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考試結束前2023 學年第一學期浙江“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技術學科 參考答案第二部分 通用技術(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B C C B C B D B A D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第 13小題 8分,第 14小題 10分,第 15小題 8分,共 26分。各小題中的“ ▲ ”處均填寫合適選項的字母編號)13.(1)D(2 分) (2)B(2分) (3)C(2分) (4)C(2分)14.(1)AD(全對得 2分,漏選得 1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2)(3)(草圖 4分,尺寸 2分)草圖:草圖要有一定的立體感(1分)裝置本身穩定性好(1分)能穩定支撐自行車的后軸(2分)尺寸:卡槽末端圓心到裝置底板上表面≥350卡槽末端半徑 R10兩豎直面間距 d:150<d<180(有 2個正確的尺寸即得 2分)(4)A(2分)15.(1)(2)(草圖 6分,尺寸 2分)草圖:草圖要有一定的立體感(1分)能和墻壁牢固連接(1分)能在水平面內折疊(2分)自行車不易掉落(2分)尺寸:掛鉤伸出長度≥250掛鉤寬度 30(合理即可)對稱掛鉤外圍間距適當<500(有 2個正確的尺寸即得 2分)命題人:紹興市陽明中學葛琦高二技術學科 第 1頁(共 1頁)第二部分 通用技術(共 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4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如圖所示是紹興柯橋羊山攀巖中心——杭州第 19屆亞運會攀巖項目比賽場館,設計提煉自江南水鄉絲綢產業文化符號“蠶繭”,2022年 3月 31日通過賽事功能驗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場館外體采用了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代替傳統建材,體現了技術的創新性B.場館建設運用新技術,從開工到亮相僅花了一年的時間,體現了技術解放人的價值C.場館設計既滿足了亞運會攀巖比賽的需要,又兼顧了賽后利用,體現了技術的綜合性D.新材料、新技術使得場館設計得以實現,體現了技術發展對設計產生重要影響第 1題圖 第 2題圖2.如圖所示是一款手式上升器,由熱鍛鋁鎂合金制造,可用于攀巖、高空作業等。使用時按壓扳機、打開拉手,套入繩索,松開扳機、拉手復位即可鎖緊繩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拉手復位鎖緊繩索后會發出“咔嗒”聲,體現了人機關系的信息交互B.手握處使用橡膠材質,造型貼合手掌,實現了人機關系的安全目標C.拉手內部設有彈力彈簧,方便單手安裝,實現了人機關系的高效目標D.造型簡約,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考慮了人的心理需求3.如圖 a所示是一款軟梯(收納狀態),可用于消防救援、娛樂拓展、戶外攀爬等。圖 b是梯子展開狀態下的部分示意圖及其尺寸標注,下列尺寸主要考慮人的動態尺寸的是A.兩繩索間距 400 B.踏板寬度 100C.兩踏板間距 300 D.軟梯總高 5米第 3題圖 a 第 3題圖 b 第 4題圖4.如圖所示是一款戶外便攜折疊椅,以下對該椅子的設計分析中不正確的是A.采用特種碳鋼合金制作,承重能力強,主要考慮了物的因素B.不使用時可折疊減少占用空間,主要考慮了環境的因素C.結構合理,材料間連接強度大、穩定性好,主要考慮了環境的因素D.金屬管沒有尖銳棱角,主要考慮了人的因素高二技術學科 第 7頁(共 12 頁)5.技術圖樣是采用某種規范形式將設計方案用圖樣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設計交流語言,具有直觀性、高效性、準確性和永久性。下列技術語言中不屬于技術圖樣的是A.溫度控制電路圖 B.戶外便攜小凳的三種設計方案比較C.法蘭盤零件圖 D.車輛出入口道閘的設計草圖及尺寸標注6.如圖所示為某形體的正等軸測圖,其正確的三視圖是A. B.C. D.高二技術學科 第 8頁(共 12 頁)通用技術實踐課上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零件,請根據題圖完成第 7-9 題。7.該零件圖樣中存在的錯誤(不包括漏標)共有幾處A.1處 B.2處 C.3處 D.4處8.用大小合適的長方體鋼塊制作該零件,下列加工工藝的工具搭配合理的是A.劃線 B.沖眼C.銼削 D.鉆孔9.用大小合適的長方體鋼塊制作該零件,下列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劃線時劃針要緊貼鋼直尺,盡量一次完成B.沖眼時應手持樣沖垂直靠近沖眼部位,再用鐵錘敲擊樣沖C.起鋸時行程要短,壓力要小,當鋸條陷入工件 2-3mm時,才能逐漸正常鋸割D.銼削平面時,左手施壓由大變小,右手施壓由小變大,使銼刀平穩而不上下擺動高二技術學科 第 9頁(共 12 頁)10.如圖所示是一木制手機支架,現有一塊大小合適、表面粗糙的實木塊,小明想在學校的通用技術實踐室內制作該手機支架,下列工具中最可能用不到的是A.墨斗 B.砂紙 C.鋼絲鋸 D.木工鉛筆11.技術試驗是技術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僅可以驗證技術成功與否,還可將設計的風險和失誤概率降到最低。