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走近細胞——2023~2024學年高一生物學人教版(2019)必修一期末復習敲重點第一步:單元學習目標整合通過探索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了解細胞學說的研究史和細胞學說的內容。通過對比多種細胞的異同,能認識到各種細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及不同細胞在結構與功能上的差異,形成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生命觀念。通過比較顫藍細菌細胞和水綿細胞的異同,利用歸納等科學方法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通過利用3D彩泥制作細胞模型,掌握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實施方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形成團隊合作意識。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癌細胞的生理特征和形態特征以及癌癥的發病原因,從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熱點的習慣。第二步:單元思維導圖回顧知識第三步:單元重難知識易混易錯1.細胞學說的建立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結構層次 概念 實例細胞 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心肌細胞、葉的表皮細胞組織 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 心肌、葉的保護組織器官 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完成某種特定功能的結構 心臟、葉系統 能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結構 血液循環系統、植物無系統個體 由若干系統協同完成復雜生命活動的單個生物。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就構成一個個體 大熊貓、冷箭竹種群 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 某區域內同種蛙的所有個體(包括蝌蚪)群落 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即該區域內所有的生物)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生態系統 由群落及其所生存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統一整體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和無機環境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這些生物生活的無機環境通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空3.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細胞的統一性化學組成: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種類基本一致。結構: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遺傳物質:都以DNA為遺傳物質。細胞的多樣性:細胞的多樣性是細胞分化的結果,表現在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細胞器的種類和數目等方面的差異。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結構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細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細胞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真菌細胞的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細胞質 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 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細胞核 有擬核,無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4.病毒:病毒的結構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在分類學上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病毒主要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組成,一種病毒的核酸只有DNA或RNA中的一種。病毒的營養:病毒營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細胞內才具有生命現象。因此,不能用培養基來培養病毒,只能用活的細胞來培養病毒,如雞胚培養禽流感病毒。病毒的增殖: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或RNA,一般在病毒增殖過程中,病毒只提供模板,宿主細胞提供氨基酸原料、核苷酸原料、核糖體、tRNA等。提示: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生命系統的基本單元是細胞,即: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病毒雖沒有細胞結構,但是屬于生物,因為它能繁殖,不能用普通培養基培養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完成其新陳代謝。5.誤認為生物名稱中帶有“菌”字的都是細菌;誤認為生物名稱中帶有“藻”字的都是植物藍藻;誤認為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單細胞的原生動物提示:從名稱上看,凡是菌字前帶有“桿”“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細菌,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放線菌:屬于原核生物。真菌類:屬子真桉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莓、曲霉、毛霉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銀耳、猴頭、靈芝等)。念珠藻、魚腥藻、顫藻、螺旋藻、發菜等屬于原核藻類,但綠藻、紅藻等屬于真核藻類。如常見的草履蟲、變形蟲、瘧原蟲等是真核生物;單細胞綠藻(如衣藻)、單細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例題】1.下列事實與證據不能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是( )A.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B.人體生長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C.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進行光合作用并釋放氧氣D.縮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的協調配合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睋P州瘦西湖風景秀美,水中有多種蝦類、魚類等生物,湖邊的樹上棲息著各種小鳥,土壤中有各種細菌和真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揚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魚構成一個種群B.揚州瘦西湖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生態系統C.土壤中的各種細菌和真菌均為原核生物D.揚州瘦西湖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個體3.不同于“非典”流行初期曾將病原體誤診斷為衣原體,新冠感染發生初期,我國科學家很快將病原體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RNA病毒),并向世界各地分享了該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為世界抗疫斗爭作出了貢獻。下列關于衣原體和新冠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A.衣原體和新冠病毒都具有細胞膜B.衣原體和新冠病毒都有核糖體C.衣原體和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是RNAD.衣原體和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4.有關病毒的起源及與細胞的關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觀點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細胞產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新陳代謝B.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D.病毒是目前發現的最簡單的生物5.下列與“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系統→大熊貓”對應的層次一致的是( )A.分生區細胞→分生組織→根→莖→冷箭竹B.肌細胞→肌肉組織→胃→牛C.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網→草履蟲D.上皮細胞→上皮組織→肺→呼吸系統→馬6.下列對“系統”的認識,正確的是( )A.生命系統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能完整表現生命活動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統是細胞B.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為“系統”,也屬于生命系統層次C.