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秋九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2月月考模擬預測卷02(浙江卷 歷史九上全、道德與法治九上全)(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秋九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2月月考模擬預測卷02(浙江卷 歷史九上全、道德與法治九上全)(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學年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 02
九年級 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歷史:九上全冊;道德與法治:九上全冊。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公元前18世紀,統一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建立起統一的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的國王是( )
A.漢謨拉比 B.穆罕默德 C.亞里士多德 D.胡夫
2.與“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等詞匯相關的制度,產生于( )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
3.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下圖建筑名稱是( )
A.帕特農神廟 B.高架引水橋 C.凱旋門 D.圓形大劇場
4.“在共和國初期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為限制貴族濫用職權,隨意解釋習慣法,平民要求定成文法。相傳公元前451年和公元前450年,羅馬先后選出兩個十人委員會,負責制定法典。”材料中“法典”的名稱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
5.11世紀,洛克莊園法庭由領主主持,依據習慣法確認佃戶有義務每周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動三天,但領主不能隨意增加勞役量。從中可以看出莊園法庭( )
A.維護了領主特權 B.維護了公共秩序
C.堅持了司法公正 D.保護了佃戶利益
6.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中這樣描述莊園:“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紳,少有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們的莊園里能夠產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斷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 )
A.商品經濟發達 B.基本自給自足 C.嚴格禁止竟爭 D.自耕農為主體
7.“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這段史料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A.大和國統一日本 B.武士集團形成
C.大化改新 D.幕府統治建立
8.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在歐洲的海外殖民擴張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材料意在說明( )
A.企業家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的財政支持
B.企業家是鼓吹“尋金熱”主要代表人物
C.企業家在遠洋航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D.工商業的發展是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
9.14世紀前后,西歐新興資產階級高舉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旗幟,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這場運動( )
A.廢除了君主專制制度 B.反對教會“神權至上”的說教
C.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D.引發了殖民擴張的狂潮
10.美國費城的“自由鐘”是獨立的象征。它的鐘聲曾在1776年和1783年兩次響起。這兩次鐘聲代表的深刻含義是( )
A.獨立戰爭的開始;取得薩拉托加大捷
B.獨立戰爭開始;獨立戰爭結束
C.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D.美國誕生;美國建立聯邦制國家
11.比較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要求之一。對下面歷史人物評價最恰當的是( )
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
A.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B.都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C.都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 D.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
12.“14克左右的煤可以運載兩噸煤行駛一英里。煤就這樣自己運輸著自己,馳過鐵軌,漂過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給工業提供了動力。”材料所述現象得益于( )
A.工廠制度的確立 B.內燃機的出現
C.瓦特改良蒸汽機 D.計算機的問世
13.下列出現的思想運動中,其性質屬于同類的是( )
①文藝復興 ②啟蒙運動 ③馬克思主義 ④新文化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79億元增加到1210207億元 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71元增加到36883元 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3%增加到近20%
通過對比1978年和2022年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改革開放( )
①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能解決我國發展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③使中國成為主導世界經濟發展的唯一力量
④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我國提出到2023年底,各類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批骨干企業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創新環境。對于以上目標與舉措,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企業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
②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
③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市場制勝之道
④掌握核心技術,企業就能獲得成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針對下側圖表所反映問題,我國應該( )
①提高就業質量,增加人民收入 ②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③重視自主創新,加大科研投入 ④學會獨立思考,投身創新實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7.小明同學利用百度網盤給自己建了一個“時政資料庫”,下列資料可以體現“法治是民主的保障”這一主題的是( )
①十四五規劃建立了建言平臺,各界群眾踴躍提出建議
②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權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
③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要求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
