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教學設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教學設計 高一下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資源簡介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教學目標】
通過文獻、圖片、地圖、等史料了解兩次工業革命開展的概況,并理解工業革命率先在英國發生的原因及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及人與機器的相生關系,從而認識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感受各項發明對于生產力的促進作用及對國家綜合國力提升的重大意義,激發學生的科技興國理念。
【教學重點】
1、工業革命的背景
2、兩次工業革命的過程
3、工業革命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兩次工業革命的關系,學生要兩次工業革命串聯起來。
2、工業革命的影響分為利弊兩個方面,學生應該學會從不同方面去分析,這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理解了這個點,我們才能在這一課中更好的把握家國情懷。
【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教師:教師用PPT展示英國生產的兩幅圖,提問學生:觀察以上兩幅圖,你們能發現什么不同?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一個是手工生產,一個是大機器生產。
教師:回答的很正確,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英國會產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嗎?
學生:工業革命。
教師:對,就是因為工業革命,那么工業革命具體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第10課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設計意圖】: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有利于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工業革命的背景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工業革命是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在生產技術方面的變革,它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繁榮,那工業革命的具體概念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教師在PPT展示工業革命的概念,具體內容如下:
工業革命 :又稱產業革命或技術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術變革引起的從手工勞動轉向機器生產的巨大飛躍。它既是生產技術的全面變革,也是引起生產關系深刻變化的社會革命。
那工業革命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它開始的標志又是什么呢?教師用PPT展示珍妮紡紗機的圖片,指出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那為什么在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會發生工業革命呢?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呢?提到一個歷史問題的背景,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去思考呢?請一位同學來回答一下。
學生:思考問題并回答。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去思考。
教師:這位同學說得很好,我們在遇到歷史背景、原因等問題時,一般都從這三個方面去分析,然后再結合它特定的歷史情境得出答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工業革命的背景。教師在PPT上展示一段材料,請兩位學生回答一下材料工業革命發生的政治背景。
材料:到14世紀末,英國的農奴制已經瓦解……1688年“光榮革命”之后,資產階級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資產階級得到了政權,建立起了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政府,所以英國國內的政局就穩定下來了,政府也鼓勵經濟的發展。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光榮革命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和宗教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專制的矛盾、宗教的矛盾都能解決了,國內政局穩定,政府積極推動經濟發展,這就是工業革命的政治背景。
政治為工業革命提供了穩定的環境,那接下來我們從經濟角度去看這個問題,請大家一起來閱讀課本的歷史縱橫,回答一下圈地運動對工業革命的影響。
學生:閱讀歷史縱橫并回答問題。圈地運動提高了農村的生產力,提供了充裕的農產品和充足的自由勞動力。
教師:很好,圈地運動促進了英國農業資本主義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提供了充裕的農產品;農民的土地被圈占迫使他們去到城市,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國內市場也隨之擴大。說完了國內市場,那國外市場是怎么樣的呢?教師用PPT展示日不落帝國形成的圖片,提出這一時期英國開始殖民擴張,商業資本是主要推動者,英國通過殖民擴張,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獲得了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廣闊的海外市場。分析完了經濟角度,我們再來看看文化角度,通過預習,我們知道文化背景主要是技術和科學。請大家閱讀課本59頁右側的一段史料,思考它的技術背景是什么。
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其技術背景。手工工場發展很快,紡織業手工技術純熟,但需求快速增長,手工生產不能滿足。
教師:這些是技術需求推動技術發展,還有一點就是16世紀以來,紡織業就是英國的“民族工業”,手工工場規模宏大,分工精細,這些都為機器的出現提供了基礎。還有一點就是科學,英國在17世紀初就建立了皇家學會研究自然科學,例如牛頓力學。很多科學家關心社會對技術的需求,熱心于生產技術的改進,科技發展為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教師:在第一子目的學習中,我們從三個角度五個因素來分析了工業革命的背景,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請大家自己來畫一個思維導圖來進行梳理。
學生:畫思維導圖。
【設計意圖】:教師用講授、圖片、材料來引導學生,學生能很清楚的理解工業革命的背景這一知識。通過自己畫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建構起清晰的知識結構框架。
(二)工業革命的進程
1、成就
教師:我們一般說工業革命分為兩個階段,即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和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二子目,按我們之前分好的學習小組來討論歸納出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等下請幾個小組上臺來分享你們組的成果。
學生:閱讀課本第二子目,小組討論歸納答案并上臺分享。
教師:總結評價學生的展示。同學們的分享很全面,現在老師用表格來展示講解一下大家剛剛歸納出的東西。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次工業革命。
棉紡織業 通過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等一系列發明創造,基本實現機械化。
工廠出現 1771年阿克萊特在曼徹斯特開辦了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成為近代工廠的開端。
動力革新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解決了生產動力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問題,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發明了火車,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教師:講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結果。19世紀中葉,英國的機器制造業也實現了機械化。在這段時間內工業革命也不斷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并不斷輻射到更多地區。到19世紀中后期,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自然科學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出現了很多新技術、新發明,為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那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動力革新 電力技術的廣泛開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交通工具 內燃機的創制和應用,汽車、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應運而生
化學工業 石油化工業獲得發展
舊產業部門 煉鋼、紡織、采煤、機器制造和鐵路運輸等,煥發出新活力
2、特點
教師:以上是大家歸納的工業革命的成就,我們來通過一張表來對兩次工業革命做一個比較,請一位同學上來補充完整。
學生:上臺補充表格。
內容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 18C60S---19C40S 19C60S---20C初
發明者 工匠、技師 科學家、工程師
發明基礎 生產實踐 自然科學
范圍 從英國到歐美國家 同時開始于多國
重要標志 蒸汽機--進入蒸汽時代 電力--進入電氣時代
開始部門 棉紡織業--輕工業 電力--重工業
經濟理論 自由主義 凱恩斯主義
教師:這個同學填的很對,看得出來已經掌握了前面的知識。請大家結合這個表格思考一下這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什么特點?
