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上冊《染色游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屬于設計應用,染紙是我國民間美術中的一種,其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它利用宣紙的吸水性強,結合多種方式的折疊后,采用浸、點、染等方法,使紙面色彩變化而有規律,色與色之間滲透自然而富有變幻,《染色游戲》以立足傳統藝術,開啟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初步了解扎染的基本知識,感受傳統藝術品的精美。【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求知欲較強,本節課根據染紙藝術富有童趣又極具創造性的特點,通過紙藝術的色彩美、圖案美,讓學生去欣賞、感受工藝——染紙的美,同時,培養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核心素養目標】1.審美感知目標:體驗染色游戲千變萬化的樂趣,了解染布的基本知識,感受傳統藝術的精美。2.藝術表現目標:通過創意折紙、染色,感受色彩之美,學會利用水彩顏料和吸水性強的紙,用紙浸染的方法將白紙染制美麗的花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3.創意實踐目標:聯系生活實際加上自我的創造力,將染制的美麗花紙制作成美觀的作品,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思維。4.文化理解目標:通過對染布技藝的學習,欣賞少數民族的蠟染和扎染,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認真做事的習慣。【教學重點】探究學習紙的不同折疊方法,將折疊過的紙進行浸染,形成美麗的花紙,并掌握染紙的制作步驟。【教學難點】創意實踐多種不同的方法完成獨一無二的染紙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學方法】教法:演示法、講授法、談論法、練習法。學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水彩顏料、餐巾紙、示范作品等。學生準備:調色盤、水彩顏料、毛筆、水桶、吸管、餐巾紙、白布、橡皮筋、石頭等。【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老師:播放視頻《王亞平怎么在空間站做扎染?》。學生:感受傳統的染布扎染藝術。【設計意圖】通過欣賞王亞平做扎染的視頻,調動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2.老師:(1)課件展示衣服、帽子、圍巾、布包、窗簾、門簾、桌布、床單、壁掛等生活用品;(2)展示染布的步驟。學生:感受染布的用途和染布的方法。老師:我們知道了染布的制作過程,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做呢?那我們得先學會“染紙”。【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圖像,讓學生了解染布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觀察中理解和感知扎染圖案之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引入新課的目的,同時也為下一個環節學習做鋪墊。二、探索新知1.探究花紙圖案的規律。老師:課件出示教材上四幅不同折疊法染出的作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比較作品,說說有什么規律;學生:兩邊都一樣;老師:平面圖形沿一條中線對折,中線兩邊的圖形一致,這樣的圖叫對稱圖。2.探究紙的不同折疊方法。老師:(1)說說你最喜歡這里面的哪幅作品?它有什么特點?(2)課件引出紙的四種折疊方法:田“字折疊”、“井”字折疊、“十”字斜角折疊、“米”字重疊折疊。學生:(1)觀察后表述;(2)小組討論并嘗試創新各組的折疊方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比一比,營造觀察和學習的氛圍,借助媒體中提供的信息,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染紙的魅力,培養學生圖像識讀,審美判斷能力,逐步的突破難點,解決難點。3.探究浸染的方法。老師:播放視頻,探究浸染的步驟。學生:根據教師示范視頻,同桌討論后開始設計自己的作品。【設計意圖】通過自主互助,視頻播放浸染過程和方法等創意實踐的方式,突顯“創意實踐”,理解美術表現一步一步無痕跡的使本課的難點得到進一步的解決。4.學生作品賞析。老師:課件出示學生作品。(作品類型包括:對稱圖案、扎染作品、滴染作品)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副作品,為什么?【設計意圖】欣賞同齡學生作品,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審美能力,同時也為自己的畫作提供了創作靈感。5.動手實踐。老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按照作業要求完成創作。學生:按照先折紙后染色的步驟,先把白紙制作成美麗的花紋,再把花紋紙做成手工裝飾品。6.作品展評。老師:讓學生談談自己的作品創作想法。學生:本組作品用( )折疊方和( )染色方法染制了( )樣的圖案?染紙作品創作成了( )樣的手工?老師:點評學生作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點評作品。7.課外拓展。老師:課件展示蠟染和扎染工藝。學生:觀察,學習。【設計意圖】通過多元評價,進一步品味染紙的魅力。啟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并養成善于發現、關注及幫助他人的好品質。【課后小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點。藝術的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發現、去創造。只要你們擁有一顆創意的心,生活中都會有無限的可能性。【板書設計】染色游戲折紙方法:“田”字 “井”字 “十”字 “米”字浸染方法: 浸染 滴染 浸染+滴染【課后作業】嘗試用白布和扎染技術做一個手絹。【教學反思】1.亮點:整堂課的教學環節邏輯嚴謹,知識點詳實,環環相扣銜接自然,教學過程中較多運用視頻、圖片展示課堂知識,讓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學生愿學樂學,特別是導入環節利用視頻播放和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快速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2.不足:正因為知識點的展現過于詳實,反而會壓縮學生主動探究的時間,比如在紙的折疊方法環節。3.教學建議:在結合課件講解知識點時,應注意詳略,稍加引導,放手讓學生去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