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學習目標】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探究實踐、科學思維)2.描述周邊環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環境。(態度責任)3.關注周邊生物的生存環境,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生命觀念)4.嘗試對記錄的生物進行歸類,初步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生命觀念)【資源與建議】【學習過程】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欣賞朗誦片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提問:這段文字中說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蟲和鳥類?它們棲息的環境有什么不同?任務一:科學探究的方法---調查法【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9-11頁,自主完成以下問題:1.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9頁的內容,嘗試解決以下問題:什么是調查?調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調查是 常用的方法之一。 和 都是調查。調查時首先要明確 和 并制定合理的 。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 和 ,有時還要用數學的方法進行統計。【合作探究】(1)調查范圍太大時,怎么辦?(2)請舉例說明哪些可以用調查方法?(3)若要調查全縣初二同學的平均身高,怎樣調查既節省時間又比較準確?任務二:調查校園內的生物種類【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0-11頁的內容,回答:①調查的目的是什么?②調查步驟分哪幾步?明確調查 和對象→制訂 實施方案,做好記錄調查結果→寫出調查報告。③調查過程中應該如何選擇路線?調查路線應該選擇一條生物種類 、環境 的路線。④調查過程中對調查到的生物應該如何記錄?試舉例說明。調查過程中對調查到的生物應 記錄。如不管喜歡的還是討厭的都該記錄,如空中偶爾飛過的鳥和昆蟲也應該記錄。補充重點圖示:調查圖示表調查人 組別調查地點 調查時間 天氣生物名稱 數量 生活環境 生長狀況 備注任務三:生物歸類【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11頁,自主完成以下問題:分類依據 類群形態結構特點生活環境用途【合作探究】1.你認為生物歸類的意義是什么?2.某同學觀察到了蝗蟲和蚯蚓兩種動物,請思考一下它們的形態結構與所處的環境有什么聯系?評價任務:1.能夠說出調查法的一般要求及方法。2.會調查記錄周圍環境中的生物及它們的生活環境。3.能夠根據不同的歸類方法對周邊環境中的生物進行歸類。檢測反饋:1.下列各項探究活動中,屬于調查法的是{ }A.玉米的雜交育種 B.觀察獵豹的捕食過程C.人口普查 D.測量同學們的身高2.關于調查的不正確敘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調查 B.森林資源的清查是調查C.要對調查的對象逐個進行 D.對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3.調查校園的植物種類時,做法錯誤的是( )A.需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 B.需要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C.調查過程只記錄自己喜歡的生物 D.要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4.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其一般步驟排序正確的是()①分組 ②選擇調查范圍 ③調查記錄 ④歸類 ⑤設計調查路線 ⑥整理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⑥④⑤C.②①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5.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調查全國初一年級學生的近視發病率”的幾種最合理的是( )A.每省設立一個調查小組,負責對該省全部學生進行調查B.設立一個調查小組,逐省逐地進行全面地調查和統計C.選取部分城市和農村初一學生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D.選取一個城市或農村的初--學生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分析6.對下列生物進行按照生活環境和形態結構分類。(填序號即可)1鯽魚、2金魚、3松樹、4蒼蠅、5玫瑰、6狗、7荷花、8水草、9螃蟹、10田螺、11 木棉、12小鳥、13老鼠、14發財樹、15蜘蛛。(1)按生活環境可以分為:陸地生活的生物有: 水中生活的生物有: 。(2)按形態結構可以分:動物有: 。植物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