④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家長依法帶娃,否則將受到制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五年來十三屆全國人大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制定了鄉村振興促進法等47部新法,及時修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111件次,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更為完備的法律保障。縱觀十三屆全國人大的立法成就,我們可以發現(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具有規范作用,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C.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D.我國法治建設成效顯著,已建立起了完備的法治體系
19.廣西將法治文化與民族文化、傳統節慶文化深度融合,持續打造“法治三月三”民族法治特色品牌;江蘇南通創建“三強三畫”模式,繪就鄉村法治文化畫卷;內蒙古通遼霍林郭勒市興發社區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百姓名嘴的引領作用,深入宣傳法律知識……各地創新探索法治宣傳方式( )
①有利于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
②有助于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③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
④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指日可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個永恒的文學主題。下列詩句中能體現愛國的是( )
A.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B.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C.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D.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
21.2022年7月11日,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市正式揭牌,加上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的國家植物園,我國已在一北、一南揭牌運行兩個國家植物園。這( )
①說明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嚴峻 ②體現了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③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生態惡化問題 ④為保護野生植物提供了可靠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仍然不容樂觀。下列對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認識正確的有( )
①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
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③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
④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地圖是國家版圖最常規、最直觀、最主要的表示形式。一線一界,都是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一點一段,都代表著祖國的壯美河山。中國雖大,但一點都不能少;地圖雖小,但一點都不能錯。規范使用地圖( )
①是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要求
②是每個公民的光榮職責和法定義務
③要理解和包容地圖中出現的小問題
④要學習和掌握專業的地理測繪知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不忘初心”,強調“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共產黨秉持的初心和使命是( )
A.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C.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25.二十大開幕會上的報告,全場響起32次掌聲。當習總書記講到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時,全場響起最長—次掌聲。這是因為( )
①在我國,各民族都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
②必須堅持“九二共識”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6.(11分)近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在這一進程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推動了歐美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歷史學家《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維爾認為,1789年法國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烈的革命……。它是一場社會政治革命,符合當時全歐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它作為對原有舊制度的反叛,其徹底性和波及面超過了原來的政治革命。法國民眾在這次革命運動中為爭取權利和自由而表現出來的頑強的斗爭精神,永遠為后人所敬仰。
——王貴水編著《一本書讀懂歐洲歷史》
材料三 1820年以后,英國才在諸強國中迅速崛起……雖然它不是歐陸的霸權國,但卻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在此之后才真正形成。殖民地和海外貿易促進了英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但英國的崛起主要還是歸功于內部的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其結果是導致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出現……工業革命最終使英國進入起飛階段,為英國崛起為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
——胡宗山著《中國的和平崛起》
(1)材料一中“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之后歐洲實現了怎樣的社會轉型?A和B分別代表什么歷史事件?這些事件對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法國大革命“徹底性和波及面超過了原來的政治革命”?(4分)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有哪些因素促使了英國的崛起?(3分)
27.(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后,北美殖民地最終擺脫了英國宗主國的控制而獲得獨立,同時也進行了社會政治改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聯邦制共和國。獨立戰爭和改革二者構成了美國革命。美國革命與當時西歐社會政治躁動相互呼應,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一個誘因。
——摘編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近代卷
材料三:
1789年《人權宣言》 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平等的。
1791年憲法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損害別人的事情的權利中。法律對于所有人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
1804年《拿破侖法典》 財產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摘編自部編版《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九年級上冊
(1)材料一圖中內容是哪一革命的經過?該圖反映了革命怎樣的特點? (2分)
(2)根據材料二,分析“美國革命”對美國社會發展的影響。(4分)
(3)根據材料三,概括法國人民權利得到保障的主要內容。(2分)
(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17、18世紀歐美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征。(4分)
28.(14分)感受國家優勢
