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 塊 一生 命 科 學(共12講)第8講生命活動的調節2024浙江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生命科學思維導航基本單位:神經元基本方式:反射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生命活動的調節激素神經系統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向光性生長素胰島素腦脊髓大腦小腦腦干腦神經脊神經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知識梳理知識點1、植物的感應性1、植物的感應性:指植物受到 會發生 的現象。2、常見的植物感應性:_______、向水性、_______、背地性、向化性、向觸性、向熱性等。3、向光性:植物受 光照射而引起 的現象。向光性與植物體內 的分布情況不同引起的。4、植物的感應性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 ,由 決定。向光性 向地性刺激 反應單側光 生長彎曲生長素適應遺傳知識梳理知識點2、植物生長素的作用1、生長素的作用:生長素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植物激素,具有兩面性。生長素最明顯的作用是促進生長。_______時可以促進生長,過高濃度時則會_________,甚至使植物死亡。另外,生長素還能促進扦插枝條 、促進果實發育,防止 。2、植物向光性偏離方向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植物受單側光照射影響,生長素分布 。向陽的一側生長素濃度 ,背光的一側濃度高,所以背光的一側生長快,植物的生長就彎向陽光了。低濃度抵制生長生根落花落果不均勻低知識梳理知識點3、動物的行為的基本類型1、動物的行為:當外界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動物的個體或群體都會作出 適應和活動。如 行為、 行為、 行為、 行為、繁殖行為、遷徙和洄游行為、通訊行為、定向行為等。2、動物的行為按獲得的途徑可分為 和 。其中前者是 決定的。適應性覓食攻擊防御社群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遺傳知識梳理知識點4、人體的神經調節1、神經元的組成和功能:①神經元:也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________。②神經元的結構包括 和________,突起有_______和_______。③神經元的功能:________,產生并傳導________。④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樹突→ →軸突。細胞體基本單位 細胞體 突起 樹突 軸突 接受刺激 興奮知識梳理2、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1)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系統包括 神經系統和 神經系統;A、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由 和 組成;B、周圍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包括 神經和 神經。腦 脊中樞 周圍腦 脊髓知識梳理(2)腦的組成和功能: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部分,包括 、 和 三部分。大腦: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腦:主要負責人體運動的 ,協調肌肉的活動,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 。腦干:主要控制_ _______、__ ______的活動,如呼吸、心跳、咳嗽等。(3)脊髓的功能: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具有 和 功能。大腦 小腦 腦干協調身體平衡血液循環系統 呼吸系統反射 傳導知識梳理3、反射和反射弧: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是通過 來實現的。 (1)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 的過程。(2)反射分 和 ;其中前者的建立與 有關;(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效應器。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就不能完成。應答性反應 反射 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 神經中樞 反射弧 大腦皮層知識梳理知識點5、激素調節1、激素:人體中的激素是由 分泌的,是對生命活動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微量化學物質。2、內分泌腺沒有 ,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毛細血管,經 的傳送而發揮其調節作用。3、激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 、 和 等生命活動;4、主要內分泌腺與對應的激素:①垂體分泌多種激素,控制垂體的生長發育,還調節其他 的活動;它分泌的 ,能調節 、 和其他組織的生長;②甲狀腺激素分泌的 ,主要作用是調節 、 ;③胰島分泌的 ,主要功能是調節 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促進糖原、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④性腺分泌的 ,能促進 的發育和成熟,激發并維持 。內分泌腺導管新陳代謝 生長發育 生殖內分泌腺生長激素骨骼 肌肉甲狀腺激素生長發育 新陳代謝胰島素 血糖性激素生殖器官第二性征血液知識梳理5、激素分泌異常對人體的影響:(1)生長激素:幼年時生長激素過多,會患 癥;過少則會患 癥;成年時生長激素過多,會患 癥。(2)甲狀腺激素:幼年時甲狀腺激素過少,會患 癥;成年時甲狀腺激素過多,會患 癥。(3)胰島素:胰島素過多會患 癥,過少會患 病。巨人侏儒肢端肥大呆小甲亢低血糖糖尿知識梳理知識點6、體溫調節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 中;2、人體的體溫調節活動是在 和 的調節下完成的,這是人體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對環境作出的 反應,從而保持人體體溫的相對穩定。3、人體的體溫調節,包括自主性體溫調節和行為性體溫調節。自主性體溫調節包括 調節、體液調節,而行為性體溫調節包括 、 、踏步跺腳等。腦干神經系統 激素適應性神經取暖乘涼 增減衣物知識梳理4、體溫調節的過程:(1)氣溫下降時:人體通過溫度感覺把環境溫度和體溫下降(低于37℃)的信息傳送到腦干的 ,經過中樞整合后,通過三條途徑反射性地引起:①皮膚血管 、汗腺分泌 ;②骨骼肌 增強,出現打寒戰(顫抖);③甲狀腺和腎上腺分泌 ,代謝率 。總的效應是體內產熱 ,散熱 ,使體溫不因氣溫的下降而下降。體溫調節中樞收縮 減少緊張性收縮增加 上升增加 減少知識梳理(2)氣溫上升時:氣溫上升→身體太熱→溫度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皮膚血管 ;汗腺分泌 ;骨骼肌緊張性收縮 ;甲狀腺和腎上腺分泌 ;代謝率 ;舒張增加減弱減少下降產熱 ,散熱 ,保持體溫恒定37℃左右。減少增加典例精析例題1*城區的主要道路鋪設的盲道、新聞播報中加配手語翻譯等措施體現了全社會對殘疾人士的關愛。下列相關認識正確的是( )A.盲道地磚表面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的皮膚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B.盲人對盲道刺激作出反應的過程不需要用到反射弧C.聽力障礙者通過手語獲得信息并作出的反應是非條件反射D.手語翻譯者做出的手勢可在聽力障礙者的眼球中形成視覺典例精析[答案]A[解析]人類有各種不同的感受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種刺激,并發出信息,信息沿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并產生相應的感受。所以,A.盲道地磚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膚中的感受器產生興奮,將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中的軀體感覺中樞,再由軀體運運動中樞發出指令來完成行走動作,A正確。B.盲人對盲道刺激作出反應的過程需要用到反射弧,B錯誤。C.聽力障礙者通過手語獲得信息并作出的反應是條件反射,C錯誤。