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品味家鄉的文化 感受合作快樂——研究課《做一道拿菜》美術教學課例一、學習領域:綜合探索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洪雅的飲食文化,簡單了解家鄉歷史文化,美食特色,嘗試用泥塑創作、繪畫設計的表現方法制作一道家鄉美食的宣傳單,并進行展示。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分析、小組討論合作等學習方式,感受并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各種方式對家鄉美食進行宣傳,抒發自己熱愛家鄉的情懷。三、教學重點:通過了解有關家鄉美食的歷史文化,加深對本地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嘗試用多種形式介紹家鄉的美食。四、教學難點:怎樣把傳統的美食造型和宣傳設計得更有美感和新意。五、教學準備:1、課件2、家鄉的歷史文化相關資料3、泥塑材料等六、教學課時:1課時七、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1、師拿出一個裝有缽缽雞蒙住布的盒子,讓三名學生來聞一聞,是什么味道,猜一猜是什么好吃的,并讓他們在黑板上畫下來,讓其它同學再猜猜他們畫的是什么?(設計意圖:從學生最喜歡的‘吃’入手,通過學生的感受與表現,激發全班同學上課的興趣,為自主探究作好鋪墊。)(二)觀察感受,了解四周及家鄉洪雅的飲食文化。1、利用圖片欣賞與視頻介紹,帶領學生感受我國不同地區的特色美食,同時了解洪雅的特色美食,開闊學生的眼界。2、從洪雅的歷史、文化、地理位置的感受對這座城市的印象。3、通過“嘗一嘗”。從色、香、味三個方面總結美食特點,感受洪雅美食的多樣化。A、師:剛才我們欣賞了那么多的美食,通過觀察,看到了它們的形態和色澤;通過聞一聞,聞到了它們不同的風味,現在我們再來“嘗一嘗”,感受一下它們是不是色、香、味俱全。B、讓學生品嘗,并說說缽缽雞味美在哪兒?(麻、辣、鮮)(三)、探究討論,集體創作,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發揮主體創造性。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家鄉的小吃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但是老師更希望你們對它有個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體會。A、按美食名分好組“缽缽雞”組、清蒸雅魚組、陳大案蒸餃組、清泉豆花組、蛋裹圓組、生態老臘肉組B、分組討論如何利用泥球、泥片、泥條進行造型,如何分工。C、讓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利用塑基本造型泥條、泥團、泥片示范紅燒魚的制作方法。D、讓學生試試為老師做的紅燒魚設計一份宣傳單。E、布置本節課任務。一是美食宣傳單一份,要求:小吃名稱,一句宣傳語。二是黏土實物展示一份。要求:主體突出,造型美觀。(設計意圖: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實效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設的能力。培養個人在集體中的責任感與自信心。)(四)、課堂評價,共享創作快樂1、師:請各個小組展示自己創作的美食和宣傳單,讓學生上臺介紹一下自己公司的特色美食,并給它做宣傳。2、學生作品展示,師生共評。(設計意圖,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尊重學生人格,情感和個性差異,畫一張作品都是好的,每個孩子只要他參與了,努力了,他都是最棒的。教師要肯定他們的作品,他的創意,期待他們自豪的微笑。)(五)、互動與延伸1、情感滲透:通過制作并宣傳家鄉的美食,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2、延伸,讓學生用家鄉美食編一編家鄉版的《小蘋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