材料一 2023年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2000名全國政協委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匯聚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縱觀全國兩會全程,人大代表團充分審議、政協界別熱烈討論,人大代表各抒己見、政協委員建言資政,讓億萬人民的期盼與心聲,有效連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部署,政聲與民意交融共鳴。
(1)上述材料中的“兩會”體現了我國哪些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4分)
(2)2023年兩會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再次生動實踐,請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主題談談你的見解。(3分)
材料三 2022年10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初次審議后,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條意見。此外,讓基層的社情民意直通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各聯系點以多種形式組織線上、線下的意見征詢活動。各地群眾踴躍參與,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千言萬語從千家萬戶中來,并得到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吸收采納。
(3)以材料三為論據,從厲行法治角度看,論證了什么觀點?并說明對法治政府建設提出什么啟示。(4分)
(4)請為以上三則材料擬定一個共同的題目。(3分)
29.(13分)5月14日至5月20日是2023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推進城市節水,建設宜居城市”。為提升同學們節約用水意識,你校準備開展“建設節水社會——爭做節水標兵”提案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相應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1)九年級(1)班的學生為了使所提議案真實、有可行性,準備和政協委員韓璐一起進行社會調查,請你推薦兩種調查方式。(2分)
下面是九年級(1)班學生在政協委員李強的協助下寫出的“政協提案”,請你完成相關內容。
關于“建設節水社會——爭做節水標兵”的提案
【提案者】×××
所在單位:××學校九年級(1)班全體學生。
提案名稱:關于“建設節水社會——爭做節水標兵”的提案
【案由】我國是世界水資源最充沛的國家之一,但水資源人均占有量2340m ,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為世界貧水國家。
【案據】據統計,我國每年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水資源正成為一種寶貴的戰略資源,上升為攸關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
【方案】
節約用水倡議書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作為中學生,我們也應該為建設節水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爭做節水標兵,我們倡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讓我們為共同建設節水社會而努力! 倡議人:校團委 時間:2023年9月2日
(2)請你將【方案】欄目補充完整。(3分)
(3)經過辛苦付出,提案已經形成,同學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把提案遞交給政協機關。(4分)
(4)如果有幸參與上述活動,請你談談參與此活動的收獲。(4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3-2024學年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卷 02
九年級 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
(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歷史:九上全冊;道德與法治:九上全冊。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公元前18世紀,統一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建立起統一的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的國王是( )
A.漢謨拉比 B.穆罕默德 C.亞里士多德 D.胡夫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巴比倫王國原是幼發拉底河中游的一個小國。公元前18世紀,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對外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完成了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A項正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區創立了伊斯蘭教,排除B項;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排除C項;胡夫是古埃及的國王,排除D項。故選A項。
2.與“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等詞匯相關的制度,產生于( )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
【答案】C
【詳解】根據“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古代印度的四個等級按照等級順序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古印度發源于印度河流域,C項正確;古埃及起源于尼羅河流域,排除A項;古巴比倫起源于兩河流域,排除B項;中國起源于黃河流域,排除D項。故選C項。
3.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下圖建筑名稱是( )
A.帕特農神廟 B.高架引水橋 C.凱旋門 D.圓形大劇場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和所學知識可知,帕特農神廟在希臘雅典衛城上,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是歐洲典型的多利亞柱式建筑,A項正確;經上分析,圖中建筑名稱為帕特農神廟,高架引水橋、凱旋門、圓形大劇場,不符合圖中描述,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
4.“在共和國初期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為限制貴族濫用職權,隨意解釋習慣法,平民要求定成文法。相傳公元前451年和公元前450年,羅馬先后選出兩個十人委員會,負責制定法典。”材料中“法典”的名稱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羅馬民法大全》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公元前451年和公元前450年”“成文法”“羅馬”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頒布的成文法是《十二銅表法》,因法律條文被刻在12塊青銅板上而得名,B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成文法,排除A項; 《查士丁尼法典》是東羅馬帝國國王查士丁尼在位時頒布的法律,時間是529年,排除C項; 《羅馬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的統稱,排除D項。故選B項。
5.11世紀,洛克莊園法庭由領主主持,依據習慣法確認佃戶有義務每周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動三天,但領主不能隨意增加勞役量。從中可以看出莊園法庭( )
A.維護了領主特權 B.維護了公共秩序
C.堅持了司法公正 D.保護了佃戶利益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11世紀,洛克莊園法庭由領主主持,依據習慣法確認佃戶有義務每周在領主的自營地上勞動三天,但領主不能隨意增加勞役量。”可知,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還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莊園法庭審判依據習慣法或村法。領主可以憑借法庭奴役佃戶,佃戶也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西歐莊園法庭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B項正確;維護了領主特權具有片面性,排除A項,堅持了司法公正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C項;保護了佃戶利益具有片面性,排除D項,故選B項。