D.手語翻譯者做出的手勢可在聽力障礙者的視網膜上形成物像,最終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D錯誤。故A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2*人體內有多種激素,對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是內分泌腺的分泌物,通過導管進入血液B.侏儒癥是由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C.呆小癥是由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造成的D.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過多造成的[答案]C[解析]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人體會患相應的疾病。所以,A.內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即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人體有特殊作用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內分泌腺無導管,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 A不符合題意。B.生長激素的作用是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幼年時分泌過少會得侏儒癥,過多會得巨人癥,B不符合題意。C. 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是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分泌過多會得甲亢,幼年分泌過少會得呆小癥,C符合題意。D. 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典例精析例題3*當無意中碰到高溫的物體時,我們的手會立即縮回,這是一種簡單的、人生來就有的反射。如圖是完成縮手反射的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射弧的感受器為①,效應器為⑤B.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在③大腦C.如果結構④受損,該反射活動仍能完成D.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方向為⑤→④→③→②→①[答案]A[解答] A.該反射弧的感受器為①,效應器為⑤ ,A正確;B. 縮手反射是簡單反射,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在③脊髓中,B錯誤; C. 如果結構④傳出神經受損,該反射活動不能完成,效應器無法工作,C錯誤; D. 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方向為①→②→③→④→⑤,D錯誤;故A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4*將培養在瓊脂培養基上的蠶豆幼苗分別放入四個暗箱中一段時間(如圖),其中②號和④號暗箱分別在項部和右側開孔,使光線能射入。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選擇②④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以了解蠶豆莖的生長與光的關系B.選擇①③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以了解莖和根的生長與重力的關系C.裝置②的實驗結果表明植物具有向光性D.若在裝置④的幼苗培養基底部放一個勻速旋轉器,莖將會向右側生長[答案]B[解析]實驗探究時,對照組的設置應該只有一組變量,其余變量許都相同。所以,A.探究蠶豆莖的生長與光的關系,則單一變量是單側光,則選擇①②或③④兩個裝置進行實驗,故A錯誤;B.蠶豆幼苗的莖與根的生長與重力的關系,則單一變量是重力,選擇①③兩個裝置進行實驗,故B正確;C.裝置②缺少對照組,同時還會受到重力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證明植物生長具有向光性,故C錯誤;D.如果將④裝置放在勻速旋轉的旋轉器上,則莖尖能從窗口處均勻感受光的照射,所以莖尖直立生長,故D錯誤。故B符合題意。典例精析例題5*某興趣小組進行了有關激素的實驗:除去鼠的甲狀腺,10天后進行測試,與未除去甲狀腺的鼠相比較,物質代謝低下,而且在血液中無法檢驗出甲狀腺激素。摘除手術后第五日開始注射用溶劑溶解的甲狀腺激素連續五天,十天后物質代謝低下癥消失。由此推斷甲狀腺激素使物質代謝率提高。為證明以上推論,還需若干對照實驗進行比較觀察,最必要的是哪種實驗( )A.不除去甲狀腺,不注射甲狀腺激素B.摘除手術后第五天開始,只注射上述實驗用的溶劑C.注射甲狀腺激素,切除甲狀腺后第五天移植甲狀腺D.從術后就開始注射與上述實驗不同的溶劑溶解的甲狀腺激素[答案]B[解析]實驗組:經過處理的組是實驗組。對照組:未經過處理的組是對照組;無關變量:在實驗中,除了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存在一些可變因素,能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這些變量稱為無關變量,要注意無關變量應該相同且適宜。同時注意,實驗設計要遵循對照的原則與單一變量原則,該實驗最必要的對照組是排除溶劑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即摘除術后第3天開始,連續5天注射前述實驗用的溶劑。所以,對照組應該是除了不注射激素外,其他條件與實驗組完全相同,即摘除術后第3天開始,連續5天注射前述實驗用的溶劑。典例精析例題6*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驗證植物向光性與植物生長素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一)方法步驟取5株品種、生長狀況完全相同的玉米胚芽鞘,按上圖a e所示方法進行實驗處理。觀察并記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典例精析(二)實驗結果預測上述a-e裝置中,玉米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的是 ,而玉米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是 。(以上兩空均填圖中字母)(三)實驗再探究該小組又設置了f和g兩個實驗裝置,f組胚芽鞘直立生長,g組胚芽鞘向 (填“左”或“右”)彎曲生長,兩者對照說明 。[答案](二)ad;ce;(三)右;生長素的不均勻分布導致植物彎曲生長[解析]用a、c裝置之間實驗記錄進行對照分析,由于光照的方向不同,所以可以說明玉米胚芽鞘產生向光性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的;尖端而c有胚芽鞘尖端,所以可以說明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長與其尖端的存在與否有關;用d、e裝置實驗記錄進行對照分析,由于錫箔套的位置不同,所以可以說明玉米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用f、g裝置實驗記錄進行對照分析,可以說明玉米胚芽鞘發生彎曲生長與生長素在兩側分布不均勻有關;如圖a直立生長,b不生長,c彎曲生長,d直立生長,e 彎曲生長 ,f 直立生長 , g彎曲生長。所以(二) 實驗結果預測:a-e裝置中,玉米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的是a、d,玉米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是c、e。實驗再探究:f組胚芽鞘直立生長,g組胚芽鞘向右彎曲生長,兩者對照說明生長素的不均勻分布導致植物彎曲生長。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第8講 生命活動的調節1、韋恩圖可在不同的事物間建立邏輯關系。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韋恩圖如圖所示,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兩種行為的共同點。下列可表示陰影部分內容的是( )A.與生俱來的行為 B.后天獲得的行為C.有利于動物生存 D.由遺傳物質決定[答案]C[解析]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其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后天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都有利于動物生存。