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河南博物館》教學方案教學目標了解博物館的價值和意義;了解河南博物館;培養欣賞古代工藝美術的能力。教學重難點了解河南博物館。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展示圖片師:你知道這是哪里嗎?學生回答:博物館。師:同學們去過博物館嗎?博物館的作用是什么?學生回答:收藏文物。【設計意圖】通過問答交流,激發學生回憶,引發思考。二、新課1. 介紹博物館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2. 介紹河南博物館(展示外觀和內部圖片)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于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館址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于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展館面積1萬余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館藏文物多來自于二十世紀初商丘、洛陽、安陽、開封、淅川、三門峽、輝縣、新鄭等地的考古發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余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3.介紹展廳:古代文明之光分為八個展廳,第一至四展廳位于展館一層,分別是原始社會展廳、夏商展廳、西周展廳和東周展廳。第五至八展廳位于展館二層,分別是兩漢展廳、漢晉展廳、隋唐展廳和宋元展廳。青銅藝術館以河南淅川縣楚國貴族墓地出土的青銅器精品為展示主體。按照青銅器用途分類,集中表現中原楚系青銅藝術的精美絕倫。古代玉器館在中國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權勢與地位物質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殮葬工具;潔身明志,標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明清珍寶館明清時期的工藝美術進入了輝煌的發展階段,制瓷、織繡、象牙雕刻、漆器、琺瑯器和金銀制作等工藝,門類齊全。4. 思考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館收集信息?學生回答:做好準備工作:想好要收集哪一類的信息?按照博物館路線圖尋找目標;通過做筆記、拍照等方式記錄和保存相關信息。5. 布置任務:課下搜集其他博物館資料,與同學們分享。【設計意圖】通過分別對博物館、河南博物館的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博物館的重要作用和價值。三、小結博物館向我們展示了歷史的足跡,呈現了文化的魅力,它不僅僅是一種記載,更是一種延伸,等待著人們去發現更多的奧秘、挖掘更多的價值。希望同學們有一顆勇于探索的心,去了解歷史,去探索未來!【設計意圖】通過對本課內容的簡單總結,讓學生意識到博物館的價值,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