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筆記練習(pdf版 無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筆記練習(pdf版 無答案)

資源簡介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第一節 杠桿
一、杠桿
1、杠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例如:一根硬棒在撬石頭時稱為杠桿,但
這根硬棒不使用時就不能稱為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五要素 物理含義 圖示
( ) 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O”表示
( ) 使杠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 )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 ) 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1”表示
( ) 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l2”表示
3、力臂的表示與畫法
(1)力臂的表示方法:可以用大括號勾出,在上面標出 l1或 l2;也可以在兩端用箭頭表示,再標出 l1或 l2。
(2)力臂的畫法:
(3)力臂的正確作圖法: 。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 ,這種狀態叫杠桿平衡。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探究方法:首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再在支點兩側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或在支點同側施加力,使杠
桿平衡,觀察并記錄數據。
(2)得出結論: 。
3、杠桿平衡表達式
1 動力 阻力臂( )文字表達: ,即 ;(2)公式表達: ,即 。
阻力 動力臂
4、利用杠桿平衡條件計算
例題、據《杭州日報》報道,2001年 6月 22日,在杭州動物園內,一位物理老師利用杠桿原理,僅用小小的彈簧測力
計就測出了一頭大象的質量,如圖甲所示。測量時利用了一根長度為 10m的槽鋼作為杠桿,如圖乙所示。吊鉤固定點
O為支點。彈簧測力計示數 F1為 200N,測得動力臂 l1為 9cm,阻力臂 l2為 6cm。若不計槽鋼和鐵籠的質量,請估算大
象的質量。g取 10N/kg
三、生活中的杠桿
1、杠桿分類:(1) ;(2) ;(3) 。
2、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優缺點
(1)使用省力杠桿時, ;(2)使用費力杠桿時, ;(3)等臂杠桿 。
省力杠桿
費力杠桿
3、三類杠桿的特點
類型 示意圖 力臂的大小 力 的 大 小 特點 應用
關系 關系
鍘刀、瓶蓋起子、手
省力杠桿 ( ) ( ) ( ) 推車、鋼絲鉗
釣魚竿、鑷子、筷子、
費力杠桿 ( ) ( ) ( ) 理發剪子、縫紉機腳
踏板
既不省力也不
等臂杠桿 ( ) ( ) 省距離,既不費 天平
力也不費距離
第二節 滑輪
一、定滑輪和動滑輪
1、滑輪: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繞軸轉動的輪子。滑輪是 ,因為滑輪可以連續轉動,因此可看成是
能夠連續轉動的杠桿。
(1) :使用滑輪時, ,這種滑輪叫定滑輪。
(2) :使用滑輪時, ,這種滑輪叫動滑輪。
2、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1)定滑輪特點:使用定滑輪 ;
(2)動滑輪特點:使用動滑輪 。
3、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區別與聯系
名稱 實質 特點 分析 示意圖
不省力,也不 定滑輪兩邊的力與輪相切,中心軸為杠桿的支點,輪的直徑
定滑輪 等臂杠桿 費力,但能改 可以看成是一根硬棒,動力和阻力作用在直徑的兩端,動力
變力的方向 臂等于阻力臂
動力臂為阻 省一半的力, 動滑輪由于一邊懸于固定點,重物的重力作用線通過滑輪中
動滑輪 力臂 2 倍的 不能改變力 心軸,滑輪的支點位于固定邊與輪相切的地方,過支點的輪
杠桿(省力 的方向 的直徑相當于杠桿。重物對中心軸的拉力是阻力,人施加的
杠桿) 力是動力,動力臂是直徑,阻力臂是半徑。
4、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幾種情況
定滑輪 動滑輪
圖示
表達式
本資料由初中物理史老師精心整理,為廣大初中學生提供物理干貨,方法、考點、真題一步到位,直擊中考! 3
初中物理優質資料平臺為廣大初中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方法、精準的知識框架、高效的試題練習。掃描右上角二維碼加關注!
二、滑輪組
1、滑輪組:把 叫做滑輪組。滑輪組既可以 又
可以 。
2、省力情況:使用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時,有幾段繩子吊著動滑輪,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體
重力的幾分之一(不計摩擦、繩重及動滑輪的重力),即加在繩子自由端的力 F與物重 G的關系
是 (其中 n為吊著動滑輪的繩子的段數)。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與物體上升高度
的關系為 。
二倍關系繞法 三倍關系繞法
力的關系:( ) 力的關系:( )
距離關系:( ) 距離關系:( )
速度關系:( ) 速度關系:( )
3、如何計算吊著動滑輪的繩子段數
在動滑輪與定滑輪之間畫一條虛線,將它們隔離開,只算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
4、滑輪組的組裝和設計
G
繩子段數的求解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省力情況,要用 n= 去求,當 G不能被 F整除時,
求段數 F
s
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處理小數位;二是根據移動距離的關系 n= 來求解
h
1
動滑輪的個數 N是根據求出的繩子的段數 n來確定的。當 n為奇數時,動滑輪的個數為 N=
定個數 2
1
(n-1);當 n為偶數時,動滑輪的個數 N= n
2
找起點 繩子的起始端可依據“奇動偶定”的原則來判斷。當 n為奇數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動滑輪的掛
鉤上;當 n為偶數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輪的掛鉤上
畫線段 畫裝配圖時,根據“一動一定”的原則畫繞線,同時根據要求確定定滑輪的個數,最后得到符
合要求的裝配圖
5、滑輪組的特殊用法