(第1題圖) (第2題圖)2、人有生物鐘,植物也有生物鐘。如圖表示的是某種植物體內影響葉張開或閉合的物質質量分數變化情況。 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張開,晚上閉合;屬于感性運動B.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閉合,晚上張開;屬于感性運動C.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張開,晚上閉合;屬于向性運動D.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閉合,晚上張開;屬于向性運動[答案]A[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白天植物的業是張開的,因為使葉張開的物質多,使葉閉合的物質少;反過來晚上使葉張開的物質減少,使葉閉合的物質增多,所以葉片是閉合的;植物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是植物的感應性;故A符合題意。3、下列對人體異常生理狀態的解釋,正確的是( )A.甲亢是因為缺少甲狀腺激素B.人醉酒時,往往會語無倫次,是因為酒精麻醉了小腦C.血糖濃度過高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過多D.人在看球賽時因激動而漲紅了臉,此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答案]D[解析]A. 甲亢是因為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A錯誤;B. 人醉酒時,往往會語無倫次,是因為酒精麻醉了大腦,大腦是語言中樞,B錯誤;C. 血糖濃度過高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過少,C錯誤;D. 人在看球賽時因激動而漲紅了臉,此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D正確。4、下列關于腦和脊髓各部分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 )A.人體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B.小腦具有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C.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體溫中樞、呼吸中樞都在脊髓里D.大腦皮層表面有很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答案]C[解析] A. 體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正確; B. 小腦具有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正確;C.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體溫中樞、呼吸中樞都在腦干中,C錯誤; D. 大腦皮層表面有很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正確;故C符合題意。5、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是因為它能分泌生長激素B.當人體缺碘時,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甲狀腺因此而萎縮C.“望梅止渴”、“紅燈停,綠燈行”等生命活動是后天性反射D.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人體代謝增強,對環境適應性也增強[答案]C[解析]A.垂體是內分泌腺之王,能分泌多種激素;B. 當人體缺碘時,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甲狀腺因此而腫大;C.該行為為后天學習形成的反射;D.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人體代謝增強。6、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下列關于馬拉松比賽中人體內各系統分工協作的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A.聽到發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只通過內分泌系統調節B.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循環系統排出體外C.機體產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統排出D.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被人體吸收[答案]D[解析]A. 聽到發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通過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共同調節達成的,A錯誤; B. 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呼吸系統排出體外,B錯誤; C. 機體產生的汗液,由皮膚直接排出,(有血液循環系統流經皮膚處直接散發),C錯誤; D. 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被人體吸收 ,D正確,故D符合題意。7、如圖是縮手反射的結構示意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縮手反射結構中的①能接受②傳來的神經沖動并作出反應B.縮手反射中若某人結構④受損,用針刺圖中⑤,手會縮回C.當手被針刺到后,人會先感覺到痛然后再縮手D.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⑥,感覺到痛與③有關[答案]A[解析]A. 縮手反射結構中的①效應器能接受②傳出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并作出反,A正確;B. 縮手反射中若某人結構④受損,用針刺圖中⑤,手不會縮回,B錯誤;C. 當手被針刺到后,人會先縮手,在感覺到痛,所以C錯誤;D. 縮手反射是低級反射,所以它的神經中樞在③脊髓,感覺到痛與⑥有關,D錯誤。(第7題圖) (第8題圖)8、是"愛心”形狀。關于對薺菜的認識,正確的是( )A.從植物分類的角度,薺菜屬于裸子植物B.薺菜開花后果實迅速膨大,是由于幼嫩的種子產生大量生長激素C.春季溫度適宜,利于酶的催化作用,促使薺菜快速生長D.薺菜生長時,白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能量,夜間進行呼吸作用儲存能量[答案]C[解析]A. 從植物分類的角度,薺菜屬于被子植物,是綠色開花植物,A錯誤;B. 薺菜開花后果實迅速膨大,是由于幼嫩的種子產生大量生長素,生長激素是動物的垂體分泌的,B錯誤;C. 春季溫度適宜,利于酶的催化作用,促使薺菜快速生長,C正確;D. 薺菜生長時,白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夜間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D錯誤;故C符合題意。9、從左至右依次是甲、乙、丙和丁四個圖,分別表示有關的變化規律。下列正確的是( )A.甲圖左端血管中一定流靜脈血,右端血管中一定流動脈血B.乙圖為某植物莖尖端,則 b 處生長素濃度高于 a 處C.丙圖中,曲線表示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時,皮膚血流量的變化D.圖是人體平靜呼吸時,肺容量變化示意圖,b→c 段表示呼氣過程,膈肌收縮[答案]B[解析] A:心臟作為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沒有氣體交換的功能。所以,當甲圖心臟的左端血管是上下腔靜脈(內流靜脈血)時,則右端是肺動脈(內流靜脈血);當甲圖心臟的左端血管是肺靜脈(內流動脈血)時,則右端是主動脈(內流動脈血),A錯誤。B:乙圖為某植物莖尖端,則a處生長素濃度高于b處,B錯誤。C:丙圖中,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時,皮膚血流量減少,C錯誤。D:丁圖是人體平靜呼吸時,肺容變化示意圖, b→c段肺容量減少,表示呼氣過程,膈肌應該舒張,D錯誤。故B符合題意。10、關于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侏儒癥B.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大腦、小腦和腦干C.所有的動物都有先天性行為,鳥類的遷徙和魚類的洄游都屬于先天性行為D.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由樹突和軸突兩部分組成[答案]C[解析]A. 