下列技術試驗方法判斷不正確的是A.在專用的場所模擬現實中的汽車碰撞事故,通過觀察汽車外形變化和收集假人身上傳感器所采集到的數據來考察汽車的安全性能,這種方法屬于模擬試驗法B.讓汽車長時間不間斷地在搓板路、鵝卵石路等壞路面上行駛來快速考察輪胎的耐磨性能,這種方法屬于強化試驗法C.在 1000-2000克/噸的范圍內確定合金鋼中某元素的最佳添加比例,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選定若干次具有典型意義的比例值,逐次對比后可快速找到最佳比例值,這種方法屬于優選試驗法D.利用計算機來收集和分析飛機發動機性能測試的數據,這種方法屬于虛擬試驗法12.小明發現教室講臺上的物品擺放不整齊,想設計一個收納盒來分類存放物品。以下是小明在設計過程中的一部分工作步驟,按照設計的一般過程,下列排序最合理的是①分析收納盒的結構、功能、材料等,運用形態分析法構思出多種方案②收集與收納盒相關的專利、技術規范等資料,明確設計的價值和限制因素③利用合適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出收納盒的模型,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技術試驗④畫出收納盒的設計草圖,在若干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并繪制其機械加工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第 13小題 8分,第 14小題 10分,第 15小題 8分,共 26分。各小題中的“ ▲ ”處均填寫合適選項的字母編號)13.如圖所示是一款戶外秋千,請根據題圖完成下列任務:(1)“該秋千采用外徑為 100mm 的鋼管,支架采用 A形結構,整體穩固性佳,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座椅外觀采用卡通造型,色彩鮮艷,深受兒童喜愛;秋千的機械性能、阻燃性能、坐板離地高度等技術指標均嚴格遵照國家標準《GB6675.11-2014》執行。”以上關于該秋千的介紹中沒有體現出的設計原則是(單選) ▲ ;A.實用原則 B.美觀原則 C.技術規范原則 D.可持續發展原則高二技術學科 第 10頁(共 12 頁)(2)為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秋千支架底部需要與地面連接固定。下列連接件中最適合用來連接支架底部與實心水泥地面的是(單選) ▲ ;A. B. C. D.(3)如圖所示是秋千各主要部分示意圖,為確保秋千正常使用,懸掛聯接器與橫梁之間需牢固連接。從結實耐用、方便安裝的角度綜合考慮,下列連接件最合理的是(單選) ▲ ;A.編織掛帶 B.一體式金屬抱箍 C.兩片式金屬抱箍(4)現利用 4mm 厚、20mm寬、長度足夠的鋼條來制作第(3)小題 B選項的環形抱箍(如下圖所示),下列加工流程最合理的是(單選) ▲ 。A.劃線→鉆孔→鋸割→銼削→彎折B.劃線→鋸割→銼削→鉆孔→彎折C.劃線→鋸割→銼削→彎折→劃線→鉆孔D.劃線→鋸割→彎折→劃線→鉆孔→銼削14.小明是自行車騎行愛好者,如圖 a所示是一輛沒有支腳的公路自行車。小明發現每次回家后停放車輛特別不方便,于是想設計一個自行車停放裝置。請根據圖 a至圖 c所示的車輛尺寸,幫助小明進行設計,設計要求如下:圖 a自行車整體尺寸高二技術學科 第 11頁(共 12 頁)圖 b 后軸相關尺寸 圖 c 手把外圍間距、踏板外圍間距(a)裝置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b)停放方便,自行車直接放進停放裝置即可(c)通過后軸能穩定支撐自行車,同時不能破壞地面(d)使用 5mm厚的鋼板制作,輔助材料自選請完成以下任務:(1)設計該裝置時,下列不屬于限制因素的是(多選) ▲ ;A.自行車的材料 B.設計者的技術能力 C.自行車的尺寸D.地面的材質 E.加工的工具和設備(2)畫出設計草圖,必要時可用文字簡要說明;(3)在設計草圖上標注主要尺寸;(4)小明按照技術圖樣制作出停放裝置的模型,為了檢驗其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以下試驗不合理的是(單選) ▲ 。A.用鐵錘大力敲擊停放裝置,觀察其是否變形B.將停放裝置放在平整地面上,觀察其會不會傾倒C.將自行車放進停放裝置,觀察自行車會不會傾倒15.小明發現當自行車長時間不用時,第 14題中設計的停放裝置占了較多的室內空間,于是又想設計一個壁掛裝置,將自行車收納在水泥墻上。同時從節省空間和安全角度考慮,裝置在無自行車懸掛時需折疊。請根據第 14題中圖 a至圖 c的車輛尺寸,幫助小明進行設計,設計要求如下:(a)結構簡單,與墻壁連接可靠;(b)壁掛裝置可折疊,操作方便;(c)自行車掛在壁掛裝置上,不易掉落;(d)使用 5mm厚的鋼板制作,輔助材料自選。請完成以下任務:(1)畫出設計草圖,必要時可用文字簡要說明;(2)在設計草圖上標注主要尺寸。高二技術學科 第 12頁(共 1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學年第一學期浙江“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期中聯考通用答案(高二).pdf 2023學年第一學期浙江“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期中聯考通用試卷(高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