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 珍愛國寶——《中國的古瓷藝術》一.教材分析古代的陶瓷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五年級學生對于陶瓷藝術僅有粗淺的認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陶藝的發展、制作方法及藝術魅力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我選取 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和 B2 微課程設計與制作等微能力點,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古代的陶瓷藝術。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中國古代陶瓷藝術品進行觀察、描述和分析,學生了解中國陶瓷藝術的造型美、紋飾美、釉色美,知道陶與瓷的區別。感受中國陶瓷藝術的獨特魅力,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美術欣賞能力。2、過程與方法:掌握正確的方法去欣賞陶瓷的造型、紋飾、釉色,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感受陶瓷藝術的魅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的審美能力逐步提高,培養了熱愛祖國文化藝術的高尚情操。能珍視優秀的民族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養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分析陶瓷的造型、紋飾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區別。教學難點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對陶瓷藝術美的感受。四.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師:從剛才的故事當中我們發現,陶器都有哪些缺點?有缺點就一定是壞事嗎? 正是因為陶器有著這些缺點,所以人們才會不停地改造它創新它,只是這創新之路太過漫長,直到2000多年前的漢代,瓷器才真正出現。今天,我們來欣賞中國的古瓷藝術。瓷器的材料改進。那古人改變了什么才創造了瓷器呢?那黏土與高嶺土有什么區別。在我們的桌上,有一堆是普通的黏土,一堆是高嶺土。你們用手感受一下它們的區別。學生通過比較,了解瓷器細膩質密及吸水性的原因。瓷器的發展歷程及典型瓷器特征。瓷器改變了陶器的大多數缺點,逐漸替代了陶器在生活中的地位。它剛誕生的時候是個什么樣子呢?用個什么詞語來形容一下你對它的印象?器形美——唐——大氣圓和欣賞圖片。這些瓷器的器形有哪些特點?它們的外形都是什么樣的線?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有人把瓷器器形的美比喻成美人的身段。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認識瓷器部位。出示拉坯視頻,在拉坯中感受器形線條的柔美。唐瓷與宋瓷的器形區別。出示兩組圖片,比較一下,你會發現什么?這種胖美在哪兒?(板書:器形美——唐——大氣圓和)那是什么影響了它們的器形特點?(出示書法與繪畫各一幅)你又發現了唐代的繪畫仕女與書法有什么特點?看來,唐代以“胖"為美的審美情趣,深深地影響著唐代的瓷器發展,同樣,瓷器也能體現著一個時代的審美情趣。 (板書:審美)釉色美——宋——質樸自然說到這瓷器的釉色,咱必須得聊聊宋代的一個皇帝——宋徽宗。1)宋徽宗愛瓷的故事:宋徽宗愛瓷,眾所周知。一日,宋徽宗在民間留連忘返,忽然想起 它的瓷器寶 貝們。 于是, 他命 人回宮去取"哥、鈞、定、 官“窯各一瓷,那小太監平 時也只是看到這些瓷器,但是他可分 不清誰 是誰呀,于是宋徽宗寫下“ 花刻白玉,定窯也;金絲鐵線,哥窯也;蚯蚓走泥紋,鈞窯也;與哥神似者,官窯是也”,順便還 給他一個 放大鏡,告訴 它要放 大了看。小太監就帶著這些特征回宮找去了。2)生根據特征找相應的瓷器。3)大家再次觀察最后三幅圖片,這些紋路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宋徽宗把玩著這些瓷器,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他做 了一個 夢,夢到雨過天晴時分的天 空,那 顏色難以形容,美到極致 。宋徽宗大喜過望,醒來后便命人去燒制 這“雨過天 晴云破處”的釉色。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顏色,所有的窯工都在揣摩著。咱們也來想象一下平時的天空是什么樣的色彩?那大雨過后的天空會有哪些變化?我們來看看跟我們想得是不是一樣的?光澤 柔和, 純凈如玉。這一 抹天青,宛如 一泓春 水汩汩而流,沁人心 脾。沒有過多的雕琢 ,也 無妖艷 的色 彩,正 適合 宋徽宗“大道至簡 ,質樸天然”的儒家思想。我們發現,瓷器還能反映一個朝代的思想。(板書:思想 )(板書:釉色美——宋——質樸自然)由于 宋朝歷代皇帝的喜愛, 加上經濟 的繁榮 ,瓷 窯遍布全國,瓷器進入了它的 快速 發展 期。也因 此,唐宋時期開始 ,中國的瓷器受到外國人的青睞 ,拉動了中外的經濟 文化交流 。不過,遺憾 的是,宋末蒙 古人的入侵,朝廷衰落,大量的瓷 窯被關閉。宋瓷 走向沒落。被蒙 古人 統治 的元朝 ,瓷器又有什么樣的代表作呢?青花 美—— 元—— 素雅寧靜出示圖片,它和宋瓷相比,主要多了什么?這些青花瓷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板書:青花 美—— 元—— 素雅寧靜)師:我們試著從這段介紹當中找到線索或者答案。播放視頻。你找到了哪些答案或者線索?線索:1)人物故事題材稀少。中國 傳統 文化價值。2)進口的鈷料。這種進口的鈷料從哪里來?3)畫工精湛。它都畫了哪些畫? “纏枝牡丹”有什么樣的吉祥寓意呢?腹部的 主體故事。主人公在哪里?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還描 繪了哪些人物?他們都是什么樣的身份?他們在干什么?中國畫都是黑白 為主,為什么不用黑白 色來 表現這幅中國畫呢?(老師 給你們一個提示。) 蒙古與中國傳統 的雙重 文化。你現在能告訴老師它為什么有這么高的社會價值了嗎? 瓷器還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板書:文化)色 彩美—— 清—— 雍容華貴師:這些都是清朝的瓷器。它們的最大特點是什么?色彩鮮艷。這些色彩,讓你想到了什么人的服飾?龍袍。這些顏色鮮艷的瓷器給你一種什么感覺?(板書:色彩美—— 清—— 雍容華貴 )清朝 人為什么喜歡 色彩鮮艷 的衣服 、瓷器?請你聯系社 會背景做 一個大膽的猜想。面對中國瓷器的鼎盛 時期,乾隆 皇帝 突然間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想 把自古 至今的所有制瓷工藝都 匯集 在一個瓷器當中。于是就有了這樣一件作品 ——《各種釉色大瓶——瓷母》,一共用了17種工藝制作而成。不倫不類、工藝又那以難,乾隆 帝不為什么還要堅持呢? 我們來聽聽他 是怎么說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瓷器還能展現一個國家的情懷。(板書:情懷)總結拓展:師:孩子們,當時的清朝 是中國古代瓷器發展的巔峰 時期。可惜 的是自 乾隆 以后,因國 家長盛久安 ,各 行各業沿襲 舊制,不 思進取,我們的瓷器業便 山河日下。 相反 日本、歐洲等國家卻通過 反復試驗、不 斷創新創 作出工藝更盛,造型更美的瓷器。孩子們,聽到這里你有何感想?嗯,傳承永遠是最優秀的美 德,創新是最高貴的品質。不 僅瓷器,國家的繁榮 昌盛更依賴于此 !讓我們 攜起手來,珍愛國寶,以傳承為土,創新為火,燒制中國陶瓷業的再次輝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