幼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A錯誤;B. 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腦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B錯誤;C.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與生俱來的行為,由遺傳物質控制的行為,因此所有動物都具有,且鳥類遷徙和魚類的洄游都是與生俱來的,都屬于先天性行為,C正確;D.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由樹突、軸突和細胞體組成,D錯誤。故C符合題意。11、走在街道上,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立刻轉過頭。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結構如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鼓膜 B.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C.轉頭這個動作要依賴多個系統的配合 D.完成該反射的途徑是③→②→④→①→⑤[答案]A[解析]①是傳出神經,②是傳入神經,③是感受器,④是神經中樞,⑤是效應器。 一條完整的反射弧為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該反應屬于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所以,A.該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蝸,所以A錯誤; B. 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B正確; C. 轉頭這個動作要依賴多個系統的配合 ,需要依賴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多個系統的配合,正確; D. 完成該反射的途徑是③→②→④→①→⑤ ,正確;故A符合題意。12、下列有關人體感覺的說法中,不科學的是( )A.當手指被割破時,有報警作用的感覺是痛覺B.酒鬼干不了品酒師的職業,是因為刺激多了,味覺靈敏程度降低了C.聽覺形成的途徑是:聲波→鼓膜→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小骨→聽神經→大腦D.不透明的物體反射的光經過瞳孔和晶狀體,但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答案]C[解析]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接收機械波的功能,能將機械波(聲波)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聽覺器官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的對聲音特性的感覺。所以,A.當手指割破后,由于痛覺感受器感知,形成痛覺,有報警作用;故A正確;B.酒鬼經常喝各種酒,其味覺細胞的靈敏程度降低了,無法對不同的酒的刺激形成細微的感覺;故B正確;C.聽覺形成過程是鼓膜傳遞聲波到聽小骨,再到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故C錯誤;D.視網膜是接受光的刺激,而視覺是在大腦皮層中的視覺中樞形成的;故D正確;故C符合題意。13、如圖表示不同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生長素最敏感的是莖B.D點對芽和莖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C.根生長的最適濃度是B點D.生長素濃度越高,對各器官的促進作用越強[答案]B[解析] 坐標曲線圖反映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橫軸為生長素濃度的變化,縱軸為生長素對器官生長的作用,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芽、莖生長的影響。所以,A、對生長素最敏感的是根,錯誤。B、D點對芽和莖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正確;C、根生長的最適濃度是A點,錯誤。D、從圖中可以看出,生長素對三種器官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并不是生長素濃度越高,對各器官的促進作用越強,錯誤。故B符合題意。14、2023年3月19日溫州馬拉松拉開帷幕。凜冽的寒風,天空還下著雨,但絲亳沒有影響選手們對于馬拉松的熱情。18000名選手沖出起跑線,釋放著他們的激情和活力。(1)根據描述可知當時場地的天氣受 (選填“低壓”或“高壓”)控制。(2)選手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結構是 。(3)許多選手跑完全程馬拉松后,氣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時皮膚下的血管處于圖中的 狀態。(填“A”或“B")[答案](1)低壓 (2)反射弧 (3)A[解析] 反射是指在 中樞神經系統 參與下的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應答。一個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低壓控制陰雨天氣,高壓控制晴朗天氣;人體的產熱器官有肝臟、骨骼肌等,散熱器官主要是皮膚。產熱和散熱的形式多樣,寒冷時寒戰就是產熱的表現,通過骨骼肌不隨意的節律性收縮產生熱量;而炎熱環境中皮膚大量出汗是散熱增強的表現。所以,(1)低壓控制陰雨天,所以描述可知當時場地的天氣受低壓控制;(2)選手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3) 許多選手跑完全程馬拉松后,氣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時皮膚下的血管處于擴張,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熱,加快降溫,所以血管如圖中的A狀態。15、2023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中我國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賽前訓練時,某隊員不小心碰到同伴而迅速縮手,其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是 (用序號表示)。(2)開賽時,運動員聽見哨聲就立即發球,這種反射屬于 (填“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 (填序號)。(3)比賽結束后,冠軍隊獲得熱烈的掌聲,隊員情緒激動,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流下激動的淚花,這是神經調節和 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答案](1)①③⑤④② (2)條件反射;⑧ (3)激素[解析]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效應器、③傳入神經、④傳出神經、⑤神經中樞。所以,(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效應器、③傳入神經、④傳出神經、⑤神經中樞。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傳入神經傳導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的神經元接受沖動信號,并將沖動傳到傳出神經,神經沖動沿著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效應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應。所以無意中手指突然碰到同伴的硬質首飾,立即縮回手,這時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是①→③→⑤→④→②;(2)復雜反射是高級的反射活動,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聽到哨聲后立即發球,此反射應屬于復雜反射,是由⑧大腦皮層的參與完成的;(3)當人情緒激動時,大腦皮層就會特別興奮,并通過支配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能夠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并且促使皮膚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因此,當情緒激動,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時,這是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受到神經和激素的共同調節。