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年級上冊《制作簡易地震預警器與防災減災》教案引言: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增強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將帶領學生一起制作簡易地震預警器,并學習相關的防災減災知識。通過實踐活動,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防災減災技能,為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但對于地震預警器和防災減災知識可能還不夠了解。他們需要通過本次活動,學習并掌握地震預警器的制作方法和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積極參與實踐。另外,學生在活動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規范、安全意識不足等問題,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和教育。教學目標:1. 讓學生掌握地震預警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原理,了解地震預警的作用和意義。2. 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3. 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他們關注自身安全的習慣。4. 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分享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地震預警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原理,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積極參與實踐。2.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地震預警的原理和作用;如何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興趣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教學準備:1. 收集地震預警器和防災減災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2. 設計實踐活動方案和評價表,用于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和成果。3. 準備必要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木板、電池、導線、小電珠、蜂鳴器等。4. 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5. 建立師生互動平臺或群組,方便活動前的信息發布和活動后的成果分享。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分鐘)1. 通過播放一段關于地震的視頻或展示一些地震的圖片,引起學生對地震的關注和興趣。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地震是怎么產生的嗎?地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2. 教師簡要介紹地震預警器的作用和意義讓學生初步了解地震預警器的重要性和價值。(3分鐘)具體可以這樣做:展示一些地震預警器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地震預警器的外觀和工作原理。(2分鐘)邀請幾名學生分享自己對地震預警器的認識和想法并給予反饋和指導。(3分鐘)3. 提出本次活動的任務和要求:每個小組制作一個簡易地震預警器教師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2分鐘)具體可以這樣做:展示一些簡易地震預警器的制作材料和工具讓學生了解如何正確、安全地進行制作。(3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分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5分鐘)二、知識講解與示范(15分鐘)1. 教師詳細講解地震預警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原理包括電路的連接、傳感器的安裝等方面的知識并示范正確的操作方法。(5分鐘)具體可以這樣做:展示一些電路圖和傳感器安裝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如何正確、科學地進行制作。(3分鐘)邀請幾名學生嘗試操作并給予指導和反饋。(2分鐘)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和歸納強調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和方法。(3分鐘)解答學生的問題和疑惑并進行互動討論。(2分鐘)教師可以邀請專業人士參與課堂與學生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3分鐘)2. 教師介紹防災減災的基本知識包括地震發生時的逃生方法、震后的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識并示范正確的操作方法。(5分鐘)具體可以這樣做:展示一些逃生和自救互救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如何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3分鐘)邀請學生分享自己或身邊人的逃生和自救互救經驗并給予反饋和指導。(2分鐘)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和強調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和方法。(2分鐘)3. 教師介紹如何評價地震預警器和防災減災實踐成果包括制作的質量、功能的實現、團隊協作的能力等并展示一些優秀的實踐成果供學生參考。(5分鐘)具體可以這樣做:展示一些評價標準和優秀的實踐成果讓學生了解如何評價自己的制作質量和功能實現情況。(3分鐘)邀請幾名學生分享自己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并給予反饋和指導。(2分鐘)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和歸納強調評價標準和方法的重要性和方法。(1分鐘)三、學生實踐操作(40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踐操作每個小組根據所學知識和教師示范進行簡易地震預警器的制作教師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確保他們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40分鐘)具體可以這樣做:每個小組到達實踐地點后進行討論和分工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操作指南。(5分鐘)每個小組開始進行制作如電路的連接、傳感器的安裝等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角色分配和任務安排。(30分鐘)每個小組在實踐操作完成后進行展示和分享教師可以組織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和反饋。(5分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評價和總結強調實踐中的問題和不足同時肯定他們在實踐中的努力和成果鼓勵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和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四、課堂總結與延伸(5分鐘)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回顧本節課學習的重點知識和學生的實踐操作表現。(2分鐘)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與家人一起制定家庭防震計劃、積極參與學校的防震演練等。(2分鐘)預告下一節課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和思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1分鐘)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后的作業或任務如寫一篇關于地震預警器制作和防災減災實踐的心得體會或設計一個以地震為主題的宣傳海報等讓學生在課后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地震和防災減災的理解和參與程度。教學反思:本次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地震預警器的制作和防災減災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震和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和價值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在活動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為制作簡易地震預警器和掌握防災減災技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在操作中缺乏細心導致制作質量不夠理想;另外部分學生在面對新知識時存在接受程度不一的情況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和輔導。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安全意識;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細心引導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參與相關活動和實踐為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