“生態系統”是生命系統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合組成的“系統”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備的7.對下列各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葉綠體②染色體③核膜④核糖體⑤細胞壁⑥擬核A.菠菜和發菜體內都含有①③④⑤B.①~⑤在綠藻體內都存在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顫藻的體內存在D.大腸桿菌和藍藻共有的是④⑤⑥8.金絲猴群棲于高山密林中,主要以樹葉、嫩樹枝、花、果、樹皮為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金絲猴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體內各種細胞的密切合作B.金絲猴成熟的紅細胞和藍細菌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C.花、果實都屬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沒有系統這一生命系統結構層次D.該密林內所有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9.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細胞是先前存在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10.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學說的建立者主要是兩位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B.“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C.顯微鏡的發明和應用為細胞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D.原核、真核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這屬于細胞學說所體現的細胞之間的統一性第四步:單元核心素養對接高考本單元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利用該觀念,學生可以解釋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例如,盆栽植物綠葉變黃,學生可以聯想到這是由細胞內的物質變化導致的;也能逐漸意識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除病毒外)均是由細胞構成的,它們的細胞在結構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這和細胞的功能是相適應的。【2023年北京卷】有關預防和治療病毒性疾病的表述,正確的是( )A.75%的乙醇能破壞病毒結構,故飲酒可預防感染B.疫苗接種后可立即實現有效保護,無需其他防護C.大多數病毒耐冷不耐熱,故洗熱水澡可預防病毒感染D.吸煙不能預防病毒感染,也不能用于治療病毒性疾病答案:D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說明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人體生長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說明細胞的生命活動是人體生長發育的基礎;縮手反射需要一系列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的協調配合,說明多細胞生物的各種細胞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A、B、D都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觀點。葉綠體不是細胞,只是細胞器,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進行光合作用并釋放氧氣,說明不具有細胞結構的葉綠體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C不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一觀點。2.答案:B解析:揚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魚包括多個種類,它們既不屬于種群,也不屬于群落層次,A項錯誤;生態系統是指生物群落與它們所生活的無機環境相互關聯形成的統一整體,揚州瘦西湖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生態系統,B項正確;真菌屬于真核生物,C項錯誤;揚州瘦西湖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細胞,D項錯誤。3.答案:D解析:衣原體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而且有唯一的細胞器——核糖體,遺傳物質是DNA;新冠病毒屬于RNA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遺傳物質是RNA,它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而不能獨立生存,所以說病毒的生命活動也離不開細胞。故A、B、C錯誤,D正確。4.答案:A解析:A.病毒離開寄主細胞不能進行復制和增殖,因此先有細胞,后有病毒,支持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的起源觀點,A正確;B.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的堿基序列十分相似,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的起源觀點,B錯誤;C.病毒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化學組成簡單,按照生命的歷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的觀點,病毒發生在細胞出現之前,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的起源觀點,C錯誤;D.病毒是目前發現的最簡單的生物,不支持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的起源觀點,D錯誤。故選:A。5.答案:D解析:題干中“神經細胞→神經組織→腦→神經系統→大熊貓”對應的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植物的根和莖都是器官層次,A錯誤;胃(器官)和牛(個體)之間缺少系統層次,B錯誤;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既是細胞層次又是個體層次,C錯誤;上皮細胞(細胞)→上皮組織(組織)→肺(器官)→呼吸系統(系統)→馬(個體),與題中對應層次相同,D正確。6.答案:A解析:A、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活動中能完整表現生命活動的最小層次,A正確;B、生命系統最小的層次是細胞,蛋白質和核酸不屬于生命系統的層次,B錯誤;C、生態系統是生命系統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所有生物及無機環境,C錯誤;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合組成的“系統”層次,不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有的,如植物無系統層次,單細胞生物沒有系統、器官、組織這三個層次,D錯誤。故選A。7.答案:A解析:發菜是原核生物,其細胞內不含葉綠體,也不含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細胞核,A錯誤;菠菜是真核生物,其細胞結構中含有葉綠體、核膜、核糖體、細胞壁,也有染色體存在,B正確;顫藻是原核生物,不含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細胞,但是含有擬核,同時含有細胞壁與核糖體,C正確;大腸桿菌和藍藻都是原核生物,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糖體以及擬核,D正確。8.答案:B解析:金絲猴是多細胞動物,需要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A正確;金絲猴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藍細菌屬于原核細胞,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錯誤;花、果實都屬于植物的器官,與多細胞動物相比,植物沒有系統這一生命系統結構層次,C正確;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D正確。9.答案:C解析: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用顯微鏡來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A錯誤;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學說的創立者,B錯誤;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細胞是先前存在的細胞經過分裂產生的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C正確;細胞學說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D錯誤。10.答案:D解析:德國的魏爾肖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這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B正確;顯微鏡的發明和應用使科學家能夠觀察細胞的微細結構,為細胞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正確;原核、真核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這是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之間的統一性,不屬于細胞學說所體現的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之間的統一性,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