16、2023年5月7日,小科參加了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請回答問題:(1)比賽前一天,小科對自己的體溫及其生活環境溫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量,如圖所示,圖中 表示小科的體溫變化曲線。(2)小科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 (選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3)在比賽中小科出現氣喘吁吁、全身冒汗現象,此時身體產熱的主要部位是 。(4)跑了一半路程,小林感到疲勞,但仍然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位于 。[答案](1)甲 (2)條件 (3)骨骼肌 (4)大腦皮層[解析]人為恒溫動物,人體溫度在神經系統調節下保持在37℃相對恒定;反射活動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基礎上后天訓練形成的;在安靜和運動時產熱器官不同;高級神經活動受大腦皮層控制。所以,(1)甲圖溫度基本不變,符合人體溫度變化特征,所以答案為甲;(2)聽到槍聲起跑,是后天形成的,答案為條件反射;(3)運動時的產熱部位主要是骨骼肌,所以答案是骨骼肌;(4)感到疲勞還能堅持跑完全程,是高級神經活動,受到大腦皮層控制,所以答案是大腦皮層。17、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十分有趣,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曲線表示正常人的血液內某種激素含量在一晝夜內變化的情況,則該激素是 。(2)如圖乙為能捕捉昆蟲的豬籠草,其葉中脈延伸成卷須,卷須的頂端膨大為捕蟲囊。當有昆蟲落入捕蟲囊時,囊口的囊蓋就會合上,這屬于植物的 (選填“感性”或“向性”)運動。[答案](1)胰島素 (2)感性[解析] 血液中的激素是胰島素,其作用是維持血糖濃度在正常范圍內。植物接受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叫做植物的感應性。植物的感應性分為感性運動和向性運動。感性運動刺激與運動方向無關,是可逆的;向性運動的刺激方向與運動方向有關,是不可逆的,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等;所以,(1)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等。早上6 : 00,中午12 : 00,下午18 : 00正是吃早餐、午餐、晚餐的時間,由于飯后1小時內大量的葡萄糖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從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大量增加,于是胰島素的含量就會增加來分解葡萄糖,1小時后,由于胰島素分解葡萄糖,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逐漸降低,胰島素的分泌也就逐漸減少,所以甲圖曲線代表的是胰島素。 ( 2 )植物接受刺激做出反應的過程叫做植物的感應性, 當有昆蟲落入捕蟲囊時,囊口的囊蓋就會合上,這屬于植物的感性運動。18、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3)為使降糖效果更佳,醫生往往建議糖尿病人在餐后1小時開始運動。請結合圖甲分析醫生建議的理由是: 。[答案](1)葡萄糖 (2)效應器 (3)進食1小時后糖尿病人血糖處于下降趨勢,運動增加人體呼吸作用,加快血糖消耗[解析](1)淀粉在小腸中被最終消化為葡萄糖;(2)由圖乙可知,神經沖動由感受器產生,經傳入神經傳遞到神經中樞(腦),最終通過傳出神經傳遞到胰島,胰島作出反應分泌胰島素,所以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效應器。(3)由圖甲可知,進食后1小時時,血糖濃度達到最高,此時運動可以增加血糖的消耗,所以這時運動最佳。19、糖尿病是當今世界上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常見癥狀有多飲、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發癥,會對人體多種系統造成損害。某興趣小組想探究花生根莖水煮液(簡稱水煮液)對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的效果,為此,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①選取大小一致、正常狀態的小鼠3只,分成Ⅰ、Ⅱ、Ⅲ三組;②如圖甲,向Ⅱ組和Ⅲ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壞胰島,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胰島素的分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③Ⅱ組“ ”處應注射等量的a;④求每組小鼠血糖的平均值。實驗結果如圖乙,Ⅲ組血糖含量高于Ⅰ組,低于Ⅱ組。(1)a處應填 (2)由步驟④推測,一定濃度的花生根莖水煮液對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A.無任何降糖作用B.具有降糖作用,但無法降至正常水平C.能夠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3)該實驗方案在設計上存在一處嚴重缺陷,它是 。 [答案](1)生理鹽水 (2)B (3)每組實驗只選了一只小鼠,使實驗結論具有較大的偶然性[解析](1)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糖的代謝,胰島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為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如果口服,進入消化道后會在胃內被初步消化,從而失去療效,在小腸內會被徹底分解成氨基酸。(2)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3)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所以本題中,(1)探究實驗要求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要求只能有一個變量,本實驗的變量為注射水煮液,Ⅱ組“ ”處應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2)步驟④Ⅲ組血糖含量高于Ⅰ組,低于Ⅱ組,推測花生根莖水煮液具有降糖作用,但無法降至正常水平。故選B。(3)根據實驗材料分析,該實驗方案在設計上存在一處嚴重缺陷,它是每組實驗只選了一只小鼠,使實驗結論具有較大的偶然性。20、以下是科學興趣小組研究“植物感應性”的相關實驗[實驗一] 如圖①~⑥裝置是一組探究金絲雀顢草胚芽鞘生長情況的實驗。(1)在①~④號四個裝置中, 只有③號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對比 兩個裝置能說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對比⑤號⑥號裝置,⑤號裝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長,而⑥號裝置的胚芽鞘彎曲生長,這說明: 。(3)[實驗二]右圖所示,在墻壁上固定一個裝置, 裝置內的幼苗種植在以鐵絲固定的濕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經過一段時間后, 幼苗會朝著如圖所示的方向生長, 合理解釋的是: 。[答案](1)③④ (2)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 (3)莖的向光性大于莖的負向地性[解析]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生長素是由植物的尖端產生;在單側光的照射下,植物體內的生長素會移向背光一側,使得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長得快,植物會彎曲生長;植物的莖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具有負向地性;所以 (1)在①~④號四個裝置中, 只有③號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對比③④兩個裝置能說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 對比⑤號⑥號裝置,⑤號裝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長,而⑥號裝置的胚芽鞘彎曲生長,這說明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3)從圖中看出光照對幼苗的影響大于莖的負向地性。