6.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中這樣描述莊園:“中世紀的騎士同時也是擁有田產的鄉紳,少有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們的莊園里能夠產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斷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 )
A.商品經濟發達 B.基本自給自足 C.嚴格禁止竟爭 D.自耕農為主體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他們的莊園里能夠產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知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特征是基本自給自足,B項正確;題意中未反映出商品經濟發達,排除A項;題意中未提及嚴謹禁止競爭,排除C項;題意中未提及莊園以自耕農為主體,排除D項。故選B項。
7.“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這段史料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
A.大和國統一日本 B.武士集團形成
C.大化改新 D.幕府統治建立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這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日本大化改新中的經濟方面的措施,通過大化改新,日本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C項正確;5世紀,在本州中部興起的大和政權基本實現了統一,排除A項;從9世紀中期開始,日本開始形成武士集團,排除B項;12世紀末,武士集團的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機構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進入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排除D項。故選C項。
8.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在歐洲的海外殖民擴張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不是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而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材料意在說明( )
A.企業家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的財政支持
B.企業家是鼓吹“尋金熱”主要代表人物
C.企業家在遠洋航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D.工商業的發展是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
【答案】D
【詳解】依據題干“在歐洲的海外殖民擴張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那些擁有資本的企業家們”并結合所學可知,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新生資產階級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因此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是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因此工商業的發展是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D項正確;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的財政支持的是王室,排除A項;題干沒有涉及“尋金熱”,排除B項;在遠洋航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的是航海家,不是企業家,排除C項。故選D項。
9.14世紀前后,西歐新興資產階級高舉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旗幟,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這場運動( )
A.廢除了君主專制制度 B.反對教會“神權至上”的說教
C.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D.引發了殖民擴張的狂潮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4世紀前后,西歐新興資產階級高舉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旗幟,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這場運動沖擊了教會的陳腐說教,宣傳了人文主義精神,B項正確;文藝復興運動有利于西方文明由封建性質的文明向資本主義性質的文明過渡,但是并沒有廢除君主專制制度,排除A項;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英國的資產階級的統治,這是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引發了殖民擴張的狂潮,排除D項。故選B項。
10.美國費城的“自由鐘”是獨立的象征。它的鐘聲曾在1776年和1783年兩次響起。這兩次鐘聲代表的深刻含義是( )
A.獨立戰爭的開始;取得薩拉托加大捷
B.獨立戰爭開始;獨立戰爭結束
C.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D.美國誕生;美國建立聯邦制國家
【答案】C
【詳解】由材料“它的鐘聲曾在1776年和1783年兩次響起。”并結合所學可知,1776年7月4日,美國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C項正確;獨立戰爭開始的時間在1775年,排除AB項;美國建立聯邦制國家是通過1787年的美國憲法確立的,排除D項。故選C項。
11.比較評價歷史人物是歷史學科能力要求之一。對下面歷史人物評價最恰當的是( )
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
A.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 B.都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C.都建立了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 D.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貢獻
【答案】D
【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領導人,克倫威爾領導英國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華盛頓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拿破侖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打敗了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頒布的《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其立法精神和原則為以后許多歐洲國家所借鑒和效仿,對整個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克倫威爾、華盛頓、拿破侖都為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做出了貢獻,D項正確;“都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說法與華盛頓無關,排除A項;實現了民族國家的獨立和解放的是華盛頓,與克倫威爾、拿破侖無關,排除B項;華盛頓沒有建立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排除C項。故選D項。
12.“14克左右的煤可以運載兩噸煤行駛一英里。煤就這樣自己運輸著自己,馳過鐵軌,漂過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給工業提供了動力。”材料所述現象得益于( )
A.工廠制度的確立 B.內燃機的出現
