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鏈接》教學方案教材解析知識鏈接內容,是教材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本課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2.為學生增添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動力。教學重點教材中所涉及的延伸知識點的掌握。教學難點如何通過延伸知識點加深對教材的理解。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學生準備:教材。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關于我們所學的教材內容中,大家有沒有不懂的或者想進一步探究的地方?【設計意圖】通過設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講授新課1.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分期中石器時代的最后個階段,開始于八九千年以前。依靠農業和畜牧,生活資料有較可靠的來源,開始定居生活。廣泛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陶和紡織。我國各地普遍發現不同類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重要的有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2.范寬( ~約1027):北宋畫家。一名中正,字中立。因性情寬和疏放,人呼范寬。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初學李成,繼法荊浩,后感“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終移居終南山。對景造意,不取繁飾,自成家。落筆雄健凝練,用狀如雨點、豆瓣、釘頭的皴筆畫山,皴筆布列山石正面,起伏更見壯勢,山頂植密林,水邊置大石,屋宇籠染黑色,畫出秦隴間峰巒雄渾、嚴峻逼人的景象。亦擅雪景。評者謂“善與山傳神”。與關仝、李成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對后世影響很大。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雪山蕭寺圖》《臨流獨坐圖》等。3.王冕(1287~1359):中國元代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梅花屋主等。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幼時家貧,年輕時一度熱衷功名,后應舉不中,便絕意仕途。一生清貧,靠賣畫為生。王冕工詩善畫,尤以墨梅知名,對后世影響甚大。存世代表作有《墨梅圖》《南枝早春圖》等。在《墨梅圖》中自題詩云:“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抒寫他凊高孤潔的情操。王冕還兼善竹石,長于篆刻,著有《梅譜》傳世,為早期畫梅理論著述。4.唐三彩:中國唐代燒制的一種低溫多彩鉛釉陶器。它是唐代陶瓷工藝在對多種金屬氧化物的呈色原理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而在鉛釉陶中加進鐵、銅、鈷、錳等不同的金屬氧化物,而燒制出的集黃、赭、綠、白、藍等色中的一色、二色或三色于一器,甚至也有五色的低溫釉陶,即唐三彩。所謂三彩,乃含多彩之意。唐三彩具有淋漓變幻的色彩效果,在釉色的交錯融匯、交相輝映中,顯示出富麗堂皇的藝術魅力。制品分為器皿和俑兩大類。5.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其繪畫把科學知識和藝術想象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當時的繪畫水平發展到個新階段。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壁畫,成功地描繪了戲劇性沖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蒙娜麗莎》肖像畫,卓越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喜悅。此外,他的繪畫代 表作還有《巖間圣母》和《圣母子與圣安娜》等。繪畫理論方面,著有《畫論》,對繪畫的性質,繪畫與現實、科學及其他藝術的關系,藝術家的培養,以及解剖、透視、明暗和構圖等具體的技法,都作了精到的論述,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代藝術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之對歐洲繪畫的發展影響很大。他有大量的草圖、速寫及有關自然科學、工程等的手稿存世。波普藝術:西方現代美術思潮,意即流行藝術、通俗藝術。20世紀50年代萌發于英國,20世紀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國。波普藝術家認為公眾創造的都市文化是現代藝術創作的絕好材料,面對消費社會商業文明的沖擊,藝術家不僅要正視它,而且應該成為通俗文化的歌頌者。作品中大量運用廢棄物、商品招貼、電影廣告、各種報刊圖片作拼貼組合。1956年,英國藝術家漢密爾頓展出的握有“POP”字母的網球運動員的拼集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往常、如此豐富多彩 》成了波普藝術的一面旗幟。美國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有勞申伯格、安迪·沃霍爾、利希滕斯坦等。集合藝術和偶發藝術一般被認為是波普藝術的兩個支系。【設計意圖】學習知識鏈接里的內容,讓學生對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的歷史人物、藝術形式和藝術思潮有一定了解,幫助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交流不看教材,分組交流,用自己的話闡述一下知識鏈接里的內容。【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課堂小結美術貫穿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需要我們學習和探究的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課下通過互聯網或書籍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豐富我們的美術素養。【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熱愛美術,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