21、藍莓里面含有豐富的花色素苷,經常食用可以促進人體健康。某研究小組想探究乙烯利(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藍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響,開展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取5株長勢基本一致且處于藍莓著色初期的植株,分別標為A、B、C、D、E;步驟二:每隔6天,分別對標號為B、C、D、E的藍莓果穗均勻噴灑500毫升相應濃度的乙烯利溶液,向A組噴灑等量清水;步驟三:在第三次噴灑后,過10天采摘藍莓;步驟四:測出采摘的藍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如下表所示。組別 A B C D E乙烯利溶液濃度(mg/L) —— 100 200 400 600花色素苷的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1)設置A組的目的是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用濃度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噴灑后,藍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比自然生長時 (選填“增多”“減少”或”不變”);(3)實驗中存在的明顯缺陷是 ;(4)針對”提高藍莓花色素苷含量”這一目的,若要進一步尋找乙烯利溶液的最適濃度,在上述實驗基礎上應補充的步驟是 。[答案](1)設置對照實驗(2)增多 (3)每組的實驗植株樹太少了存在很大偶然性。 (4)將乙烯利溶液的濃度在100mg/L~400mg/L 之間(或200mg/L左右進一步劃分成更小的范圍再進行實驗。[解析]從A~C,隨乙烯利溶液濃度增加,藍莓花色素苷含量逐漸升高;C處濃度,藍莓花色素苷含量最高;從C~E,隨乙烯利溶液濃度增加,藍莓花色素苷含量逐漸降低。為了讓實驗結果具有普遍性,需要多個實驗對象并進行多次實驗。所以,(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乙烯利對藍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響,A組沒有添加乙烯利,因此A為對照組。(2)由表可知:在不添加乙烯利時,花色素苷的含量是0.71, 用濃度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噴灑后 花色素苷的含量是0.80>0.71,所以含量是增多的。(3) 該實驗選取的是長勢基本一致且處于藍莓著色初期的植株5株,說明每組的實驗植株樹太少了,對于實驗中應當注意的是實驗樣品少而導致實驗存在很大偶然性,并且該實驗也沒有重復實驗取平均值。(4)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為乙烯利溶液濃度為 200mg/L是最有利于對藍莓果花色素苷生成的促進作用,因此為了尋找更合適、有效提高花色素苷含量的乙烯利溶液在上述實驗基礎上應補充的步驟是將乙烯利溶液的濃度在100mg/L~400mg/L 之間(或200mg/L左右進一步劃分成更小的范圍再進行實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第8講 生命活動的調節1、韋恩圖可在不同的事物間建立邏輯關系。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的韋恩圖如圖所示,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兩種行為的共同點。下列可表示陰影部分內容的是( )A.與生俱來的行為 B.后天獲得的行為 C.有利于動物生存 D.由遺傳物質決定(第1題圖) (第2題圖)2、人有生物鐘,植物也有生物鐘。如圖表示的是某種植物體內影響葉張開或閉合的物質質量分數變化情況。 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張開,晚上閉合;屬于感性運動B.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閉合,晚上張開;屬于感性運動C.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張開,晚上閉合;屬于向性運動D.該植物的“生物鐘”是白天葉閉合,晚上張開;屬于向性運動3、下列對人體異常生理狀態的解釋,正確的是( )A.甲亢是因為缺少甲狀腺激素B.人醉酒時,往往會語無倫次,是因為酒精麻醉了小腦C.血糖濃度過高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過多D.人在看球賽時因激動而漲紅了臉,此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4、下列關于腦和脊髓各部分功能的描述,錯誤的是( )A.人體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B.小腦具有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C.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體溫中樞、呼吸中樞都在脊髓里D.大腦皮層表面有很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5、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垂體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是因為它能分泌生長激素B.當人體缺碘時,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甲狀腺因此而萎縮C.“望梅止渴”、“紅燈停,綠燈行”等生命活動是后天性反射D.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人體代謝增強,對環境適應性也增強6、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下列關于馬拉松比賽中人體內各系統分工協作的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A.聽到發令聲起跑的瞬間反應,只通過內分泌系統調節B.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最終由循環系統排出體外C.機體產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統排出D.比賽途中喝的水,能通過消化系統被人體吸收7、如圖是縮手反射的結構示意圖,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縮手反射結構中的①能接受②傳來的神經沖動并作出反應B.縮手反射中若某人結構④受損,用針刺圖中⑤,手會縮回C.當手被針刺到后,人會先感覺到痛然后再縮手D.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⑥,感覺到痛與③有關(第7題圖) (第8題圖)8、是"愛心”形狀。關于對薺菜的認識,正確的是( )A.從植物分類的角度,薺菜屬于裸子植物B.薺菜開花后果實迅速膨大,是由于幼嫩的種子產生大量生長激素C.春季溫度適宜,利于酶的催化作用,促使薺菜快速生長D.薺菜生長時,白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能量,夜間進行呼吸作用儲存能量9、從左至右依次是甲、乙、丙和丁四個圖,分別表示有關的變化規律。下列正確的是( )A.甲圖左端血管中一定流靜脈血,右端血管中一定流動脈血B.乙圖為某植物莖尖端,則 b 處生長素濃度高于 a 處C.丙圖中,曲線表示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時,皮膚血流量的變化D.圖是人體平靜呼吸時,肺容量變化示意圖,b→c 段表示呼氣過程,膈肌收縮10、關于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侏儒癥B.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大腦、小腦和腦干C.所有的動物都有先天性行為,鳥類的遷徙和魚類的洄游都屬于先天性行為D.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由樹突和軸突兩部分組成11、走在街道上,忽然聽到身后有人叫你的名字,你立刻轉過頭。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結構如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鼓膜 B.