C.瓦特改良蒸汽機 D.計算機的問世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隨著改良蒸汽機的運用和蒸汽機車的運用,煤成為了新型能源,材料中“煤就這樣自己運輸著自己,駛過鐵軌”指的是煤為蒸汽機車提供動力,C項正確;工廠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產生的管理方式,與材料所述運輸煤無關,排除A項;內燃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而材料內容體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史實,排除B項;計算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13.下列出現的思想運動中,其性質屬于同類的是( )
①文藝復興 ②啟蒙運動 ③馬克思主義 ④新文化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宣傳的是資產階級的思想,①②④屬于同類,C項正確;馬克思主義宣傳的是無產階級的思想,③不符合題意,排除含③的ABD項。故選C項。
14.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79億元增加到1210207億元 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71元增加到36883元 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3%增加到近20%
通過對比1978年和2022年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改革開放( )
①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②能解決我國發展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③使中國成為主導世界經濟發展的唯一力量
④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①④:依據教材知識,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表明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故①④符合題意;
②:解決我國發展中遇到的一切問題,夸大了改革開放的作用,故②說法錯誤;
③:我國沒有主導世界,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故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B。
15.我國提出到2023年底,各類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批骨干企業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創新環境。對于以上目標與舉措,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企業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
②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
③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市場制勝之道
④掌握核心技術,企業就能獲得成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企業創新的相關知識。
①②③:題干講述的是企業重視科技創新,企業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市場制勝之道,故①②③說法正確;
④:夸大了掌握核心技術的作用,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16.針對下側圖表所反映問題,我國應該( )
①提高就業質量,增加人民收入 ②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③重視自主創新,加大科研投入 ④學會獨立思考,投身創新實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建設創新強國。
②③:圖表反映的問題是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高、科技進步貢獻率低,對此我國應該落實相關戰略,加大科技研究投入,故②③符合題意;
①;與題干反映問題不相符,故①不符合題意;
④:該項是從公民個人角度陳述,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17.小明同學利用百度網盤給自己建了一個“時政資料庫”,下列資料可以體現“法治是民主的保障”這一主題的是( )
①十四五規劃建立了建言平臺,各界群眾踴躍提出建議
②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權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
③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要求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
④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家長依法帶娃,否則將受到制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法治保障民主。
②③:根據所學,實踐證明,通過法治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展、生活穩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據此,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權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要求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體現了通過法治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所以②③符合題意;
①:體現了民主,沒有體現法治,①排除;
④:體現了法治,沒有體現民主,④排除;
故本題選C。
18.五年來十三屆全國人大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民生等領域,制定了鄉村振興促進法等47部新法,及時修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111件次,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更為完備的法律保障。縱觀十三屆全國人大的立法成就,我們可以發現( )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具有規范作用,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C.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D.我國法治建設成效顯著,已建立起了完備的法治體系
【答案】C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法治的重要性。
C:根據題干描述可以發現,社會民生等領域,制定了鄉村振興促進法等47部新法,及時修改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111件次,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體現了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故C說法正確;
AB:題干主要體現了法治對社會的重要意義,沒有體現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故AB不符合題意;
D:我國法治建設成效顯著,還在不斷完善健全完備的法治體系,故D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19.廣西將法治文化與民族文化、傳統節慶文化深度融合,持續打造“法治三月三”民族法治特色品牌;江蘇南通創建“三強三畫”模式,繪就鄉村法治文化畫卷;內蒙古通遼霍林郭勒市興發社區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百姓名嘴的引領作用,深入宣傳法律知識……各地創新探索法治宣傳方式( )
①有利于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
②有助于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③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
④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指日可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厲行法治的相關知識。
①②③:依據題干,宣傳法治有利于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有助于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共同信仰需要長期努力,不是指日可待,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0.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個永恒的文學主題。下列詩句中能體現愛國的是( )
