫出兩條)【答案】(1) 巴西 俄羅斯(2) 發展中 C(3)①②④(4) 勞動力短缺 國防兵源不足【分析】本題金磚國家分布示意圖為材料,考查了國家的分布與合作及人口的相關知識,旨在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的核心素養。【詳解】(1)讀圖可知,在金五國中,赤道穿過的是巴西,位于南美洲。北極圈穿過的是俄羅斯,位于亞歐大陸北部。(2)從發展水平看,金磚五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叫做“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所以中國和巴西之間的相互合作叫做“南南合作”,C正確,故選C。(3)讀圖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地中屬于人口稠密區的是①北美洲東部,②歐洲西部、④亞洲南部,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屬于人口稀疏區的是③非洲北部,這里氣候炎熱干燥,人口稀少。(4)讀圖可知,②歐洲西部,經濟發達,人口增長緩慢,很多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由此會產生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社會福利開支不足等。6.(2023上·安徽·七年級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問題。(12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成員國包括東盟十國(①馬來西亞、②印度尼西亞、③泰國、④菲律賓、⑤新加坡、⑥文萊、⑦越南、⑧老撾、⑨緬甸和柬埔寨)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下圖為“RCEP成員國分布圖”。依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東盟十國屬于 (發達/發展中)國家,RCEP成員國的合作屬于 (南南合作/南北對話)。(2)在RCEP會議上最可能使用的語言是 。(3)悉尼位于 半球和東半球,按照聚落類型劃分,悉尼屬于 聚落,從地理位置角度看,該聚落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寫出一點即可)。【答案】(1) 發展中 南北對話(2)英語(3) 南 城市 位于南溫帶,氣候比較溫和濕潤【分析】本題以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成員國為材料,涉及南北關系、世界主要語言、半球劃分和聚落形成的條件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詳解】(1)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東盟十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RCEP成員國中既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其合作屬于“南北對話”。(2)在RCEP會議上最可能使用的語言是英語,該語言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3)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到160°E是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讀圖可知,悉尼位于南半球和東半球。按照聚落類型劃分,悉尼屬于城市聚落。該聚落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是:開發歷史悠久;位于南溫帶,氣候比較溫和濕潤;位于東部沿海地區,交通運輸便利。7.(2023上·陜西西安·八年級西安市鐵一中學校考期中)雅萬高速鐵路是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印尼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2023年10月17日,雅萬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標志著中國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讀圖1“雅萬高鐵示意圖”、圖2“雅加達氣候資料圖”、圖3“六大板塊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從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看,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都屬于 (發展中/發達)國家,兩國之間的合作被稱為“ ”(填“南北對話”或“南南合作”)。(2)讀“雅加達氣候資料圖”,該氣候類型為 氣候,考慮到雅加達的氣候特征是 ,列車采用了耐腐蝕設計,可有效提高列車使用壽命。(3)讀“六大板塊分布圖”,考慮印尼地處三大板塊交界處,位于兩條火山地震帶交界處,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 火山、地震帶,地殼 ,所以高鐵配備了地震監測和預警系統,可有效保障乘客安全。【答案】(1) 發展中 南南合作(2) 熱帶雨林 全年炎熱多雨(3) 環太平洋 運動活躍【分析】本題以雅萬高鐵示意圖和雅加達氣候資料圖為背景,涉及當地氣候、板塊運動、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基礎知識運用能力。【詳解】(1)從經濟發展水平的角度印度尼西亞屬于發展中國家,由于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故把發展中國家簡稱為南,而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故簡稱北,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都屬于發展中國家,故兩國的合作叫南南合作。(2)讀圖可知,雅加達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針對這種全年高溫多雨的濕熱特點,列車采用了耐腐蝕設計。(3)全球有兩條知名火山地震帶交界處,分別是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些區域地殼運動活躍,火山地震多發,所以為了應對地質災害,高鐵配備了地震監測和預警系統,可有效保障乘客安全。8.(2023上·廣西南寧·七年級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校考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1: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舉行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泉州,700多年前就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之一,這里存在著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宗教,其保留的閱南文化更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泉州市擁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達到36項。材料2:“一帶一路”戰略不僅是中國在新時期提出的重要國家戰略,同時也是歐亞非三大洲各國的共同發展戰略,它不僅植根于古代先民基于勇氣與智慧共同創造的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而且也適應了當代各國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共同需要。(1)閱讀材料1,泉州不僅是發達的海貿港口,這里還是“世界宗教博物館”,大量屬于不同宗教的遺跡也成為了申遺項目,其中圖1古遺跡清凈寺(也叫艾蘇哈卜大清真寺)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 教寺院之一,見證了10至14世紀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文化交流。阿拉伯地區屬于 人種,當地人使用 語言交流。(2)圖2所示泉州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屋頂設計特點反映出當地降水(3)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張,泉州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何保護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古民居建筑群落 你認為保護文化遺產措施有 等。(至少寫出一條建議。)(4)閱讀材料2,“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使中國和沿線的國家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了,其中我國和 (歐洲/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關系稱為“南南合作”。(特別提醒: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關于經濟、政治等方面問題的商談,叫做“南北對話”)【答案】(1) 伊斯蘭 白色 阿拉伯(2)多(3)控制參觀人數(4)非洲【分析】本題以泉州世界遺產和“一帶一路”戰略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宗教建筑、自然環境與建筑物的關系、城市發展的區域條件、保護文化遺產的措施、南南合作等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掌握及靈活運用能力。【詳解】(1)世界三大宗教分別為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宗教建筑。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阿拉伯地區屬于白色人種,通用阿拉伯語,阿拉伯語主要通行于西亞和北非。(2)泉州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因此反映出當地降水較多。(3)保護文化遺產措施如:保持原有風貌,修舊如舊;控制參觀人數;禁止亂寫亂刻等。(4)我國和非洲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我國和非洲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關系稱為“南南合作”,歐洲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附:作業評價量表等級 一般 良好 優秀要求(滿分60分) 36——42 43——48 49——60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