(1)一般的滑輪組用來提升重物,此時拉力的大小與物重有關;有時滑輪組也在水平方向上拉物體,此時拉力的大小
與物重無關,而與物體和地面間的摩擦有關。
(2)在判斷特殊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時,不能只看繩子的段數,要分析受力情況,同一根繩各段上的力是相等的。
三、輪軸和斜面
1、輪軸
(1)概念:由一個 和一個 組成的,能繞共同的軸線轉動的簡單機械叫做輪軸。
通常將大輪叫做輪,小輪叫做軸。汽車方向盤、轆轤、卷揚機、螺絲刀等都屬于輪軸。
(2)實質:是 ,支點在輪和軸的軸線上。
(3)特點:若動力施加在輪上,阻力施加在軸上,則兩個力臂分別是輪半徑和軸半徑,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 。可見,輪半徑是軸半徑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因此使用輪軸可以省力,
但要費距離。反之,若動力施加在軸上,阻力施加在輪上,則輪軸費力省距離。
2、斜面:斜面是 的簡單機械。對于同樣高度的斜面, 。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盤山公路、螺絲釘的螺紋等都可以看成斜面,當不計摩擦阻力時,斜面長是斜面高
的多少倍,拉力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幾分之一。由此可得 。
第三節 機械效率
一、有用功和額外功
1、有用功
(1)定義: ,叫做有用功。例如:提沙子上樓時,對沙子做的功就是有
用功;用水桶提水,對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2)有用功符號: 。豎直方向上, 。
(3)在討論提重物的有用功時,只考慮 ,不管它的路徑、方式是否相同。
2、額外功
(1)定義: ,如提沙子上樓時,對桶、動滑輪等所做的功。
(2)額外功的符號: 。
(3)分析額外功,應從“簡單機械本身的受力情況”入手。
3、總功
(1)定義: ,叫總功。
(2)總功的符號: 。總功等于作用在機械上的動力與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的乘積,即 。
(3)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的關系: 。
(4)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的單位都是焦(J)。
4、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的計算
(1)當利用機械勻速提升物體時,有用功在數值上等于物體重力與升高的高度的乘積,即 。
(2)當在水平方向利用機械勻速提升克服摩擦力做功時,有用功在數值上等于摩擦力與物體移動距離的乘積,
即 ,其中 s為物體移動的距離。
(3)總功等于作用在機械上的動力 F和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 s的乘積, 。
(4)由 得 。
5、三種機械功的比較
杠桿 滑輪組(提重物) 斜面
有用功 ( ) ( ) ( )
克服杠桿本身重力、 克服動滑輪重、繩重、摩擦力所做的功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額外功 摩 擦 力 所 做 的 功 (1) ( ) (1)( )
( ) (2)若不計繩重、摩擦力,( ) (2)( )
總功 ( ) ( ) ( )
二、機械效率
1、定義: 叫機械效率。用“η”表示。
2、公式: ,W 總表示總功,W 有表示有用功,η表示機械效率。
3、注意:機械效率是一個比值,它沒有單位,通常用 表示。
4、物理意義: 的物理量,機械效率越高,其機械性能越好。
5、機械效率的計算
例題、起重機把質量為 0.5t的重物勻速提升了 3m,而它的電動機所做的功是 3.4×104J,起重機的機械效率是多少?g
取 10N/kg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一般為 40%~50%,抽水機的機械效率一般為 60%~80%。
6、三種機械效率的計算
杠桿 滑輪或滑輪組 斜面
提升重物 水平勻速拉物體
( )。 (1)( ) ( ) (1)( )
其中 G 為提升重物的 (2)不計繩重、摩擦 其中 f為物體與水平面間的 (2)( )
重力,h為重物升高的 ( ) 摩擦力,F 為拉力,s 物為 其中 G 為物重,h 為斜面
高度,F為動力,s為 其中 G為物重,h為重物上升 物體移動的距離,s 繩為繩 高度,L為斜面長度,F為
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 的高度,s 為繩自由端移動的 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n 為 拉力,f為摩擦力。
離。 距離,n為承擔重物的繩數。 承擔拉力的繩數。
7、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的計算方法
總功 有用功 額外功
1 W Fs W有 Gh W額 G h,W額 fs總
2 W總 W有 W額 W有 W總 W額 W額 W總 W有
W
3 W 有
W額 W有 W總 W額 W總 (1 )
總 1
三、測量斜面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實驗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1)探究方法:將木板用一木塊墊起,使其傾斜程度依次變大,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將小車從斜面底端勻速拉到斜面
頂端,依次記下小車移動的距離,并依次測出斜面的高度 h、拉力 F。
(2)得出結論: 。
2、實驗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探究方法:用一滑輪組分別將甲乙重物提起,分別測出拉力 F,彈簧測力計上升的距離 s,鉤碼重 G,鉤碼上升
的高度 h。
(2)得出結論: 。
3、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1)機械自身因素(如機械自重、摩擦等);(2)做功對象(如提起的重物),與使用機械是
否省力、是否省距離以及做多少功無關。
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1) 。采用減輕機械自重和加潤滑油減小摩擦等方法減小額外功。
(2) 。在機械承受范圍內,盡可能多吊起重物,充分發揮機械的作用,提高機械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洮县| 许昌县| 五华县| 西华县| 乌兰浩特市| 二连浩特市| 中山市| 灵宝市| 寿光市| 察雅县| 漯河市| 观塘区| 大竹县| 木兰县| 民勤县| 会昌县| 攀枝花市| 南康市| 夹江县| 景宁| 祁门县| 新宁县| 盐边县| 周至县| 定边县| 潼关县| 青神县| 德安县| 永吉县| 沙河市| 稻城县| 郸城县| 通化市| 彭水| 荆门市| 类乌齐县| 牙克石市| 汝阳县| 新丰县| 三亚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