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C.轉頭這個動作要依賴多個系統的配合 D.完成該反射的途徑是③→②→④→①→⑤12、下列有關人體感覺的說法中,不科學的是( )A.當手指被割破時,有報警作用的感覺是痛覺B.酒鬼干不了品酒師的職業,是因為刺激多了,味覺靈敏程度降低了C.聽覺形成的途徑是:聲波→鼓膜→耳蝸內聽覺感受器→聽小骨→聽神經→大腦D.不透明的物體反射的光經過瞳孔和晶狀體,但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13、如圖表示不同生長素濃度對植物根、芽和莖生長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生長素最敏感的是莖 B.D點對芽和莖的生長都具有促進作用C.根生長的最適濃度是B點 D.生長素濃度越高,對各器官的促進作用越強(第13題圖) (第14題圖)14、2023年3月19日溫州馬拉松拉開帷幕。凜冽的寒風,天空還下著雨,但絲亳沒有影響選手們對于馬拉松的熱情。18000名選手沖出起跑線,釋放著他們的激情和活力。(1)根據描述可知當時場地的天氣受 (選填“低壓”或“高壓”)控制。(2)選手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結構是 。(3)許多選手跑完全程馬拉松后,氣喘吁吁,全身冒汗,此時皮膚下的血管處于圖中的 狀態。(填“A”或“B")15、2023年第19屆杭州亞運會中我國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賽前訓練時,某隊員不小心碰到同伴而迅速縮手,其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是 (用序號表示)。(2)開賽時,運動員聽見哨聲就立即發球,這種反射屬于 (填“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中的 (填序號)。(3)比賽結束后,冠軍隊獲得熱烈的掌聲,隊員情緒激動,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流下激動的淚花,這是神經調節和 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第15題圖) (第16題圖)16、2023年5月7日,小科參加了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請回答問題:(1)比賽前一天,小科對自己的體溫及其生活環境溫度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測量,如圖所示,圖中 表示小科的體溫變化曲線。(2)小科聽到槍聲起跑,這屬于 (選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3)在比賽中小科出現氣喘吁吁、全身冒汗現象,此時身體產熱的主要部位是 。(4)跑了一半路程,小林感到疲勞,但仍然堅持跑完全程,控制該行為的中樞位于 17、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十分有趣,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甲,曲線表示正常人的血液內某種激素含量在一晝夜內變化的情況,則該激素是 。(2)如圖乙為能捕捉昆蟲的豬籠草,其葉中脈延伸成卷須,卷須的頂端膨大為捕蟲囊。當有昆蟲落入捕蟲囊時,囊口的囊蓋就會合上,這屬于植物的 (選填“感性”或“向性”)運動。18、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運動療法在糖尿病整體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圖為正常人與糖尿病人進食后血糖濃度變化曲線圖。(1)圖甲中進食后血糖含量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 經吸收進入血液中。(2)如圖乙是某同學繪制的人體血糖含量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據圖分析,胰腺中的胰島屬于反射弧中的 。(3)為使降糖效果更佳,醫生往往建議糖尿病人在餐后1小時開始運動。請結合圖甲分析醫生建議的理由是: 。19、糖尿病是當今世界上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常見癥狀有多飲、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發癥,會對人體多種系統造成損害。某興趣小組想探究花生根莖水煮液(簡稱水煮液)對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降糖的效果,為此,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方案:①選取大小一致、正常狀態的小鼠3只,分成Ⅰ、Ⅱ、Ⅲ三組;②如圖甲,向Ⅱ組和Ⅲ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壞胰島,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胰島素的分泌,制造患糖尿病的小鼠;③Ⅱ組“ ”處應注射等量的a;④求每組小鼠血糖的平均值。實驗結果如圖乙,Ⅲ組血糖含量高于Ⅰ組,低于Ⅱ組。(1)a處應填 (2)由步驟④推測,一定濃度的花生根莖水煮液對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是A.無任何降糖作用B.具有降糖作用,但無法降至正常水平C.能夠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3)該實驗方案在設計上存在一處嚴重缺陷,它是 。 20、以下是科學興趣小組研究“植物感應性”的相關實驗[實驗一] 如圖①~⑥裝置是一組探究金絲雀顢草胚芽鞘生長情況的實驗。(1)在①~④號四個裝置中, 只有③號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對比 兩個裝置能說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對比⑤號⑥號裝置,⑤號裝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長,而⑥號裝置的胚芽鞘彎曲生長,這說明: 。(3)[實驗二]右圖所示,在墻壁上固定一個裝置, 裝置內的幼苗種植在以鐵絲固定的濕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經過一段時間后, 幼苗會朝著如圖所示的方向生長, 合理解釋的是: 。21、藍莓里面含有豐富的花色素苷,經常食用可以促進人體健康。某研究小組想探究乙烯利(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藍莓花色素苷含量的影響,開展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取5株長勢基本一致且處于藍莓著色初期的植株,分別標為A、B、C、D、E;步驟二:每隔6天,分別對標號為B、C、D、E的藍莓果穗均勻噴灑500毫升相應濃度的乙烯利溶液,向A組噴灑等量清水;步驟三:在第三次噴灑后,過10天采摘藍莓;步驟四:測出采摘的藍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如下表所示。組別 A B C D E乙烯利溶液濃度(mg/L) —— 100 200 400 600花色素苷的含量(mg/g) 0.71 1.00 1.41 1.12 0.80(1)設置A組的目的是 ;(2)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用濃度為600mg/L的乙烯利溶液噴灑后,藍莓中花色素苷的含量比自然生長時 (選填“增多”“減少”或”不變”);(3)實驗中存在的明顯缺陷是 ;(4)針對”提高藍莓花色素苷含量”這一目的,若要進一步尋找乙烯利溶液的最適濃度,在上述實驗基礎上應補充的步驟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模塊一 生命科學第8講 生命活動的調節一、思維導航二、知識梳理知識點1、植物的感應性1、植物的感應性:指植物受到 會發生 的現象。2、常見的植物感應性:_______、向水性、_______、背地性、向化性、向觸性、向熱性等。3、向光性:植物受 光照射而引起 的現象。向光性與植物體內 的分布情況不同引起的。4、植物的感應性是植物對環境的一種 ,由 決定。知識點2、植物生長素的作用1、生長素的作用:生長素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植物激素,具有兩面性。生長素最明顯的作用是促進生長。_______時可以促進生長,過高濃度時則會_________,甚至使植物死亡。另外,生長素還能促進扦插枝條 、促進果實發育,防止 。2、植物向光性偏離方向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植物受單側光照射影響,生長素分布 。向陽的一側生長素濃度 ,背光的一側濃度高,所以背光的一側生長快,植物的生長就彎向陽光了。