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漂亮的手工燈飾》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欣賞各類燈飾,了解燈飾的發展、種類及材質。過程與方法理解燈飾立體構成的基本方法以及燈飾外部的裝飾手法,體會燈飾的設計過程,并利用環保材料制作一盞手工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提高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燈飾的發展、種類及材質,理解并掌握燈飾立體構成的基本方法以及燈飾外部的裝飾手法。難點如何發揮想象力、創造力來設計制作手工燈飾。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情景導入 出示并對比“灰暗光線下黑白裝飾畫”以及“動畫燈光照射下色彩鮮艷的裝飾畫”,并設置疑問: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是誰在起作用呢?由此引入今天學習的主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主題《漂亮的手工燈飾》,讓我們來學習手工燈的設計與制作。 學生思考問題,激發求知欲。二、出示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加強學生的學習目的。 學生齊讀目標,明確學習目的。三、合作探究 一、燈飾的發展 1、出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燈飾“長信宮燈”供學生觀察分析。設置疑問:請結合歷史和美術的學科知識,來回顧并認識這盞燈飾。 (1)這件作品是什么材質的? (2)它的照明物放置在什么位置? 2、出示“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部發行的‘長信宮燈’的郵票”,以及“北京冬奧會的火種燈”供學生研究分析,明確燈飾的沿襲與發展。 3、從“長信宮燈”以點帶面展開,進而出示“燈飾發展的演進圖”,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燈飾的發展史。 二、燈飾的種類及材質 1、出示不同種類的燈飾,供學生研究分析,引導學生區分燈飾的吊燈、壁燈、吸頂燈、臺燈、筒燈等幾種種類,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不同種類燈飾的適用場合及用途。 2、分別出示“廢舊木料”、“廢舊玻璃瓶”、“廢舊金屬零件”、“廢舊包裝紙”、“廢舊塑料”制作的手工燈飾,供學生研究分析,并提出以下問題: (1)這件燈飾主要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2)你在生活中能找到類似材質的物品嗎? (3)你知道這些燈飾大致上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從而總結手工燈飾的材質美,并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三、手工燈飾制作的基本方法 1、總體介紹完美手工燈飾需要造型和外部裝飾兩大方面。 2、出示一組 6張具有不同造型(立體構成)方式的燈飾圖片,引導小組同學討論、觀察不同點,并按不同構成方式進行分類。 3、揭示燈飾立體構成的三種形式:點線、面、體的組合、幾何形體的重復組合、面的交叉組合。 4、出示一組具有不同外部裝飾手法的“手工燈飾”,供學生觀察總結,并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繪畫、折疊、粘貼、鏤空、鏤空襯底五種常見的燈飾外部的裝飾手法。 觀察“長信宮燈”,并體會古代燈飾的魅力。觀察 “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部發行的‘長信宮燈’的郵票”及“北京冬奧會的火種燈”,體會燈飾的沿襲與發展。觀察“燈飾發展的演進圖”,總結燈飾的歷史發展。觀察“不同種類的燈飾”,明確并區分燈飾的種類。通過觀察“廢舊木料”、“廢舊玻璃瓶”、“廢舊金屬零件”、“廢舊包裝紙”、“廢舊塑料”制作的手工燈飾等,明確手工燈飾的材質美。認真思考,回答問題。觀察燈飾作品,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認真思考,回答問題四、設計演示 以“紙箱”為主要原材料,結合多種手工燈飾外部的裝飾手法,進行手工燈飾設計制作演示,并講解其設計思路、設計要點。 認真觀察,思考。五、實踐體驗 設計制作要求: 1、運用廢舊材料、環保材料,制作燈飾。 2、設計有創意,富有美感。 3、團隊合作完成,運用工具注意安全。 4、完成后,將作品掛到展示燈架上。 學生根據各自小組的任務認真討論,努力完成。六、展示評價 引導學生展示小組合作完成的作品,并選取部分小組對自己本組的作品進行評價。 展示評價本組的手工燈飾作品。七、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并通過本節課,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通過觀察作品及教師的引導,體會燈的象征意義,并積極確立人生目標,堅定理想信念。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采用“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模式來完成教學,這樣既能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又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整節課,大部分學生都能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材料,學習設計、制作手工燈飾。從作品展示來看,合作設計總體不錯。較好的學生,能夠制作出較為優秀的作品,體驗感受手工燈的魅力。在課件運用上,我選擇辨識性較高的圖片等,這樣學生能夠較為明確的理解課堂內容,并能抓其要點。在問題互動的過程中,課堂表現較為流暢,學生能緊跟預設的教學思路,積極思考,踴躍回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