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繼承和發揚中國藝術的傳統》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我國與西方優秀建筑、雕塑、繪畫的藝術風格,從而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形式和風格。能力目標: 用語言闡述自己對中國優秀民族藝術的認識。情感目標: 加深對美術藝術的理解,逐步形成珍惜優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教學重點:通過中外美術作品的比較分析、討論,使學生了解,各民族尤其是中華民族藝術獨特的風格和審美特征。教學難點:中外美術作品的形式藝術風格的對比,初步理解傳統和多元文化并存的關系。教學準備:學生的學具準備:教材,相關資料。教師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等。教學過程:教師活動(看視頻)大家認真觀察影片。提問:看看影片中都展示了哪些美術遺存?看影片,思考,回答問題,進入學習狀態。哪些美術遺存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什么這些美術遺存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答:有北京故宮、秦始皇兵馬俑、云岡石窟等。緊跟老師思路導入課題教學方法:小組討論(看幻燈片中的圖片)將中西方的建筑作品從材料、布局、色彩三個方面進行對比。思考、討論1、北京故宮 巴黎凡爾賽宮中國以木結構為主,而西方是以石材為主。中國多是“四合院”形,地面平鋪為主,而西方朝縱深方向發展。中國用金黃色的琉璃瓦,朱紅的木制廊柱,門窗,寬敞潔白的漢白玉臺基,而西方色彩相對單一。通過中西建筑的比較,了解中國傳統建筑的特點。剛剛的分析,大家是否感受到了中國建筑的獨特魅力?中國美術的藝術傳統不僅僅體現在建筑上,中國傳統雕塑也有著自己的語言。提問:誰能簡單的介紹下云岡石窟或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2、觀看圖片,并回想課前查閱的資料,向師生介紹云岡石窟和阿芙洛蒂德。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感受自主學習的成就。(觀看圖片)從造型、表現手法和思想感情三方面比較中西雕塑的不同中國雕塑注重寫意,西方雕塑注重寫實,中國的雕塑多強調的是一種集體之美。古希臘羅馬的雕塑強調的是個人所展示出來的美。西方雕塑強調直白、明晰、奔放。中國則強調委婉、內斂、保守 通過中西雕塑的對比,了解中國雕塑的特點。以上我們通過對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國建筑、雕塑的獨特之處。那美術四大家族中最重要最常見的一個,我們還沒有分析,大家說是什么?思考,回答問題。3、復習舊知,引出新知識點。(觀看圖片)從形式、材料、比例三方面比較中西人物畫的不同。 思考、回答問題。人物畫力求人物個性刻畫得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 筆墨紙硯 對于中國畫而言,造型準與不準,要依靠對意的表達程度而定。通過形式、材料、比例三方面比較中西人物畫的不同,了解中國人物畫的特點。欣賞“米德爾哈爾尼斯的道路霍貝瑪”這幅作品。體會西方風景畫特點。西方風景畫重視光的運用,重視色彩的配合,重視透視的應用 簡單了解西方風景畫的特點。4、欣賞《千里江山圖》提問:請同學分析中國山水畫采用的技法。(透視、構圖、色彩)你從中國的山水畫中可以體會到哪些文化元素?1)“高遠”、“深遠”、“平遠”的“三遠”透視法。山水畫構圖要運用對立統一規律。人文理想、追求和深邃的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意境和品位。2)以山為樂、以水為知,以空為悟、以遠為覺的精神確立,體現天人合一的憂樂園融意識,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是中國山水畫欣賞的最大樂趣 了解中國傳統繪畫的深刻意蘊。(回顧中西在建筑、雕塑和繪畫上的不同。)5、提問:和同學討論,在中西美術的比較中,你看到了怎樣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討論、思考、回答問題。中和 平易 深沉 含蓄。用語言闡述自己對中國優秀民族藝術的認識。這種民族文化精神在古城方面的體現。欣賞圖片,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