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 運動和力第一節 牛頓第一定律一、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1、探究方法:把三種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放在與斜面銜接的水平桌面上,讓小車從斜面的自由滑下,分別在三種不同表面上運動,記下小車運動的路程。2、實驗現象: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得比較近,在棉布表面運動得比較遠,在木板表面運動得最遠。3、實驗結論:(1)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即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2)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永遠運動下去。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二、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中的四個關鍵詞關鍵詞 理解一切 “一切”說明該定律對于所有物體都是普遍適用的,不是特殊現象。沒有受到 “沒有受到力的作用”:1、該物體確實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理想化情況,實際上,力的作用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2、所受力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等效為不受任何力作用時的效果。總 “總”指總是這樣,沒有例外。或 “或”指兩種狀態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物體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1)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觀點是錯誤的;(2)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本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反之,如果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則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三、慣性1、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有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種性質叫做慣性。2、對慣性的理解慣性的特點 理解慣性是物體保持原運動狀 慣性是指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靜止的物態的一種性質 體具有保持靜止的性質,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 慣性與外界條件無關,與受力與否、受力大小、處于何種狀態、狀態如有慣性 何改變等均無關。慣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體 不能把慣性說成“受慣性的作用”或“慣性力”,而應該說由于慣性。固有的屬性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 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的大小可以由力改決定 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困難程度”表現出來。3、慣性定律: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4、慣性現象:(1)人走路時,腳被石頭絆住,由于人具有慣性,上身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而向前傾倒;(2)汽車突然開動時,車上的乘客要向后仰;(3)汽車突然剎車時,車上的乘客向前傾。(4)錘柄撞到板凳時停止運動,但錘頭由于慣性,繼續向下運動;(5)鏟子和煤到達鍋爐堂口時,鏟子停止運動,但鏟子上的煤由于慣性繼續運動,離開鏟子飛進膛口。利用慣性 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第二節 二力平衡一、平衡力和平衡狀態1、力的平衡與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但是這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于不受力。這時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這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2、現象探究:處于平衡狀態時物體受到的力3、平衡力: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幾個力叫做平衡力。二、二力平衡的條件1、二力平衡:如果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處于平衡狀態,就說這兩個力平衡。2、二力平衡條件(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一條直線上;(4)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八字概括:“等大、反向、共線、同物”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異同點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大小 相等 相等方向 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 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對象 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力的作用效果 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使物體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處于平衡狀態 一般產生不同的效果三、二力平衡的應用1、根據一個力的大小、方向,確定另外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電燈重 1N,方向豎直向下;繩的拉力 1N,方向豎直向上。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例:火車在平直軌道上行駛,豎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牽引力大于阻力,火車加速運動;牽引力等于阻力,火車勻速運動;牽引力小于阻力,火車減速運動。第三節 摩擦力一、摩擦力1、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滑動摩擦力,一般用符號 f 表示。2、認識摩擦力(1)兩物體相互接觸并相互擠壓;(2)兩物體接觸面粗糙;產生條件 (3)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三者缺一不可。方向 與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作用點 摩擦力發生在接觸面上,所以摩擦力的作用點就在接觸面上,通常把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的重心上。3、摩擦力的種類(1)滑動摩擦力 例:用鉛筆寫字時,筆與紙張的摩擦屬于滑動摩擦;(2)靜摩擦力 例:用力推物體而未推動,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方向與物體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3)滾動摩擦力 例: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上的小圓珠與紙張的摩擦。二、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1、探究過程:(1)把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是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2)在木板上放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3)把棉布、毛巾等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4)把木塊側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積。2、實驗結論:(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壓力的大小有關,接觸面越粗糙,壓力越大,則滑動摩擦力越大。(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與物體是否做勻速運動無關。3、只有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受到的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大小。三、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分類 方法 舉例增大摩擦 增大接觸面之間的壓力 皮帶傳送時張緊皮帶;用力捏閘使接觸面變得更加粗糙 鞋底上制有花紋;手上涂防滑粉將接觸面做得盡量光滑 旱冰場的地面做得很光滑;冰壺運動減小摩擦 使接觸面互相分離 加潤滑油可以在兩個表面之間形成一層油膜,使它們互不接觸;氣墊船用滾動代替滑動 滾動軸承本資料由初中物理史老師精心整理,為廣大初中學生提供物理干貨,方法、考點、真題一步到位,直擊中考!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