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1.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七課第二框的內容,本課再文化生活中的學習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 本塊內容主要依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點,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黨的18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深度看待優秀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推動中華民族現代化進程的角度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使之成為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性力量。 通過學習本框內容,引導學生在辯正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以及科學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精神,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2.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科之前,我們已經初步的學習了文化相關的內涵和功能,因此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的基礎,中華文化是文化特殊性的展示。 中華文化與我們的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在混亂而復雜的文化生活中,中學生已經初步的具備了一些辯證辯證先進文化和落后文化的能力。 在現如今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來的形式多種多樣,容易激發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3.目標確定 (1)結合具體實例,了解中華文化的產生發展,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 (2)通過自主探究,理解中華文化的特征,懂得中華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化,明確中華文化的影響,認同中華文化。 (3)通過合作探究,明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和原則,能夠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等認識、分析、對待中華傳統文化。 (4)通過情景材料分析,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地同中國當代文化相融通,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4.學習重點難點 難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及特點 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5.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視頻導入教師活動:PPT展示《新龍門客棧》的視頻展示越劇從興起到發展過程的材料,思考:中華文化是怎么產生和發展的?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情景材料自主思考,中華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設計意圖:通過最近的文化現象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正確態度看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探究中華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環節二:合作探究教師活動:展示《新龍門客棧》的核心主題。興起到發展過程的材料,思考:《新龍門客棧》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哪些內容?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情景材料,同桌合作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設計意圖: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難點突破。環節三:自主學習教師活動:提問:我國中華傳統文化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思考,以文學、藝術、科技 等等各個方面。設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環節四:合作探究教師活動:展現材料——越劇從時間線上到現如今流派的劃分。補充中華的特征——包容性學生活動:學生分小組討論,中華文化的特征源遠 流長、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突破本節課的重點,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環節五:情景探究教師活動:展示材料古代中國的“漢字文化圈”。京劇大師梅蘭芳率團訪問美國。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什么意義?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總結中華優秀傳統文 化的意義。(對本民族、對世界)設計意圖:通過情景探究,引導學生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環節六:情景探究教師活動:展示《梁山伯與祝英臺》歷史劇材料,梁祝二人因封建禮教的阻撓導致了悲劇結局,思考:中華傳統文化我們要全盤繼承嗎?學生活動:學生自主探究,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 正確態度。設計意圖:通過情景探究,引導學生總結概括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態度,引導學生在紛繁復雜 的文化生活里,明辨文化糟粕和文化精華。環節七:合作探究教師活動: 思考:越劇走上亞運開幕式舞臺,走向世界,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今天有何價值? 材料①:《穆桂英掛帥》中“有生之日責當盡,寸土怎能夠屬于他人”飽含家國情懷等,這些戲詞為什么能深入人心,引發人們的共鳴? 材料②:我國傳統的孝強調“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忠孝”。我們在倡導孝敬父母的前提下,強調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孝道由此推動了家庭和諧、社會穩定。思考:材料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解決今天遇到的現實問題有何價值? 材料③: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張和而不同。“和合”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識,也是新時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基礎與價值支撐。思考:材料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今天有何世界意義?學生活動:合作探究,同桌兩人為一組,根據情景 材料,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①對中華民族的意義: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 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能夠激 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 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對解決社會問題的意義:能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 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 ③世界意義: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根據情景材料,共同探討探討出中華優秀文化在當代社會中 價值體現,突破難點環節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標識,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情景材料自主思考,中華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6.板書設計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1.預計四十分鐘的時間完成優化設計1-10題。 2.盡可能多的收集我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并且思考我們現如今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收集傳統文化的熱點視頻,用情景探究的方式,將社會熱點與知識點相結合,將課本教學與新媒體手段相結合,體現學科的特點。9.教學反思與改進:優點:1.將社會熱點新聞與課本知識將結合,將教學理論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出學科的特點。2.在授課中插入視頻,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缺點:1.本人在優秀的傳統文化方面見識淺薄,底蘊不夠深厚,在文化生活的講解中捉襟見肘。 2.在課例中缺少黨和國家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案例,不能從高度上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改進:1.深入學習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 2.在后期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黨和國家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引導學生以自身的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型發展。10.學習評價設計:知識獲得:通過本節課的情景探究、合作探究,學生可以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和特點。能力提升:通過情景探究,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增強學生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