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周 星期 第 節(jié) 年 月 日課題 氣溫的分布 執(zhí)教教學 目標 1.知道等溫線的定義及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 2.掌握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重點 掌握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難點 掌握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教具 演示 PPT、教材學生主 要 教 學 過 程 二次備課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導入 二、新課講授 (一)等溫線圖 知識回顧:等高線。 (1)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相等。 (2)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陡,海拔變化大;稀疏的地方,坡度緩,海拔變化小。 C.等高線閉合,且中心海拔高,表示山峰。 1.等溫線(閱讀書本P55圖3.6并結合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 (1)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氣溫相等; (2)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異大; (3)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氣溫低,表示這里是低溫中心(山峰);反過來就是高溫中心(盆地) (4)等溫線大致沿東西方向延伸,說明南北方向上存在氣溫差異。 2.等溫線圖的判讀 (1)看等溫線延伸方向 (2)看等溫線疏密程度 (3)看閉合等溫線情況 (二)氣溫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 活動一:繪圖識分布 ①在圖中描出20℃等溫線,看看和哪條緯線接近。并觀察年平均氣溫高于20℃的緯度范圍。 ②在圖中描出-10℃等溫線,看看和哪兩條緯線接近。并觀察年平均氣溫低于-10℃的緯度范圍 ③ 歸納世界年平均氣溫從低緯到高緯的變化規(guī)律。影響因素是? 活動二:讀世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等溫線的疏密(P56)。 1月北半球等溫線比南半球的密集,北半球溫差大 7月南半球等溫線比北半球的密集,南半球溫差大。 活動三:讀世界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等溫線的彎曲。 1月(北半球冬季) A地是海洋,氣溫為20℃, B地是陸地,氣溫為10℃。 北半球冬季,同緯度地區(qū),海洋氣溫高于陸地。 讀世界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等溫線的彎曲。 7月(北半球夏季) C地是海洋,氣溫10℃, D地是陸地,氣溫為20℃。 北半球夏季,同緯度地區(qū),陸地氣溫高于海洋。 活動四:讀世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等溫線的彎曲。 (1)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氣溫高于陸地。 (2)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3)影響因素:海陸因素 練一練:讀某地區(qū)7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判斷該地在南/北半球?甲、乙誰為陸地?誰為海洋? 解析:圖示等溫線從南向北溫度逐漸降低,屬于北半球的氣溫分布規(guī)律。 甲為陸地,乙為海洋。 思考一:南北半球等溫線較為平直的是?原因為? 南半球等溫線比較平直。是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廣闊,性質單一。 圖中陰影區(qū)的年均溫為什么明顯低于同緯度地區(qū)? 為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 結論:①在山地和丘陵,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練一練:海拔720米,氣溫是28.8℃。山頂的海拔是1520米,氣溫應該是多少? 三、課堂小結作業(yè)布置板書設計 氣溫的分布 一、等溫線圖 二、分布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