知識點3、動物的行為的基本類型:1、動物的行為:當外界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動物的個體或群體都會作出 適應和活動。如 行為、 行為、 行為、 行為、繁殖行為、遷徙和洄游行為、通訊行為、定向行為等。2、動物的行為按獲得的途徑可分為 和 。其中前者是 決定的。知識點4、人體的神經調節1、神經元的組成和功能:①神經元:也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________。②神經元的結構包括 和________,突起有_______和_______。③神經元的功能:________,產生并傳導________。④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樹突→ →軸突。2、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1)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包括 神經系統和 神經系統;A、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由 和 組成;B、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包括 神經和 神經。(2)腦的組成和功能: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部分,包括 、 和 三部分。大腦: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腦:主要負責人體運動的 ,協調肌肉的活動,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 。腦干:主要控制 _______、 、 的活動,如呼吸、心跳、咳嗽等。(3)脊髓的功能: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低級部位,具有 和 功能。3、反射和反射弧: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是通過 來實現的。 (1)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 的過程。(2)反射分 和 ;其中前者的建立與 有關;(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效應器。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就不能完成。知識點5、激素調節1、激素:人體中的激素是由 分泌的,是對生命活動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微量化學物質。2、內分泌腺沒有 ,分泌的激素直接進入毛細血管,經 的傳送而發揮其調節作用。3、激素的主要功能是調節 、 和 等生命活動;4、主要內分泌腺與對應的激素:①垂體分泌多種激素,控制垂體的生長發育,還調節其他 的活動;它分泌的 ,能調節 、 和其他組織的生長;②甲狀腺激素分泌的 ,主要作用是調節 、 ;③胰島分泌的 ,主要功能是調節 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促進糖原、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④性腺分泌的 ,能促進 的發育和成熟,激發并維持 。5、激素分泌異常對人體的影響:(1)生長激素:幼年時生長激素過多,會患 癥;過少則會患 癥;成年時生長激素過多,會患 癥。(2)甲狀腺激素:幼年時甲狀腺激素過少,會患 癥;成年時甲狀腺激素過多,會患 癥。(3)胰島素:胰島素過多會患 癥,過少會患 病。知識點6、體溫調節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 中;2、人體的體溫調節活動是在 和 的調節下完成的,這是人體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對環境作出的 反應,從而保持人體體溫的相對穩定。3、人體的體溫調節,包括自主性體溫調節和行為性體溫調節。自主性體溫調節包括 調節、體液調節,而行為性體溫調節包括 、 、踏步跺腳等。4、體溫調節的過程:(1)氣溫下降時:人體通過溫度感覺把環境溫度和體溫下降(低于37℃)的信息傳送到腦干的 ,經過中樞整合后,通過三條途徑反射性地引起:①皮膚血管 、汗腺分泌 ;②骨骼肌 增強,出現打寒戰(顫抖);③甲狀腺和腎上腺分泌 ,代謝率 。總的效應是體內產熱 ,散熱 ,使體溫不因氣溫的下降而下降。(2)氣溫上升時:氣溫上升→身體太熱→溫度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三、典例精析例題1、城區的主要道路鋪設的盲道、新聞播報中加配手語翻譯等措施體現了全社會對殘疾人士的關愛。下列相關認識正確的是( )A.盲道地磚表面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的皮膚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B.盲人對盲道刺激作出反應的過程不需要用到反射弧C.聽力障礙者通過手語獲得信息并作出的反應是非條件反射D.手語翻譯者做出的手勢可在聽力障礙者的眼球中形成視覺例題2、人體內有多種激素,對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激素是內分泌腺的分泌物,通過導管進入血液B.侏儒癥是由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造成的C.呆小癥是由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造成的D.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過多造成的例題3、當無意中碰到高溫的物體時,我們的手會立即縮回,這是一種簡單的、人生來就有的反射。如圖是完成縮手反射的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射弧的感受器為①,效應器為⑤B.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在③大腦C.如果結構④受損,該反射活動仍能完成D.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方向為⑤→④→③→②→①(例題3圖) (例題4圖)例題4、將培養在瓊脂培養基上的蠶豆幼苗分別放入四個暗箱中一段時間(如圖所示),其中②號和④號暗箱分別在項部和右側開孔,使光線能射入。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選擇②④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以了解蠶豆莖的生長與光的關系B.選擇①③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以了解莖和根的生長與重力的關系C.裝置②的實驗結果表明植物具有向光性D.若在裝置④的幼苗培養基底部放一個勻速旋轉器,莖將會向右側生長例題5、 某興趣小組進行了有關激素的實驗:除去鼠的甲狀腺,10天后進行測試,與未除去甲狀腺的鼠相比較,物質代謝低下,而且在血液中無法檢驗出甲狀腺激素。摘除手術后第五日開始注射用溶劑溶解的甲狀腺激素連續五天,十天后物質代謝低下癥消失。由此推斷甲狀腺激素使物質代謝率提高。為證明以上推論,還需若干對照實驗進行比較觀察,最必要的是哪種實驗( )A.不除去甲狀腺,不注射甲狀腺激素B.摘除手術后第五天開始,只注射上述實驗用的溶劑C.注射甲狀腺激素,切除甲狀腺后第五天移植甲狀腺D.從術后就開始注射與上述實驗不同的溶劑溶解的甲狀腺激素例題6、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驗證植物向光性與植物生長素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一)方法步驟:取5株品種、生長狀況完全相同的玉米胚芽鞘,按上圖a e所示方法進行實驗處理。觀察并記錄胚芽鞘的生長情況。(二)實驗結果預測:上述a-e裝置中,玉米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長的是 ,而玉米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是 。(以上兩空均填圖中字母)(三)實驗再探究:該小組又設置了f和g兩個實驗裝置,f組胚芽鞘直立生長,g組胚芽鞘向 (填“左”或“右”)彎曲生長,兩者對照說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學案:第8講生命活動的調節.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8講生命活動的調節(學生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練習:第8講生命活動的調節(教師版).doc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第8講生命活動的調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