A.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B.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C.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D.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知識。
A:“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出自曹植的《白馬篇》展示英雄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故A符合題意;
B:“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意思是從節儉到奢侈容易,從奢侈到節儉困難,體現了勤儉節約的精神,故B不符合題意;
C:“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意思是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體現了孝敬父母的精神,故C不符合題意;
D:“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意思是一個人公正就會光明磊落,一個廉潔就會有威望,體現了廉潔公正的精神,故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A。
21.2022年7月11日,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市正式揭牌,加上4月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的國家植物園,我國已在一北、一南揭牌運行兩個國家植物園。這( )
①說明我國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嚴峻 ②體現了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③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生態惡化問題 ④為保護野生植物提供了可靠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生態文明建設。
②④:題文中我國已在一北、一南揭牌運行兩個國家植物園,這體現了我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為保護野生植物提供了可靠保障,②④說法正確;
①:說明我國生態環境有所改善,①說法錯誤;
③:“根本”說法太絕對,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22.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仍然不容樂觀。下列對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認識正確的有( )
①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
②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③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
④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①③: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仍然不容樂觀是由于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故①③符合題意;
②:選項內容在題文中未體現,故②不符合題意;
④:選項內容是環境污染現象,不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故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23.地圖是國家版圖最常規、最直觀、最主要的表示形式。一線一界,都是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一點一段,都代表著祖國的壯美河山。中國雖大,但一點都不能少;地圖雖小,但一點都不能錯。規范使用地圖( )
①是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要求
②是每個公民的光榮職責和法定義務
③要理解和包容地圖中出現的小問題
④要學習和掌握專業的地理測繪知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維護祖國統一。
①②:規范使用地圖是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要求,是每個公民的光榮職責和法定義務,故①②符合題意;
③:中國雖大,但一點都不能少;地圖雖小,但一點都不能錯,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表現,這件事不能持寬容的態度,故③說法錯誤;
④:曲解了題文中的意思,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24.總書記反復告誡全黨“不忘初心”,強調“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共產黨秉持的初心和使命是( )
A.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C.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B:依據教材知識,中國共產黨秉持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故B符合題意;
A: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并不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故A不符合題意;
C: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故C不符合題意;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建黨一百年時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已經實現,故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B。
25.二十大開幕會上的報告,全場響起32次掌聲。當習總書記講到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時,全場響起最長—次掌聲。這是因為( )
①在我國,各民族都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
②必須堅持“九二共識”作為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實現祖國統一。
③④: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當習總書記講到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時,全場響起最長一次掌聲,故③④符合題意;
①:題干材料不涉及各民族地位平等,故①不符合題意;
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故②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第Ⅱ卷
二、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0分。
26.(11分)近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在這一進程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推動了歐美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歷史學家《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維爾認為,1789年法國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烈的革命……。它是一場社會政治革命,符合當時全歐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它作為對原有舊制度的反叛,其徹底性和波及面超過了原來的政治革命。法國民眾在這次革命運動中為爭取權利和自由而表現出來的頑強的斗爭精神,永遠為后人所敬仰。
——王貴水編著《一本書讀懂歐洲歷史》
材料三 1820年以后,英國才在諸強國中迅速崛起……雖然它不是歐陸的霸權國,但卻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在此之后才真正形成。殖民地和海外貿易促進了英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但英國的崛起主要還是歸功于內部的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其結果是導致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出現……工業革命最終使英國進入起飛階段,為英國崛起為世界強國奠定了基礎。
