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課題 第七章 第3節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二)教學內容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教學 目標 1.讀圖描述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簡要評價港澳的地理位置。(區域認知,綜合思維) 2.舉例分析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特點。(區域認知) 3.舉例說明祖國內地雨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綜合思維能力,人地和諧觀)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讀圖描述香港、澳門的地理位置,簡要評價港澳的地理位置。 2. 舉例說明祖國內地雨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教學難點 1.簡要評價港澳的地理位置。 2. 舉例說明祖國內地雨香港、澳門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教學輔助 材料與手段 多媒體課件 創設情境法、讀圖分析法、合作學習法、列舉分析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 一、播放視頻《香港澳門回歸:“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二.問題導向: 1.你知道香港澳門實行的制度嗎? 2.你知道香港、澳門發展合作的對象嗎? 3.你還知道港澳的哪些知識? 一、觀看視頻 二、思考并交流問題。二、教學過程 探究一:認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1.香港特別行政區 (1)描述位置 問題導向:找出香港鄰近的城市,說說它的相對位置。出示地圖: (2)香港區旗上圖案的寓意是什么? (3)觀察香港的范圍 任務要求:找出香港領土的三部分組成,計算香港的人口密度,分析香港的人地關系有什么特點? 出示鳥瞰香港景觀圖,引導學生從宏觀角度看香港。 (4)解析香港的經濟特點: 出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的景觀圖片。 ①補充維多利亞港對香港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香港有著名的深水良港,貨物吞吐量居世界前列,并擁有龐大的商船隊,對外貿易十分發達。 ②補充: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目前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形成一個以香港為樞紐,聯系五大洲、三大洋的海上運輸網絡。香港一貫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對許多進出口商品免征關稅,進出口手續也極為簡便,從而吸引國際船只和貨物過境,發展過境貿易,加上香港生產旅游者比較喜愛的輕工業產品,香港被譽為“購物者的天堂”和“東方之珠”。 2.澳門特別行政區(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澳門的學習) (1)描述位置 問題導向:找出澳門鄰近的城市,說說它的相對位置。 (2)澳門區旗寓意是什么? (3)觀察澳門的范圍 問題導向:找出澳門領土的三部分組成,計算澳門的人口密度,分析澳門的人地關系有什么特點? 補充:澳門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4)解析澳門的經濟特點 出示圖片:博彩業景觀,葡京大酒店的圖片。 澳門標志性建筑——澳門大三巴牌坊。 3. 合作探究——港澳地區的人地矛盾,出示港澳及我國內地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引導學生對比分析。 問題導向:在寸金寸土的香港,人們是如何實現生存空間拓展的呢? 探究二: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1.香港、澳門發展的不利 分析課本閱讀材料,說一說香港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香港和祖國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強大的社會主義祖國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堅強后盾。 2. 探究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的合作 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與港澳采取了什么樣的合作模式?各有什么優勢條件? 3.補充香港——轉口貿易 4.補充港澳發展與祖國內地的相互促進作用: 國家政策的支持: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明確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 同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廣州、深圳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1.讀圖描述: (1)香港位于珠江口東側,北鄰經濟特區——深圳,南臨南海。 (2)互動交流: 紅旗→祖國 紫荊花→香港 花蕊上的五顆星→香港同胞心系祖國紅、白兩色→“一國兩制” (3)讀圖計算對比: 香港主要由新界、九龍、香港島三部分組成。 面積:1110平方千米;人口:748.2萬(2020年) 人地關系:地狹人稠。 (4)互動交流: 香港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憑借背倚祖國內地、面向國際市場的優勢,發展成為著名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香港服務業發達,是僅次于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時也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購物者天堂”等美譽。 說一說香港印象,觀看香港旅游景點,理解香港旅游業發達。 2.合作學習: (1)描述交流: 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側,北鄰經濟特區——珠海,南臨南海。 (2)互動交流: 五顆星→統一的中國 蓮花→澳門 三朵蓮花瓣→澳門是由三個島組成 綠色→和平安寧 大橋、海水→澳門自然環境 (3)讀圖標畫: 澳門主要由澳門半島、氹仔島、三部分組成。 面積:32.9平方千米;人口:68.5萬(2020年)。 計算人口密度得出地狹人稠的特點。 (4)找一找,說一說:澳門的支柱產業——旅游博彩業。 3.思考交流: 通過“上天入海”的方式拓展城市建設用地。 1.材料分析: 香港人多地狹,資源缺乏,工業原料、燃料絕大部分靠進口,并且主要靠祖國內地供應。 2.總結模式:前店后廠 香港、澳門——店——優勢是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 珠江三角洲——廠——優勢是土地、勞動力和自然資源。 3.總結歸納: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轉口貿易中心, 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 4.列舉港珠澳大橋等材料: 港珠澳大橋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連接了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被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三、課堂小結 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四、板書設計五、作業布置 教材課后作業及教輔資料作業六、教 學 反 思 1.問題導向,引導學生自主讀圖,標畫、讀取、歸納,培養學生良好的用圖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素養。 2.注重學習方法的引領,以學習香港為案例,梳理學習小區域的方法,學生自主完成澳門內容的探究和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 3.注重利用生活案例解決問題,學習生活化的地理知識,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 4.適當補充材料,拓展學生的視野,有利學生對我國整體發展建立清晰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