學生:對比表格回答問題。
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范圍廣、規模大、進展更迅速
教師:這位同學簡單歸納了它的特點,現在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具體分析一下兩次工業革命的關系。我們說第二次工業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簡單延續,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從“發明者”與“發明基礎”兩項我們可以知道科學技術與企產緊密結合,以及近代科學理論的指導,第二次工業革命比第一次工業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其次,從“范圍”一項我們也能知道第一次工業草命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范圍廣、規模大、進展更迅速。英國、 美國、 德國、法國等都有重要的發明創造, 美國與德面最為突出。但是,各國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不同,工業革命的進程也各有特色。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小組討論問題,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歷史知識;利用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將兩次工業革命串聯起來,同時利用圖表使學生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關系。
(三)工業革命的影響
1、經濟
教師:兩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的社會面貌、經濟發展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這種影響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那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進行接下去的學習。首先,我們先來閱讀一則材料,了解工業革命在經濟方面有什么影響。
材料: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都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在美國,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1904年約1900個,占企業總數的 0.9%。而他們擁有的工人占工人總數的25.6%,他們占有的產值達總產值的38%。
——《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
學生:分析工業革命對生產力的影響。
教師:正如這位同學所說的這樣,我們可以發現在兩次工業革命之后,世界的總貿易額與工業發展指數是呈逐年遞升的趨勢,這也就說明了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而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發現20世界初的美國,大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其數量不成正比關系,這也就意味著壟斷企業的產生。從手工工場到資本主義大工廠到壟斷企業,生產力不斷發展。
2、社會階層
教師:大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其數量不成正比,那是否也意味著社會財富的不均衡,請同學們觀察課本62頁的兩幅圖來比較分析當時的社會階層。請一位同學來回答。
學生:觀察圖并回答問題。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的很好。正如這兩張圖展示的這樣,第一張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在1841年第一產業占比20%,而到圖二二第產業占比只剩14%,絕大多數都轉向了二三產業。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三十六年時間內,農民減少了,而工人人數增加了。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工業革命造成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社會矛盾日益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而這種矛盾我們在下一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中就會學習到。
社會生活
教師:工業革命在造成社會階層分化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請同學們閱讀課本62頁歷史縱橫,告訴老師工業革命對生活造成了什么影響?
學生:閱讀課本歷史縱橫回答問題。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的很好。從這則材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工業革命在帶來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例如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工業革命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4、世界聯系
教師:工業革命在引起系列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對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緊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工業革命提供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繼續向世界各地大肆擴張,強行在拉丁美洲和亞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區建立起殖民統治,逐漸形成了東方從屬于西方的世界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基本形成。
【設計意圖】:第三目的講解主要利用材料分析法,史料結合便于學生的理解。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內容。
2、英國的工業革命使其完成了從農業國家向工業化國家的轉型,我國是農業大國,想轉型成為工業強國,這次工業革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學習的經驗。無論如何進行工業生產,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首要原則,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作業:教師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搜尋工業革命前后對比、新發明的圖片,在課后做個圖片展。
【設計意圖】: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增強學生對本科的理解認識。開放式的實踐作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教學反思】
1、本節課的設計根據教材中“背景-進程-影響”的結構層層遞進的模式推進,把在把握時空及歷史特征的同時錘煉思維。(1)這一節課盡管進行了整合,但依然遵循了教材的基本架構,課程內容比較散,主題教學的思想并未貫徹,依靠“主題”去提煉和整合教材仍有待進一步學習新課標的相關要求,結合具體的實例,再逐步探索和嘗試。;(2)教學設計以及修改的過程中,一手史料進行甄別探究較為困難。我們最能常見的就是較為權威的結論性較強的學者研究和大學本科教材,如帕爾默的《世界現代史》、湯普森的《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等。
2.本節課的課程結構確實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但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還是比較妥當的。比如工業革命的成果部分通過表格進行整合、工業革命的影響通過課本材料和其他史料的作用,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歷史對生活的影響、歷史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圖片、文字、圖表等各種史料,拋出問題,將課程層層推進。豐富的圖片也可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具體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资兴市| 杨浦区| 阳新县| 南宁市| 台东市| 公主岭市| 宜春市| 绥芬河市| 辽阳县| 德阳市| 梅河口市| 湟源县| 沾化县| 沐川县| 宝坻区| 哈尔滨市| 金乡县| 那曲县| 徐水县| 东城区| 东乡| 棋牌| 东城区| 伊宁县| 金秀| 沐川县| 江陵县| 浦东新区| 深泽县| 平南县| 苏尼特右旗| 泰兴市| 四会市| 肃南| 台安县| 金平| 台北县| 博乐市| 岚皋县|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