——胡宗山著《中國的和平崛起》
(1)材料一中“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之后歐洲實現了怎樣的社會轉型?A和B分別代表什么歷史事件?這些事件對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法國大革命“徹底性和波及面超過了原來的政治革命”?(4分)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有哪些因素促使了英國的崛起?(3分)
【答案】(1)社會轉型:由封建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1分)。
歷史事件:A:文藝復興(1分);B:新航路的開辟(1分)。
影響: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1分)。
(2)理解:法國大革命不僅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而且還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社會,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推動整個歐洲向近代社會轉變。(4分)
(3)原因:①殖民地和海外貿易;②內部的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或君主立憲制的確立)③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出現(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3分)
【詳解】(1)社會轉型:根據材料一“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在這一進程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掀起了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推動了歐美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之后歐洲實現的社會轉型為由封建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
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一“思想解放”“市場開拓”和所學知識可知,跨入近代且在資產階級革命之間的思想解放和市場開拓為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所以,A和B分別代表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
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他們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所以,這些事件對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理解:根據材料二“它是一場社會政治革命,符合當時全歐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它作為對原有舊制度的反叛,其徹底性和波及面超過了原來的政治革命”和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所以,法國大革命“徹底性和波及面超過了原來的政治革命”理解為法國大革命不僅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而且還沉重打擊了歐洲封建社會,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推動整個歐洲向近代社會轉變。
(3)原因: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殖民地和海外貿易促進了英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但英國的崛起主要還是歸功于內部的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其結果是導致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出現”可得出,殖民地和海外貿易;內部的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或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工業革命最先在英國出現。
27.(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后,北美殖民地最終擺脫了英國宗主國的控制而獲得獨立,同時也進行了社會政治改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型聯邦制共和國。獨立戰爭和改革二者構成了美國革命。美國革命與當時西歐社會政治躁動相互呼應,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一個誘因。
——摘編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近代卷
材料三:
1789年《人權宣言》 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平等的。
1791年憲法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損害別人的事情的權利中。法律對于所有人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
1804年《拿破侖法典》 財產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摘編自部編版《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九年級上冊
(1)材料一圖中內容是哪一革命的經過?該圖反映了革命怎樣的特點? (2分)
(2)根據材料二,分析“美國革命”對美國社會發展的影響。(4分)
(3)根據材料三,概括法國人民權利得到保障的主要內容。(2分)
(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17、18世紀歐美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曲折反復(2分)
(2)獨立戰爭使得美國贏得了民族獨立,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美國并且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4分)
(3)內容:自由平等權;私有財產權。(2分)
(4)主要歐美國家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也可以概括為步入近代社會。(4分)
【詳解】(1)經過:根據材料一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正式開始,直至1688年“光榮革命”爆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宣布結束。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逐漸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所以材料一反映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內容。
特點:根據圖片過程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過程曲折反復。
(2)影響:根據材料二“獨立戰爭和改革二者構成了美國革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使得美國贏得了民族獨立,擺脫了英國殖民統治;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改革道路,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
(3)內容:根據材料三“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平等的”“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損害別人的事情的權利中”可知,法國人民擁有自由平等權;“財產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說明法國人民擁有私有財產權。
(4)特征: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英美法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可知,17、18世紀歐美歷史發展的主要特征是主要歐美國家都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或者說歐美在17、18世紀步入近代社會。
28.(14分)感受國家優勢
材料一 2023年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2000名全國政協委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匯聚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縱觀全國兩會全程,人大代表團充分審議、政協界別熱烈討論,人大代表各抒己見、政協委員建言資政,讓億萬人民的期盼與心聲,有效連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部署,政聲與民意交融共鳴。
(1)上述材料中的“兩會”體現了我國哪些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4分)
(2)2023年兩會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再次生動實踐,請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主題談談你的見解。(3分)
材料三 2022年10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初次審議后,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條意見。此外,讓基層的社情民意直通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各聯系點以多種形式組織線上、線下的意見征詢活動。各地群眾踴躍參與,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千言萬語從千家萬戶中來,并得到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吸收采納。
(3)以材料三為論據,從厲行法治角度看,論證了什么觀點?并說明對法治政府建設提出什么啟示。(4分)
(4)請為以上三則材料擬定一個共同的題目。(3分)
【答案】(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4分)
(2)①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最真實。③有事好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3分)
(3)厲行法治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參與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4分)
(4)中國式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民主與法治等。(3分)
【分析】考點考查:政治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厲行法治、建設法治政府。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法治觀念。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 需要運用政治制度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可鏈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關鍵詞②:人大代表團充分審議、人大代表各抒己見→可鏈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2)本題考查全過程人民民主,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3)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 需要運用厲行法治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在中國人大網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534人提出的1040條意見→可鏈接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小問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政府, 需要運用建設法治政府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各地群眾踴躍參與,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可鏈接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參與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4)本題要求為以上三則材料擬定一個共同的題目,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9.(13分)5月14日至5月20日是2023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推進城市節水,建設宜居城市”。為提升同學們節約用水意識,你校準備開展“建設節水社會——爭做節水標兵”提案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相應的策劃和組織工作。
(1)九年級(1)班的學生為了使所提議案真實、有可行性,準備和政協委員韓璐一起進行社會調查,請你推薦兩種調查方式。(2分)
下面是九年級(1)班學生在政協委員李強的協助下寫出的“政協提案”,請你完成相關內容。
關于“建設節水社會——爭做節水標兵”的提案
【提案者】×××
所在單位:××學校九年級(1)班全體學生。
提案名稱:關于“建設節水社會——爭做節水標兵”的提案
【案由】我國是世界水資源最充沛的國家之一,但水資源人均占有量2340m ,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為世界貧水國家。
【案據】據統計,我國每年農村約有3.6億人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水資源正成為一種寶貴的戰略資源,上升為攸關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
【方案】
節約用水倡議書水,是生命之源。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作為中學生,我們也應該為建設節水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爭做節水標兵,我們倡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讓我們為共同建設節水社會而努力! 倡議人:校團委 時間:2023年9月2日
(2)請你將【方案】欄目補充完整。(3分)
(3)經過辛苦付出,提案已經形成,同學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把提案遞交給政協機關。(4分)
(4)如果有幸參與上述活動,請你談談參與此活動的收獲。(4分)
【答案】(1)實地走訪、問卷調查、蹲點調查、文獻調查等。(2分)
(2)①樹立節水意識,養成節水習慣。②宣傳節水沽水理念,傳播節水經驗知識。③倡導節水惜水行為,營造節水護水風尚。④志愿參與節水活動,制止不良用水行為。⑤提升節水文明素養,履行節水責任義務。⑥踐行節水行為規范,爭當節水模范表率。⑦以節約用水為榮,以浪費用水為恥等。(3分)
(3)①直接交給政協委員。②登錄國家政協機關網站提交建議。③通過書信寄給政協機關。④通過電子郵箱投遞;等等。(4分)
(4)①增強了國家主人翁意識。②積累了民主知識,培養了民主參與意識。③提升了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④增強了節約水資源的社會責任感。⑤培養了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等等。(4分)
【分析】考點考查: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映問題的渠道
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責任意識、法治觀念
【詳解】(1)本題考查社會調查的方式,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本題間接考查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
本題的設問主體是中學生,需要運用關注社會生活的知識,從做法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同學們想把辛苦完成的關于提案遞交給政協機關→反映問題的渠道,例如:直接交給政協委員;登錄國家政協機關網站提交建議;通過書信寄給政協機關;通過電子郵箱投遞;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4)本題考查參加此次活動的收獲,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旺苍县| 汤原县| 夏邑县| 北安市| 二连浩特市| 尉氏县| 西峡县| 宁陵县| 苏尼特右旗| 永州市| 闸北区| 昌吉市| 罗山县| 桓仁| 大冶市| 沙田区| 绥棱县| 新乡市| 泾源县| 东台市| 凤台县| 潢川县| 宜昌市| 宜春市| 涟水县| 扎赉特旗| 壶关县| 内丘县| 沙雅县| 枣阳市| 黑龙江省| 商南县| 宣恩县| 海门市| 石门县| 织金县| 黄平县| 普定县| 石家庄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